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0)諾貝爾文學獎的經典作品(內含免費下載)
作者簡介: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擁有秘魯與西班牙雙重國籍的作家及詩人。創作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詩、文學評論、政論雜文,也曾導演舞台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及從政。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台灣多譯為尤薩或羅薩。Mario是名字,Vargas(巴爾加斯)是父親的姓,Llosa(略薩)是母親的姓,分別代表Mario父親和母親的家族。
作品簡介:
《世界末日之戰》於1981年10月在西班牙出版,全書約合中文50萬字。關於這部作品的創作動機,作者是這樣解釋的:「我構思這本書的主要興奮點來自歐克里德斯·達·庫尼亞的《腹地》,他對卡奴杜斯事件做了精闢的歷史和社會的分析,他的書是拉美文學的經典著作,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個十分複雜的大陸。」《世界末日之戰》就是根據19世紀末巴西北部的腹地農村卡奴杜斯地區農民起義而寫成的。
下載地址:PDF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475860.html
2. 09年作品:《呼吸鞦韆》評分:8
內容簡介 . . .
長篇小說《呼吸鞦韆》是赫塔·米勒的最新作品,甫一出版便獲得了德國書獎,被譽為「一部氣勢磅礴,奪人心魄及令人謙恭的小說,也許是這個秋季最令人難忘的讀物」。故事背景設定於「二戰」結束時,主人公是17歲男孩,他被送到烏克蘭勞動營。這些曾在「二戰」中與納粹政權合作過的德國人,受盡非人的待遇。作者以大角度描繪了這個悲慘的年代。
作者簡介 . . .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於羅馬尼亞蒂米什縣一個農民家庭,村莊以德語為通用語言。1982年,處女作短篇小說集《低地》出版。1987年與丈夫小說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現常居柏林。赫塔·米勒曾多次獲德國的文學獎項,200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下載地址:
TXT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131490.html
PDF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9787.html
3. 08年作品:《戰爭》 評分:7
內容簡介 . . .
本書以邊緣世界為背景,以流浪者、兒童、逃犯等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為主角。這些人物的存在,以一連串的遷徙建構起來,漂泊則是他們自由的標記。他的作品也由此反映出他對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關注。
作者簡介 . . .
勒·克萊齊奧,生於法國尼斯,196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說《訴訟筆錄》,並獲得勒諾多文學獎。此後他相繼出版了三十餘部作品,包括小說,隨筆,翻譯等。1980年,勒克萊齊奧獲得保爾·莫朗文學獎。1994年,他在法國《讀書》雜誌作的一次讀者調查中,被評選為在世的最偉大的法語作家之一。
下載地址:PDF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597756.html?from=isnom4. 07年作品《金色筆記》 評分:7
內容簡介 . . .
作者把五本筆記穿插在這個故事之中,以此描寫二十世紀中期整個世界的風貌。其中黑色筆記描寫主人公作為作家在非洲的經歷,涉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問題;紅色筆記寫她的政治生活,記錄她對斯大林主義由憧憬到幻滅的思想過程,黃色筆記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愛情生活所創作的一個故事,題為《第三者的影子》;藍色筆記是她的日記,記錄了主人公精神的軌跡。四本筆記於是成為一個不安寧的靈魂的四道反光。而最後的金色筆記,卻是作者對人生的一種哲理性總結。在這種貌似無序的結構中,作者展示了那個混亂迷惘而多變的時代中一個失重的靈魂的探索和生存。
作者簡介 . . .
四十年來被尊為女權偶像人物的英國文學老祖母,與伍爾芙並稱「雙星」。數次獲諾貝爾文學獎和布克獎提名。 1919年生於伊朗,幼年度過了一戰後有如毒氣彈下的生活。十五歲因眼疾輟學,改以自修方式遍讀文學,後來做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曾兩次結婚並離異,1949年攜幼子移居英國,全部家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該書不久以《野草在歌唱》為題出版,使萊辛一舉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筆記》推出,作為極易引起爭議的鴻篇巨製,成為其摘得諾貝爾獎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下載地址:英文原版PDF+中文TXT: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698318.html
5. 06年作品《我的名字叫紅》評分:8
內容簡介 . . .
16世紀末,離家12年的青年黑終於回到他的故鄉——伊斯坦布爾,迎接他回家的除了愛情,還有接踵而來的謀殺案。一位細密畫家失蹤了,奉命為蘇丹繪製抄本的長者也慘遭殺害。遇害的畫家究竟是死於畫師間的夙仇、愛情的糾葛,還是與蘇丹的秘密委託有關?蘇丹要求在三天內查出結果,而線索,很可能……就藏在書中未完成的圖畫某處。 「我是一個死人,是井底的一具屍體。」無疑,這是今年最受關注的小說開頭。小說以謀殺推理故事的外衣,敘寫了16世紀伊斯蘭細密畫在透視畫法的衝擊下的沒落滅亡,這並不僅僅是一樁藝術史上事件:從一個單向度、充滿虔信的中世紀伊斯蘭藝術觀轉向一個講究多向度、多元化的西方藝術觀,意味著割斷一整個民族傳統,這種藝術上的碰撞乃是社會動蕩的一個側面,人的觀念為此受到的衝擊,足以達致慘烈無比的程度。諾貝爾文學獎發給帕慕克,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位作家的苦心:兩種文化的衝突不是一場必有一傷的鬥爭,而是衡量整個人類進步程度的試金石。小說的寫作技巧亦為人所稱道,一隻狗、一棵樹、一枚金幣、紅色、兩具屍體,各種匪夷所思的事物都仿若有生命般,在書中擔任了敘述者的角色。這本易讀、優美、充滿智慧的作品,將能吸引廣大的讀者。
作者簡介 . . .
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 )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出生於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築。於2005年榮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並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曾獲得歐洲發現獎、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都柏林獎等等。其中,《我的名字叫紅》獲得了包括法國文學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和都柏林文學獎在內的歐洲三大文學獎項。他的作品已被譯成40多種語言出版。文學評論家把他和普魯斯特、托馬斯·曼、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師相提並論。
下載地址:TXT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811472.html
DOC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675434.html
PDF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173542.html?from=isnom
6. 04年《鋼琴教師》評分:7
內容簡介 . . .
《鋼琴教師》是耶利內克的代表作,發表於1983年,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外國出版,後來又被法國拍成電影,獲得了夏納電影節的多個獎項。小說敘述的是一個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親極端變態的鉗制下心靈如何被扭曲和情愛如何被變異的痛苦歷程。書中描寫了如共生體一樣不正常的母女關係。埃里卡雖年齡上已屆而立之年。仍然時刻處於母親的監視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甚至睡覺也必須與母親在同一個床上。青春期變成了「禁獵期」 埃里卡被禁止和外人隨便交往,不能穿時裝。想要一雙高跟鞋都不行。她的內心囚長期的壓抑經受了極大的扭曲。埃里卡的學生克雷默爾的出現打破了母女之間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閉生活。克富默爾熱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鋼琴教師,但他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可怕的情愛陷階:母親固執而變態地從他手中搶奪埃里卡。埃里卡在對待情慾上表現出受虐狂的瘋狂舉動。最終克雷默爾選擇了逃離。而埃里卡也開始走出發霉的生活。試著走向遠方的一縷陽光…… 小說的心理描寫非常成功,常有十分令人驚奇的描繪,對人性的觀察可謂洞燭幽微。女作家天才另類的筆觸、產生了驚才絕艷的美學效果。
作者簡介 . . .
埃爾夫麗德·耶利內克,1946年10月20日生於奧地利的米爾茨楚施拉格一個有捷克猶太血統的家庭。自幼開始學習鋼琴、管風琴和長笛,後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1964年畢業後,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和藝術史。1971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管風琴碩士學位。70年代初,她輾轉柏林、羅馬等地。1974年與戈特弗里德·許恩斯貝格結婚,居住在慕尼黑和維也納。耶利內克很早就開始寫詩,1967年出版詩集《麗莎的影子》。1970年發表諷刺小說《寶貝,我們是誘餌》。此後寫下了大量的小說、戲劇、散文和詩歌作品。代表作是帶有自傳成分的《鋼琴教師》。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女情人們》(1975)、《鋼琴教師》(1983)、《欲》(1989)、《死者的孩子們》(1995)、《貪婪》(2000),戲劇《克拉拉S》(1981)、《城堡戲劇》(1985)、《在阿爾卑斯山上》(2002)、《死亡與少女I—V》(2002)等。她先後獲得過海因利希·伯爾獎、施蒂利亞州文學獎、格奧爾格·畢希納獎等許多獎項,2004年榮膺諾貝爾文學獎。
下載地址:TXT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44100.html
PDF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342716.html
7. 03年作品《恥》 評分:8
內容簡介 . . .
《恥》是一本極具可讀性,且從內容到寓意都具有十分豐富的層次的作品。主人公盧里在種族、性、中年、親情種種漩渦中載浮載沉,小說命名「恥」,其為「道德之恥」(盧里的數樁風流韻事所指的道德墮落),「個人之恥」(女兒遭強暴搶劫),「歷史之恥」(身為殖民者或其後代的白人最終「淪落」到要以名譽和身體為代價,在當地黑人的庇護下生存)。小說反映了南非的社會矛盾和往日的種族衝突,觸及了當代對浪漫激情與倫理道德的態度。
下載地址:PDF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4693810.html8. 01年作品《河灣》 評分:8內容簡介 . . .
本書是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代表作品之一。這是一部關於非洲的充滿悲觀情緒的小說,凸現了一個古老大陸在本土化與普遍化之間的艱難處境。主人公薩林姆是一個穆斯林,出生於一個已在非洲生活了幾百年的印度商人之家。在剛果河拐彎處的一個小鎮上,薩林姆接手了一個商店,並獲得了成功。然而,這是個前途渺茫且不屬於任何人的地方,大人物控制了一切,為所欲為,使得他以及無數像他這樣的芸芸眾生沒有任何前途可言。奈保爾在書中表達了對於殖民地國家建立民主體制的懷疑。他以平實的文風和清醒的洞察力,向我們揭示出邊緣世界裡被掩蓋了的真實歷史存在。
作者簡介 . . .
奈保爾1932年8月17日出生於加勒比地區特立尼達島(位於向風群島最南端、委內瑞拉東北部海岸外)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祖父1880年作為契約勞工從印度北部漂洋過海移民特立尼達。奈保爾年幼時,父親憑自學謀到特立尼達英語《衛報》記者之職,於是舉家從鄉間小鎮搬遷到特立尼達首府西班牙港。西班牙港的市井生活才是年輕的奈保爾眼中「真實的世界」。但另一個世界也許更為真實,那就是英國文化與文學的世界。奈保爾的父親喜愛英國文學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讀書讀到精彩處就要念給兒子聽,讓他一同欣賞。奈保爾在《閱讀與寫作》(1999)一書中回憶道,他十二歲之前就已經記得英國文學中很多片斷,它們主要來自莎劇《裘力斯·凱撒》、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爾貝》和《大衛·科波菲爾》、喬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蘭姆的《莎士比亞故事集》和查爾斯·金斯利的《英雄》。至於他當時對印度的印象則完全來自英國作家(毛姆、艾克利和奧爾都斯·赫胥黎)筆下的印度。換句話說,他自幼就從英國人的視角來認識與他沒有直接關聯的印度。在父親的感染下奈保爾從小立志做作家。
下載地址:PDF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031625.html?from=isnom
9. 99年作品《鐵皮鼓》評分:8內容簡介 . . .
《鐵皮鼓》是格拉斯的代表作。三歲的奧斯卡無意中發母親和表舅布朗斯偷情,又目睹納粹力的猖獗,便決定不再長個兒寧願成為侏儒。從此在他的視角里,社會和周圍的人都是怪異和瘋狂的。他整天敲打一隻鐵皮鼓,以發泄對畸形的社會和人世間的憤慨。儘管他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聰明過人。鄰居女孩瑪麗亞來照顧他,兩個發生了性愛,懷孕後她卻嫁給了父親,生下了庫爾特。奧斯卡隨侏儒雜誌團赴前慰問德軍,三年後回到家中,蘇軍攻佔了柏林,父親吞下納粹黨徽身亡。埋葬父親時奧斯卡丟掉了鐵皮鼓,同時親生兒子庫爾特用石子擊中了他的後腦勺,使他倒在墳坑中,流血不止;不過他就此開始長個兒,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異功能也隨之消失…… 小說以黑色幽默的虛構故事展示了德國那段最黑暗的歷史。根據《鐵皮鼓》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獲得了1980年奧期卡最佳外語片獎。
作者簡介 . . .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家。1927年出生於但澤市。父親是德國商人,母親為波蘭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負傷住院。戰爭結束時落入美軍戰俘營。戰後曾從事過各種職業,先當農業工人,學習過石雕和造型藝術,後成為職業作家、雕刻家和版畫家。他是「四七」社成員,政治上支持社會民主黨,主張改良。在1970年社會民主黨上台執政時,曾積極投入支持勃蘭特競選的活動。他的政治態度和作品中過多的色情內容曾在國內外引起過不少批評。格拉斯的創作活動從詩歌開始,自1956年起發表3部詩集《風信雞之優點》、《三角軌道》等,同時創作了荒誕劇《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惡廚師》(1961)等。其中反響較大的是關於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試驗起義》(1966)。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說。1959年問世的長篇小說《鐵皮鼓》使他獲得世界聲譽。此外還有《貓與鼠》(1961)、《非常歲月》(1963,亦譯《狗年月》),合稱為《但澤三部曲》,成為一幅描繪德國社會生活的畫卷。長篇小說《鰈魚》(1977)和《母鼠》(1986)都繼續使用了怪誕諷刺的手法,將現實、幻想、童話、傳說融為一體。《蝸牛日記》(1972)則為一部紀實體的文學作品。格拉斯為當代聯邦德國重要作家,語言之新穎,想像之豐富,手法之獨特使他在當代世界文學中佔有一定地位,曾多次獲獎,幾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1999年他成為成為20世紀最後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下載地址:TXT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662366.html?from=isnom
PDF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64647.html?from=isnom
10. 98年作品《修道院紀事》評分:8
內容簡介 . . .
《葡語作家叢書》文學系列之十三
作者簡介 . . .
若澤?薩拉馬戈(1922―)是葡萄牙當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享譽國際,作品已被譯成多種文字。他著作甚豐,其中《修道院紀事》這部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以獨創的風格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更加膾灸人口。小說通過描述一位士兵和一位具有特異視力的姑娘之間奇特的愛情故事,把讀者帶到了十八世紀初宗教裁判所窒息人性的時代。天地茫茫,但一對深愛的情侶飽受著磨難,竟無容身之地。小說真實與虛幻互為交織,氣勢恢宏,語言生動,不愧大家手筆。
下載地址:TXT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260315.html
11. 97年作品《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評分:8內容簡介 . . .
本書首次把達里奧·福的著名代表作品《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和《遭綁架的范尼尼》、《滑稽神秘劇》、《喇叭、小號和口哨》以及《高舉旗幟和中小玩偶的大啞劇》五個不同風格、特色的劇目翻譯成中文獻給喜愛戲劇藝術的中國讀者。
作者簡介 . . .
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達里奧·福是位全才型藝術家。他創作了五十多部諷刺劇、獨幕滑稽劇、黑色喜劇、荒誕劇,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他的政治諷刺劇。達里奧·福始終把戲劇當作反映現實鬥爭、揭露黑暗、針砭時弊的手段,把鮮明的政治立場、熾熱的批判激情,都熔進他的創作中。
下載地址:TXT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811812.html
DOC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595403.html
PDF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4990476.html
12. 96年作品《呼喚雪人》 評分:8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當代著名的女詩人希姆博爾斯卡,1923年生,她的詩「通過精確的嘲諷將生物法則和歷史活動展示在人類現實的片斷中。她的作品對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適當距離,清楚地印證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單純的問題,其實最富有意義」。1996年,她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下載地址:PDF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561035.html13. 95年作品《希尼詩文集》評分:8.8內容簡介 . . .
《希尼詩文集》所收作品時間跨度有30年,包括從10本詩集中選出的詩作78首,從4本論集中精選出的隨筆、評論16篇,涵蓋了希尼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絕大部分都是首譯。希尼為此中文譯本詩文集專門撰寫了序言。
作者簡介 . . .
希尼的許多詩都取材於他在北愛爾蘭的童年生活。他1939年4月13日出生在北愛爾蘭,是一家天主教農民九個孩子中的老大。他在當地念完了小學。然後獲得獎學金,去了德里的一所寄宿中學。後又在貝爾法斯特的女王大學深造,並於1961年獲得「英文優等生」的榮譽稱號。大學畢業後,他留在貝爾法斯特教書,1966年受聘為女王大學的講師。1965年與瑪蕊?德芙琳結婚,生下二男一女。希尼在處女詩集《一個自然主義者的死亡》中以大量篇幅回憶鄉下的童年生活。1970至1971年,他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作訪問學者。第二年,舉家移居愛爾蘭共和國,住進了葛蘭茉村,從此成為一名專職作家。1975年他回到都柏林重執教鞭。同年他的第四部詩集《北方》的出版,牢固地奠定了他的詩名。1979年他曾在哈佛大學執教半年,此後,從1982年至1995年,年年如此,直到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89至1994年期間,他還兼任牛津大學的詩歌教授,每年在那兒舉辦三次公開講座,演講的內容後集結成為他的第四部文集《詩的療效》。
下載地址:PDF版本: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828673.html
14. 94年作品《萬延元年的足球隊》 評分:8內容簡介 . . .
大江健三郎運用極其豐富的想像力,通過小說主人公鷹四反對日美安全條約受挫後到了美國,又回到自己的家鄉,離群索居在覆蓋著茂密森林的山谷里,效仿一百年前曾祖父領導農民暴動的辦法,組織了一支足球隊,鼓動「現代的暴動」的故事,巧妙地將現實與虛構,現在與過去,城市與山村,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織在一起,與畸形兒、暴動、通姦、亂倫和自殺交織在一起,描畫出一幅幅離奇多採的畫面,以探索人類如何走出那片象徵恐怖和不安的「森林」。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認為它「集知識、熱情、野心、態度於一爐,深刻地發掘了亂世之中人與人的關係。」
作者簡介 . . .
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出生於日本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排行第三。20歲開始發表作品並獲獎,1957年發表小說<死者的奢華>,成為「芥川文學獎」候選作品,川端康成稱讚這篇小說顯露了作者「異常的才能」。大江健三郎正式登上文壇。其重要作品有:<飼育>獲第39屆「芥川文學獎」,<性的人>,<個人的體驗>獲新潮文學獎,<廣島札記>,<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燃燒的綠樹>獲義大利蒙特羅文學獎等。199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下載地址:TXT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260314.html
PDF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285794.html
15. 93年作品《所羅門之歌》 評分:7
內容簡介 . . .
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是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本書是她的代表作,作品以「黑人會飛」這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為故事的主線和象徵的核心,塑造了以奶娃為代表的黑人主人公形象,講述了他與父母間新老兩代的衝突,與母親、姐姐之間男尊女卑的衝突,以及在南行中發生的北方城市黑人與南方鄉鎮黑人之間的衝突等,從而提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在物質生活日益發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解決精神生活上的貧乏乃至墮落。作品中集中體現了作者的創作風格,將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精彩的故事與嚴肅的主題熔於一爐,因此廣受各階層讀者的歡迎。托尼·莫里森的《所羅門之歌》是其突破女性題材,走上塑造男性並進而關懷美國黑人種族命運發展這一深刻主題的顛峰之作。小說以美國黑人傳唱"所羅門之歌"嚮往"飛行"為旋律,通過小名叫"奶娃"的主人公一家三代的對不同時代美國黑人不同生存方式的理解,展示出美國黑人從夢回非洲到認同白人,再到回歸傳統的精神探尋之路,從而為美國黑人描繪了立足美國而獲得「飛行」自由的理想精神境界。托尼·莫里森超越了對美國白人的嚮往或仇視的傳統黑人文學主題,無疑開拓了黑人文學更豁達的思維表達空間!
作者簡介 . . .
托妮·莫瑞森,美國黑人女作家。生於俄亥俄州鋼域洛里恩,父親是藍領工人母親在白人家幫傭。1949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當時專為黑人開設的霍華德大學,攻讀英語和古典文學。大學畢業後,又入康奈爾大學專攻福克納和伍爾芙的小說,並以此獲碩士學位。此後,她在得克薩斯南方大學和霍華德大學任教。1966年,她在紐約蘭多姆出版社擔任高級編輯,曾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傳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作品的出版竭盡全力。她所主編的《黑人之書》,記敘了美國黑人三百年歷史,被稱為美國黑人史的百科全書。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她先後在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和巴爾德學院講授美國黑人文學,並為《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撰寫過三十篇高質量的書評,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創作。莫瑞森可以說是一位學者型的小說家。莫瑞森的主要成就在於她的長篇小說。這些作品均以美國的黑人生活為主要內容,筆觸細膩,人物、語言及故事情節生動逼真,想像力豐富。西方評論界普遍認為莫瑞森繼承了拉爾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鮑德溫的黑人文學傳統,她不僅熟悉黑人民間傳說、希臘神話和基督教《聖經》,而且也受益於西方古典文學的熏陶。在創作手法上,她那簡潔明快的手筆具有海明威的風格,情節的神秘隱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納,當然還明顯地受到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但莫瑞森更勇於探索和創新,摒棄以往白人慣用的那種描述黑人的語言。 1993年,由於她「在小說中以豐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詩意的表達方式使美國現實的一個極其重要方面充滿活力」,莫瑞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下載地址:PDF格式: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019453.html?from=isnom
16. 91年作品《七月的人民》 評分:7
作者簡介:
納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年–),南非作家,1991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也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南非作家。她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描述了南非的防備性社會準則對每個人和他們彼此間的關係所造成的影響。她的小說結構嚴謹,觀察細膩,描寫精確,擅長人物塑造、諷刺和心理洞察。她的作品通常關注種族隔離(1948年到1991年間的一項政府政策)的影響及其對南非黑人和白人的生活所造成的後果。戈迪默運用自己小說中的各種要素,來表達自己對南非的種族分歧和歧視的反對。戈迪默深信個人生活不可能與社會問題相分離,這在她的作品中有所體現。《貴賓》(1970年)也許是她最知名的長篇小說。與其它作品不同的是,這部小說以一個虛構的剛剛獨立的非洲國家為背景。
下載地址:PDF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990035.html
17. 90年作品《太陽石》 評分:8
內容簡介 . . .
《太陽石》作於1957年,是帕斯的代表作之一,全詩共584行,結尾的6行不算在內,因為它們與開頭的6行是重疊的,完全一樣,這樣就形成了這首詩的環形結構,如同阿茲特克人的日曆一樣,周而復始,無盡無窮。太陽石是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廣場發現的阿茲特克人圓形石歷,用整塊玄武岩雕成,直徑為3.58米,重約24噸。按照阿茲特克人那樣,將一年分為 584天,這是金星繞太陽公轉的時間。全詩的行數正好與這個數字相符。詩的開頭和結尾是這樣的:一株晶瑩的垂柳,一棵水靈靈的白楊,/一眼高高的噴泉隨風飄蕩,/一棵穩健的樹木翩翩起舞,/一條河流曲曲彎彎/前進、後退、迂迴/卻總是到達要去的地方:全詩以這樣的描述開始,反覆吟詠,一氣呵成,分成幾十個段落,卻沒有一個句號。在這首詩中,帕斯完全打亂了時間扣空間的界限,將神話、現實、回憶、憧憬、夢幻融為一體,充分展示了詩人激越的情感、深邃的思考和豐富的想像力。詩人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浸游,在自己人生經歷的記憶中打撈,為的是尋找那「閃光的軀體」、「太陽的岩石」、「浮雲」和「白晝」的顏色。在帕斯看來,這「閃光的軀體」只是個短暫時「瞬間」,是人類「相愛」的「瞬間」。由此可見帕斯的思想是受到弗洛伊德性原說影響的。為了尋找這樣的時刻,詩人「像言人一樣」,通過「聲音的迴廊」走向環形的中心,走進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帕斯把它比喻為一個女性的軀體:我沿著你的身軀,像在世界上遊盪,/你的腹部是一座陽光明媚的廣場,/你的胸脯聳立著兩座教堂/血液在那裡將平行的神奇醞釀,/我的目光像常春藤一樣覆蓋著你,/你是一座大海包圍著的城市,/一座被光線分為兩半的/桃色的城牆/一個受全神貫注的中午/管轄的海鹽、石塊和小鳥的地方/…
作者簡介 . . .
帕斯(1914—),墨西哥詩人、散文家。
下載地址:PDF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989959.html
資料均搜集自網路,整理不易,敬請分享!!!!
2012/.年04/.月05日
顯示較早之前的2012/.年04/.月24日
【參考資料】國外作家常用的10個網站
以下全是英文網站,僅供參考。1 韋氏詞典在線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本字典是搜尋信息的最好地方,它為我們提供了詞典、百科全書、播客、文字遊戲以及其它對作家來說非常有用的資料。2 Bartleby參考網 http://www.bartleby.com/如果你想尋找一條引語或想免費獲取百科全書、詞典和其它參考書,這裡也是個不錯的地方。3遠光燈百科全書網(High Beam Encyclopedia) http://www.encyclopedia.com/該百科全書網能夠為作家提供已出版的參考資料。站點包括6000萬篇文章和一個詞典。4谷歌圖書 http://books.google.com/作為谷歌的一部分,它為作家尋找各類主題短語、照片、書籍段落提供了一個非常便捷的方法。5維基百科 http://www.wikipedia.org/一個可允許網民自行編撰的百科網,但其信息內容的準確性稍遜一籌。6查查網(ChaCha )https://www.chacha.com/一個專門回答問題的網站。7美國國會圖書館 http://www.loc.gov/library/libarch-digital.html美國國會圖書館官網,可在線閱覽其館藏。8古騰堡計劃網 http://www.gutenberg.org/wiki/Main_Page收集了眾多圖書館的免費書籍,現有10萬本可閱覽。9互聯網公共圖書館 http://www.ipl.org/由公共圖書館出資創建,收集有各種報紙、期刊、雜誌和參考書。10Infoplease百科網 http://www.infoplease.com/該百科網是查閱字典、地圖和知識的最好去處。
推薦閱讀:
※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獲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10月揭曉村上春樹仍是最大熱門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五)
※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的這些作詞者誰能獲得茅盾文學獎?
※偉大的教師——盧瑟福 (一生培養了14位諾貝爾獎和一大批一流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