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王和平的花鳥藝術

品味王和平的花鳥藝術

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

文章來源_網路


我和畫家王和平相識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當時他正在北京進修,作為福州畫院的畫家,他的寫意花鳥畫很有成就,形成了個人風格。但他是很謙虛好學的,像一個年輕的大學生一樣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我們每次見面時,常常探討中國畫現狀和花鳥畫的問題,更多時候是他聽我講,他的認真態度給我很深的印象。他在一九九三年還到北京參加文化部美研所舉辦的[中國畫名家高級研修班]進修, 重溫學子生活。我想,這位早已成名的中年畫家能於紛繁的生活中擠出這麼多時間聚在一起讀書、聽講、談藝、梳理思緒,置諸今日畫壇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事。

王和平《春林鳥聲》 69x23cm

在這些年的交往中,我對王和平其人,其藝是有較深的和良好的認識與評價的。在我心目中,他是當今難得的高素質的文人學者型畫家。初次和他接觸,感到他講話不多,謙和中透著冷靜,稍後, 則會感到他在交談中目光炯炯、神情專註,言必有中,當下我就想:此君不凡。此後的交往中,我進一步了解到在他溫和謙遜的外貌下,更有一種堅毅與熱誠的性格。八十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畫受外來思潮衝擊很大,一時造成畫壇的迷惘情緒,畫界朋友中即使不去附和「末日」說或「西化」說,也難免有人匆忙地搞些「創新界的小噱頭(多半是互相抄襲些形式)以示自己的並不「保守」。但此時的王和平卻執意地把自己的文人寫意花鳥畫寫下去, 並進一步和一批同道搞起「南北方中國畫聯展」,這個展覽不久即以「新文人畫」的旗幟立在中國畫壇,他是始終熱情的參與者。近十年來,他一直沿著自己選定的路走過來,如此內在的堅定與剛毅,與他溫文儒雅的外貌談吐,合二而一,倒真正有些符合千百年儒家學者追求的風範呢。

王和平《果棚來禽》34X46cm

王和平是寫意花鳥畫家,他選擇了文人寫意的道路。讀他的作品,我感到他的確是文人畫精神上的傳薪者。文人畫自宋代始倡,經元明至清初而大勵,在歷代傑出的畫家的追求中,注重的是文化內涵的標舉,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按陳師曾為文人畫開列的標準看,即:格局謹嚴,意匠精密,下筆矜慎,立論幽微和學養深醇,據此方能稱為文人畫的精髓所在。由此我們也可理解何以文人畫藝術,在二十世紀這一新舊交替、中西混融的時代里,以吳呂碩、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師為代表的文人畫藝術又創高峰,受到人民喜愛至今不衰的深 刻原因。文人畫藝術由於其代表的深層的中華文化精神,並不以產生它的時代結束而告終。一個民族的文藝傳統與審美精神的形成條件,不僅有千百年沿習的歷史,正如丹納所稱,它們是受種族、環境與時代所決定。因之,它的演變,有著很明顯的漸進的軌跡。其中最難於改變的大約是屬於種族因素形成的那部分審美習慣。一如不同民族的飲食習慣口味一樣,一個民族對色彩、圖形、線條及其組合規律,自有其特殊的習慣與鍾愛。文人畫的基本對象——創作者與接受者,都屬知識層面。數百年來對全民族的欣賞習慣起著重要影響(與民間美術的影響共存),並最終地決定中國畫的文化性特徵。而此種文化性特徵又決定了它必然的被繼承的價值。

王和平《花鳥》34X46cm

對八十年代中期興起的『新文人畫J從來有不同的評說。在我的印象里,首倡者是南京王孟奇等一批中青年畫家,在中國畫前途論爭的熱鬧中,以一種優遊的心境,輕鬆的筆墨自娛式地畫一些人物畫。其後便有人搞起『南北方中國畫聯展』,把興趣相近的朋友集合在一起。當此展在北京展出時,己被冠以『新文人畫』的大名了。由於其參加者並未發表什麼堂皇的宣言,又因參加者的風格、形式、內容各異,方向似乎也難一致,所以也未謀求過『運動』『畫派』一類的稱謂。但是,它又的確是一個活生生的存在,並非藉權威人士的『定位』而赫然,更未因『視覺的衝擊』或什麼『張力』而出風頭。但『新文人畫』顯然還要存在下去。因為包括王和平在內的畫家們仍會按自己的心愿畫下去。

王和平《花園幽趣》 69x23cm

畫如其人。王和平的花鳥畫散發著恬靜、溫潤的氣息。他的藝術創造了一個個充滿和平與和諧的自然環境。花鳥畫當然離不得花與鳥,但並非每位畫花鳥的畫家都能營造出如王和平的畫里那一種平淡、天然、寧靜的氣氛。這是畫家性格、心境的反映,最後又通過筆墨表現在畫面上。儒學的精神概而括之曰:『中庸』。反射到文藝上,則是要求中和沖淡,溫潤醇厚,不激不厲的宗旨,在技法表現上,更是提出『過猶不及』的標準,董其昌在其『畫旨』一書中,屢次提出要『盡去畫史(士)縱橫習氣』。揮南田在題畫中也含蓄地寫道:『高逸一種,蓋欲脫盡縱橫習氣,淡然天真。所謂無意為文乃佳,故以逸品置神品之上。』這種儒學正統的觀點,相當長的時期給文人畫的影響,從哲學與美學的高度看,不是沒有道理。中國畫家歷來講究 『功力』修養的深厚,其表現之一即在於『火候』,是以鑄鍊鋼鐵來作比喻,所謂『百鍊鋼成繞指柔』,所謂『爐火純青』,無非是『燦爛之極復歸平淡』,則『縱橫習氣』、『霸悍氣』都在應克服之列。然而清純平淡不是沒有味道,而是在平淡天真的後面品味到更為悠長細膩的雅韻來。黃賓虹反覆提倡的『內美』,即是此一精神。

王和平《梨花山雀》43X47 cm

王和平的畫境的追求,我感到與上述暗合。中國畫的表述語言,第一要素是筆墨。王和平畫風溫厚,主要在筆墨運控得法。筆走中鋒,舒緩自然如行雲流水,較少有剛拗硬折之跡,不急不險,更不求急求險。在寫意花鳥中,以軟毫筆運多種墨色,尤其擅長於乾淡墨的使用,特別有潤澤華滋之感。這不僅是一種技法語言的習慣,更深層的意思還在於畫家審美理想的追求。王和平用墨用色都不過度,用墨方面,他極注意層次的豐富和過渡的細膩,不孟浪,不唐突。色彩的使用以和諧的美為目標,美而不俗,麗而不艷。可見畫家之用心良苦。

王和平《梅花報春》34X68cm

不知別人怎麼看,我玩味他的作品愈久,愈是把他和清初傑出的畫家惲南田放在一起。在王和平的作品裡的確是有許多與惲南田相近的地方。由於篇幅所限,我只想做一點概略的提示。首先,雖然二位相距近四百年,一位是沒骨花卉畫家,一位是寫意花鳥畫家,但他們對花鳥世界代表的大自然的美是同樣的痴迷的,是共同的性格使他們同樣的留連、徜徉在充滿生命和美善的花鳥世界裡,因之從那畫面表現的溫和平靜的個性,也頗相近。其次是在王和平的作品中所追求的文學精神、在題詩和款跋中表現的與大自然契合呼應的意境,我不敢直稱他已能比肩先哲,但那心靈的境界無疑是有相通之處的。試舉一詩:『曉霧初開雲半湖,欹斜荷葉幾枝枯,水禽飛起鳴高處,俯看群魚啜綠蒲。』又有一跋:『清風裡觀飛禽來去,綠水中見游魚聚散, 寧靜忘言,心通神會,豁人性靈,識天地之和氣,宇宙之逍遙,超物外而游於寥闊無垠之境』。讀過《南田畫跋》和《甌香館集》的,當有同感。

王和平《六月落風》47x43cm

誠然,美麗的大自然,尤其是花和鳥對愛它們的無分古人今人,都是一律動人,故而今人自有通古人處。我上述言論無非是從文化的淵源上來解釋王和平的藝術性質。但是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體,畫家本人畢竟是二十世紀的中國人,他的愛好追求必然地顯示了時代的影響。作為一個當代畫家,受到現代美術教育,接受當代藝術思潮的訊息,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成果,王和平的畫里流露的自然不是古人的氣息,而是當代人自由吸收融合傳統的自主意識,和以現代人對自然物象剪裁取捨的審美情趣。正如我們看『新文人畫』的畫家們畫古人時, 不論是古拙的金冬心,還是工細變形的陳老蓮,我們絕不會錯以為金冬心再世、陳老蓮復生。說是『舊瓶裝新酒』,有時細看那『舊瓶』其實相當新款。

王和平《清幽冷艷》 69x23cm

王和平花鳥畫集編輯出版之際,畫家敦於友誼,馳書千里約我寫一文,我也不惴淺陋,談一點想法。和平君正當中年,事業已經起步,正在發展變化中,其成就正未可限量,我謹祝他在跨越世紀的努力中為祖國傳統藝術的繼承與發揚,做出更可觀的成績。

|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

整理編緝_夕月慕畫


推薦閱讀:

節假日走門串親少不了,如何讓孩子們和平相處,不爭不搶?
民進黨須轉型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推手
世界有溫情,也有套路,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在這動蕩世界,什麼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子平真詮》中處處充溢著旺衰和平衡(二)

TAG:藝術 | 品味 | 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