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精華萃取

生、長、壯、老、已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健康長壽是人類追求的美好願望,養生保健是永恆的主題和社會的熱點。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積累了許多養生長壽的寶貴經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醫學吸收了儒、道、佛各家養生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系統完整的中醫養生學。眾所周知,先天稟賦(遺傳因素)對壽命極限的影響有著不可否認的作用,但後天養生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孫思邈在《攝生詠》中記載:「壽天休言命,修行在本人,時時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就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克服先天不足或後天失調給健康帶來的不利因素,要有目的地進行養生保健,以獲得健康長壽。那中醫養生都包括了那些內容呢,下面做一簡要介紹:

1.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主要意思是說人和自然界息息相關,自然界的風、寒、暑、熱等一切變化都會對人的生理和病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養生必須「順四時而適寒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才能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由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生長的規律,因而陰陽四時是萬物的根本。 《內經素問·六節臟象論》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季節的變化影響著人體臟腑功能和氣血的運行。《內經》說:「肝旺於春,心旺於夏,脾旺於長夏,肺旺於秋,腎旺於冬」。又說:「春氣在經脈,夏氣在經絡,長夏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春夏陽氣發泄,氣血易趨向於表,故皮膚鬆弛,疏泄多汗;秋冬陽氣收藏,氣血易趨向於里,則皮膚緻密,少汗多溺。與此同時四季變化與疾病發生也密切相關,如春季多溫病,夏季多暑熱,長夏多濕熱,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證。是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就是說善養生者要順應四季調節起居,增減衣物,調攝飲食以適應其變化。如著名明代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

2.流水不腐 戶樞不蠹

我們的祖先歷來主張勞動養生,運動保健。早在《呂氏春秋》就記載:「陶唐氏只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舞以宣導之」。 並用「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這樣形象的比喻說明了這一道理。說明我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意識到通過身體活動,可以起到保健祛病的作用。這種「動以強身」的觀點對後世養生學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動則不衰」成為中醫學養生的主要組成部分。現代醫學認為「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新陳代謝,改善心肺功能,增進腦和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加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保持大便通暢,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通過運動可使各組織器官充滿活力,延遲衰老的進程。

3.怡情養性 以德養生

中醫把喜、怒、憂、思、悲、恐、驚稱為「七情」。其中怒、喜、悲、思、恐又稱為五志。五志與五臟關係密切,情志的異常變化常常可累及臟腑功能,使氣機升降失常,氣血功能紊亂,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說的就是情志致病。古人將其情志的相互制約運用於養生之中,如「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悲」等。這些理論對於情志調節、防病祛疾、益壽延年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故善養生者,要注意調攝情志,做到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事淡然,失意之事坦然,艱辛曲折怡然。保持心境平衡,駕馭自己的情感,遇事不怒,七情適度,怡情養性,以德養生。我國歷史上的許多思想家、教育家和養生學家都把養德放在養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養生之根本」。孔子提出「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他主張要以「仁者愛人」之心去行事,以「推己及人」之心去交往,使友善之意樂融於社會。孟子提出了「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把仁義看得高於生命,認為必要時應該「捨生取義」。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來成為仁人志士的養德名言。清代養生家石天基認為:「善養生者,當以德行為主,而以調養為佐」,把常存安靜心,常存正覺心,常存歡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悅心,常存安樂心作為養德要訣。強調內心寧靜,對外界的各種各樣的誘惑無動於衷,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才有可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如孫思邈所言「德行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不求壽而自延,此養身之大旨也」。

4.補腎益精 延緩衰老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臟所藏的精氣是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衰老均取決於腎臟精氣的盛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意思是說人出生以後,自七、八歲開始,由於腎中精氣不斷充盛,化生出一種能夠促進生殖機能成熟的叫做「天癸」的物質,男子產生精子,女子月經來潮,具備了生殖能力。當男女到三十歲左右,身體發育達到極盛時期,以後隨著腎中精氣由充盛逐漸轉為衰退,如女子到四十九歲以後,男子到六十四歲以後則變為衰老,即所謂「腎臟衰,形體皆極」。基本指出了男女由生而壯,由壯而衰的生命過程。因此養生有人稱為養腎,故有「腎元盛則壽延,腎元虛則壽夭」。

5.顧護脾胃 食養為先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是運化水谷、吸收精微的重要場所,食物是供給人體營養、維持生命活動的源泉。因此養生保健要調理飲食顧護脾胃。如果飲食不當,就會損傷脾胃,導致疾病。早在《素問·臟器法時論》中就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膳食配伍原則。「五穀為養」,是指五穀作為人體賴以生存的主食;「五畜為益」,是指五畜有益於五臟精氣的化生;「五菜為充」、「五果為助」,是說蔬菜果品對五臟精氣有充養和輔助作用,並告誡人們「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保其正色」做到膳食營養均衡。另外食養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能脫離中醫辨證用膳思想的指導。因為人的體質有強弱,正氣有虛實、病性有寒熱之不同,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適當選擇,如體質偏於陰虛內熱的人,平素五心煩熱、性情急躁,口乾夜甚,體形消瘦者,應當常吃一些甘寒、咸寒類養陰清熱的食物,如梨、甘蔗、香蕉、銀耳、山藥、海參等,忌食或少食蔥、姜、辣椒、韭菜、香椿等辛溫之品;若偏於體質陽虛內寒的人,平素手足不溫、腰寒肢冷、面色蒼白,食欲不振者,可以經常吃一些甘溫的食物,如糯米、桂圓、栗子、韭菜、雞肉、羊肉、狗肉等。

推薦閱讀:

中醫外治法----臍療
經絡時間與中醫補瀉法
中醫望官對五臟 心臟好壞看舌頭
《畫說中醫》導讀
中醫對付「癌中之王」胰腺癌

TAG:中醫 | 養生 | 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