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泰國政局動蕩根源的分析

南昌大學前湖論壇泰國最近又爆發了新一輪的政府危機。 2009年4月8日,泰國反獨裁民主聯盟持續兩周的反政府示威進入了高潮,10萬名支持前總理他信的「紅衫軍」在曼谷街頭集結要求現任總理阿披實下台。11日下午,上千名反政府示威者衝進東盟系列峰會新聞中心,導致原定在泰國帕提亞舉行的東亞領導人峰會被迫取消。泰國總理阿披實同日宣布帕提亞進入緊急狀態。12日下午,由於示威者造成局勢的加劇,阿披實又宣布曼谷及其周邊地帶進入緊急狀態。據4月17日的媒體報道,泰國前總理他信的政敵、人民民主聯盟(民盟)領導人林明達當天清晨在離家上班途中遭到不明槍手機關槍掃射,林明達和他的秘書、司機都在此次事件中受傷,所幸沒有生命危險。至此,泰國局勢已陷入一片嚴重騷亂中。 泰國,這個位於亞洲大陸中南半島中南部,人口約6500萬,有著「亞洲第五小龍」之稱的國家,其實對於政治危機並不陌生。泰國的軍事政變之頻繁與成功率之高,堪稱舉世罕有。據統計,自1932年君主立憲以來,泰國共發生二十多次政變,平均不到3年一次。但自1995年以來,則僅發生了2006年推翻他信的一次軍事政變。從2006年2月政局陷人動蕩至今,泰國已在兩年半的時間裡,相繼更換了五位總理。從他信到素拉育,再從沙瑪到頌猜,再到現任的阿披實。儘管泰國總理「走馬燈」似的更迭,而政局在各派力量的衝突與糾葛中,卻始終未見平息的跡象。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想,泰國的政局為何如此動蕩?尤其對一個從1932年就已經實行君主立憲制,至今已有70多年憲政史的國家來說,這種民主政治的不穩定有著什麼歷史成因嗎?或者按照俞可平先生的比喻,泰國該如何使本國的民主象陀螺一樣運轉下去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得不首先追溯一下泰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歷程。 一、 泰國的民主政治發展歷程回顧泰國的憲政歷史,我們可以看出,其政治發展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起始於1932年6月,當時一群自稱「人民黨」的年輕軍官和文職官員發動政變,推翻了泰國的君主專制統治,首次引入了君主立憲體制,在東南亞建立了最早的民主政體。泰國新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實施一院制,議會的議員一半由選舉產生、一半由任命產生,行政權由任命產生的軍人和文職官員共同掌握。這種由任命而非選舉掌握政治權力的方式顯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體制,但即便如此,它還是發展了民主政治的雛形,啟動了泰國的民主化進程。可是,就連這種形式的民主統治在泰國也沒有持續太久,1938年之後以批汶為首的軍事力量完全掌握了泰國的政治權力。雖然從1944年到1946年泰國又經歷了兩年的文官統治,並在此期間通過了一部新的憲法(1946年憲法)、舉行了泰國歷史上的首次競爭性選舉。但是1947年11月以批汶為首的軍人再次發動政變奪取權力,建立了軍事威權統治,泰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進入了停滯期。泰國民主政治的第二個發展階段從上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泰國的資產階級話語權逐漸擴大,中產階級的規模和影響力也日漸顯著,他們對軍事威權統治的不滿日趨激烈。1973年10月,曼谷的學生和知識分子舉行遊行示威,要求軍政府通過一部永久性民主憲法,社會各界群眾隨即加入,遊行規模迅速擴大。在社會各界的反對聲中,軍事獨裁者被迫流亡國外,泰國長達26年的軍人威權統治暫時落下帷幕。在推翻軍事威權統治之後,泰國於1974年通過了一部新憲法,規定下議院完全由選舉產生、上議院由國王任命,行政首長必須從民選議員中產生,並在1975年1月根據新憲法舉行了大選,產生了主要由商業經營和文職官員組成的新政府。新政府實施了包括言論自由在內的一些自由化政策,泰國民主政治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從1973年10月到1976年10月被稱為泰國的「開放政治」或「民主試驗」時期,泰國的民主政治發展經歷了第二個春天。但在民主試驗期政治精英在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上的嚴重派系分化,政府更迭頻繁;學生和工農運動也持續高漲,不斷向政府施加壓力,而軟弱的文人政府無力控制局勢,軍人以此為借口於1976年10月再次發動政變,結束了泰國民主政治的第二次發展歷程。第三次個發展階段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1988年7月舉行的大選中,差猜.春哈旺領導的泰國民族黨贏得議會多數席位,他本人也成為泰國自1976年以來首位民選總理。但差猜.春哈旺當政後其民主化措施、特別是抑制軍人權力和干政的政策引發了軍事力量的不滿,他們在1991年2月又一次發動政變,恢復了泰國的軍事威權統治。在泰國民眾的強烈反對下,1992年9月,泰國通過選舉形成了新一屆的文人政府。新建立的文人政府實際上既非民主政體,也非威權政體,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半民主政體。主要因為泰國的選舉缺少公平性和競爭性,立法機構的上院議員依舊通過任命產生,軍隊依然通過自己擁有的新聞媒體、銀行、實業影響著政治運作,自利、短視的傳統職業政客阻礙了民主政體功能的發揮。所以說,1992年泰國的民主化鬥爭並沒有實現泰國民主政治發展的突破而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體。1997年的金融危機為泰國民主政治的第四次發展提供了契機。在長期呼籲政治改革的中產階級和議會中反對派的支持下,泰國國會於1997年9月通過了一部新憲法,並於10月開始生效。這部新憲法在泰國的民主政治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它首次規定泰國的議會無論上院下院完全由選舉產生,擴大了議會對政府的監督權力,改革完善了選舉制度和政黨制度,設立了獨立的監察機構,實施地方政府民主自治,增強了民眾的民主監督權。泰國的民主政治發展因此在1992年的半民主體制上前進了一大步,在制度層面建立了真正的民主政體。而在實踐層面,1997年11月上台的川.立派政府努力使軍人職業化和中立化;1999年泰國舉行了歷史上首次上議院選舉,同年中央政府開始逐步向地方政府下放權力;2001年依據新憲法舉行了下院選舉,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由他信領導的泰愛泰黨在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他信成為新一屆政府總理,並於2005年連任。從1997年到2006年,泰國的民主化經歷了一個持久的春天,泰國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是自1932年以來首次建立了真正的民主政體。但是,2006年9月20日泰國軍方在時隔15年之後再次發動軍事政變,解散了他信政府和上下議院,中止了1997年憲法,軍人組成的國家改革委員會接管了國家政權。泰國曆時最長的第四次民主化就此宣告結束。2008年2月人民力量黨與其他五個政黨聯合組成的文人政府宣誓就職,使泰國的政治發展重新回到了民主化道路上,開始了泰國民主政治的第五次發展歷程。至於這次民主政治發展是否能夠最終完成泰國民主政治的轉型、建立起鞏固的民主政體,現在尚無法做出結論。至此為止,泰國制定並通過了18部憲法,其中可以稱得上民主的憲法有5部,有效時間攻15年零2個月,半民主和不民主的憲法有13部,有效時間攻55年5個月。有效時間最短的一部憲法只有5個月,最長的一部也只有13年5個月。除此之外,泰國還在這70多年時間經歷了20多次政變、23次大選和23位總理,能完成一屆任期的總理只有他信一人。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如果把泰國的民主政治發展比做鐘擺的話,它基本上是在非民主政體、半民主政體和民主政體之間反覆搖擺。泰國的政治鐘擺也不是完全重複性的運動、同等程度地擺向非民主政體和民主政體,而是不均衡的,不斷地加大擺向民主政體一邊的力度、減小擺向非民主政體一邊的力度。 二、 泰國政局動蕩的根源從反對黨聯合抵制民主選舉,到軍人集團在時隔15年後再次發動政變推翻政府,到人民力量黨為派系利益而推動修憲,再到非政府組織率眾暴力衝擊國家機關,都可以清晰地折射出泰國民主制度的脆弱與憲政觀念的淡薄。如果試圖探尋產生這些政治危機的根源,那麼我們的目光將不得不轉向以下幾個方面:(一)憲政先天不足根據亞里士多德的中產階級-民主基礎理論,泰國目前的憲政顯然先天不足。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花了很長的篇幅來論證中產階級與民主制度的關係,他認為,古希臘民主的發達與中產階級的崛起有很大的關係。古希臘社會商業化導致了商業中產階級的迅速發展,從而改變了古希臘社會的政治力量結構,這導致了古希臘社會政治結構的迅速變化。理性科學的世界觀的發展和傳統產權制度的崩潰,再加上中產階級和較窮階級政治參與的慾望擴張了,民主制也就逐漸取代了君主制和貴族軍事制。亞里士多德說,在古希臘社會裡,有權有勢的富人建立的政府形式必然是寡頭制,在這種體制中,只有擁有大筆財富的人才擁有投票權或者有機會擔任公職,排除了大多數人參政的可能性,這在中產階級和下層階級參政慾望日益擴張的時代里必然導致激烈的鬥爭。如果窮人為數眾多並且組織良好,窮人就會建立"極端民主制"的政府形式,沒有教養的窮人傾向於"暴民統治",他們常常踐踏法律,以多數的暴政取代法治,經常因為盲從魅力型民眾領袖的領導而使極端民主制向專制制度蛻化。這說明,由富人和窮人建立的政治制度均具有政治不穩定性,容易導致激烈的破壞性的階級鬥爭。那麼,穩健的民主政治何以可能呢?亞里士多德說,凡是中產階級很發達的地方,均傾向於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穩定的政府形式,在政治參與過程中儘可能囊括所有的人。以中產階級為政治基礎的政府形式不僅是民主的(包括人民或者民眾),並且也是守法的。亞里士多德進一步說,中產階級不發達是政治不穩定和獨裁替代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當中產階級弱小無力並且組織很差時,國家就會分裂為窮人和富人兩派,由於窮人和富人是天然的敵人,兩者之間在政治上往往互相排斥,很難妥協,這就會導致政治不穩定和獨裁。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具有足夠力量的革命中產階級的存在是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設現代法治民主的條件,而具有足夠力量的商業化的、官僚化的中產階級的存在是現代法治民主政治持續穩定的階級基礎。 我們把目光轉回到泰國,直到今天,泰國人均收入還是相當有限的,有著占明顯多數的農村不富裕人口,泰國在本國中產階級還不夠強大的條件下引進西方民主制度,這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實施起來,就會十分自然地傾向於民粹制。其結果也必然會以犧牲中產階級的利益來滿足比較貧窮階級的物質利益。他信政府在他的第一任期就實施了許多偏向農村的政策,其中包括:負債農民三年緩債計劃,一鄉一特產計劃,鄉村基金計劃,三十株治百病計劃和仁愛系列計劃等等。這些計劃雖大大贏得農村選民的認同,但同時引起城市中產階級的強烈不滿,這種城市精英與農村貧民的利益對立,成為影響泰國民主政治穩定的主要癥結之一。(二)軍人干政的傳統在對泰國民主政治進程的考查中我們可以發現,民主化最初是在1932年由年輕的軍官通過軍事政變啟動的;而在1932年到1958年間,泰國又發生了五次軍事政變。此後在泰國的政治發展中,一旦遇到衝突和矛盾,政變成為最經常被考慮到的工具,即便是存在更優的方式和工具也不再被考慮,由此泰國形成了一定的軍人干政傳統。形成這一傳統的另一重要原因還在於泰國的軍事力量在1932年後的政治發展中沒有被國家化,反而很快演變為追逐自身及其庇護者利益的獨立利益集團,而且他們習慣了採取軍事政變的方式來追求和維護其利益,從而強化了這一傳統。(三)泰國國王在泰國,君主專制有著悠久的歷史,再加上家長制和君權神化,自然就需要一種專制獨裁和忠君、服從的文化。從1782年以來的曼谷王朝就規定國家的一切法律、命令均由國王頒布,全國的行政事務都要以國王的名義進行處理,任何國家大事須由國王親自裁決。任何人都不得平視國王,見到國王時須頂禮膜拜,強化國王的神秘性與權威。這種文化容易形成上級的集權和下級為了尋求保護而依附的裙帶關係。而現代民主制度則要求分散權力,要求對事不對人的負責任態度,這種制度的建立時以社會多元化為基礎的,這與泰國現有的民主政治文化明顯不符。其次是家長制原則。國家被看成是家庭的擴大,而國王就是這大家族中的家長。這一原則擴大下去就是各地方官員不僅是各地方的統治者,也是各地方的家長。這種家長制在實施統治過程中,需要確立「家長們」權威,以使上層統治階級的意志得以執行。再次,泰國從1782年以來的曼谷王朝時期就延續了神權觀念,把國王視為濕婆神和佛陀的化身,樹立了國王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泰國的這種君主專制歷史傳統,對現實政治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使得泰王至今仍然具有無可爭議的政治權威。「泰國的近代政治轉型過程不是通過大革命來實現的,而是泰王們主動或被動與社會其他主要力量(中等階層、軍隊)協商、交易的結果,在這個協商、交易過程中,泰王保留了一些實質性的政治權力,作為國家元首他對重要人事、重要政策有最後的決定權,包括擁有否決國會議案的權力。」經常修改的泰國憲法中有一條是不變的,即國王有不受批評的特權;泰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中,居中的藍色代表國王的崇高地位。除此之外,泰王曾於上世紀70年代兩度干政,以及1992年下令軍方停止血腥鎮壓民運,「民盟在反他信的示威運動中,一直利用泰王名義打『皇家牌』,使泰王淪為政治鬥爭軸心,令朝野深感無奈」。泰國軍人常藉助崇拜泰王來強化自己的干政合法性,所以他們對泰王的效忠甚於對民選政府的效忠,軍隊與民選政府之間的矛盾也使國王成為位置有利的第三方。按照西方民主的標準,軍隊國家化是一個國家是否為民主國家的判斷指標之一,軍隊尊重軍令與政令的統一,成為維持國家安定的基礎。但是泰國軍隊一直保存著實力,享受著額外的獨立性,而且國家法律也沒有能夠將其徹底國家化。二戰結束後,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軍方領袖始終對泰王保持著極大的尊重與順從,因此有學者認為泰國軍隊其實不是政府能夠調動的,而是色彩明顯的「皇家軍」。直到現在,不僅僅是總理任命需要泰王簽署,軍方的高級軍官任免也要經過泰王,同時泰王身邊也有樞密院提供決策諮詢,「一句話,泰王不是虛君」。二、正因為這種長期形成的君主專制和家長制及君權神授的文化傳統,使泰國在1932年政變後,沒有相應地在其他方面發展民主政治的配套措施,在引進西方民主制度的同時,還保留著封建制的殘餘。而在泰國人民大眾民主意識相對缺失的情況下,僅僅對西方民主制度進行移植,也就註定了泰國民主政治的曲折發展。(四)宗教因素宗教在泰國的影響可以說是不可估量的。泰國學者披耶阿努曼拉查東說:「從根本上說,泰國文化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即宗教。」泰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是小乘佛教,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之稱。小乘佛教的主導思想是勸導人們積善功德,核心是「業」。認為個人得救主要就是他的「業」,今生受的苦即是前世造的孽。在泰國,每個人都要到寺院去出家為僧一段時間,出家為僧是泰國人行善積德的一種方式。佛教對「業」的倡導使得人們注重的是現世和將來,而對於過去則很少在意。佛教「業」的思想整個地影響了泰國人的世界觀,泰國人的95%為佛教徒。佛教歷來都是國家進行政治統治的重要方式之一。愈到底層百姓,佛教的政治統合功能愈加明顯。其中,佛教發揮作用的途徑就是通過大量的禮儀習俗的約束表現出來。「實際上,宗教提出的行為規範——習俗、禁忌、戒律等都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或半強制性,是社會控制的一個重要力量,統治階級常利用它維護政治秩序。正是這種消極的宗教觀,使人們形成了對王權的敬畏和對權威的順從,造就了人們對政治態度的冷漠和消極,加上權威主義的存在,使人們更易於聽從那些具有更高的「業」的人來使喚,形成慣於服從上級和不敢反抗特權的習慣。這雖然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卻不利於民主政治的發展。以上是我在對泰國政治考查中得出的導致泰國政局動蕩,或是影響泰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最基本的四個根源。(可能是我的一些淺見,也可能不全面,歡迎大家批評指正!)關於泰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前景,從泰國反覆循環的民主發展道路來看,基本可以斷定,2008年新建立的泰國文人政府和民主政體只是泰國民主政治發展道路的一個新的循環的開始,泰國政治發展的基本路徑沒有改變。在本國中產階級沒有足夠強大、傳統社會結構沒有打破、君主立憲制度沒有完善、牢固的民主政治文化沒有培養和發展之前,民主對於泰國社會來說永遠只是可以運用的工具之一,政治局勢也會面臨周期性的動蕩。泰國政治難題的真正化解,還面臨著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推薦閱讀:

十二種人中面相圖文分析
144類星盤分析:廉殺在丑未入命
感情出問題 分析這三方面原因
慚愧學人時空八字分析要點.doc

TAG:泰國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