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州水陸城門

水 陸 城 門

迄今,世界上有兩座水城,一在義大利的威尼斯,一在中國的蘇州。而世界上的水陸城門,除了蘇州,哪裡還有,不得而知了。古代蘇州依水築城,於是便形成了「通門二八,水道陸衢」的城市格局。春秋末,伍子胥建的蘇州城有八座城門,且均為水陸二門並列。充分利用水之利,巧妙構築八對水陸城門,是古代蘇州水城的特色。

閶門,一座劫後餘生的城門,今仍屹然立於城西北。有說,「城立閶門者,以象天門,通閶闔風也」,這是閶門名字的由來。還有一說,吳國討伐楚國,闔閭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從此門出征,一舉挫敗楚國,因此,閶門又名破楚門。西晉陸機《吳趨行》詩詠:「閶門勢嵯峨,飛閣跨通波」,足夠讓我們去想像晉時這座水陸城門的恢宏氣勢和柔美水景觀。宋時范成大所撰《吳郡志》云:本朝承平時,門上亦有樓三間,甚宏敞」。元代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閶門重修,清初修建門樓。明清一段時期,閶門曾有完整的水陸城門和瓮城。陸城門護城河上設弔橋,進得城門直通閶門大街(今西中市)。水城門在陸城門以北,跨下塘街河。門外有聚龍橋。閶門的陸城門,南北還設兩個童梓門。公元1860年,閶門瓮城毀於太平天國戰爭。民國十六年(1927年),為解決交通狹窄問題,閶門月城被當局拆除。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閶門被改建,仿新建金門羅馬建築式,兩邊增闢側門,各寬2.5米,高4米,中門寬9米,高10米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閶門雖嵯峨,卻也擋不住「大躍進」的狂潮。狂潮之後,見證和維繫閶門歷史的,是唯存的一截殘壁斷垣。五十多年的風雨,半個世紀的守望。 2004年,蘇州市政府決定重修閶門,在實施弔橋及閶門陸城門項目時,發現了被湮沒的水城門遺址。歷時兩年,在市政府環古城風貌保護的工程中,閶門得以部分修復。陸門設主側門,上復建城樓。水門也終於重見天日。修復的水城門,高13米,寬8米,水下部分深6米。經綠化整治、景觀配套等項目的實施,閶門又展現了水陸城門並開的歷史風貌。

胥門,因了在歷史上的功能作用,一度名揚四海。它位於蘇州城西,今與伍子胥塑象相伴。《吳地記》記載:「本伍子胥宅,因名」。也有文獻記載,胥門又名姑胥門,因姑胥山得名。南宋初,胥門城頭上曾建有「雄麗冠三吳」的姑蘇台館。《吳郡志卷七?官宇》對此有較詳細的記述:「此門出太湖道也,今水陸二門皆塞,而新姑蘇台館乃據其上」。姑蘇館於宋時紹興十四年郡守王喚所建,其「體勢宏麗,為浙西客館之最……使者歲再往來此館,專以奉國信,貴客經由,亦假以艤船……」,姑蘇館是宋元以來官府迎送官員與傳遞文書的水上驛站,民間稱「接官廳」,現胥門和南面一段城牆,及百花洲公園均在其範圍。胥門於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因河道直通太湖,為防洪水泛城,不再設水門。清代城開六門,其他各有水門,胥門除外。胥門雖然倖免於大拆城牆的特殊年代,留得一個城門,卻也苟延殘喘。留存陸門為明清重修,原至正十六年張士誠增建瓮城,早在民國時期就被拆去。東向城門尚存橫額「胥門」二字,也字跡毀損難以辯識。門洞左右殘垣長約65米,殘高7.2米。2003 年4 月,蘇州市政府重修胥門。城門修舊如故,拱門高4.65米,寬3.3米,縱深11.45米。門洞由三道磚砌拱券組成,第二道與第一、三道垂直相交砌築,結構同盤門陸門內門。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州召開,修葺一新的古胥門和百花洲,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尊貴的客人——來自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的與會代表。胥門聲名更為遠揚。

  • 相門,最早稱作匠門,原位於城東。據傳,幹將在此為闔閭鑄劍,故又名幹將門。關於相門,《吳門表隱》有「隋時塞」的記載,但《吳地記》有「今陸路廢」的記載。由此推測,唐末相門的水門也許還存在。宋代《吳郡志》云:「此門本出海,道通大海,沿松江下滬瀆,今廢」。鑒於此志,可知南宋時水陸兩門已全雍塞。此門於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934~1936年)重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相門被拆除,它的秀美身姿,只能見於三十年代的老照片中了。1980年發掘相門水門考古發現,水門建築在青灰色的生土層上。基礎有縱橫交叉的楠木塊木及圓木堆築而成,基礎之上放有千斤重的青石門臼,築有水上門和水下門。水門的木基礎,炭十四科學測定為漢代之物。

  • 婁門,原位於城東南。因秦時有古左鳥縣,據說也有過左鳥門之稱。水城門與陸城門各有外、中、內三道,皆設以閘門,內城陸門築有城樓,防守設置堅固嚴密。清《重修婁門城牆水關碑》,記載了道光五年(1823年)重修婁門的情況:「河中有橫排木欏地干,檔中橫排巨木,年久皆朽壞;良以土性浮鬆,非木不能重,可見古人因地制宜之深意。易以木材,且加復石板……」。從中可知古婁門水關構造之一二。大約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婁門的外城、中城陸門及內城陸門上的城樓先被拆除,1958年,內城陸門與三道水門也被拆除。

    齊門,原位於城北,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城門。據史書記述,公元前517 年,吳王闔閭敗楚後,準備攻打齊國。齊景公畏於日益強大的吳國,送女兒至吳國為人質,嫁與吳國太子波,以求吳齊暫時結盟。齊女年少,思念故土,日夜啼哭,相思成病。為此闔閭令造北門,上置九層飛閣。齊女登閣望鄉,故又稱「望齊樓」。齊門有三道曲折城門。水城門在內城西側,上有二層城樓,俗稱鼓樓。五十年代,陸門與城樓先遭拆除,1978年,因修建水閘,水城門又被拆。在清理古水門基礎時,考古人員對其結構作了詳細的記錄:「齊門水城門為南北向,在陸城門的西邊。它的基礎結構是木排為主,木排是置於水門下,河底上,共計有100餘根,圓木分三層疊壓。中層50根圓木為東西向,由南往北挨鋪在生土層上。木長8.35米左右,直徑0.28~0.35米,南北全長15.2米。在這50根圓木的東西兩頭上下各承壓著南北向的6根圓木,即上層、下層,圓木規格與中層相似……。三層木用長40厘米、截面為2×2厘米的鐵釘加固,使整個木結構無移動之虞。另外在排木南北各樹有一排木樁使之更加堅固穩定。後樁長0.90~1.10米,直徑0.08~0.12米不等。在中層圓木兩端上面對稱盤砌四層長1.15米,寬0.9米,厚0.27米的青石,築成長11.5米,高1.1米的石駁。石駁上面是磚砌水門城牆拱圓結頂,與今盤門環洞水門相同」。(《蘇州文物資料選編》第82~83頁)

    平門,原位於城北。《吳地記》云:「平門北面,有水陸通毗陵,子胥平齊,大軍從此門出,故號平門」。古平門何時廢塞年代不詳。民國十七年(1928年),重辟平門,建並列城門兩個。門洞高大,但無城樓,有外城河,而無內城河,也不再設水城門。重修的城門在1958年被拆除。

    蛇門,據說位於城南。《吳地記》云:「在已地,以屬蛇,因號蛇門」。古人用天干地支按順時針方向來表示方位,「已」指南略偏東方位,蛇門由此得名。另有一說,越國在東南,處「已」方位,吳國「欲東並大越」,故在築蛇門時,於門首上製作一條木蛇,其首北向,寓意越國臣服於吳。宋初,蛇門被填塞,日久廢毀,蹤跡全無。其古城址確切位置何在,後人說法不一。

    盤門,蘇州人稱之「冷水盤門」。正因為它位於偏僻的城西南,才躲過了拆城一劫。盤門曾名蟠門,據說吳王命在城門上刻作木蟠龍為鎮物,表示制壓越國。此門又因「水陸縈迴,徘徊屈曲」,故又稱盤門。盤門為迄今保存較完整的古代水陸城門。現存檔門是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又經明清二代續修的歷史遺存,由水陸城門、瓮城(月城)、城樓及兩側城垣組成。城牆下部砌築為青石,水城門洞下部為紫褐色武康石砌。其建築結構十分科學,水城門傍南,陸城門依北,互相錯列配置,平面圖視呈曲尺型。陸門和水門各設兩道。兩道陸門朝東方向,第一道為外城門,門洞寬3米,深7米,第二道為內城門,門洞寬4米,深15米。出於軍事防禦的需要,按「城門不相對,道路不直通」的原理設計,兩道門不在一直線上,站在第一道門口,看不到第二道門,作用為屏蔽。門洞中間有通天狹道,系放門閘之用。兩道陸門之間,為方形瓮城。古有戰事,誘敵入瓮城後,前後兩道門同時放下,敵軍便成「瓮中之鱉」。第二道陸門上方,開有「品」字形小口,是專防敵軍火攻的設置,視同消防設施。水門也稱作水關。水門的設置同時兼顧了軍事防禦、交通運輸與水流適行的需要。盤門的二重水門,撐以四根粗大石柱攔頂,拱圈均以石材砌築,石柱基礎也全部用石塊砌築。一水道由城內穿越水門朝奔東南與運河連通,門洞內可並行兩條小船。兩個水門之間有一長方形水瓮城,前後閘門開閉,可控制進出船隻。水瓮城設置有洞穴式石通道,守城士兵可從城頭下至水道檢查過往船隻。此水關除了以水禦敵的功能外,水城門的水閘可起防洪與泄洪的水利設施作用。

    古代蘇州的八門之名,史載不完全一致。唐《吳地記》認為:「門南三里有葑門、赤門…… ,並非八門之數也」。《吳郡圖經續記》則認為:無平門、赤門,而有葑門。平門亦名巫門。各家之見,尚待考證。蘇州長達2500多年的歷史,水陸城門歷經滄桑,命運沉浮,但是,不論過去有何名稱,不管今天是否存世,它們永遠是蘇州,是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建築史上的傑作。

    推薦閱讀:

    蘇州最不應該忘了伍子胥
    賽道速讀 | 女神姚妙焦安靜奪冠國內 名古屋日本女子8人跑進2:30
    蘇州評話雜彈(八):武力點評之《隋唐》篇之:武力差距
    三匹汗血寶馬馳抵蘇州 身價總額達兩千萬元(圖)
    蘇州花茶: 花開惹香凝,春氣入茶芬

    TAG: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