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為模式管教

凱頓因側重於兒童美語教學領域,除了如何提升孩子英語技能外,想必大家常常的面對家長針對孩子異常行為模式求教與你,或你自身與孩子互動時所發現困難的問題,我將幾個議題列成Q&A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下次當家長求教或你自身面對這些問題時能夠提供幫助。

Q01:如何影導小孩適當的表達情緒?

情緒是人格的基礎,協助孩子接納、認識及表達情緒,會幫助孩子發展更好的人格特質。出生後不久,嬰兒便有快樂、生氣、驚訝、悲傷、及害怕等情緒,直到兩歲自我意識啟蒙,開始了解自己是與其他人、事、物分開的,孩子才出現羞愧、忌妒、內疚、自傲和理解等更複雜的情感。

要能適當的表達情緒,需先接納正、負面情緒的存在,然後認事情緒的內涵,最後才是適當的表達。如果大人在孩子生氣、哭泣、害怕時,要他們不可以生氣、愛哭鬼羞羞臉、膽小鬼….等語言對待,之後要他們適當表達情緒將會是很困難的功課。

大人可從嬰兒期開始做情緒教育,當嬰兒哇哇大哭時,給予抱抱及溫柔地撫慰,讀出嬰兒的情緒,並做適當的響應。如【肚子餓餓嘔】、【尿布濕了不舒服對不對】、【嚇到了,不怕,不怕】,經常這樣做嬰兒會漸漸接納及熟悉自己的情緒。

兩到三歲的幼兒行動快過語言,生氣時丟東西、打人、咬人或大哭。大人先不要指責他們的行為,將孩子抱起來像鏡子般反映他們的情緒【生氣了】、【好氣歐】,拍拍孩子說【我知道你生氣了】。然後可以跺腳的方式表達生氣,或表達【我生氣了】鼓勵孩子說出情緒來取代丟東西或打人。當他們減少丟東西的次數,或是開始口語表達時,肯定孩子做得好、很棒、很厲害。其他的情緒也是如此,如害怕時大人示範邊拍胸膛邊說【怕怕】,快樂時說【好開心】。大約到中班時可以鼓勵孩子練習簡單的造句【我生氣了,因為…】,【我好開心,因為…】當孩子用語言說出情緒,就會降低不適當的情緒表達。

幼兒時很會閱讀別人的表情,並模仿周遭人的行為,如果大人經常用【我】開頭來表達情緒,在幼兒面前避免情緒化的動作及字眼,大人的以身作則對兒童的情緒表達就是做了最佳的典範。

Q02:孩子稍有不順就發脾氣,該怎麼應對?

孩子的智能往往發展的比體能快,一個兩歲的孩子可能已經認知解決事情的方法,卻難以付諸實現。例如拼圖時,他可能很清楚某一塊該放在哪個位置,卻無法靈活運用手指完成工作。這種不協調會讓孩子非常挫折,造成突如其來的脾氣。孩子在三歲前面對困難的工作感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先同理他的心情:【我知道你很難過】,然後再協助他:【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孩子很能說:【我不玩了!】你可以說:【沒關係,我陪你。】透過整個過程把孩子的自信心找回來。

對於挫折忍受度低的孩子,多花些時間協助他,往後再遇到問題時他才不會這麼快放棄。當他稍微有困難就放棄,跟他說:【啊,你看,這邊有隻老虎耶!】引起他的好奇和動力,讓他重新返回那個工作,然後偷偷幫他多做一點:【你把這塊放在這邊看看。】當孩子發現完成工作沒有這麼難,成就感會讓他較願意有更多的嘗試。

大人的支持和鼓勵很重要,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你而願意嘗試。前提是,孩子面對挑戰離原有能力不太遠。如果孩子總是無法完成任務而生氣,也了解一下遊戲難度是否超過了他的範圍。例如拿九片的拼圖,給第一次拼拼圖的兩歲小孩,就是超過他的能力了。如果買九片拼圖可以先將七片貼起來,讓孩子從兩片,然後三片、四片慢慢開始嘗試。

Q03:大人不順孩子的意時,他會倒在地上耍賴,甚至大吵大鬧,怎麼辦?

孩子無理取鬧,往往是父母的遷就造成。若過去的經驗讓孩子知道,大哭大鬧就會讓父母屈服讓步,這種【折騰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會減緩,只會越演越烈。

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要堅守絕不讓步的原則,讓孩子明白無法從這樣的行為當中獲得任何好處,需求只可以經由合理的方式獲得。孩子耍賴時可以試試這個口訣:【離他三公尺、手中不拿尺、哭鬧不羞恥】。和孩子保持一點距離,但不離開視線範圍,大人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手中不拿尺是指不體罰孩子,但要拿出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哭鬧不羞恥是要提醒父母,不要心急也不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孩子的成長學習需要時間,為人父母都能體諒,不用因為在公共場合不好意思而屈服。John Rosement在〖兩歲小霸王〗中建議,為了鼓勵孩子自律,父母可以和孩子事先約定。帶孩子去賣場前就得未雨綢繆,告訴他規則及不遵守的後果:【你可以挑選一樣你喜歡的玩具。如果亂跑或是哭鬧,我們就馬上回家,而且一整天都不會出門。】如果他做到了,要給他口頭上的鼓勵。如果他又搗蛋,反而給父母很好的管教機會,他會知道你說到做到,下次出門就知道界線在哪,他的行為不當,並沒有造成你的手足無措,反而用冷靜、果斷的決心來處理。

Q04:小孩動不動就尖叫,該如何應對及協助孩子改善?

孩子一尖叫,大人真的會很煩躁,甚至干擾其他人。但孩子尖叫有很多原因,試著找出原因並予以協助,再來觀察該注況是否緩解。ˊ

◎正在學習掌控音量:

幼兒領略到自己口中會發出不同聲音時,動不動就會調高音量已試著掌控聲音。這時可與孩子分享,你已經看到孩子知道如何掌控音量,但用剛剛好的音量說話,別人才容易聽到。可以請孩子試試看哪一種是用起來不費力,也能讓別人聽的舒服的聲音。

◎吸引外界注意:

孩子認為一頓叱喝也比大人不理他好,因此企圖透過尖叫吸引外界的注意。那麼大人需要反向操作,讓孩子知道尖銳的音量,聽起來很不舒服就不想響應,並在孩子有適當的音量時即刻響應。此外,平時生活中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擁抱、語言關心、肢體接觸,被注意的需要滿足了,孩子自然不需要努力掙求。

◎情緒無法適切的表達

孩子無法透過語言呈現其高漲的情緒,因此用最原始的大叫或尖叫方式;或明明清楚知到大人不喜歡尖叫的聲音,但當對大人有說不出的情緒時透過尖叫來傳達自己的不愉快。父母可以做的是幫助他以語言化他的心情,並幫助使他的情感能夠透過正常的方式表達出,如【媽媽知道你很開心,拍拍手大聲說我們就知道了。】【不能那樣做,這樣叫喉嚨會不舒服,你可以揉黏土(或毛絨娃娃)好好的出氣一下。】【我知道你太生氣了,可是用叫的我不知道你在氣什麼,你想一想,我聽你說。你要現在說呢?還是等一下來找媽媽?】當孩子可以明白說清其情感時,好好鼓勵並予以重視,如此,孩子自然能淘汰舊方法。

Q05:怎麼面對很愛抱怨的小孩?

以行為階層化發展來看待孩子愛抱怨的行為,這算得上是較高階的能力,因為他能夠以語言代替哭鬧、肢體動作、生悶氣等一些較幼小或不易被理解的行為。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肯定孩子能夠用說的方式表達他的不如意,如:【我聽到你很生氣,你講的很清楚。】若只是要孩子不要抱怨,孩子的情緒無處宣洩,他就會用其他的方法(生悶氣、壓抑)來因應。

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孩子的抱怨是什麼,這樣才可能依據動機而予以協助。

◎孩子不說出他的需要:

碰到這種狀況,孩子會因此透過抱怨來傳達他的訴求:當孩子抱怨:【XX都可以做什麼,我都不行?】【為什麼他什麼都可以….?】時,多是擔心大人不同意他的想法,但心裡有需要的他又無法讓這事情過關,才用抱怨試水溫。這時候需要幫忙孩子的是,鼓勵他明白說出自己的需要,如:【你想告訴我你想要OO嗎?下次你這麼說我就知道了。】

◎孩子想跟大人訴苦或是需要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時候,孩子想要有人可以聽他說發生在他身上的事,藉此也在練習情緒表達,有時候孩子是想尋求援助。大人可以問孩子:【你只是想讓媽媽知道這件令你生氣的事?還是你想問媽媽可以怎麼辦?】若為前者可聽孩子說完,並讓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心情了。若為後者,可問孩子已經用過什麼方法了,接下來想用什麼方法,若孩子想不出,父母可提供選擇,請孩子擇一試試看。

◎孩子無法看到人事物的正向面:

這需要父母在生活中有較多的示範,幫忙孩子看到另一面,而不是只把焦點放在不能滿足的那一點上,如:【XX雖然很兇,但是他陪你玩遊戲。】【下雨了,不能出去玩真可惜,還好有這些玩具可以陪你。】甚至告訴孩子:【剛剛你的都是不開心的事情,有沒有開心的事呢?我也想聽聽】

Q06:只聽爸爸的話,不理會媽媽甚至發脾氣。這正常嗎?

〖你的三歲〗一書中提到,三歲左右的孩子,最大的情緒發泄對象是母親。母親是比他強的人,他需要征服媽媽。〖John Rosement〗在〖兩歲小霸王〗一書也指出,幾乎所有的孩子三歲之前,都會對父母一方表現出輕微但明顯的偏好,通常孩子偏好的對象是媽媽,所以學理上也稱為〖拒絕父親症候群〗。對於孩子只偏好父親或母親某一方,有幾個建議:

◎別當共犯:

若你是孩子偏愛的那個父親(或母親),或許心中很高興,但千萬別全權處理孩子的照顧,將另一半排除在外。

◎黑臉白臉公平分配:

不要讓某一方總是扮演要求、禁止,或其他引起孩子負面反應的事情。

◎和孩子獨處:

若孩子總是找爸爸,就請爸爸留一點時間讓孩子和媽媽獨處,帶孩子去做些他喜歡的事情,創造你們的歡樂時光。

Q07:孩子總是喜歡和大人唱反調或說【不要】,該如何因應?

一歲半到三歲階段,因為大小肌肉控制能力漸佳,走路、穿衣、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孩子擴展生活領域的企圖心增強。他們發現自己有能力掌控某些事,因此不想受限於大人的決定,會想試試自己的方法、發現自己的偏好,所以常說【不要】或拒絕大人的建議,在這階段是常發生且正常的現象,這也是所謂的第一反叛期。

這是自主需求發展的正常表現,以是建立自我的重要階段,若大人壓抑孩子的自我表達,這會讓孩子自我懷疑,減低自尊。平時大人可以試著這麼做:

◎要求孩子時試著用直接邀請的方式:

要求孩子時,避免用沒有彈性的指令讓親子雙方陷入拉鋸戰中,如【你要把所有玩具收好,才能來吃飯】;也要避免【好不好】或【要不要】問句,讓孩子有拒絕的機會,如:【我們來收玩具好不好?】大可直接跟孩子說【我們現在來收玩具吧】、【收拾好,我們要準備吃飯啰】、【要準備把玩具送回家啰】。

◎提出的要求是具體且孩子能力可及的:

雖然這階段孩子很想逞能,但若要求他們做超出能力的事,抗拒一定跟著來。所以與其告知:【把鞋子擺好。】【你自己把鞋自穿好(但孩子可能分不清左右腳)。】倒不如說:【你可以在鞋櫃裡面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地方放你的鞋子。】【我幫你把鞋子擺好,你再把腳套進去就可以了。就像這樣,你做的很好!】

◎適當的讓孩子有機會做選擇:

這會讓孩子感覺是他自己在做決定,他要做自己要做的事,而不是你要他做的事,他能享有【我的生活是我所掌控】的感覺。如問孩子:【你想穿這件藍色褲子,還是那件黃色的呢?】但事關安全、健康等重要的事,或生活習慣的養成則避免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孩子說【不】時,大人試著了解原因,接納其情感:

當下可以響應:【我聽到了,我想知道你為什麼不要呢?】而孩子的情感是值得接納的,如:【你真的很想繼續玩。我知道了!】但行為仍是可以要求的,如:【雖然捨不得,但我們還是要回家了,跟大家說再見啰。】

如果孩子仍處於他的情緒中,就讓他好好的大哭或生氣一下吧,因為他正在學習調適他不得不調適的事情。

Q08:聽到成人講他「不對」或「不好」,孩子就生悶氣,這是自尊心太強嗎?該如何引導?

零到六歲的孩子是發展自信心的重要階段,信心來自幼兒親自操作後,一點一點累積的成功經驗,及周圍大人的評價。

如果大人常鼓勵或讚賞幼兒的行為,他們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又勇氣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倘若大人常批評幼兒的行為,他們會內化自己是無能又不被喜歡的人,而失去信心。孩子會生悶氣,表示他們期待自己有好表現,卻沮喪無法達到大人的要求,與其說孩子自尊心太強,不如說他們用好面子來掩飾內心強烈的自卑感。

自尊是激發人類向上的動力,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許多研究指出,欲促進孩子發展良好的自尊,大人要對孩子的能力偶信心、接納孩子的原貌、接受孩子可以失敗、欣賞孩子的優點、看到孩子已經做到、或努力的地方、隊孩子由合理的期待等。

大人會講孩子【不對】,本意是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卻無形阻礙孩子的信心,若大人能善用上述的態度對待孩子,相信會有助建立孩子的行為及維持高自尊。如孩子剪壞東西而亂髮脾氣,還將剪刀丟掉,通常大人就會說【不可以亂丟東西,這樣很危險,再丟東西打打喔!】

下次大人在教育前,可以先試著看到孩子的優點(他會拿剪刀表面他的小肌肉很發達)、接納孩子的原貌(人不如意時,都會挫折、生氣、丟東西代表孩子不滿意)、接受孩子的失敗(剪壞是正常的)、看到孩子做到及努力的地方(認真的剪,努力想要剪好)、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他需要教育除了丟東西以為的情緒表達)。當大人有這些信念後,可以對孩子說:【剪壞了讓你生氣(或傷心)嗎?我很佩服你剛剛好認真哦。】然後說:【人難免都會剪壞,下次你生氣時可以說: 【我生氣了,媽媽陪我練習,怎樣剪我會滿意。】【生氣丟剪刀是恨危險的,媽媽相信只要你多練習,一定會成功的。】

Q09:兒子只愛玩車車,其他都沒興趣,興趣非常的局限,該如何引導他接觸其他的新事物?

遊戲可說是幼兒提升能力的最佳管道,孩子透過遊戲,投射日常發生的事情,不僅預演人際互動的技能,完成社會化的學習,更進一步達到自我療愈的功能。

男孩子大多喜歡玩車,車子對每個孩子的意義不同,觀察孩子怎麼玩車,玩的內容可看出端倪。

有些孩子玩車會排排隊,代表他們在熟悉如何建立規則與秩序。有些孩子讓車互撞,造成車禍,表示他們在抒發攻擊的慾望,及療愈因環境無法掌控,或不斷失控的感覺,透過救護車的救援,慢慢達到平衡。有些孩子會說:【爸爸,(媽媽)開著車子走了。」「車子回來了。】此時車子傳達他們的思念之情。

若大人能讀懂孩子玩車的內在動機。將他表達出來,會幫助孩子有更深的自我理解。大體而言車子是活力的代表,喜歡車子的孩子,是渴望動力的。

欲拓展孩子對車子以外的興趣,可善用他們對車子的喜好。大人可以跟著孩子一起開車,加入他們的遊戲玩一陣子後,開始邀請孩子開車到其他地方,如大賣場、餐廳、遊樂場所等,問孩子願不願意當賣東西的人,鼓勵他當老闆,大人當客人。到遊樂場可以玩丟接球、撲克牌(比大小、配對)等遊戲,讓他以車子為中心,慢慢增加其他嗜好。平常多鼓勵他【我們開車子去玩溜滑梯】、【我們開車子去騎腳踏車】。

也可以鼓勵孩子將車子畫下來,包括車型、車的標誌、引發他們繪畫的興趣,然後再加上畫其他東西;也可以摺紙飛機、摺紙車,讓孩子對摺紙產生興趣。

切記不要跟孩子說:【只會玩車車。】或是強迫他不要玩車子,當他想要買車時,鼓勵他學其他的東西來換一輛車,用加法(車子+00)的方式,相信會順利開拓孩子的其他興趣。

Q10:孩子個性很急躁,很難等待,該如何引導?

有些孩子當期待無法如願時就一直吵,甚至於開始哭鬧或生氣,優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只是一種情緒表達:當一個人期待落空時,難免失望,當孩子無法以語言表達失望情緒時,就會用這些方式呈現。

◎不會安定自己:有些孩子尚未發展內在語言,對自己說些安慰的話。

◎以吵鬧作為目的的方法:有些孩子曾以類似經驗方式獲得滿足,誤以為這是種傳達訊息的方式。

◎平常很容易滿足:生活里, 很少有需要等待的經驗,因此習慣馬上滿足。

◎平常限制太多,又沒有說明規則,或規則不一:總以為現在如果不滿足,就永遠沒機會。

當孩子無法等待時,這樣做試試看:

一、安慰及幫助他表達失望情緒:例如【我知道你好想現在就可以吃冰,吃不到你好失望。想哭就哭一哭吧!來,媽媽抱抱。】孩子會因此較安定,同時學到情緒表達的字眼。

二、告訴他何時可以滿足:例如【等到中午吃完飯,就可以吃冰了。】必要時指著時鐘,幫助孩子明確知道何時可以滿足。

三、找替代品:例如【公園溜滑梯在修理沒辦法去,你要不要到中庭玩呢?】

四、鼓勵他可以等待:當孩子沒再吵鬧時,誇他:【你好棒,可以等到吃完飯再吃冰啊!】

五、等他安定下來時,教他一句內在語言:孩子大約四五歲會開始發展內在語言,可以教他:【我們請心中的小天使對自己說:【溜滑梯修好後,我就可以去玩了。】媽媽陪你一起說,這樣心裡的難過就會少一點。】

大人平常可以幫助孩子:1.一語言表達情緒。2.需要等待時,陪孩子想想幾句自我安定的話。3.學校轉移注意力:例如【公車還沒有來,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呢?】

大人本身要做的事:1.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減少過多的限制。2.說明理由,規則明確,且不隨意更改。例如每周有一次買冰淇淋的機會。3.誇獎孩子可以等待。4.約定不得已需要更改時,最好先預告,及說明理由。同時跟孩子說對不起及理解他的心情。

Q11:孩子做什麼事都慢吞吞,面對成人的催促也不以為意該如何引導跟上團體生活的節奏?

當有時間壓力或是需要配合別人時,慢吞吞是一個地雷,父母常忍不住說:【快點!快點!】我們的社會是要求個人配合團體生活,但在學齡前階段,要以孩子目前的現況開始。

孩子動作慢的可能原因:

◎發展的因素:快、慢是對時間的一種感覺,孩子一直到十歲才會有時間的的概念,換言之學前兒對時間的掌握還停留在需要被提醒和安排。

◎父母對孩子不合理期待:有些孩子的天生氣質是偏向慢吞吞型,有心想要快一些,也做不到,親子雙方都很挫折。

◎能力的不成熟:幼兒剛經歷到以自己的能力處理生活中的事情,大小肌肉的發展、感覺統合能力也在練習中,這些能力的不成熟,反映在行為上自然就慢吞吞。

◎心理的衝突:故意不聽從、裝的慢吞吞、來對抗大人,表現自主。或利用時間的拖延,表達自己生氣的情緒。

給父母的建議:

◎透過生活自理熟練身體技能。

如:自己吃飯、穿衣服、綁鞋帶、吃水果剝皮吐子……

◎教導孩子把一件事情分成幾個步奏,然後再開始做。

如收拾玩具,先分類、動物、交通工具、積木各自放一堆,然後再放進不同箱子。

◎利用鬧鐘訓練孩子的時間感。

問孩子多少時間可以收拾好玩具(或吃飯、洗澡、睡覺前準備等),然後將鬧鐘調到適當的時刻,鬧鐘一響,孩子就要把事情完成。過程中可提醒孩子還有幾分鐘,若超過時間可問孩子:【時間到了,你還需要幾分鐘?】孩子會漸漸知道時間的消耗和限制。

鼓勵孩子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如【你做的很好】 、【事情做完的感覺很棒、很輕鬆】 、【雖有一點累,但是你做到了】。

一旦孩子能力日增成熟,動作變快,自然容易進入團體節奏,否則,父母要考慮【是不是孩子交朋友有困難?】或是【團體內有什麼事情讓他不安?】有時慢吞吞是拖延戰術,表示前面有困難,不知面對。

Q12:孩子的依賴心很重,怎麼辦?

〖媽~媽~快來!〗〖媽~媽~好無聊喔!〗【】這一聲〖媽~媽~〗原本是天底下最溫馨的稱謂,有時卻聽得好沉重、好煩!明明自己可以的事,為什麼非要父母代勞?要陪洗澡、練琴、睡覺、要抱抱。外出時,媽媽一離開就嚎啕大哭……孩子什麼時候能獨立些,不要一直繞著父母打轉呢?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依賴是特權,畢竟孩子習慣於母子一起的生活。但是從發展來說,這時的孩子開始有意志,相信自己判斷,有反抗傾向。

孩子是在〖需要父母〗與〖自主〗之間擺盪著而成長。依賴心很重的孩子,有肯與〖親子關係〗和〖自主力量〗不夠有關。

有些父母當孩子呈現嬰兒似的行為時覺得很可愛,或在孩子哭鬧時,容易退讓妥協,這會強化〖我是小嬰兒〗的認知。

相反的,孩子如果覺得被忽視、不覺被愛,或嗅到父母催促〖快些長大〗的拒絕氛圍,也會以退化的方式,哭鬧耍賴,吸引父母的注意。過於不足的愛會使孩子的注意焦點放在基本的親密需求上,沒有心力發展更高層次的自主能力。

幫助依賴心重的孩子,父母可以做的事情有:

一、陪伴孩子並非〖已經〗,而是〖才〗四、五歲,需要父母的支持、陪伴。

二、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如吃什麼食物、吃多少、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玩什麼遊戲、做什麼事等。如果媽媽等一下要去洗衣服,可以事先問孩子:【你想做什麼?】如果孩子要畫畫,請他開始準備材料,並表示:【等我涼好衣服,一定會來看你的畫。】

三、態度堅定:你累了,孩子要你說故事,要堅定的說:【我現在很累(頭有點痛、身體不舒服),我想安靜休息一下,你可以看畫或做你想做的事,明天晚上我們再說故事。】

讓孩子知道他的獨立並不不會失去父母的陪伴,他的喜怒哀樂的情感,父母也樂於傾聽,孩子才能漸漸體會自主帶來的成就感,也樂於獨立。

Q13:孩子容易對大人出言不遜,怎麼辦?

愛頂嘴或出言不遜孩子的個性,多半堅持度很高,對成人的管教不容易服氣。

面對孩子出言不遜的狀況,父母可以先靜下心來分析背後的原因,一般來說,幼兒講出難聽的話,可以歸納出幾個動機:

一、自己很重要的權益被剝奪了,所以我要抵死捍衛

教養策略:如果父母已訂好家規,要求孩子遵守時卻被孩子頂撞,可以引導孩子回想原本制訂的規矩是什麼,而自己剛剛的行為其實違反了規矩,同時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才是符合家規。先不要隨著孩子的惡言相向,忘了好行為該如何引導,最後再帶著孩子分析自己的語言。

二、環境中的限制太多了,我沒有表達意見的空間

教養策略:孩子兩歲以後,自主性就會越來越高,越多的禁止會讓孩子與家長的距離變遠,親子關係變差。此時,父母應該開放一些選擇權給孩子,例如吃飯時,可以提供多樣菜色,但是由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

在親子的溝通上,要求孩子〖不準做……〗的同時,也必須明確告訴孩子背後的原因,例如不能玩插座,因為有危險。並且提供孩子其他〖可以做……〗的選擇。

最後當然要跟孩子說明出言不遜無助於權利的開放,並帶著孩子,由父母示範一次適當的言語表達,才能幫助孩子說出真正想說的話。

三、欺負教養弱者

家有山老虎,當然去欺負小貓,例如媽媽很在意孩子對大人說話不禮貌,很要求並會嚴格處罰。

但阿公阿婆並沒有這項規矩,孩子就容易對阿公阿婆大小聲,甚至頤指氣使,者時候管教態度的一致變得非常重要。

環境中如果大人一致要求孩子說話要得體,孩子才會打從心裡認定這件事是所有人在乎的,才不會鑽教養漏洞。

四、長期被過渡溺愛,養成不恰當的說話習慣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好聽的話是透過模仿而來,長大自然會成熟懂事。長久下來,針對孩子對大人出言不遜的態度,不加以處理,久了就會養成不恰當的言語行為模式,者就是過度溺愛了。有研究證實,還習慣要比壞習慣多花五到十倍的時間練習,才能養成。也就是說,如果不恰當的言語行為需要一百次的經驗養成,那麼一個不良的言語溝通只需要重複十次,之後就會形成終生的習慣。

所以家長的態度相當重要,有時候忽視不當的行為就是一種支持。

Q14:孩子犯錯時不肯認錯,還會說謊,該如何引導?

說謊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孩子說謊大致可歸因:認知能力為成熟,想像與真實不分。

藉由編造故事透露期望,常見於三至五歲的孩子。至於五歲以上的孩子,則多用謊言逃避懲罰,或想達成某些目的。

家長不要著急把孩子貼上〖說謊就是壞小孩〗的標籤。常見的幼兒說謊行為及處理有以下四種:

一、為了要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教養策略:譬如學齡前孩子不喜歡上才藝班,有可能說【班上同學不喜歡跟我玩,所以我不想去。】這時候家長要妥善與老師溝通,找出孩子遇到困難的原因,而不是把重點放在求證孩子說的是否是事實,這樣有可能會讓孩子再說另一個謊,來達到逃避的目的。

二、為了爭取爸媽更多的關心或注意力

教養策略:譬如孩子會跟家長反應,【我的身體哪裡痛,非常不舒服!】有一類家長會選擇直接戳破孩子的謊言,這樣不但讓孩子沒有台階下,還可能引來更多孩子不正確的反應,原因在於孩子是有內心需求,希望成人陪他、與他互動。

但孩子發出了很多訊息後,依舊沒有得到合理的回潰,自然就會選擇用大人關心的議題來說謊。

所以要具體的教孩子一適當的言語表達自己的需要,例如【下次你可以跟我說,媽媽你又再忙,又不陪我玩了】久了孩子就不需要用說謊來博取父母的關心。

三、怕被嚴厲的處罰

教養策略:人在面臨危險的時候總是會逃跑,孩子也是一樣,當父母以嚴厲的語氣、手勢及表情,對著幼兒說:【你給我說實話,到底是誰弄壞的?】基於害怕權威的人性本質,一定不會有孩子願意承認。第一次犯錯,父母可以給予機會並鼓勵誠實的行為,再加以引導孩子下次不可以再說出與事實不符的話。

可以告訴孩子你的觀察,把焦點放在孩子說謊的〖行為〗,不要放大去論斷孩子的〖人格〗。例如【我剛發現你打破杯子,但是你沒有承認,說謊是不對的】,而不直接指責他是〖壞小孩〗。

四、愛和同齡人比較火喜歡競爭不認輸

教養策略:這類的孩子常說,【有什麼了不起,我家有一百台跑車,五十棟房子。】為了不服輸而說謊。父母可以適當的訓練價值觀,讓孩子知道,周遭的人都不喜歡他這樣說,當孩子得不到支持與回應時,自然會減少這樣的說謊行為。

Q15:小孩很愛打斷別人的話,該如何引導?

兒童注意力的診斷項目中,會打斷成人說話也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搜易從小提醒孩子不能插嘴,除了是一種禮貌外,對孩子的注意了發展,也相當重要。

一、事先預告:很多孩子是因為心中的衝動過高,也無法等待大人冗長的對話。事先預告孩子需要等待多久,是很具體的教養方式,可以增加孩子行為抑制的能力。

二、忽略不正確的打擾:適當的忽略孩子插嘴的行為,有時可以讓孩子把注意力投射到自己身上,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孩子插嘴,父母總在的一時間就回應孩子,反而養成孩子一直尋求爸媽注意力的習慣。

三、提醒孩子舉手說話:可以制訂〖說話就需要舉手〗的規矩,藉此幫助孩子控制插嘴的衝動。

一般來說,舉手會用在孩子的團體生活中,如幼兒園的學習過程。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講話的衝動性一直很高,在家裡就可以玩玩舉手遊戲,從遊戲中學習什麼時候該講話,什麼時候不該說話。

四、獎勵等待:如果孩子學到了可以等待,忍耐一下下不說話,說了獎勵孩子的進步,好的行為才會永久的留下來並養成習慣

Q16:孩子總是不願意收玩具,如何培養他的責任感?

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執行長葛惠認為,孩子的確需要收拾自己的玩具,但這不是責任感,而是生活習慣,爸媽不需要太快認為〖沒有責任感〗的道德要求。

〖媽媽的發現〗書中指出,孩子的秩序感在一歲萌芽,三歲前最為敏銳,是培養收拾玩具的好時機。葛惠則認為,一歲半之後,孩子開始有自理能力,就可以訓練他無歸原位。運用想像力,讓收玩具變成好玩的事。一開始,陪著孩子一起收,每天持續做這件事,孩子收得好就給他一些鼓勵:【琦琦好棒,你今天把玩具都送回家了!】慢慢的,它會成為生活習慣,孩子不做都覺得奇怪。

培養責任感不妨從生活自理開始。兩歲後孩子手的控制能力較佳,也很喜歡跟著照顧者做家事,不妨分配他一些能力範圍內可以完成的事。葛惠舉他和女兒為例,女兒兩歲時,每次她掃地,女都要負責擦桌子。時間一久,就變成為女兒在家負責的工作,就算已經大學畢業,每當葛惠開始打掃,女兒仍會主動拿起抹布擦桌子。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那麼小,會做嗎?還不是弄的亂七八糟。的確,孩子說:【我來幫忙】時,往往讓父母因要善後而更忙。但若孩子將家事視為有趣的遊戲,給他嘗試的機會,以後他就是你的好幫手。

Q17:不管拿到什麼東西,小孩就是破壞,家裡幾乎沒有一樣東西是完整的,該怎麼辦?

不當行為的制止不如好好疏通!〖禁止〗是消極的做法,無法滿足零到五歲正在成熟的孩子發展上的需求,父母不如了解孩子發展上的需求,思考積極做法。例如〖三歲前的孩子丟東西,這些大人認定的破壞〗,卻是幼兒創造力的建設。

從兒童心理發展角度看,不難發現,幼兒把玩具散滿一地是為了看到這個新奇的結果,進而有因果的內在學習;去肢解玩具或日常用品,是因為幼兒覺得沒什麼好玩的了,想要變化不同的玩法,看看自己的行動能發明什麼新的把戲出來。面對幼兒的破壞力,採取〖阻止〗態度的家長,會得到的結果是,今天禁止幼兒去破壞音響,明天卻發現電視機被割了好幾道痕迹。

而積極的方法是,在家中儘可能提供適合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環境。知道孩子會拿筆畫沙發,不妨先準備白板或圖畫紙,每天在固定的地方讓孩子畫個夠;知道孩子會破壞電腦鍵盤,可以給孩子一個舊的鍵盤。知道孩子會亂撒媽媽的化妝盒,那麼每天讓孩子玩倒積木。

如果孩子精力旺盛,與其讓他在家裡爬高爬低,影響父母育兒的情緒,不如帶到戶外去跑跑跳跳、玩水玩沙。

給予符合孩子發展階段的環境成長,長久下來,身體及大腦從活動刺激中得到滿足,自然而然破壞的行為會隨之減少,隨著年齡的成長,語言理解的能力也提高,日後用講的,孩子的行為就能逐漸符合家長的期待。

Q18:孩子出門會一直要求父母買東西,如何培養他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執行長葛惠澄清,這不是金錢觀,而是慾望。看到新奇的東西,每個人都會有擁有它的慾望。父母要教孩子如何分辨〖想要〗和〖需要〗?如何學會克制慾望?

如果這種情況導致孩子在公開場合大吵大鬧,葛惠建議,先轉移陣地,遠離引誘,回家之後再與孩子溝通,讓他知道那些錢是購買生活用品的預算。

她在女兒兩歲時,答應孩子可以每個月自己買一本書。孩子一開始什麼都要買,父母就要堅持〖一本〗,進一步和孩子討論什麼是適合的。這個過程,孩子就在學習控制慾望。她提醒,不要以為買書是件好事,就可以要什麼買什麼,孩子也要學習約束自己的慾望。

弘光科技大學教授李宜賢強調,〖事前預防〗很重要,先和孩子溝通今天購物的目的。如果到了購物場合孩子還是哭鬧,千萬別因為在乎別人的眼光而妥協。堅持久了,孩子才能學會什麼事可以做。必要時給孩子一些期待,讓他知道生日或特殊節日時,可以選自己的禮物。

比較消極的預防方式是,減少帶他購物的機會。購物通常是大人的需求,不是孩子喜歡的活動,尤其是他看見那麼多玩具、零食、,卻一樣都不能買的時候。

如果真的需要帶孩子出門購物,〖學步兒父母手冊〗一書有以下提醒:

◎確保他情緒良好—餵飽、足夠的休息,且無過渡刺激。

◎尋求協助。多帶一個大人看著他。

◎列出購物清單,想好購物路線,速戰速決。

◎為孩子做行前教育,告訴他要求買哪些東西。

◎說服孩子坐在購物車上。

◎去熟悉的店,避免走到會引起麻煩的區域(如玩具區、瓷水晶區或糖果區等)。

◎讓孩子有事做。讓他幫忙挑選果醬、數三瓶價格等。

Q19:孩子總是輸不起、凡事想爭第一,怎麼辦?

現代孩子生的少,大人不懂疼愛有加,甚至處處遷就,完全以孩子為中心。不過,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必須與同齡人在對等的基礎上相處、競爭,非但別人不會讓他,更不保證他永遠都能獲勝。因此,有些孩子事事想搶先,遇到挫折或可能失敗時,就開始亂髮脾氣、哭鬧耍賴,這種情形在獨生子女身上尤其常見。

沒有人喜歡失敗,但要如何協助孩子了解〖勝敗乃兵家常事〗,從中轉換為正向的進步動力,是父母必須從小培養、落實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工作。畢竟,家庭生活也是團體生活的一種,若從小建立尊重、輪流、分享、禮讓、輸贏不代表一切等觀念,孩子進入不同的團體生活時,自然會尊重、禮讓他人,也能以平常心看待輸贏。以下幾點做法提供給父母參考:

一、陪孩子閱讀相關主題的書本,透過故事主角的經驗,讓孩子了解輸贏是恨平常的事,沒有人會永遠勝利,失敗了也不是世界末日。

二、經驗分享。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以及再次努力的過程與方法,讓孩子學習如何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

三、不要指責,嘲笑。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要避免指責、嘲笑,否則可能讓孩子的得失心變得更重,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男孩實驗幼兒園資深老師王珊斐表示,孩子有求勝心其實不是壞事,父母不應該否定孩子,而是要給予鼓勵,讓他知道失敗沒關係,勇敢的找出原因並改善,再接再厲。

四、陪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例如五子棋、跳棋、接龍等,是很不錯的方式。在過程中,孩子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學習到輪流的概念。

且遊戲本來就有輸贏,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習慣,久而久之就能以平常心看待。

五、主動讚美、肯定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告訴他〖雖敗猶榮〗,讓他漸進的了解過程比結果來得更重要。

Q20:費盡唇舌溝通都無效,我可以用打的嗎?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邱華慧指出,父母體罰孩子,是依仗生理上的優勢,但孩子有一天會長大,這個優勢會消失。體罰的確可以收到短效,卻會帶來長害。以來等於向孩子宣示〖暴力可以解決事情〗;一來破壞親子關係,偏偏父母的教養要有效果,都必須以信任以愛為基礎。

大部分的狀況是,父母一開始沒有用對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對於學步兒,只要告訴他你要他做的事,不要說不准他做的事。例如,當你說:〖不準打媽媽〗,學步兒聽到的是兩件事:〖不準〗和〖打媽媽〗。〖不準〗太抽象,沒有發生作用,而〖打媽媽〗卻簡單易懂好執行。於是,〖啪!〗孩子在你連說三次〖不準打媽媽〗時,笑嘻嘻打了你。

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教授李宜賢強調,減少反抗的方法包括給予選擇,以及把〖要求〗和〖快樂的事〗連結。例如不要問正在公園玩的起勁的孩子:【回家好不好?】而要問:【要現在回家,還是五分鐘後回家?】不要問:【要不要穿外套?】而是問:【要現在回家,還是五分鐘後回家?】不要問【要不要穿外套?】而是問:【要穿藍色的還是黃色的?】再來,可試著將要求和快樂的事連結。例如讓孩子知道:【快快回家就可以喝果汁(或是洗澡、玩積木等孩子愛做的事)了喔。】最後,大人也要以身作則,平時儘可能以正向的言語和孩子溝通,例如以〖請用走的〗取代〖不要跑〗。

Q21:怎麼教小小孩時間管理?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多發展都還不成熟,〖自我效能感〗通常過度良好,這是基於演化上的目的,讓幼兒可以敢於嘗試、探索,因為這階段的孩子最需要透過經驗、感官來學習,而非只是學習。但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特質如果放在時間管理上,爸媽就會覺得孩子有問題。

例如:這階段的孩子會覺得收拾積木只有十秒鐘就好,事實上可能要收十分鐘,或是,他們會說:【等我一下,我馬上就好!】結果全家在門口等了十幾分鐘。這時期孩子預估時間的能力通常很差。

第二,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前額葉(大腦中負責計劃、評估、管理、整合的部分,又稱〖總裁腦〗)還沒發展成熟,孩子不太有自我監控能力,很容易分心。例如,要孩子去房間拿雙襪子,結果拿了三十分鐘,走進去一看,他在玩湯姆士小火車。爸媽可能會覺得這孩子是故意的,其實不然,幼兒出現這種〖短期失憶症〗,是因為他們短期記憶的容量還小,他們沒辦法把一件事情記住這麼久。年紀越小這種現象越明顯。爸媽要了解學齡前的孩子,在時間管理上,有它能力上的限制,甚至到小學一、二年紀,都還會有這種狀況。

在這個階段,爸媽不能強求孩子完全符合大人的行程,而應該反過來,調整大人的行程。

笛飛兒EQ教育講師楊鈺瑩建議父母,凡是涉及到這階段孩子活動的行程,都要預留雙倍時間。一旦出了狀況,父母都能有時間去教他,不會因為時間好趕,所有的事情都處於壓縮的狀態。

在帶領孩子的過程中,前段花很多時間引導他,遇到問題給他時間摸索出解決的方法,到後面,爸媽就越能節省時間。如果前面教養孩子越講效率,後面可能就越花時間。

此節點父母可以做的引導:

一、養成幼兒良好的作息

對於嬰幼兒來說,大人的作息,就是孩子時間的參照。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要靠外在環境給他線索,例如:光線變化、空氣味道、聲音等,讓他是到什麼時候該醒、什麼時候該睡覺。

嬰幼兒生活作息的養成,是依靠大人給他的作息安排。要讓孩子作息規律、有節奏、,父母可以建立一些生活儀式,例如睡前儀式。新竹教打幼教系副教授陳文玲,在孩子出生後,就會固定時間先幫孩子洗澡、餵奶,然後把孩子放到床上,放一段特別為孩子挑選的音樂,通常音樂一打開,孩子就乖乖入睡。

如果父母本身作息很規律,孩子比較能理解時間的脈絡。

二、用對話、預告,啟蒙時間概念

培養幼兒的時間概念,第一,就是讓孩子知道一件事的次序、先後,例如跟孩子說:【我們今天要先做什麼呢?先去洗手,洗完手吃點心,吃完點心,到地毯上坐下來……】要幼兒做事情前,需要先有個預告,讓他們知道事情有個次序先後。

三、透過鐘錶認識時間

到了幼稚園大班,可以更精確的談時間。如果孩子對手錶感興趣,可以買一個手錶,建議買可以看到時針、分針、秒針的那種,教他們看時間,看到時針、分針、秒針如何改變位置。

把這些時間工具融入生活運用,例如,孩子搶玩具的時候,可以用計時器,告訴孩子五分鐘後計時器就會響,表示時間到了,要換人玩。也可以利用沙漏,讓孩子看到時間變化。

四、玩時間遊戲,練習預估時間

經常在生活中玩時間遊戲,也可以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敏銳度。例如,和孩子烤蛋糕,讓孩子猜幾分鐘可以烤熟。或是一顆蛋需要幾分鐘才能煮熟,可以讓孩子實際煮煮看。

心理師王意中經常帶孩子去旅行,也會隨時和孩子玩時間遊戲,例如預估從雪山隧道入口到出口,一個花了幾分鐘,到了火車站,就請女兒去看看,下班火車站幾點到。

總結來說,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建議父母先忘了〖時間管理〗這件事吧!在這個階段給孩子一個穩定、規律的作息,並在生活中讓他了解一些時間的概念,這就足夠了。

Q43:孩子很怕生,上幼兒園了,看到陌生人仍會躲在父母身後。要如何教導他不怕生?怕生的孩子 日後人際關係會有問題嗎?

六個月到兩歲左右,手機人生正常的害羞期。大人巨大的身形、口氣凶、聲音大,都容易讓孩子產生壓迫,而想遠離這些大人。在協助兩歲以下的孩子面對陌生人時,最忌諱催促他:【快點叫,這是XX】、【你再不叫我要生氣了】;或說【你這樣壞壞、不乖】、【我怎麼生出你這樣膽小的孩子】等。這些話語容易讓孩子產生【我怕生,我很糟糕】的念頭,而自覺差勁,讓問題更嚴重。此時要幫孩子製造慢慢適應陌生人的環境,例如,大人主動跟陌生人介紹說【這是XX,他是我的小孩】,而不講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大人自在互動,陌生人不帶威脅感,偶爾對孩子釋出善意,當孩子安心後自然會產開心扉。過來兩歲仍陌生,可能是天生氣質。這些孩子天生較敏感、害羞,不喜歡變動;面對環境轉換,或遇到陌生人時,需要較長時間的調適。父母要接納孩子的特性,同時幫他做階段性訓練:

一、暖身:任何環境的變動,都需事先告知〖長針走到X,有誰會來〗,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降低不安全感。

二、階段性訓練:一孩子能做的地方為基礎,然後逐一訓練。包括縮短躲在父母身後的時間、站在父母身邊面對陌生人、對陌生人點頭、微笑、眼睛看著陌生人、跟陌生人說:【XX好】、跟陌生人介紹自己【我是XX,你好】,到孩子可以自然的跟別人打招呼。

三、鼓勵:當孩子有做到前述的行為時,給予正向鼓勵〖做得好〗、〖你真棒〗、〖給你拍拍手〗,讓孩子積累更多信心。

Q44:孩子在家很愛講話,可是去上學一個多月,課堂上不說話,只靠著點頭或搖頭回應老師,也很排斥不熟悉的人,該怎麼辦?

沒有語言障礙的小孩,上學不說話大多跟心理因素有關,包括:

◎焦慮:孩子擔心說錯話,被大人糾正或處罰。

◎自我保護:他們不知道如何回答問題,點頭、搖頭很安全,又不會犯錯。

◎掌控權:通常他們的生活,可能較少有覺得或選擇的機會;但何時開口是他們可以決定的。

◎吸引注意力:希望藉此博取大人更多的關注。

◎被催促:如果周圍的大人只關心他們有沒有說話,一直提醒他們要開口,會讓孩子更緊張。

孩子不開口的因素是哪個呢?不論原因為何,建議父母:

一、給予決定權:不要求他馬上說話,而是賦予他決定權:【你可以決定你什麼時候要說話,】信任他:【媽媽相信只要你願意,你會開口的】並適時讓孩子在衣食住行上,有部分選擇的機會。

二、鼓勵:不隨便說孩子〖亂講話〗或〖說錯話〗,而用鼓勵〖你講的很清楚〗,或澄清〖你要說的意思是這樣嗎〗,協助孩子表達的更清楚。

三、關心理解: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你不說話,一定有原因?你擔心什麼嗎?】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可用選擇題讓他選:【你是不是擔心老師和同學笑?還是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師的問題?】之後再安定孩子:【你很多東西還在學習,不會是正常的啊,慢慢來。】可以跟老師說【我要想一想】或【我不知道】。鼓勵孩子可以接受自己可以不會。在家,常鼓勵孩子說話很清楚,會增加他嘗試的勇氣。

他會排斥不熟悉的人,是否他比較陌生、敏感?面對新環境需要適應比較久?父母可以先將期望的行為,轉換為幾個孩子能力可及的小目標。

例如,主動跟孩子介紹陌生人:【這是XX】然後讓孩子選擇要用點頭、眼睛對看對方、或跟對方說【XX你好】的方式,當孩子做到時予以鼓勵,並依照他的成長速度來期待,通常會成功解決這個問題。

Q45:孩子在學校人緣不好,都沒有朋友,是什麼原因呢?

〖快樂交朋友〗一書作者玻芭〖Michele Borba〗表示,近來的研究指出,友情在孩子生活中的分量,遠比我們想像的重。朋友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在當下,舉凡成人之後的人際關係、自我評價、生涯抉擇等,都和朋友息息相關。孩子在幼兒園人緣不好的常見原因如下:衛生習慣不好、服裝儀容不整齊、說話動作粗魯、個性好強或霸道、脾氣不好、防禦性較強、過於害羞、不善交際等。孩子在學校出現交友危機時,家長必須先從旁觀察,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一方面要與幼兒園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在交友上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應該配合老師,給予協助。例如,若孩子因為服裝儀容不佳或衛生習慣不好而不受歡迎,家長應該從家庭生活做起,注意孩子的儀容是否乾淨整潔、衛生習慣是否良好,並適時提醒讚美,讓孩子樂於主動保持整潔衛生。有時候孩子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也可能適得其反,影響交際。父母不妨陪著孩子閱讀以人際關係為主題的書本,或和孩子玩扮演遊戲,讓他了解人我的差異,試著體會別人的感受,同時學習社交方法與技巧。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善用換位心理是很有用的方式。父母平日在家應以身作則,多理解孩子,孩子自然會比較懂得以換位心理面對同學或朋友,有助於建立友誼。

Q46:孩子因為外觀被同齡人排擠,而對其他孩子採取報復行為,該怎麼引導孩子接受並喜歡自己?

一般來說,四、五歲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仍停留在外表的形象,父母、手足、老師、玩伴等給予孩子的評價,都會影響他對自己的看法。親子專家楊俐容建議父母,若孩子在意別人的嘲弄,不要忽視或否定他的感受。【別在意這種小事】、【別理他們就好了】這些無效的言語,無法抒解孩子的負面情緒。父母父母可參考幼兒園老師常用的方法,在事件發生時請孩子直接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這樣說(這樣做),這樣我很生氣。】說出心中的不舒服,並不能立即改變同齡人對孩子的排擠行為,但至少讓孩子學習以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而要療愈孩子的情緒,並引導孩子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許多兒童情緒教育的相關研究,多肯定書本對兒童情緒發展的幫助。書本常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直接處理主角的感受,較易使孩童產生共鳴。父母可以喝孩子一起閱讀書本並進行討論,引導幼兒改變想法,學會以較成熟、樂觀的觀點思考,面對問題,進而解決情緒困擾,這就是所謂的〖書本療法〗。具體的做法步奏,台大圖書諮詢學教授陳書梅提供如下:

一、重述:請小讀者用言語或繪圖方式,重述故事某一內容的某一橋段、主角情緒困擾問題、主角的情緒感受、價值觀或行為等。

二、指認:請小讀者指出故事內容中,與自己生活經驗相似之處。

三、探索:請小讀者探索生活經驗中,曾經遭遇的事件與結果。

四、推論:讓孩子由此類推生活中的相關事件。

五、評估:請孩子評估,若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是否還有其他選擇與解決方式。

六、在孩子講述或繪出故事內容的過程中,父母或師長可觀察他個人情感投射的狀態;孩子也可抒發負面情緒,並思考如何回應自己遭遇到的困難。

Q47:小孩在幼兒園常因同學嘲笑或意見不同就發脾氣,怎麼辦?

幼兒相處常見相互嘲笑、捉弄別人的現象,不過,開玩笑與故意欺負仍有明顯差異。幼兒專家建議家長,`先理清孩子是否能區分同學只是〖鬧著好玩〗,還是帶有攻擊。父母必須經常和孩子討論友善與不友善的揶揄,讓孩子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孩子若覺得遭人揶揄,心裡一定覺得很受傷,父母要能理解小孩的情緒,但不要過度反應。如果孩子是被人以不友善的態度捉弄,家長也不能等閑視之。研究顯示,大腦對揶揄或拒絕的反應,和身體遭遇痛苦的反應一模一樣,言辭上的冷嘲熱諷真的會傷到小孩。〖快樂交朋友〗作者玻芭〖Michele Borba〗建議父母,先肯定孩子的感覺,告訴孩子:【你一定很氣,朋友對你講的話真傷人。】要教導孩子控制脾氣,則要讓孩子明白,會生氣時正常的,但打人不能解決問題。可以教孩子辨識自己即將生氣的警訊,及該如何在生氣時,重新引導自己以言語解決令他憤怒的問題。玻芭請家長先仔細觀察孩子在快抓狂時會有的行為,例如臉部表情的改變、跺腳等,如此才能教導孩子在脾氣失控前,辨識自己即將生氣的警訊。並告訴孩子,這些行為徵兆就是危險訊號,代表他要生氣了。她指出,父母可握住氣球,慢慢把氣充到一半,然後捏捏尾端,不要讓氣跑出來,告訴孩子:【我們生氣時,裡頭的氣很快就會充飽,看看繼續下去會變成怎樣。】家長再繼續充氣,把氣球吹到飽脹,然後捏捏尾端,不要讓氣跑掉,再對孩子說:【當你氣飽飽的,就會很難思考,呼吸越來越快,你只會做出糟糕的決定,例如打人。】這時家長很快鬆手,讓氣球在屋內到處飛竄,再告訴孩子:【你看,氣球不受控制、到處亂飛,這就是無法保持冷靜的結果。】教孩子克制脾氣,不是在孩子的氣頭當下教,而是選擇平常安靜聽話時,透過角色扮演,重演孩子在校與同齡人相處的情景,與孩子一起討論可行的方法。例如,先不要理會同齡人的言語,自行到旁邊玩玩具,或是直接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笑我】。此外,父母也要找出孩子是從何處模仿到可以用發脾氣、打人來解決憤怒。玻芭表示,小孩會旁觀父母、老師和同齡人,學到態度,還會從書、電視等人物角色中觀察學習,而卡通節目的內容卻大有問題。一般學齡前的小孩,如果每天看兩小時的卡通,一年下來,將接觸到一萬起暴力事件。玻芭提醒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正面示範自我剋制。一天的緊張和辛勞後,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什麼行為和情緒,孩子隨時都在觀察,父母要先確保自己的行為,不要成為負面教材。如果家長試過各種技巧,小孩是無法剋制衝動,動不動就生氣,專家建議帶孩子去尋求協助,請教小兒科醫師、心理師、找出怒氣難消的原因。

Q49:小孩不能理解或體會別人的感受,要怎麼處理呢?

兩歲前的孩子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凡是以自我的感受和觀點來詮釋世界。他們通常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成熟,對別人的理解力相對會變高。如果孩子一直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或許跟以下原因有關:

◎生理限制:若有亞斯伯格、過動、衝動等生理癥狀的孩子,由於神經及心理的因素,他們先天無法感受別人的感受,解讀訊息的能力也較弱。他們經常被誤解成不受教或故意,導致孩子、人際的極大困擾。

◎刺激少:換位思考是感同身受的能力,要能理解他人情緒的基礎,是孩子有被理解的經驗,有人接納他們的情緒,陪伴他們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當孩子充分體會自己的感受後,也比較容易理解別人的心情。

◎高期待:大人過度期待孩子要理解別人,可能忽略先理解別人的情緒。

當孩子感受不到被理解,而是被批評時,可能覺得委屈、生氣而發更大的脾氣,接著又激發大人的情緒,形成惡性循環。若是生理因素,大人要調整認知:他們不是故意,而是需要幫忙。同時,不期待他們一學就會就能舉一反三,而要耐心的看不到他們一點點進步的地方。大人可以用下列方式激發孩子的同理心(理解力):

一、感同身受:大人常練習對孩子感同身受,例如:孩子此刻的心情是?他以什麼心情在做這件事?然後將感受說給孩子聽,如果說對了,他們會體會到心情被了解原來這麼美好,這回激發孩子去了解相同處境的人。

二、角色扮演:找一些情景讓孩子扮演後,問孩子在演戲時,自己的心情是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做?如何表達讓別人了解?

三、機會教育:陪伴孩子讀童書、看電視、聽新聞時,都可以用客觀的角度問孩子:「你猜猜看他現在心情是什麼?他為什麼有這個心情?此時最希望別人對你說什麼話或做什麼事?」這些會提升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

Q50:孩子不知道如何與同齡人相處,怎麼協助他融入團體?

幼兒交友是從〖平行〗帶〖互動〗。二、三歲的孩子雖然一起玩,大都各玩各的;三歲半才開始逐步發展與他人互動及分享的能力。此階段是培養人際互動的好時機。要與同齡人相處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遊戲、溝通、協調、社交(邀請朋友、加入同伴)等能力。從嬰兒時期開始,大人透過跟孩子說話、玩遊戲,鼓勵孩子親手操作,做各種嘗試,累積說話、遊戲、大小肌肉及平衡的能力,將有助他在兒童時期順利的融入團體,加入是他練習的對象:

一、主動接近孩子,表現親和的行為,當孩子回應時,予以讚美、鼓勵。

二、示範溫暖及關懷的口氣,並透過家家酒、撲克牌、紅綠燈等遊戲,和孩子練習等待、合作及輪流的能力。

三、利用木偶、角色扮演、童書,講解動物或小孩如何交朋友的故事,來教導孩子友誼技巧。也可以花點心思找人數少的遊戲團體,讓孩子習慣在人群中。

如果孩子有上幼稚園,幫他從班級內建立關係:

1.問孩子上幼兒園好不好玩?他最想跟誰一起玩?一起玩什麼?並教他各種邀請朋友的句子:【我們一起玩XX。】【我喜歡玩XX,你呢?我們一起玩好嗎?】【這次我陪你玩XX,下次你陪我玩XX。】

請孩子選一句話,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練習,並肯定孩子好的表現,如說話清楚、態度溫和、面帶微笑等。

2.若孩子不易開口,可請老師協助,帶孩子去邀請朋友,若孩子真的說不出來,老師可以先示範【我們一起玩XX】,當孩子有成功經驗時,鼓勵他下次自己邀請。

3.孩子的第一次最好有大人從旁邊協助,幫助他們分享、合作、輪流及遵守規則;衝突時,大人可以幫雙方解決問題,讓孩子們留下美好的印象。接著可以加入更多的小朋友,練習前面累積的各種能力。

4.切記不要強迫無法融入團體的孩子加入團體。多讓他們熟悉同齡人孩子玩的遊戲,以及他們關係的話題,也會有幫助的。

Q51:去公共場所,孩子總是一直亂跑,或動不動打翻餐具、玩桌上的轉盤,干擾到別人。該如何教導孩子表現出和適宜的舉止呢?

公共場所通常很寬敞,又有很多新奇的事物,孩子看了興奮又好奇,難免會想東跑西跑,碰這碰那的。這種情況,對大人常常是種挑戰。可是換個角度,這又何嘗不是孩子開始學習當一個社會小小新鮮人的機會呢?所以,首先,事前準備工作不能少:

一、事先了解孩子在公共場所可能會有的舉動:這樣不但可做些預防工作,還可降低對孩子的期待,減少大人在現場的壓力,也才能在必要時做出適當的處置。

例如,在以大人聚餐為主的場合,常會發現上到第三道菜時,孩子就坐不住了。餐桌上的轉盤很像玩具,孩子無聊時不動動它就更困難。或者購物時,大人都在看跟孩子無關的商品,周遭新奇的東西又多,孩子當然會亂跑咯!

二、與孩子一起或幫他安排無聊時可以做的事:事先讓孩子了解該場所會有的情形,想想無聊時可做些什麼事情,像是讀故事書或玩一些掌上玩具。

三、學習提出困難:例如讓孩子知道,如果他坐不住了,要告訴你。

四、學習提出需求及尊重別人:跟孩子說,若是他想碰不屬於他的東西,要先取得你或物品主人的同意,才可以碰。

當場可以這樣做做看:

1.讓孩子融入情境:

讓孩子有參與的機會,也可藉此學習知識。例如到大賣場,可以跟孩子說:【你來挑一樣喜歡的青菜】、【幫媽媽挑一包紅葡萄】。在餐廳,跟孩子說:【看到想吃的菜,可以慢慢的移動轉盤到你面前。】

在公車上,讓孩子知道下車前他可以按鈴,也可以幫忙刷卡等。

2.讓孩子知道可以做什麼,而非只是禁止:告訴孩子:【不可以……但可以……因為……】如果他做到要稱讚他,這會讓孩子有正確方向可循;而不是覺得永遠沒機會,就更想試試看。例如孩子想跑,告訴他:【這裡不能跑,要用走的,因為只是賣東西的地方。等媽媽帶你去XX時,就可以跑了。】

五、將很長的等待,化簡為一段段的小等待:孩子無法長時間等待配合做大人的事情,越小的孩子越是困難。因此最好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做點他有興趣的事情,然後再回來。

Q52:小孩遇見人都不主動打招呼,父母該介意嗎?

大人可分別從孩子的年齡、特質、場合去觀察,了解孩子〖不主動打招呼〗的情境與對象,是偶爾因注意力放在別處而忽略,或不分場合的普遍性習慣,還是針對〖特定人物和場合〗所展現的行為。父母可以這麼做:年紀越小的孩子,遇見不太熟悉的人,第一反應往往是警戒與退縮,這是保護自我的自然反應。這時大人可透過【小寶,這時住在隔壁的李媽媽】等介紹開始,自然將孩子拉入大人的社交圈,而不是動不動就用【怎麼不叫人?這樣沒禮貌!】來責備孩子。當我們期待孩子主動打招呼時,也可理清雙方【打招呼的方式】的期待是否一致。若是天性害羞的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可能會拘謹些,及時只是眼神接觸的微笑、點頭、揮揮手,都可視為孩子練習回應的過程。大人先示範自己熱情溫暖的一面,循序漸進,幫助孩子接受不同的打招呼方式。還有一種比較棘手的情況是:隨著孩子年齡漸長,有可能會因不喜歡某位親友,而不主動打招呼。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曾碰過一個案例,由於孩子總覺得媽媽被阿嬤欺負,所以常會瞪阿嬤、不打招呼。〖讓孩子過度承擔大人的情感,對小孩的發展並不利,〗黃倫芬指出,有事小孩會很想替弱勢、或善待他的一方出氣。此時若大人能替自己發聲,孩子就不必選邊站,譬如跟孩子說明:【阿嬤的事,媽媽有在處理。】不是好婆婆,不見得就不是好阿嬤。當大人有辦法理清兩件事情,孩子也會有寬恕和放鬆的空間。

Q53:小孩和人說話,眼睛總是盯著地板,不看對方,該如何引導?

若孩子天性害羞,試著讓他知道:【你低著頭,阿姨不知道你在跟他說話。】當孩子做出了對的行為要強化:【你剛剛說話時看著阿姨,很棒哦!她也很高興你跟她說戶外教學的事。】大人提醒十次很可能只成功一次,但還是要看見孩子進步的地方,給他鼓勵。不要期待害羞孩子〖轉性〗成外向的人,而是協助他學習一些技巧,幫助他降低人際焦慮。〖教孩子學禮貌〗一書建議,在家鼓勵孩子說話時注視你的眼睛,要求需具體,與其說:【我說話時,你要專心。】不如說:【我說話時,你要看著我的眼睛。】若看眼睛讓他不自在,那麼讓他看著你的鼻樑。〖快樂交朋友〗一書的作者玻芭〖Michele Borba〗強調,很多孩子之所以害羞,是因為被貼上害羞的標籤,不要讓孩子覺得襲擊生性害羞,不妨告訴他:【你只是需要花點時間熱身而已,沒關係,很多人都會這樣。】親子專家楊俐容提醒,害羞的孩子有時是很體貼的人,大人要去看見他個性中的良善和美好,千萬不討因此將他貼上〖沒禮貌〗的標籤。當孩子感覺自己被理解與善待,才有辦法尊重與善待他人。因此大人應想想,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你是不是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話?和人對話時是不是能夠直視對方?如果你也不習慣看對方的眼睛講話,把這當成一次成長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Q54:只要我和父母在家,小孩一直說「陪我玩」,父母一定要陪玩嗎?如何引導孩子自己玩?

心理學家溫尼可〖Donald Winnicott〗認為,母親在嬰兒成長過程中,需敏銳的去感覺並滿足嬰兒的需要,讓嬰兒能透過母親的回應,確信自己是存在的。但嬰兒若一直生活在這種完美的環境中,就會保持全能感,這會導致他生活在幻想之中而缺乏現實感。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完美的環境不需要長期存在,只需曾經擁有即可。〖該給時要給,不該給時不要給〗,才是對嬰幼兒最好的成長環境。因此,父母需滿足嬰幼兒的親密需求,但也需要培養他獨處的能力,因為這能增加他與現實接觸的機會與能力。統合孩子的需要、發展方向及父母的需要來看:提供適當的滿足,理解並支持孩子的需要,必要時製造孩子獨處的機會,以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是家長得以努力的方向。家長可以試著這麼做:

◎聽到孩子的需要,並提供替代方法:當孩子說陪我玩時,支持他的想法,讓他知道親密的需求時合理的:【我知道你很行為媽媽能夠陪你,媽媽也好想。但是媽媽現在需要XX,我請XX(玩具)代表媽媽跟你一起玩。你想跟它一起玩什麼呢?】

◎讓孩子清楚家長可以陪伴的時間;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可以陪你到長針指到X的時候,接下來我需要去做XX了.】或【媽媽現在需要XX,等到長針指到X的時候,我可以陪你玩,那時候你再來找媽媽。】甚至讓孩子清楚每天你固定能陪他玩的時間,其他時間則要學習自己玩遊戲。

◎對孩子獨處及發展創意遊戲,予以鼓勵:當孩子能獨自遊戲,且過程中出現創意或有趣的情境時,大人能在事後鼓勵孩子做的很棒的地方,或分享印象深刻的事,如:【剛剛我看到你玩的恨開心哦!】這處理讓孩子有能力感外,也會讓孩子感覺大人雖然不在身旁陪伴,但仍重視自己。

Q55:該讓獨生子女今早進入團體生活嗎?

孩子在不同階段有其發展的任務及需求,獨生子女也不例外。三歲前的幼兒,最重要的是一對一依附關係的建立。此時穩定的主要照顧者,在嬰兒哭泣時能正確讀出他的需要並給與滿足,會讓嬰兒感到:【啊,有人會照顧我】、【我是安全、重要的】。當孩子開始走路、說話,透過好奇及探索,不斷更新對世界的認識時,幼兒的潛能也不斷展開。此時照顧者若能接納幼兒冒險的心,鼓勵他們用各種感官去嘗試,當遇到挫折時給予溫暖的擁抱,讓他們知道失敗是正常的;擔心、害怕需要依靠時,大人會保護他們,慢慢的他們會堆砌出對環境及大人的信任,這是自信的來源,也是促使孩子願意拓展人際關係的基礎。幼兒透過觀察與模仿,學習各種事物。獨生子女的模仿對象是大人,他們學習大人的口氣、音調或生活經驗,因此很多認為獨生子女常有〖小大人〗的口氣。為了減少這樣的現象,在三歲前可以讓孩子多接觸親戚或朋友的小孩。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參加年紀相仿的唱遊或遊戲課程,將期待放在讓幼兒熟悉人群,對其他幼兒產生興趣,但不要馬上有能力和他人互動。等幼兒三歲時,開始發展社會興趣且具備社會能力,加上已發展出穩定的依附關係、喜歡接近人群,又累積很多遊戲及社交能力後,上幼稚園就能適應的恨順利,並透過朋友累積更多的人際技能。隨著孩子的發展安排適當的活動,才不會揠苗助長形成反效果。

Q56:如何教獨生子女分享?

由於獨生所以不要需要和他人分享事物、玩具和父母的愛,父母也就這樣〖疼愛〗著他。對獨生子女或他的父母來說,並沒有獨佔或分享的差別,他就是這樣生活,知道有一天他和其他孩子因為無法分享產生衝突時,父母才發現原來孩子有這樣的學習需求。對於學習分享,父母也有兩樣情。其一是:長大了就會了,不用強求;其二是:要儘快學習,不然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有些父母可能徘徊在這兩種情之中,當孩子很可愛時就覺得自然就會了;發現孩子不願分享時,就有點心急的想要訓練孩子有分享能力。但所有的能力,都是透過經驗慢慢習得的。相信孩子只要進入社會(學校、公園、親戚聚會……),自然會有學習的機會。如果再進入社會前孩子有一些分享能力,相信可以減少人際上的挫折。以下是幫助幼小孩子學習分享的方法:

一、父母要有意識,自己是孩子學習的對象。

二、孩子學會講話之後,父母給孩子東西時,引導孩子說:【謝謝媽媽、謝謝爸爸。】只要孩子能分享,父母就給予鼓勵。

三、陪孩子玩遊戲時,採取輪流的方式,你一次、我一次、你丟過來、我丟過去。

四、常陪孩子去公園、或有機會和其他孩子接近的地方,學習輪流玩玩具或跑來跑去的遊戲。

五、當孩子們發生衝突時,父母不要急著判斷對錯,要更關注雙方發生了什麼事,或雙方的生理狀況,而不是只關心自己的孩子。

六、當孩子發現父母會去關心他人時,孩子通常會想要搶奪注意力。所以當父母需要關注他人時,也要同時關注自己的孩子,再伸手關注其他小朋友、請小孩關心別人或安慰別人。

七、一起玩時先把遊戲規則講明白,如:輪流玩,一次一個。

八、朋友要來家裡玩時,告訴孩子:【把不想喝歐陽分享的玩具拿出來,收到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但留下來的部分,就要和朋友一起玩。】朋友帶來玩具時,也做同樣的事,如此可以減少衝突的挫折。

九、以上的方法可從零歲開始實施。就發展上來說,三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喜歡和朋友在一起,父母或老師依上述方式,引導出好的分享經驗,孩子漸漸就能學會分享。

Q57:孩子會假想同伴〗,這和小孩是獨生子女有關嗎?需要制止孩子這樣的想像嗎?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女兒小潔自己洗澡,你在門外聽見她自言自語,問她:【你在說什麼?】她竟然說:【和小育說話啊!他怕水,我跟他說沒什麼好怕。】你知道浴室沒有其他人,會不會覺得她在說謊?阿嬤請小孩子吃糖果,她竟然說:【小育說他也想吃,可以給我兩顆嗎?】阿嬤說【小育是誰?】小潔說:【他是我的朋友,他很害怕躲在門後面。】你會不會擔心,小潔是獨生女,太孤單了,才會胡思亂想?對於約50%的學齡前兒童來說,在某個時期有〖假想玩伴〗是很正常的現象。幻想遊戲產生於兩歲時,在接下來的三、四年間會逐漸增多,但隨著對正式遊戲、朋友的興趣與日俱增,幻想玩伴將會消失。這現象不僅是獨生子女,在長子長女身上也常出現。對孩子來說,這些〖想像玩伴〗是真的存在,他會哭、會笑、有自己的喜好和個性。而且小潔拿到兩顆糖果會自己全部吃掉,她可能會說:【小育有蛀牙,醫生說他不可以吃,我幫他吃。】這不是謊言,也不是病態,相反的,這些〖想像玩伴〗能幫助孩子調整內在情感、適應成長過程中的困難。父母不需要太緊張。當小潔在自己腦中創造出小育時,表示小潔能了解〖我〗和〖不是我〗之間的差異。當小潔覺得沒有伴時,小育總能適時出現,這也能暫時填補孩子在獨立過程中依賴的需要。此外,〖想像同伴〗對於一個值得對錯(如蛀牙不可以吃糖)、想儘力做好但有時又無法控制自己的孩子來說,是重要的。就如同小潔怕水,但又被教導要勇敢,從怕到不怕的過程,孩子身上〖怕水的小育〗和〖勇敢的小潔〗同時存在,這個過渡階段能鼓舞孩子以創造的方式持續成長。如果小潔出差錯時說:【那件事事小育做的!】這表示小潔知道什麼事錯的,她只是擔心被責怪,所以找想像同伴來頂罪。父母不妨順水推舟,表示理解小育【知道該怎麼做,可是還做不到】的為難,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Q58:孩子多數時間和成人相處,講話很〖小大人〗,父母該用什麼態度面對呢?

假設學齡前孩子們一起遊戲,有個孩子大聲說:【我先警告你們,等一下輸的人不能哭,這樣大家才會喜歡你;不然你可以考慮不要玩,但是選擇後不能後悔。】接著又說:【大家不要跑,在冷氣房流太多汗,對身體不好。】這些話像不像大人說的話?姑且稱為〖小大人〗的他們是小孩子,但理性、重規則、說話口氣、用字遣詞都像大人。很多父母師長面對小大人覺得較輕鬆,不情緒化的孩子有什麼不好?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的人格有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與生俱來的,包含這本能衝動、情緒展現、也是享樂原則;自我是現實原則,幫助本我找出能滿足的現實方法;超我包括理想自我(我們被鼓勵去做、被讚許、應該做的行為)和良心(被懲、內疚、不該做的行為),超我一般來說是五、六歲才開始發展。健康的個體是在生活中不斷面對原始衝動和社會要求之間的衝突,並透過經驗培養好的自我功能和超我打交道,並找到本我疏通之道。小大人是:、孩子的本我很快被超我壓抑。小大人像鏡子般反應出周遭大人的過於理性與要求。當孩子的行為跟不上超我要求時,他會內疚;而且, 他也會如同要求自己一樣去要求其他孩子,這樣的結果使得他容易被同伴排斥,也只能不停響大人告狀。而那些沒有經過內心掙扎、沒有機會被消化的本我能量又會跑到哪裡?有時在孩子的固有行為、固執偏見、突然間暴怒間中閃現,阻斷了與原始能量的連結,孩子的幽默、創造力、還有生活樂趣,從何而生?父母不妨扮演自我功能,告訴孩子:【輸了,想哭就哭,哭完後想一想怎樣會更好玩,然後繼續玩。】【現在不想玩,可以再旁邊看,想玩的時候再加入。】【家裡東西多不適合跑步,大家想跑的話,我們一起到公園、學校操場跑。跑完後再回家,擦擦汗、吹冷氣。】在父母的示範下,孩子學習如何安撫本我,調適超我的要求。

Q59:孩子不願自己睡覺

很多孩子害怕自己睡覺,總是粘著爸爸媽媽,所以,造成家長沒有自己的時間,或孩子為了等爸爸媽媽不肯睡而睡眠不足,最令人擔心的是,養成依賴心太重;所以,應該有計劃協助孩子在大約2-3歲左右開始自己睡覺。首先,理解孩子的脆弱,將卧房布置得很溫馨,睡前讓孩子有大約半小時的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例如,聽故事,並預告【寶貝,聽完故事就乖乖睡覺哦!】,剛開始,可以陪孩子一起聽,之後,借口離開。當然,大部分的孩子,就算滿口答應【好的,媽咪,我會乖乖睡的。】或不情願的說【我不要】,最終都是哭天喊地的不願自己睡的。於是,大部分的父母或祖父母都會捨不得地作罷。自我安慰的說【孩子還小,大一點就好了。】其實,正確的做法是,收起心疼的表情,告訴他【寶貝,媽咪愛你。你乖乖睡覺,明天才有精神玩哦!】、【你是個勇敢的孩子,所以,才能自己睡哦!】,最重要的是,今日的堅持,才能獲得明日的成就。應該堅信此作為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對於日後的成長,必定是幫助良多的。

Q60:孩子不願坐著乖乖吃飯

曾經聽過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一位10歲的孩子,總是常常咳嗽伴隨胸悶,在鎮上看了許多醫生都不知什麼問題,終於,在大醫院裡,查出氣管壁上有異物,開刀取出才發覺是〖一個已經存在很久的花生米〗,於是,奶奶想起來,孫子在小時候特別淘,總是一邊吃東西一邊跑跑跳跳的。現在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是抱怨,【帶孩子很辛苦,連吃個飯都必須追著他跑。】原來,家長擔心孩子餓肚子,在他貪玩的同時,也要保證他的營養;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就此養成〖要別人喂的習慣〗。再分享一個小故事,一位記者到德國拜訪朋友,朋友帶著兒子和女兒一起去郊外野餐。到了目的地,兩個孩子玩得很開心,竟顧不上吃東西。只見,朋友很溫和的提醒孩子【快來吃,等會兒就收起來了。】孩子們不當一回事,繼續盡情地玩。結果,在回家的路上,兩個孩子因肚子餓,很傷心的哭喊著,【媽媽,我要吃東西!】,她朋友堅決地說,【我告訴過你們了,不行。】記者替他們求情,【別這麼無情,他們還小,當心餓壞了!】,朋友回答說,【餓一頓不會影響健康的,他們卻因此學會人生很重要的一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從此,孩子們不再貪玩,總在相應的時間做相應的事。

所以,如果家長總認為〖幫他做比較快,喂他吃較省事〗,那麼,孩子如何願意坐著自己吃飯呢?


推薦閱讀:

當代青年婚戀模式出現新趨勢
入門 | 閃光燈的常見模式及功能
網紅帶來新型商業模式引關注 網紅究竟能紅多久?
《羞羞的鐵拳》票房或超20億 麻花模式難撐百億市值
小米,世界第一? 剖析小米的財務與模式

TAG:孩子 | 行為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