財富不均拖累美國經濟
最近,法國經濟學家托馬·皮克提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歐美學界引發了對貧富差距擴大的廣泛討論。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經濟學家阿蒂夫·米安和阿米爾·蘇菲剛剛出版的新著《債務屋》也為這一話題持續升溫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該書證實,收入和財富不平等對居民消費行為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影響。
在這本新書中,兩位學者揭示了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也是造成本輪美國經濟復甦緩慢的重要原因。他們將本輪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與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對比發現,雖然兩次泡沫破裂均導致美國家庭財富損失約6萬億美元,但對美國經濟的衝擊程度卻不相同:樓市泡沫破滅導致美國陷入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而互聯網泡沫破滅只造成美國經濟陷入溫和衰退。
他們發現,美國消費支出在這兩輪經濟衰退期間也有很大差異。樓市崩盤造成2007年至2009年美國零售支出下降8%;而在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的2000年至2002年,美國零售支出反而增加了5%。究其原因,財富分配差異導致不同收入群體受到的衝擊不同,對消費支出的影響也不同。
2000年時,由於股票主要由富人持有,互聯網泡沫破滅造成的財富損失也主要集中在富人,而他們當時幾乎都不負債,因此富人並未縮減消費支出。2007年時,房產是中低收入群體最主要的財產,占其家庭財富的比例高達約80%,而且大部分又是依靠抵押貸款買房,槓桿率較高,因此樓市崩盤對中低收入群體的衝擊最大。一些房主的房產價值甚至跌至未嘗清抵押貸款總額之下,成為「負資產」,不得不大幅縮減開支來還債。而對富人來說,家庭財產主要集中在股票等金融資產,房產占其家庭財富的比例不到20%,因此樓市崩盤對富人支出影響不大。
宏觀經濟學家傳統上習慣忽略收入分配問題,將家庭作為一個代表性群體來研究其消費行為,但米安和蘇菲的最新著作說明,這種研究有其局限性,當家庭財富受到衝擊時,窮人比富人縮減消費支出的力度更大,對經濟復甦的影響也更大。
過去幾年,美國股市大幅上漲屢創新高推動美國家庭總資產凈值已回到金融危機前水平,但家庭收入中位數卻持續下滑,普通民眾並未享受到股市飆升帶來的財富效應。當民眾沒有感覺腰包鼓鼓時,自然也不會持續大手筆消費,這也是一些經濟學家擔心美國經濟短期難以強勁復甦的重要原因,畢竟居民消費佔美國經濟總量七成。
美國總統奧巴馬從今年年初開始也將收入不平等列為其重要政策議程,為民主黨備戰國會中期選舉爭取支持。他在過去幾個月多次強調,收入不平等已成為美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貧富差距擴大和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性減弱給美國夢帶來了根本性的威脅。
美國知名調查公司蓋洛普今年初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4%最富有階層的全部家庭收入佔全國家庭總收入的20%,相當於54%最貧窮階層的家庭收入之和。
一些商界領袖和政策精英也認識到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對於維護世界經濟持續復甦的重要性。他們擔心,貧富差距擴大一方面會減少普通工薪階層消費和降低需求,另一方面會增加政府採取民粹主義措施的壓力,威脅企業的商業利益。
推薦閱讀:
※美國經濟史:從詹姆斯敦到經濟巨人
※大善學說第106講:經濟危機要來了!
※美國新稅改,兩黨吵的是什麼?
※經濟危機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皓月譽金:美國經濟前景堅挺美元續走升5.7黃金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