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的一身是悲慘的嗎
滿意答案
好評率:33%
提到陸遜,躍然呈現在大多數人腦海中的,是一個守國抗禦外侮的軍事奇才形象,然其治國才能多屈就在其軍事成就的光芒之下。 再讀了一下陸遜傳,靜心的閱讀曾經不耐煩跳躍的奏章諫言,透過例行公事的陳詞和五色迷目的修辭,逐漸看到了另一個陸遜,一個樸實的治國者。其治國方略,我大概總結如下: 一,重視國民基礎,反對窮兵黷武 陸遜多次表明,民是國之根本,以此段話最有代表性「國以民為本,強由民力,財由民出。夫民殷國弱,民瘠國強者,未之有也。故為者,得民則治,失之則亂,若不受利,而令盡用立效,亦為難也。是以詩嘆『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乞垂聖恩,寧濟百姓,數年之間,國用少豐,然後更圖。」 陸遜注重農業,且不拘於書面,他曾經擔任過屯田的官員,券督農桑。成績突出。 在重視農業的同時,陸遜反對輕易動干戈。很多人看到他非凡的戰績,可是又多少人計算過,他阻止過或試圖阻止過的戰爭有多少次?現舉例如下: 夷州 孫權遣師征討夷州,說白了這是一次孫權的對外擴張。陸遜反對這個計劃,提出如下理由:地遠偏險,水土不服,況且得到了沒開化的土人作用不大。 陸遜勸孫權珍惜民力,發展農桑「臣愚以為宜育養士民,寬其租賦,眾克在和,義以勸勇,則河渭可平,九有一統矣。」孫權不聽,結果無功而返。 公孫淵, 遼東的公孫淵主動進貢東吳以示效忠。一心擴張勢力的孫權欣然同意,後公孫淵背盟殺害吳使,孫權暴跳如雷,待要舉兵討伐。陸遜力諫,長途路險,且有魏蜀虎視,討伐不利。 孫權這才作罷。 陸遜的那番諫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面,他要顧及孫權君主的面子和情感,為他兜轉圓場,將所有責任推到公孫淵身上,另一方面,又要在不傷害孫權自尊心的前提下,令其知曉討伐公孫淵的決定並不可行。 陸遜在嚴厲斥責了公孫淵一番後,估摸到孫權消了氣,隨後又大讚孫權「神武之姿,誕膺期運」並把赤壁,荊州,夷陵的輝煌戰史吹了一通,孫權心情越發顯得舒坦。 陸遜見火候到了,話語委婉的轉折,暗示遠征的諸多不利,溫言規勸孫權莫因小不忍而亂大謀。一句一句娓娓道來,看似細水長流的自如,實則是煞費苦心的綢繆,其中飽含的深情與擔憂,孫權自然心知肚明,於是就坡打滾,收回成命。陸遜此舉, 一方面表明孫吳不是那麼懦弱任人欺負的,一方面避免了勞師動眾,最後還可以將冷靜理智,從諫如流的美譽加諸孫權。一舉三得。 我常常想,面對盛怒的孫權,若是陸遜當時選擇了沉默,白帝城託孤的一幕會否將在吳宮上演,那麼陸遜的悲劇宿命是否有可能改寫?不過,孫權也有可能懸崖勒馬就是了。 曹休, 吳國在與曹休交戰的時候, 吳國大將朱桓曾經提出一個很有大膽而很具誘惑力的建議「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規許、洛,此萬世一時,不可失也。」孫權極為心動,卻因陸遜的否定而作罷。陸遜作戰點到為止的風格,也許有人會看成一種保守甚至畫地。 其實是一種量力而行,君子不涉險。所以可以保持不敗。加上吳國賦稅刑法較重,窮兵黷武只會增加百姓的負擔,失去民眾基礎,即便一時獲勝,何以能長久? 由此看來,陸遜不單純是個軍事家,他更富有遠見的將經濟,民心和軍事聯繫在一起。這就是「國用少豐,然後更圖。」。 後來的丞相諸葛恪急於北伐,結果一潰千里,連累自身迅速垮台,或多或少缺乏了陸遜的這種遠見。 即使是陸遜一舉成名的夷陵之戰,陸遜對兵敗撤退到白帝城劉備並沒有窮追猛打。當時陸遜是用擔心曹丕躡後作為不出兵的理由,但是聯繫上陸遜的民本思想和其他戰役作風,就可以感覺到:曹丕,不過是部分的理由。 乃至孫權北伐,陸遜和諸葛瑾奉命攻襄陽,厚待俘虜民眾,體貼入微,盡量將戰爭的傷害程度減小到最低。 或許,陸遜比不上劉備復興漢室的雄心,比不上曹操統一天下的野心,比不上孫策的霸氣,孫權的雄圖,周瑜的大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力保江東這片樂土不受威脅。為了江東子民可以安居樂業,男耕女織,遠離煩惱和恐慌。 所以,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壯烈不會屬於他,因為他是低調的。若非戰火燒到家園,誰可預料一介書生的鋒芒? 對他而言,打仗,更多是為了和平。這一番苦心,更說於誰人知? 二,舉拔人才: 這裡的舉拔並不局限於狹義的求一兩個絕世智囊(譬如,劉備的三顧草廬,曹操於荀彧,許攸等等), 陸遜主張的選拔人才更具有一種普及的特徵,正如他在山越問題上給孫權的建議中陳述的中所說的那句「克敵寧亂,非眾不濟」。 真正國泰民安,內無憂患,外無強敵,靠的難道是一兩個呼風喚雨的神仙一樣的天才嗎? 靠的還是百姓大眾,這正是「非眾不濟」的意義。呂蒙奪回荊州後,很多荊州人才尚沒得到發揮才能的機會, 陸遜於是上疏孫權,請求「普加復載抽拔之恩,令並獲自進」。 全國範圍內大量的啟用人才。在我看來,陸遜對人才的態度,一是眾(普及),一是和(團結) 這種眾與和的思想,陸遜吾道一以貫之。 除了普遍的啟用之外,陸遜也有個人賞識的人才,好比駱統,丁奉,日後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領。另外,陸遜悉心教導的太子孫登,孫和,建昌侯孫慮都有千里馬的潛質,可惜他們的結局不約而同的慘痛,想想真不禁長太息。 二,禮與實用並驅: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出生大族的陸遜對儒家的禮是很看重的,最明顯的事例就是當看到建昌侯孫慮在宮殿前造鬥鴨欄,陸遜正色說「君侯宜勤覽經典以自新益,用此何為?」,這話說得是很重的,所以孫慮當即拆毀了那個小玩意。在我看來, 陸遜也並非是討厭「奇技淫巧」的發明創造,擔心的卻是背後玩物喪志的隱患。 這和張昭顧雍拒絕和孫權喝酒哄鬧一樣的道理。 雖說重視禮,但陸遜絕非一個墨守成規的腐儒,也不是一個脫離現實的清高者。在打仗方面多次顯出他的靈活實用,早年平定山越之後,他頗有創意的採用了「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的政策,可謂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即便對待降敵及其家眷,陸遜也保持儒家君子的寬厚。 嘉禾五年,陸遜諸葛瑾攻打襄陽,陸遜遣將領周峻攻打石陽,所得俘虜,「皆加營護,不令兵士干擾侵侮。將家屬來者,使就料視。若亡其妻子者,即給衣糧,厚加慰勞,發遣令還,或有感慕相攜而歸者。鄰境懷之,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並帥支黨來附遜。遜傾財帛,周贍經恤。」。 陸遜個人一生也嚴守君子的準則,不徇私,不貪功,不斂財,待人處事厚重,但於原則絕無逢場。他不會懂,正是他對原則的堅持,令他日後與孫權的君臣意見在歧路越走越遠,直至悲劇散場。當然,錯在對方。 三,減刑罰,輕薄賦 減刑罰,輕薄賦,是陸遜一直主張,這是和孫權的一個大分歧。孫權是崇尚曹操那種重刑典的作風,他不止一次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但是陸遜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與民休息,他請求施德緩刑, 寬賦息調,陳詞懇切, 「臣以為科法嚴峻,下犯者多。頃年以來,將吏罹罪,雖不慎可責,然天下未一,當圖進取,小宜恩貸,以安下情。且世務日興,良能為先,自(不)〔非〕奸穢入身,難忍之過,乞復顯用,展其力效。此乃聖王忘過記功,以成王業。昔漢高舍陳平之愆,用其奇略,終建勛祚,功垂千載。夫峻法嚴刑,非帝王之隆業;有罰無恕,非懷遠之弘規也。」 對待陸遜的看法,孫權盡量接受,他也行動上頒布了數條休生養息的條律,但是他始終堅持重罰的思想。 孫權說: 「夫法令之設,欲以遏惡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罰以威小人乎?此為先令後誅,不欲使有犯者耳。君以為太重者,孤亦何利其然,但不得已而為之耳。今承來意,當重諮謀,務從其可。且近臣有盡規之諫,親戚有補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書載『予違汝弼,汝無面從』,孤豈不樂忠言以自裨補邪?而雲「不敢極陳」,何得為忠讜哉?若小臣之中,有可納用者,寧得以人廢言而不採擇乎?但諂媚取容,雖闇亦所明識也。至於發調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眾濟。若徒守江東,脩崇寬政,兵自足用,復用多為?顧坐自守可陋耳。若不豫調,恐臨時未可便用也。又孤與君分義特異,榮戚實同,來表雲不敢隨眾容身苟免,此實甘心所望於君也。」 上面這段話頗能反映孫權的立場,用重罰,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在諸葛瑾傳中記載,孫權竟然將陸遜對「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 的曹睿的重視歸結為「伯言一小短」倒有點清塵濁水,南轅北轍。 小結:以上是陸遜的治國思想,有的付諸現實,有的沒能夠實現或完全實現,有些實行了一段時期中止。 從二十來歲開始掃平山越,陸遜力主給江東百姓一個良好的生活發展環境,與北伐前的諸葛亮治蜀異曲同工,真應該嘆息,江東朝中制肘太多,陸遜不僅很多策略沒能貫徹實施,連他自己在做了僅僅一年宰相後就悲慘的離開了人世。但是,陸遜死了,以民為本的思想,卻因他生根並在繼任的宰相手中成長,不論遇到多麼的困難,即便面對暴戾的昏君,生死威脅,也沒曾退縮的成長起來。 可能,金子都是沉默的, 說到名氣,陸遜在歷史上眾多名丞相中可謂是最不起眼,但是愛他的人總會記得,他曾經福佑了過的土地上,受過他恩惠的人都會記得。
評價答案
Σ鎮ァ僾 2008-07-05 11:02
滿意答案
好評率:0%
陸遜是跟隨孫權時間較久、功勞很大的大臣,孫權早時把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呂蒙死後,陸遜成為抗拒魏、蜀二國的主要支柱。但孫權對陸遜的重用,主要在軍事方面,始終沒有交給陸遜軍政大權。最後權令遜代顧雍為丞相時,雖口頭上說:「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實是:孫權既不聽從陸遜屢求保安太子、黜降魯王之諫,又相繼流放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誅親近陸遜的吾粲。孫權更「累遣中使責讓遜」,使遜「憤恚致卒」。逼死了陸遜。孫權所以逼死陸遜,決不只是因遜維護太子的問題,主要癥結在於權認為遜對其統治已構成威脅。根據當時情況,權所以疑忌和逼死遜,約有以下四個原因:(1)遜「世江東大族」,從祖康,廬江太守,康子績,鬱林太守,績從子瑁,選曹尚書。遜族子凱,建武校尉,凱弟胤,交州刺史。陸績外甥顧邵為丞相顧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顧邵子譚為陸遜外甥,任左節度,加奉車都尉。譚弟承,奮威將軍。遜外甥姚信,太常。可見遜家族姻親甚為顯赫,此為孫權忌遜原因之一。(2)呂蒙死後,遜一直鎮守武昌,聲望至隆。吳國權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騭、諸葛瑾、潘浚、朱據等將相都與遜交好,特別是遜功高震主,為權所畏忌。到孫權統治的後期,三國疆域大致已確定,權對外攻雖不足,守則有餘。即無遜,亦可劃江自保,無何重大危險。所以權只讓遜做了幾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3)孫權為身後之計,怕嗣主駕馭不了遜,所以遜等越是擁戴太子和,孫權越疑惑不安。權在逼死遜之前,先剪除其親黨。以後孫權雖然立了幼子亮為太子,但挑選的首輔,卻是資望較淺、社會關係比較單薄的僑居大族諸葛恪,就可以說明孫權是不願從陸、顧等枝葉繁茂的江東大族中選擇輔政者的。從史書記載上看,孫權於武多文少的呂蒙、淩統、朱然等病死後,極為哀悼傷懷。可是他不僅逼遜致死,並且還追詰遜子抗。這不是由於猜忌遜,還是什麼呢?(4)還有一個不易被人們發覺的因素,即遜為孫策之婿,權最初將策女嫁給遜時,當然是為了加強君臣間的關係,但當遜功高震主時,這門親事便轉化為雙方關係的不利因素。權的江東基業本來是從兄策手中繼承的,但權對策子並不與己子同樣看待,陳壽即認為權對策子有虧待之處。壽在《孫策傳》評曰:「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孫盛還為此替權辯護,認為這樣作,是為了「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然後國無陵肆之責,後嗣罔猜忌之嫌」。孫盛這種看法,是迂闊而不切合事實的。權既定孫和為太子,又給孫霸以過分的待遇,使之覬覦太子寶座,還談得上什麼「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呢?孫權諸子雖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卻終身為侯,不是虧待是什麼呢?這一點,連權本人也是不無內疚的。史言:「吳主寢疾,遣太子禱於長沙桓王廟」。權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堅禱告,卻偏向兄長禱告,正說明權內心隱處也覺得對不住創業的兄長,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舉。權之猜防遜,不會與遜為策婿毫無關聯。陳壽拿權與句踐相比,正是他識見高超之處。非深知權之為人,固不能道此。
推薦閱讀:
※這樣的「古代網紅」就有點尷尬了:打敗關羽的名將陸遜之孫陸機緣何被殺
TAG:陸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