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弘:從後天八卦圖看圓滿人生
(本系列文章根據桂林·健頤舒院的陳一弘老師在同有三和中醫湯池館的公益講座整理而成,共七篇,本文為第三篇)
經典傳承,聲聞為本;文短意長,慎以共參。
有些人把這個八卦圖掛在某個地方用作避邪,這個圖能不能避邪另說,但從人文思想的角度,我們需要用心看一看這個圖。現在學《易經》關注卦象的多些,較少關注這個圖。
《易傳繫辭》第四章里講的「知周乎萬物」的「周」是什麼?「周」就是這個八卦圖的一圈。中國文化講「周全」,只有「知周」了才能「周全」,人們日常說「這個事辦周全了嗎?」——到底周全沒周全我們其實是沒有概念的。什麼叫周全?「周全」這個詞就是來自這張後天八卦圖。周全才能圓滿,圓滿才能無缺,無缺才能無漏。我們領會了這一圈的本義才可能理解圓滿,中國文化是圓滿的、周全的、無漏的,她是通過八卦圖來表達的這個實相。整個《易經》的繫辭、爻辭都是按照這個圖來架構的,沒有這個圖就相當於沒有密碼本,沒法看懂原義。
首先,每個人出生的位置、每個人的起點都是從「坎卦」開始的,到「乾」卦結束。但是這個世界上很少一部份人能走完這一圈,也就是說生命周全圓滿的人很少。
「坎」(
):
「坎」卦代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欠了這片土地的。在中國文化里,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有使命的,有需要去完成的事業,都與土地有關聯;生命又是有「坎」的,有九九八十一難,生下來就是一難;「坎」在方向上指「北」,即代表我們生下來時的方向,又代表危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要面臨重重風險。中國的造字很有意思,臉、險、檢、驗、劍等等,同樣的偏傍造出不同的字,有相通之處。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不同的臉,長得不一樣,性別不一樣,能力不一樣,資糧不一樣,開始的地方已經產生了眾生相,因此「坎」代表豐富,也代表我們的先天資本。按中醫來講,先天資本在腎,「坎」主腎。這裡是我們生命的起點,在起點上其實人就是不平等的。如果我們找不到生命的元點,也就是常說的「找不到北」,就開始「背」了,所謂「北」也就是自己的位置。「坎」是生命的元點。
「艮」(
):
「坎」是我們的元點,而每個人的第一步其實是從「艮」開始的。「艮」也是每個人的一座山,這座山代表我們的領地,也代表根基、銀子(錢財)、跟隨的方向,所以「根、銀、跟」等字里都有個「艮」,中國的造字就是從這張表裡出來的,還有「恨、狠、很」等等。每個人的領地都需要財富、資糧,錢是養命的資源嘛!「艮」也是行走,我們的生命是從不能行走到能走路,最後又從能走路到不能走——人老先老腳;人長也是從腳開始長,真正從零歲到一歲最大的改變就是腳有力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有根的,我們一來就有父母在等我們、迎接我們,這就是我們的根。小時候我們跟隨父母,以後跟隨老師、跟隨領導,成家後兩夫妻互相跟隨。
所有人都會走這兩步,但大部份人的人生也就只在「坎」和「艮」這兩個卦里。大概只有一半人能從「艮」卦走到「震」卦,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艮」卦里,開創自己的領地,在佔領自己的過程中失去自己。我常問一句話:「你是從得到中失去呢,還是從失去中得到?」很多人都是在自我佔領中不能突破自我,在不能突破自我的過程中,在反反覆復中老去。
從「艮」卦到「震」卦已經是一個超越,從「坎」到「震」需要翻過一座山——「艮」,也就是人生的第一次突破。實際從「艮」到「震」已經是成才了,「艮」代表一座山給擋住了,所以我們需要開「墾」、辛勤的「耕」耘、勤勤「懇懇」,這些都是「艮」的喻意。
「震」(
):
「震」代表已經有一個好的名聲,所謂「名震四海」。毛主席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就是震卦,頂天立地了。「震」的下面是個龍(辰龍),「震動」是人生能成才的一個狀態,是自我實現的人、有作為的人、有好名氣的人。
實際上,生命的焦點就在「怎樣讓自己成才」,而成才是一個從水(坎)到木(震)的過程,從水到木靠什麼呢?靠教育。所以我非常喜歡「水木清華」這個說法,而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是來自乾卦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坤卦的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因此,從「坎」到「震」這個九十度的角,表達的是教育改變人生,而不是瞎忙乎。「木」主文昌,主學習、主教育。中國人是最尊師重教的,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人生如果走不出從「坎」到「震」的這一步,問題就出在教育。「水木清華」,水木就是教育,培養孩子就是教育,帶徒弟也是教育,中國文化的傳承也是教育。
「水」主智慧的開發引導,「木」主文昌、教育。受過好的教育,能夠實現自我價值、能夠幫助別人,對於絕大部份人來說,人生這就算圓滿了,雖然到這裡才只是這個圖的四分之一。
我們看了這個卦圖才知道,原來我們預設給自己的人生觀是缺失的。對大部份人來說,成家立業是人生的現實。中國為什麼現在國學熱,很多人其實是在裡面找答案,因為這一塊(「坎」到「震」)已經搞完了,後面還有好幾塊,還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巽」(
):
從「震」到「離」是第二塊。第一塊「坎」到「震」是為自己乾的;第二塊「震」到「離」是為事業乾的,以自我的狀態干到頭了,接下去就是帶著一幫人干。「巽」代表眾多,主風,所謂風潮、風靡的風,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你就會成為影響力的中心,你就可以幫助和影響更多的人。「巽」字的上半部份是蛇的標誌,「巳」在十二地支里代表「火」、「蛇」,一條的時候是「龍」,很多條就是「蛇」,「巽」就是帶著很多條蛇去成龍的過程。你已經是龍了,你能幫助蛇成龍,這就有另外的生命價值了,這是更好的生命價值。首先實現自我,也就是「成己」,然後幫助別人,所謂「達人」。
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就很少了,可能5%或者10%的人能做到這一步?所以這一塊跟很多人沒有關係。但是中國文化越到後面越精彩,它是培養「貴族」的,而不僅僅是幫我們解決問題的,我們的「國學」或者「國粹」是很深遠的,所有的傳統和傳承也是深遠的,不是概念,國學並不是落後文化或陳舊文化的代名詞。當宋朝史官投降元朝的時候,元讓他們講中國文化,講《四書》他們講了,講《五經》他們就開始拒絕了:對不起,把我殺了吧!講《易經》,反應是「我不能跟你講,這不是你能學的」,這都是有歷史記載的。
從「震」到「巽」,就開始實現真正的生命價值,福耀人間、生生不息,是人真正迅猛發展的一個階段,你幫助的人越多、受益於你的人越多,你的影響力就越大。
「離」(
):
從「巽」到「離」代表什麼?「離」卦代表最明亮、壯麗的時候,「如日中天」,到了生命的極致、最好的時候就是「離」。「離」是一語雙關,一是美麗的「麗」,一是離開的「離」。人生真正的軌跡是從「離」卦上分化的。「離」是產生真正裂變的一個地方,我們的人生從「離」上開始升華,中國文化叫「斷離舍」,很多人一輩子都到不了這個層面。
中國文化講的是「乾坤之道」,所以中國文化真正要講的是從「坤」到「乾」這一部份。從「坎」到「離」這一部份是有為,從「坤」到「乾」是無為。絕大部份人都只是關注從「坎」到「離」這部份,我們經常講「半壁江山」,這個成語藏得很深,我們總認為自己的江山看全了、看明白了,其實還只是「半壁」。我經常講「上山容易下山難」,從「坎」到「離」是上山,這一塊相對容易,中國文化一小部份在講這一塊;從「坤」到「乾」是下山,中國文化真正有價值的是在這一塊。學習中國文化要明明白白的,前面一塊要明白,後面一塊也要明白,並且要把後面一塊真正搞完才算圓滿。圓滿這個詞不是一個概念,看懂了這個八卦圖,走完了這一圈,走到「乾」才能圓滿。從「乾」再到「坎」的時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狀態,是場遊戲了。「乾」能不能到「坎」,取決於你能不能走到「乾」,而走不走得到「乾」,則看你能不能斷「離」舍。
「坤」(
):
「離」卦到「坤」卦是下山的第一步。
「坤」代表把自己空掉,下通地、中通人、上通天叫「空」。「坤」為土,土性包容萬物,人以土為德,土德是最厚的德,土是包容一切、生一切的,「坤土」是包容萬物、生萬物的,所謂「厚德載物」。
大家看這個「坤」卦,裡面全是空的。我們常說「虛其心實其腹」,就是要把心空掉,「離」卦就代表空其心,從「離」到「坤」就開始下山了。
世間法需要做一個有心人,「有心」在前半圏不是障礙,但從這裡開始就成為障礙了。首先要把心空掉,「坤者空也」,無限的包容、能容天下萬物者為坤。當然我們做不到,因為都是我見,所以先要把自己放空,也就是把我見、我執、我能、我所全去掉。如果能從「離」卦走到「坤」卦,我們的人生實際上就轉了,從「有為」開始變「無為」了。
從「坎」卦到「震」卦是水木,從「震」卦到「離」卦是木火,從「離」卦到「坤」卦是火土。「坤」卦就通神明了,「坤」和「神」只差一個偏傍,「土」是講物質的,而心主「神明」,所以坤的一邊是物質、一邊是心。我們常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對於德,《道德經》是有結論的:「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就是說,一點點的德、像針孔那麼大點的德,都是從「道」里來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空掉,就是從「自我實現」到「自我超越」,而自我超越就是從「坤」這兒開始。
「兌」(
):
「坤」過了就是「兌」,「兌」就是「蛻變」,修行中有桶底「脫」落這個說法,另外還有「兌」現、喜「悅」,都是「兌」這個偏傍。「兌」實際上代表羽化成蝶的狀態,喻意開悟。「兌」也指代聲音,「銳」利的聲音,「金空則鳴」,「兌」屬金嘛!「一鳴驚人」這個成語是從這兒來的。「兌」是聲門,說話、交流是「兌」,聽、聞也是「兌」,「兌」就是耳聞目睹的實像。
「兌」卦的卦像最上一道(爻)是空的,是缺的,下面兩道(爻)是滿的。最上面一道就是呼吸,也就是交換,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一個狀態,身子還在這個世界,通過呼吸交換。「兌」又代表交流、交通或是管道,管道就是體現「無我」的一個狀態。「兌」就是實現了人生的超越,相當於天地給我們開了一張承兌匯票,最後跟「道」去承兌。
「乾」(
):
最後一步是「乾」卦,「乾」代表圓滿。再由「乾」到「坎」,這時的「坎」就代表智慧了。
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里,「不息」是最重要的兩個字,其意為「生生不息」,意為永恆,而永恆就是無量。這就是生命的過程,所有萬物的生命都依止這樣一個過程,發生、發展、超越。
文化能真實「養」人,這個養又分三個境界:養人、成人和化人。從「坎」到「震」,既能養自己也能成自己;從「震」到「離」,既能養別人也能成別人;而後半圈,從「離」到「坎」是化人的階段。文化最根本的功能在「化」人,所以說「文以載道」、「文以化人」。「化」是在「兌」卦這兒化的,「開化」也是在「兌」卦。
解脫在「兌」,覺行圓滿在「乾」,智慧在「坎」,就進入下一圈了。第一圈走完,就給了我們中國文化的整體觀,以及中國文化的生命觀和價值觀。「貞觀之治」的「貞」就代表中正、貞潔,那麼「中道」是怎麼來的?在八卦圖上從「坎」到「離」畫一條直線就叫「中」,左邊一半是有為的,右邊一半是無為的,兩邊都要走,兩邊走完了才是中道。
有的人斷離捨出家了,就是從「坎」直接走到「離」,想一步跨過去還是很難的。
學中國文化必須要從中國文化的元典——《易經》上去看,看清楚以後幫助我們構建自己的生命價值觀,也就是核心價值觀、本元價值觀,其沒有高尚也沒有庸俗,沒有怪力亂神也沒有神秘學,很真實、很純粹。我們自己走到哪一步,還要走幾步才圓滿,對號入座就可以了。
(請繼續關注「同有三和湯池養療」微信公眾號,讀取陳一弘老師關於《易經》的更多講解)
**********************
推薦閱讀:
※不要很多 一件足夠
※北美精算師的人生忠告:現代家庭更需要幸福的保障!
※對於末期八零後以及九零後,有哪些適合「拿出來」的愛好?
※寒江漁人 步韻妙清詩友【浣溪沙·百味人生】(14韻全)
※轉帖~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