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喝農藥自殺,中國父母最喜歡這樣「教育」孩子

「拜拜了,再見了。還有給你們不添亂,你也不用天天打我、罵我了……」

11月14日晚上,一個年僅10歲的小女孩喝農藥自殺身亡。

當時距期中考試還有3天。

小雪(化名)家裡共有三個孩子,她是第二個,上有姐姐、下有弟弟。

小雪的成績不太好,語文、數學經常不及格。

遺書上說,她的媽媽經常打她,孩子家庭溫暖缺失。

打擊教育是不合格父母的借口

金星曾說過:對家長來說,只管罵不管教的教育都是耍流氓。

《我是演說家》第二季,有個選手講了一個小故事:為了過一個快樂的暑假,有一次我把隔壁家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叫過來,乞求他能不能看書別看那麼晚,說服他能不能在考試做錯幾道題,別考那麼高分...人家自然不會答應,我就狠狠把那傢伙揍了一頓。

為什麼我們不願學習榜樣,反而對他們比較反感?

這個選手解釋了原因:從小學起,父母就愛拿我和別人比較。只要我背不出一首詩,他們就嫌棄我不如隔壁的某某;考試成績稍差一點,就會數落我沒隔壁家的某某爭氣...

南橋在《知識不是力量》中寫道:比較是為了藉助外來衝擊,打破慣性思維,以便創造性地思考對策,解決我們在教育中面臨的問題。

可是現在家長的比較,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孩子感受到了被鄙視、被嫌棄。

今年1月27日,雲南省鎮雄縣15歲初三學生小龍(化名),喝農藥自殺。遺書直指父親的撫養和教育問題,小龍在遺書中對爺爺奶奶的養育照料表示感激。

小龍留下的最後話語是:為什麼別人都有好的家庭?我沒有!別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而我卻只有在陰暗的陽光里度過...爸爸,我死了,你就高興了。因為不會有什麼事煩你了。

字字都是含血的控訴。

2005年9月初,19歲的鄧燕沒有去上學,被早回家的爸爸看到後像審犯人一樣審問,爸爸像一頭髮瘋的老虎,打了幾巴掌仍嫌不夠,拿出皮鞭就開抽。

太過偏激的處理方式讓鄧燕離家出走了十二年。

為什麼會有打擊式教育

打擊式教育來源於父母對於自身的不滿。

有些父母會常說:「你要是不努力,就會和爸爸現在一樣」父母將自己對生活的不滿映射到孩子身上,企圖孩子能替自己實現理想。

9月13日,飽受爭議的10歲大專生張易文開始了入學軍訓。去年,她的高考分數是172分,父親讓她來年再戰,今年她的成績是352分。

張易文從未受過義務教育,就讀於父親的私塾,十歲考上大學,十五歲考上研究生,20歲博士畢業。

即使這樣,父親還嫌不夠,他說社會上讀不到博士就不算人才了。但讀博就快到30歲了。

要結婚、買房子、生孩子,對於一個女孩來說,一生就一事無成。所以我們希望她迅速學完中小學課程。

父母過度將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揠苗助長式的拚命拔高讓孩子成為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

這是非常病態的教育。

網友評論自己的經歷:八歲全國爵士鼓金獎,可回來父親第一句話就是金獎有什麼好說的,比你強的多了去。

母親還因為一小時只寫了三行作文而趕我出去,他們永遠不相信我有抑鬱症。事實上,別人的孩子眼神都是活力四射的,只有我的眼神黯淡無光。

父親總是以自己臆想兒子的標準要求我,無論做的多好都覺得很差。

父母認為打擊式教育效果更好

俗話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父母認為打擊式教育能夠最好地減少孩子犯錯的機會。

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班杜拉教授做過一個實驗。

他給三組孩子播放一個影片:影片的前半段是一個人對著一個充氣玩偶拳打腳踢;影片後半段,A組孩子看到這個人受到懲罰,B組孩子看到這個人獲得獎勵,C組孩子則沒看到這個人的結局。

影片結束,實驗者把孩子帶到另一個房間,房間有很多玩具,同樣有一個充氣玩偶擺在顯眼處。結果發現,A組孩子對玩偶表現出粗暴的行為次數最少,B組最多,C組居中。

孩子通常會經由觀察別人的行為,以及行為的後果(獎勵或處罰),間接學習到是否要表現某一個行為。這個間接學習的過程,被稱為模仿,而模仿的對象則被稱為榜樣。

大多數父母在實行打擊教育的時候,實際上是為了給自家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這個榜樣就是他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意識到差距,奮起直追,從而也擁有同樣的能力或素質。

可惜大多數孩子沒有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反而被自卑所困擾。

打擊式教育有多恐怖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導致親子關係的疏遠。

可能每一個實行打擊式教育的父母都會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打擊是出於愛,覺得孩子總有一天會明白自己的用心良苦。

可是作為孩子他們真的很難理解到這一點,更多的時候,他們直觀感受到的是,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溫柔和善,他的父母卻總是批評自己。

董卿的父親一直奉行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小的時候對於董卿極其嚴格,不讓董卿照鏡子,不給買新衣服,每個寒暑假都讓她去打工。

她的父親有一句名言「馬鈴薯再照也是土豆,你已經長成這樣了,照鏡子還能讓你變好看嗎?」

董卿說小的時候最開心的就是父親出差,自己不用看到這個人,才會覺得輕鬆一些。

兩人的矛盾一直持續到董卿上大學。董卿大學第一次放假回家,父親提議要到外邊去下館子。

吃到一半,父親突然倒了一杯酒,對董卿說:「我敬你一杯吧,我給你道個歉,我想想我這麼多年,以前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

這些長大的孩子可能會理解父母當年的打擊式教育,可是理解不等於贊同,畢竟童年時丟失的那些快樂,再也回不來了。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會引來孩子對自我的否定。

最近電影《至愛梵高》上映,人們開始追憶這個天賦異稟,卻英年早逝的畫家。

梵高的弟弟提奧說,梵高的精神疾病在童年就已經埋下了根源。

梵高是家裡的長子,但卻不是第一個孩子。他有一個哥哥,也叫文森特。梵高的生日就是哥哥的忌日。

在母親心裡,他永遠不及死去的哥哥。梵高也一直認為哥哥才是真正的文森特·梵高。

他拚命地融合到這個家庭,選擇自己不喜歡的職業和生活,但卻依然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

直到29歲,才在弟弟的鼓勵下開始繪畫。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有一句台詞「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每一個人都不應該為自己的出生感到抱歉,無論父母多不喜歡你,社會多不認可你。

打擊式教育對於孩子的傷害,並不會因為孩子長大而消除

若干年後,也許你已經忘了因為什麼挨打,但是被打時的恐懼和傷痛,卻永遠記得。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被父母暴力對待過的中國孩子也會在成年後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嗎?

一位匿名網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在學業上,他們認為我讀書好是應該的,從來不做真正的「教育」。

在青春期進入初中後,成績一落千丈,他們繼續辱罵、責怪,因為讓他們「丟面子」了,直至我在一個午後,吞下了奶奶的 50 片安眠藥,後被救活。

而現在的她已經結婚生子,年收入30萬,卻依然沒有擺脫童年的陰影。

陳丹青在《談話的泥沼》中說過,我最怕看見年輕人自卑,可是我們的教育就是讓你越來越自卑。

一位崇尚打擊教育的母親說:「我批評你,就是為了讓你記住。」

記住什麼呢?

孩子一遍一遍地加深了腦海中因為考低分被批評的痛苦。

這樣的結果只有兩個,第一怨恨考試,開始抵觸學習,因為只有不在意分數,才不會因為沒考好而痛苦;第二怨恨父母,開始逆反,寧願相信父母說的都是錯的。

記住傷痛本沒有意義,只有開始對傷痛進行反思,傷痛才有了意義。

不是所有人在經歷創傷後都能夠成長,也有可能是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一項關於當代大學生兒童期心理虐待經歷和創傷後成長關係的研究,對63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只有0.5%的人,在兒童時期沒有遭遇心理虐待,其餘百分之99.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虐待,具體表現為,被恐嚇、忽視、貶損、干涉、縱容。

該研究引入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個人面對逆境時的適應能力)兩個影響因子。

結果表明,心理虐待對於創傷後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對創傷後的成長產生正面影響。

這說明,即使創傷後有成長,這成長也不是創傷本身帶來的。

一些父母只給孩子帶來了創傷,卻沒有教給他們經歷創傷之後應該如何成長。

別讓打擊教育毀了孩子

1.對於任何一件事情,打擊都不會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被相信和鼓勵的孩子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安慰劑效應」,原指病人實際上沒有獲得有效治療,但是卻在心裡上相信其有效,而導致病情真的有所好轉的現象。

科學家在實驗對象身上製造疼痛,然後使用嗎啡來止疼。一天這樣做幾次,持續幾天,直到實驗的最後一天,用生理鹽水取代嗎啡,結果生理鹽水也有效地抑制了實驗對象的疼痛。

後來安慰劑效應也被廣泛地應用於教育領域,使孩子獲得適當的、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於其樹立自信,激發潛能。

《阿甘正傳》中母親對於阿甘的鼓勵尤為重要,兒子雖然有一點弱智,但是母親堅持要送兒子去正常學校上學,「you are no differentthan anybody elseis」。

電影開篇就是媽媽對阿甘說的那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因為阿甘有輕微的智障,媽媽想用這樣的比喻讓他明白,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希望。

鄭淵潔小的時候因寫出一篇《早起的蟲子被鳥吃》,被老師當成反面典型,趕出學校。

父親並沒有劈頭蓋臉地罵他,而是認真讀兒子寫的檢查。

結果他發現兒子的檢查被寫成了一篇小說,有情節、有衝突、有人物。

可惜最後鄭淵潔還是被勸退回家了。

父親沒有批評兒子,只是對他說「孩子沒關係,以後我教你」。

這句話對鄭淵潔未來的文學之路,至關重要。

鄭淵潔和父親擁抱

2. 父母和孩子要積極地進行溝通

父母的方式有自身的局限性,也許他們就是接受打擊式教育長大的。

在成為父母之後,就自然而然地把這種教育方式延續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產生代溝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面對代溝的態度。

19歲的女生曉娜喜歡鄰班的一個男生,母親為此大發雷霆。

在一次爭吵之後,母女兩人陷入了「冷戰」。

幾乎不說話,實在有事情,也是寫紙條放在對方屋裡,或者直接發簡訊。

這樣「零溝通」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曉娜很想和母親交流,但是卻找不到方法。

曉娜的父親說:「你們倆總這樣,家裡像個冰窖。」

拒絕溝通相當於阻斷了兩人和解的最重要道路,多麼深厚的感情也抵不過長期冷戰的消耗。

打擊式教育是自上而下的灌輸,溝通則是平等的開始。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老師馬修到一個寄宿學校教音樂的故事。

放牛班的學生大多是家長無力管教,或者被家人拋棄的問題少年。

但是馬修沒有放棄他們,他嘗試從每一個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

即使他們犯了錯誤,他也會耐心聽孩子解釋,甚至幫他們「隱瞞罪情」。

結果奇蹟發生了,這群孩子第一次被理解、被尊重,馬修喚起了孩子本性中的善良。

沒有一個孩子生來願意被討厭,也許他的「無理取鬧」只是想獲取父母的一點點認可和關心。

網上有個段子,有什麼問題不能靠一頓擼串解決呢?如果有,那就兩頓。

父母和子女之間有什麼矛盾,不能靠真誠地溝通解決呢?如果有,那就溝通兩次。

推 薦 閱 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抑鬱症,真的洪水般襲來了?
畢不了業,他們選擇了死
湖北「全能神」信徒靳麗娟為「升天」割頸自殺
白銀殺人案法警:高承勇曾試圖自殺 開庭前用頭撞牆
崇禎皇帝自殺是一個謊言,這封遺書揪出了真正的幕後兇手

TAG:教育 | 中國 | 孩子 | 父母 | 農藥 | 自殺 | 女孩 | 農藥自殺 | 中國父母 | 國父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