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L型護衛艦
以「懷特·德·維茨」(F813)命名的L型防空護衛艦
已經成為智利海軍的「拉托雷海軍上將」號(FFG14)L型護衛艦
L型的由來是出於對變化的海上防空形勢的需求,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為了該型艦的籌建,荷蘭海軍頗費了一番周折。1970年代末,正是荷蘭護衛艦向第二代裝備過渡的時期,科頓艾爾級護衛艦陸續開始建成服役,但是補充防空力量的艦隻卻遲遲沒有獲得預算。在本國經費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荷蘭選擇通過艦船出口的外匯收入來籌集資金,這樣,一次特殊的艦艇編隊出訪活動便在1979年3月悄然開始。這支荷蘭編隊由4艘艦組成:旗艦「特羅姆普」號、老式的菲仕蘭級驅逐艦「德倫特」號、補給艦「波爾斯特」號以及新服役的S型護衛艦「科頓艾爾」號。這次被稱為「遠東一澳大利亞巡航」的出訪任務選擇的路線耐人尋味,最初的計劃是取道霍爾木茲海峽,依次訪問伊朗阿巴斯港,摩洛哥騰格爾、沙特的吉達港、印尼的雅加達和泗水港、最終到達澳大利亞的珀斯港,返程則經過迪戈加西亞群島,由「科頓艾爾」號和「德倫特」訪問希臘沿岸各港口後陸續回國。跟隨編隊的還有很多艦船及相關設備產品的荷蘭公司代表,在這次訪問的國家中,有的已經是荷蘭護衛艦的使用國,如印尼;有的則已經向荷蘭發出了科頓艾爾級護衛艦的訂貨意向,如伊朗和希臘;其它則是有意引進先進艦船或裝備的潛在客戶。尤其是己經有8艘護衛艦訂購意向的伊朗更是被荷蘭海軍寄予厚望,如能如期訪問,新近服役的「科頓艾爾」號能為這位大客戶提供更直觀的展示,並為合同的最終敲定加分,從而能為建造新型防空護衛艦籌集到足夠的經費。
然而,「海上馬車夫」的如意算盤卻跟不上1970年代末劇烈變化的國際形勢。1979年2月1日,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用口號和傳單武裝起來的反對派,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推翻了擁有強大國家機器和眾多國內外有利條件的統治者,巴列維王朝瞬間倒台,其與西方國家簽訂的一系列武器進口協議陸續取消。伊朗進口科頓艾爾級的希望一下子變得十分渺茫,「遠東一澳大利亞巡航」編隊出發時,荷蘭仍然試圖與其新伊斯蘭政府接觸,但其結果可想而知,航行中的編隊只得改道孟買,但是用慣了蘇聯廉價軍事援助的印度對初來乍到的荷蘭產品並不感冒。最終,這次為期4個月的「推銷之旅」以希臘的2艘護衛艦訂單和部分艦船裝備的出口為結果於當年7月結束,雖然小有成績但是想要建造特羅姆普級那樣全面的防空護衛艦已不可能,荷蘭海軍只能退而求其次,藉助科頓艾爾級的生產線研製一種相對成本較低、生產周期較短的產品,使其能在1980年代成為荷蘭海軍防空力量的中堅。這樣,兩艘以17世紀荷蘭著名海軍將領「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F812)、「懷特·德·維茨」(F813)命名的L型防空護衛艦分別於1981年1月和12月在皇家斯凱爾德造船廠開工建造,歷時近5年的時間於1986年1月和9月服役,用出口換來的防空之花最終綻放。
如果把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級比作荷蘭護衛艦中的防空之花,那她們就是生長在科頓艾爾級分支上、映射出獨特顏色的別樣鬱金香。自海軍航空兵誕生並統治海戰場以來,將水面艦改裝/改建為專用防空平台的例子就不在少數,從二戰時的美國亞特蘭大級、英國迪多級、日本秋月級等,到導彈防空時代的美國基德級均是在原型艦的基礎上換裝防空裝備從而衍生出另一級艦。她們往往繼承了原型艦的主要特徵,但又為了防空作戰任務降低了其它方面的作戰性能,L型護衛艦也是如此,由於要在護衛艦級別的艦體上加裝完整的防空系統,就必須在其它系統上做出取捨,從而使其在外觀上與科頓艾爾級呈現出較明顯的區別。
科頓艾爾級護衛艦
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級護衛艦
首先,由於1 980年代初還沒有廣泛裝備相控陣雷達,防空導彈的制導還需要相應的火控雷達提供火力通道,且已經開始對探測低空掠海飛行目標的問題逐漸重視。這樣,在保證為區域防空導彈配置前後半球各一個火力通道、點防空導彈1個火力通道的情況下,還必須騰出主桅杆頂端的位置安裝低空/對海搜索雷達,也就沒有空間安裝主炮的射擊指揮設備。因此,在大部分荷蘭護衛艦上經常看到的「奧托」76毫米主炮只得取消,代之以一塊高大的防浪板,上層建築「海麻雀」對空導彈發射裝置甲板室前壁也相應改為楔形結構,改善了高海情下該部位的抗浪性能。
其次,為了給「標準」1導彈發射裝置及彈庫騰出空間,取消了直升機系統,這樣上層建筑後段成為武器平台,後甲板作業區也移至主甲板上,從而使科頓艾爾級的長首樓艦型變為全通平甲板艦型,從艦型設計上提高了適航性和抗沉性。
此外,由於L型在建造時「守門員」近防炮已經問世,該型艦得以直接在艦尾甲板布置了一套該系統而無需後期改裝。
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級護衛艦充分繼承了科頓艾爾級的總體設計技術成果,艦型修長,上層建築布置線條明快,飛剪型艦首、帶圓弧的方尾美觀大方,採用英國「奧林巴斯」一「泰恩」燃一燃交替聯合動力配置(COGOG),雙槳、一具大面積半平衡舵,設一對減搖鰭和一對舭龍骨,航速30節,繼承了科頓艾爾級優良的快速性能和海上機動性能。
當然,除了總體性能之外,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級在戰術用途上與原型艦是存在本質區別的,從該級艦搭載的武器裝備也能品味出其中的特色。
該級艦在沒有艦載直升機的情況下保留了基本的反潛裝備配置,在艦首球鼻中安裝有一部AN/SQS-509主/被動雙模式艦殼聲吶,最大探測距離8海里,可探測360度的範圍,主動發射頻率為5.0、7.2、8.0千赫茲,被動接收頻段為3.5 - 8.0千赫茲,該聲吶系統自動化水平較高,通常由1人操作,目標數據與作戰指揮中心相聯,使該級艦具備基本的自身反潛警戒能力。同時在煙囪後方魚雷發射室內安裝有2座雙聯裝Mk 32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可發射Mk46Mod5型反潛魚雷,該魚雷為雙速制智能輕型魚雷,射程在7000-10000米之間,與SQS-509聲吶的探測距離基本重疊,保證了該級艦基本的反潛作戰性能。反艦作戰雖然不是該級艦的主要任務,但是在主桅杆後方還是保留了2座4聯裝Mk141「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以做為編隊反艦作戰能力的補充。
防空系統是L型護衛艦的核心,為了能滿足區域防空和點防空作戰的目標探測和導彈制導要求,該級艦配備了荷蘭本國生產、1980年代較為先進的雷達電子設備:遠程警戒由位於「標準」1導彈平台前部的LW 08「丘比特」兩坐標對空搜索雷達負責,拋物面天線安裝在雙向自穩定桅杆基座上形成該級艦的後桅杆,該雷達工作在D波段,採用固態信號發射機,對2平方米雷達反射截面(RCS)目標的探測距離達264千米;低空中近程目標探測由位於主桅杆頂端的DA 05對空,對海搜索雷達負責,在進行中期升級改裝後則換為新型的SMART-S三坐標雷達,該雷達是1990年代為M型護衛艦研製的新一代多用途雷達,採用天線內置式固態發射機,工作在F波段,對2平方米RCS的目標探測距離達100千米,除目標探測之外,該雷達還可為「北約海麻雀」導彈、火炮、直升機等提供引導和指示,同時跟蹤監視目標數量達到500個;「標準」導彈的制導採用前後兩部STIR 240火控雷達完成,分別位於駕駛室上方和LW 08雷達後方,工作在I波段,天線直徑2.4米,對1平方米RCS的目標探測距離達140千米; 「海麻雀」導彈制導則由前桅杆伸出平台上的STIR 180雷達負責,工作頻段和體制與STIR 240相同,天線直徑1.8米,探測距離50千米,STIR系列雷達是荷蘭泰利斯(原荷蘭電信公司)的名牌產品,除裝備本國艦艇外,還出口到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我國周邊海軍艦艇上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L型裝備有與特羅姆普級相同的防空武備:Mk 13 Modl型「標準」導彈發射裝置是防空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該裝置由單臂式迴旋發射/裝填機構、彈庫、懸臂式彈藥起重機組成,備彈40枚,主要發射「標準」1 MR BlockIV中程防空導彈,採用Mk 90戰鬥部,射程46千米;8聯裝Mk 29導彈發射裝置主要發射RIM-7M/P點防空導彈,最大射程14.6千米;「守門員」為外能源式7管30毫米速射炮系統,反應速度快,射擊精度高,最高射速4200發/分,射程2000米,有效攔截殺傷距離500米。
除各武器系統之外,該級艦在電子戰、通信設備上也相當完善,其主桅杆後上方及中部桅杆上方各安裝有一套阿派克斯II型電子支援/對抗天線群,其中AN/SLQ-503「拉姆西斯」電子干擾天線位於中部桅杆,阿派克斯II可覆蓋0.5-18兆赫茲的頻率範圍,可追蹤200組信號並對其中的16組進行阻塞壓制。在駕駛室後方兩側平台上還安裝有兩座Mk 36SBROC 6管幹擾彈發射裝置,從而形成了軟一硬結合的電子戰系統。為與北約作戰體系相融,同時增強信息戰能力,21世紀初荷蘭護衛艦普遍升級了其信息通信設備,L型在燃氣輪機進氣室兩側加裝了1對甚高頻衛星通信天線,同時還增加了「土星」衛星接收天線,增強了戰場信息獲取能力。相比之下,該級艦的導航設備秉承的是「夠用就好」的原則,在駕駛室左上方安裝有一部使用多年的ZW 06導航雷達。 仔細欣賞過這朵「鬱金香」之後不難發現,為了讓小艦扛上區域防空的重任,L型在對原型艦總體布置和武備配置做出了調整之後達到了具備區域防空,點防空一近程防禦三個層次的防空作戰能力的目的,從而與特羅姆普級防空護衛艦的防空作戰區域協調一致。為降低成本,L型在設計時嚴格要求在S型護衛艦原有艦體框架內進行研製,最終將主尺度控制在130.5×14.6×4.3米,滿載排水量3750噸,與原型艦差別不大,在有限的經費和平台上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預期的作戰能力,荷蘭艦船工程設計部門的技術能力讓人欽佩。 隨著新一代七省級防空護衛艦的服役,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級和特羅姆普級護衛艦在荷蘭海軍中的使命也告一段落,但前者的建造時間較晚,仍具有繼續使用的價值。2005年,「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號和「懷特·德·維茨」號從荷蘭海軍雙雙退役後就立即移交給了智利海軍,雖然並不是最現代化的艦隻,但她們的入役使智利跨入了擁有區域防空艦隻的大門,智利海軍對其引進十分重視,同時在智利國內輿論中也頗受追捧和肯定,因此智利海軍分別以「拉托雷海軍上將」號(FFG14)和「普拉特上尉」號(FFG 11)這兩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名字來為其命名,並計劃對其做進一步升級改進,兩朵別緻的荷蘭「鬱金香」必將在異國繼續綻放出新的光彩。
已經成為智利海軍的「拉托雷海軍上將」號(FFG14)L型護衛艦
推薦閱讀:
※【荷蘭】花田「艷遇」
※命不該絕!荷蘭自行車手連續兩次躲過馬航空難
※自駕荷蘭,一起看春天盛放
※上海鮮花港的鬱金香開得比荷蘭更艷
※荷蘭阿姆斯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