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軌跡精華

軌跡精華第一章 解放思想 我之所以如此地強調解放思想,自然有我的目的。大家也許知道數學的學習關鍵在於掌握解題思想,而不在於作題的數量。武術也是一樣的。學武的關鍵在於掌握武術思想,而不是掌握招數的多少。對於現代的城市人,像我們廣大學生,關鍵要從武俠小說中解脫出來;從武俠電視劇中解脫出來;從自以為是中解脫出來;從個人幻想中解脫出來。

第一節 打鬥理念解放 真實的打鬥,從外型上相似於流氓地痞的街頭巷戰,內涵上反映的是人體的高速、高質、高協調性、超負荷的物理運動。武術高手一人之所以能敵十,依憑的是超強的體魄,堅強的意志,純熟的技術,豐富的經驗,極限的速度,沉重的力道,原始的反應,壓倒一切的氣勢。我主張「三心」,即瘋狂的殺心,置生死於度外的決心,對戰場觀察的細心。

第二節 訓練理念解放 不要把武術訓練看成一種玩笑,訓練場上永遠是嚴肅的。不吃苦,決不可能練好武術,這一點我敢保證!只有在訓練場上多流汗,才能在戰場上少流血!寧可在訓練場上累死,不可以被歹徒打死!花枝招展的招數是不可取的。請擺正心態,不可以追求新鮮。俗語云:不求千招會,只求一招熟。練一千遍的直拳是無法與練了一萬遍的直拳相比的。當你抵抗著枯燥打出一拳時,你已比剛才的你強大得多了。記住!練武無捷徑!重複是最好的老師!

第三節 防衛理念解放 我們生活在法制社會,遵紀守法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自然打擊犯罪也是我們每一個正義公民應盡的義務。見義勇為永遠是強者的專利,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更是我們每一個武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自衛術,狹義上講是自我防衛技術,但在廣義上則是維護國家、集體、人民利益不受侵犯的技術。我希望大家始終站在廣義的防衛概念下,勇於與惡勢力做鬥爭。

第四節 現代武德理念解放 武德,顧名思義,即作為一名武者的職業道德。切記,不要把小說大師筆下的武德搬到戰場上來。否則,你將迎來不計其數的血的教訓!所謂的「正人君子」、「點到為止」、「適可而止」等觀念統統拋開。我主張,能從背後襲擊就不要從正面進攻,能用武器就不要徒手。與歹徒根本沒有什麽道義好講,對待歹徒要比他還「小人」,「君子」的一面還是留給好人吧!有些人,身懷武技,卻當著歹徒的面給他上政治課,其後果可想而知。政治課要上,但要在打倒他們之後上,而不是他囂張之時。歹徒大部分都是瘋子,他們既然選擇了犯罪,就有了死的準備。跟他們講仁義道德是自己送自己的命!一個歹徒究竟能抗多大的打擊,我們是無法知道的。他將要傷害你或他人到什麽程度,我們也不知道。歹徒總不成在脖子上掛上一個牌子,明碼標出自己的抗擊程度和犯罪程度,然後你再據此給予他以不輕不重的打擊。相信除了武功登峰造極者,誰也沒有把握能全身而退。事實是,打到歹徒喪失戰鬥力就行了!

第二章 基本擊打技術

第一節 拳的發力技術 相對與人體其他運動工具來講,是最為靈活的。拳法技術相對與其他技術也較易掌握,上手。人類原始的搏殺技術中,手搏多達 80% ,古今的拳學內容,訓練方式和發力成次也最為繁多和複雜。依我個人體認,拳法在短期內的自衛效果最好,也最達到一定的修養程度。這一節就讓我們一起來打好幾種自衛術中常見的拳法吧! 在講基本技術之前,讓我們先學會搏擊的戒備式。 戒備式基本姿勢:自然站立,兩手成防禦式(具體姿勢不限),晗胸拔背,目視前方,兩腿適度彎曲,腳跟略抬起。 戒備式無固定架式,全憑個人習慣,但上述原則必須遵循!

一.前手直拳 1 .原地前手直拳的發力要領: 松肩,沉肘,直線擊出直線返回,發力乾淨利落,一觸即發,快打快收,松出拳,緊到位,松彈回,猶如拋石子將拳拋出。 2 .移動前手直拳的發力要領: 整體行進,注意和步法的配合,其餘同上。 3 .說明: 前手直拳距離攻擊目標最近,擊中率在身體其他各攻擊武器中也最高。一般來講,前手直拳只做騷擾用,為後手重拳或側踹做掩護;又或變拳為指插對方雙眼,咽喉。其貴在快而不在重。 4 .訓練 原地訓練三面擊打,即前、左、右三面。移動訓練前手直拳配合寸步,斜進步擊打。

二.後手直拳 1 .原地後手直拳的發力要領: 同前手直拳,不同在發力要猛和沉,更多地配合脊椎的搖振。 2 .移動後手直拳的發力要領: 同上,整體移動。 3 .說明: 後手直拳距離目標較遠,其隱蔽性較差,對擊打技術動作的要求也較高,是所有拳法中最難練的一拳。其以擊打力量大而著稱,往往做結束戰鬥的一擊。 4 .訓練: 三面擊打,配合斜上步,寸步擊打。

三.拋拳 1 .發力要領: 進步要快和猛,松肩沉身,猶如向遠處拋石子,是拋勁而不是推勁。 2 .說明: 拋拳是直拳和栽拳的雜交。它具有直拳的擊打外形和栽拳的擊打力度。其運行軌跡呈拋物線形。是街頭打鬥中最常見的一拳。在前手直拳的掩護下,它具有很好的隱蔽性。行家稱其為冷拳。 3 .訓練: 前手直拳接上步拋拳。

四.斜拳 1 .發力要領: 脊椎斜搖震蕩發力,配合轉身,拳的擊打與身體的擰轉搖振同步。 2 .說明: 斜拳又分為左上斜拳、左下斜拳、右上斜拳、右下斜拳以及左右平拳。上斜拳一般與彎步配合截擊來拳,或讓位擊肋和下巴,或主動進攻;下斜拳一般與倒步配合截擊來腿的脛骨。斜拳是重拳家族中的佼佼者,往往具有一擊必殺的效果。上斜拳練得好,就沒有截不住的拳;下斜拳練得好,就沒有截不住的腿。 3 .訓練: 彎步上斜拳,倒步下斜拳。

五 拳法大綱總結 標準拳法除以上四拳外,還包括橫拳(反背拳)、栽拳、寸拳等。考慮到我們所屬自衛術範疇,所以,只要練好以上四拳,防身自衛措措有餘。希望大家勤奮練拳,成為高手指日可待!

第二節 肘的發力技術 肘,發力形式類似於拳,與拳同屬。不同之處在於運行力矩短。但力矩短有力矩短的好處,即易發整體力。故肘法進攻以力道沉猛而著稱。俗語有「寧挨十拳,不挨一肘」的說法。 一.刺肘 刺肘是直拳的孿生兄弟,同屬直發力的代表。發力要領在於脊椎的立雲搖振,整體隨肘推進。 二.擺肘 擺肘發力同屬斜發力代表。打法似斜拳。關鍵在於脊椎的斜雲和平雲搖振。 三.砸肘 砸肘發力關鍵在於整體的提沉,提時蓄力,沉時發力,對付報腿有奇效。

第三節 腿的發力技術 腿,是遠距離攻擊武器。腿的基礎作用在於使人體發生位移,所以把它抬起來打人,相對來講就困難一點。但腿法經過長期的嚴格訓練後,同樣也會靈活異常,甚者可在短距離內發寸勁。腿法發力要點有三:一 . 搖臀 二 . 放胯 三 . 高抬膝,弧線運行。膝關節的收放,臀胯的折放是腿法爆發力的來源。再配合以整體推進(支撐腿的寸步移動),方是腿法修正的正軌。

一.邊腿 1 .發力要領:側放胯,擺臀,弧線折放腿,注意體會發力過程中的協調性。發力點在於腳背和脛骨下端。其物理模式似抽打,起腿要抬高膝。 2 .練習: 單腿反覆提膝 50 次一組,分三組(分左右) 以上訓練交叉練習。等提膝速度可觀後在練邊腿。

二.側踹 1 .發力要領: 放胯,弧線放腿,著力點在於攻擊腳的外側。 2 .練習: 單發腿,交叉發腿各 50 次,分三組。

三.正蹬 1 .發力要領: 拋射,意在將腳像拋石子一樣拋出,著力點在腳跟。 2 .練習: 正提膝單式交叉各 50 次,分三組。 單腿和交叉各 50 次一組,分三組。

四.連環腿 連環腿即為各種腿法的高位,中位,低位的不同組合。一般是上與下組,上與中組,下與中組等。連環腿無固定架勢,務必在於單式腿法的流暢性很好時才可練習,否則,捨本逐末,一事無成。

第四節 膝的發力技術 膝法是腿法的收縮,是近距離作戰武器。它與腿法的關係同肘與拳的關係。膝一般不作直接進攻,而是在混戰中見機使用。 膝法分為正頂膝,即正蹬的提膝;側頂膝,即邊腿的提膝。 練法見腿法訓練。

第三章 功法 功法是技擊的補充訓練,是對拳術的進一步修正。超級自衛術精選了中國古代有名的內功訓練法和世界著名拳派的力量、速度等的訓練法。全章分為內功訓練、硬功訓練、素質訓練四部分。

第一節 內功訓練

第一式 渾元樁功 渾元樁的姿勢是兩腳平行而方,左右分開,與肩同寬,身體重心落在兩腳掌上,以保持身體平穩。腿部略有彎曲,以利於下肢產生彈力。兩膝略往前頂,配合練此樁時臀部後坐,以保持前後力量的平衡。兩手抬至胸前,略高於自己雙肩,呈臂半圓、腋半虛的姿勢,以利於實作時的間架配備。兩手手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如抱兩球和狀態,以增長臂部的外撐內裹的力量,並可使力量容易達於指端。雙手與自身距離約有三拳,這可在技擊時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部位。更須做到頭直項豎,身形中正,胸窩微收;周身上下,大小關節,要 " 逢節必頂,逢曲必夾 " 。就是說凡是關節之處,都需要有外頂的力量;凡是關節反面的彎曲部位,都要有內夾的力量,這樣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從而達到動作時 " 一動無有不動 " 的整體運動。除此之外,站此樁時,還要做到頭頂如繩吊緊,這樣可以振奮精神,還能助長下肢動作時的靈活性。肩部稍往後張,使心胸開闊,有利於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兩目微睜,目光遠望,以蓄養精力。全身松,有益於周身氣血的通暢運行,既可養生又可增長技擊時的力量。在意念中要做到 " 凝神定意,清凈無為 " 這樣日久功深,就能夠達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的忘我境界。到此境界,性不養而自養,身不練而自練。久練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氣貫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這就是大成拳所說 ?quot; 神元、氣元、力元 " 的渾元之體,所以此樁法名為渾元樁。

第二式 伏虎樁功 伏虎樁功的具體姿勢是俯卧地面,雙手撐地,肘部成 45 度角彎曲,身體躬起,腰脊外鼓,兩腳略寬於肩,腿成彎曲狀,腳尖著地,頭抬起。整個練功過程中保持內心的安靜,腹式呼吸,仔細體會身體的感覺。堅持半小時不累者為達標。本功久練可達周身抗打,配合以技巧可震斷敵方的手腕。並從根本上改變你的身體承受性,使你變得更強大。

第三式 內力誘導 以上二式為內功的靜態練法,但內力是要靠運動才能發出來的。下面為你介紹軌跡拳學的身法訓練。 身法泛指脊椎運動。身法軌跡基於立、平、斜三類圓。身法總稱為搖,尋什麽圓運動就叫什麽搖。 1 前搖的程序是凸胸、凸後腰、凸背,軌跡是前立圓。 2 後搖的程序是凸背、凸後腰、凸胸,軌跡是後立圓。 3 左搖的程序是凸左肩、凸後腰、凸右肩,軌跡是左立圓。 4 右搖的程序是凸右肩、凸後腰、凸左肩,軌跡是右立圓。 5 左平搖的程序是左凸、後凸、右凸、前凸,軌跡是左平圓。 6 右平搖的程序是右凸、後凸、左凸、前凸,軌跡是右平圓。 7 左下搖的程序是凸胸、凸左腰、凸右背,軌跡是左下斜圓。 8 右下搖的程序是凸胸、凸右腰、凸左背,軌跡是右下斜圓。 9 左上搖的程序是凸胸、凸左背、凸右搖,軌跡是左下斜圓。 10 右下搖的程序是凸胸、凸右背、凸左腰,軌跡是右下斜圓。 要求: 以廣播體操的節奏練習即可。力求松勻,不可僵硬。

第四式 神拳抗打 抗打是內功對抗外來攻擊的具體體現。抗打要經過三個階段的練習,即靜態功法伏虎樁功、動態功法有準備抗擊、動態功法瞎挨。靜態功法伏虎樁功已在前面介紹過,下面介紹動態練法。 有準備抗擊練法: 第一步:馬步站立,吸氣的同時腳跟抬起、手臂以所需之姿勢抬起,氣入丹田後,保持姿勢閉氣幾秒,然後突然爆發,鼻口噴氣,橫膈膜驟緊,腳跟猛砸地面,同時抬起的雙手猛力拍打要鍛煉的抗打部位,如胸、肋、腹等部位。 第二步:兩人馬步對立,互相內外側撞臂、撞腿,然後一人擊打另一人,擊打部位要在之前商量好,以免造成事故!被擊者以「第一步」時的狀態迎擊即可,切記!要迎擊,不可被動挨打。迎擊即用身體與來拳或腳對撞。 第三步:瞎挨即同第二步,只不過在擊打前不要商量,除了口、耳、鼻、眼、喉、胸口、襠、脛骨等要害以外其餘部位可隨意擊打。當功力有了一定水平後,可來一點更高級的,即挨打者把眼睛蒙上,任對方從不同角度攻擊。以此來鍛煉第六感。 擊打力度要由輕到重,不可莽撞行事,否則長期不正確的抗打訓練可能導致身體終生內傷。

第二節 硬功訓練 硬功訓練的關鍵在於持久練習,沒有捷徑可走。一些武術書上寫的硬功訓練方法繁之又「煩」,其實是其故弄玄虛或自己根本沒看清本質。硬功是最簡單的,也是較難練的。它需要超常的耐性和韌性。吃不了苦的人我勸你還是不練為妙!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硬功訓練方法。1 .少林鐵拳功:製作沙袋一個。長2公分,寬2公分,內塞粒狀花椒,沙袋布厚實為好。做好後,將其掛在牆上,與頭同高。戒備式站立,以前面教的標準拳法擊打沙袋,每打一次要悶哼一聲,同時橫膈膜繃緊,目的是發聲發力。長此以往,水到渠成! 說明:沙袋尺寸定在長寬2分米是便於製作和懸掛;內裝花椒粒而不裝石沙或鐵砂目的在於防止產生內傷,要知道,鐵砂有毒,雖用其練鐵砂掌功效顯著,但往往要配合以強性活血葯洗手才行,較好的活血葯一般較昂貴,且用起來不方便,而花椒既可練硬度,又有活血的功效;發力時要發聲是硬功練法的普遍要求,原理同抗打。 鐵拳功的日常修習:雙拳對撞,雙掌背對拍,以拳面撐地,練伏虎樁功。 2 .鐵指功:沙袋同上,以指尖點擊袋面,要求見「少林鐵拳功」。或以指撐地練伏虎樁功。

第三節 素質訓練 第三章 實戰 實戰是武術的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武術,就其最原始的本質來講就是打人術,傷人術,殺人術。與這些無關的均不能叫武術。但武術經過了幾千年的演化和發展,漸漸分出幾個主要的分支,即反映武術原始本質的打鬥技術,如民間武術、軍隊武術、空手道等,以修身養性為目的的養生功、氣功、坐禪功等,以教育表演為目的的院校武術如國家規定套路表演等和以競技為目的的擂台武術如散打,拳擊運動等。我們這裡主要研究和學習的是反映武術原始本質的打鬥技術中自我防衛技術,簡稱自衛術。現在我們的學習開始了。

第一節 自由組合訓練 拳、肘、腿、膝的基本技術已經學過了,那麽如何將它們組合起來呢? 首先要閱讀足量的武術打鬥圖解資料,然後觀察教練的實際演練,最後根據實用性和合理性原則自由組合以前學過的單式技術,從而選擇幾種最適合自己的打法,再經過反覆操練和實作,形成自己的金牌絕招!就這麽簡單,有些武館一招一式地教學生自己編輯好的技術,然而這樣反而不利於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性,而且根據矛盾的特殊性原則,任何一種技術都是無法適合於每一個人的,所以,把技術的選擇權交給學員是最為合適的。

第二節 古今中外打鬥不傳之密 世界上沒有一用就靈的絕招,也沒有看了就會的原則,武術是一門實踐的學問,知道不等於會用,會用不等於能打。只有不斷地反覆實踐和體會正確的打鬥原則(古時叫做武功心法或口訣),才能不斷進步和強大! 走中線者多要身高力大,功力強。走中線突破,就象重炮猛轟,坦克強行推進。走側線者,多是身靈體巧之人。走側線進攻,好比戰爭中的游擊戰,神出鬼沒的,讓人防不勝防。複合性攻擊,是主要的攻擊方式。所謂複合性攻擊,不只是一次打擊,而是手連擊腳連擊,手腳肘膝連擊。不只是這些,有時還要三心二意的打,也就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常用的幾種複合攻擊法有: 1 指上打下。如前手直拳擊頭,下面在給他來個側踢或橫掃踢。打頭踢襠,踢襠打頭。先後順序不同,攻擊的模式相同。 2 裝瘋買傻。象個笨蛋一樣站著,敵人一是輕敵或是迷惑心亂。俗語說驕兵必敗,敵人一旦滋生了驕傲的情緒鮮有不敗者。一旦心亂神散,精神不集中,無論在攻擊威力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都要大打折扣。 防守反擊的模式有:閃擊、截擊、阻擊、迎擊。防守反擊的模式基本上是上面四種,但要從具體動作來說就太多了。所以僅舉幾例,有志於研究格鬥的朋友可以舉一反三。實際上,只要經過一定的格鬥訓練,就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打法。閃打,是其他三種打法的基礎,與它們不可分離。閃,可向前後左右四面八方閃。有一點切記,閃是手段,打是目的。閃是躲開對方的攻擊武器,打是摧毀敵人的武器或司令部。一個閃字可化成掖打和撕打。對手右直拳擊我頭,我向我方左側閃開,同時,我左前手,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向對手的內側推去,同時,我滑步向敵人的右側閃進,同時,右直拳進攻敵人的面部或擊打肋部。撕打則是把對手的攻擊武器向我的外側撥開。 截擊是敵人將發而未發之時,把它扼殺在搖籃之中。如敵人用前踢進攻我,我速提膝側踢,截擊他的膝關節。截擊多用於對腿法的反擊。截擊的成功實施需要速度和反應快於對手。 阻擊是格鬥老手的拿手好戲,這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準確判斷敵人的攻擊路線。這種打法好象埋伏好了,只等敵人上門。專門攻擊敵人的武器。如敵直拳擊頭,我則斜上勾拳擊打敵人的手臂,只要準確,威力也很可觀。 迎擊看上去象個玩命的打法,穿過武器火力點,到敵人內部予以重創。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打法。只要擊中,一般一招即可見勝負。如敵人擊我頭部,我沉身前滑步一前撩手擊襠。 防守反擊能否成功,並不是單靠技術的,還與許多素質有關。如速度、反應、熟練程度。這其中就涉及到得手技術。得手技術包含著格鬥技術的一半內容,但它的原理原則是很簡單的。更多的東西要到得手以外的訓練中去尋找。正所謂功夫在詩外。 得手的秘要已經被格鬥研究大師李紫劍先生接示出來了,這就是:泛視、同動、近取。雖然古人以把格鬥所涉及到的要素都說的很明白。但是李紫劍第一個把得手要素歸納提煉總結的如此恰當貼切。下面讓我們看看這泛視同動近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泛視,目光籠罩整個戰局,如看遠山。看得深,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看得全,前後左右無所不包。正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同動,如影附形,須臾不分先後,和對手同時運動。在要求要有近似於直接的反應。太極中的所謂後人發先人至,即是同動的最好寫照。 近取,近取的經典之作是:奪臂阻膝。因為敵人攻擊我,總是拳和腳在前,離我近,正是攻擊的最好的部位。況且,臂膝被傷,等於武器被繳,剩下的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同動的進一步練習應從模擬實戰中取得。 觀看隊友之間的打鬥,一開始看不出門道。隨著自己的打鬥次數增加,漸漸對拳來腳往,雖然快也不覺其快了。邊看邊琢磨這一拳來,我該怎麼打?那一腳踢來,我有該怎麼防守?逐漸就能明了其中的門道,有些東西是要靠心悟的,語言並不能表達所有。 關於同動的最好練習是單動重複,反覆練習。把幾種攻防模式練熟了,要達到那種近乎自動化反應程度。每個動作沒有幾萬,幾十萬遍是練不好的。所以說不要貪多求快。只要選幾種有代表性的攻防模式練到那種純熟之境,即算登堂入室了。

第四章 冷兵 警戒勢站立。短棍可前手握也可後手握,可雙手握也可單手握。這需要根據棍的長短粗細來決定。長粗一般兩手握,如此才得力,順手。短細的一般單手握。短棍一般與自己的手臂等長,太短無力,太長不好攜帶且速度慢。

一.短棍 短棍的基本技術模式很簡單,最重要的是精熟。短棍的技法要和身法步法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威力。下面的八種技術模式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要一氣呵成,必須作為一個整體來完成。怎樣才能無間隙的完成?這個訣竅就是抽著打,一邊打一邊回拉,這樣速度就快多了,且整個動作也圓順流暢了。 1 劈掃刺。 2 撩掃刺。 3 撩劈杵。 4 撞刺。 5 劈刺。 6 撩刺。 7 掃刺。 8 劈砸。 二.短刀。 短刀的長度在手長和小臂長之間。刀法不宜大劈大上殺,大開大合。刀的運行路線一般高不過眉,低不過襠,左右不過身。刀對刀,刀對棍,絕不允許站在原地不動式的打法,一定要動起來,象瘋子一樣飛快的把刀舞起來。殺閃,閃殺,連續出擊,寧錯勿停,絕不給對手機會。不到對手無法反抗絕不停手。 刀法攻擊要和身法步法結合起來,打出一種氣勢,節奏和韻律來。短刀搏殺,忘我的精神,瘋狂的殺氣,才是格鬥中最需要的。氣勢遠比技術重要。對技術的要求是形成一種本能習慣,建立起格鬥的自動化反應模式,這就是技術的核心法則。 短刀的握法可正手握,虎口與刀尖同向;可反握,虎口與刀柄同向。可持刀手在前;可持刀手在後。出刀之前,刀可藏於腰間的褲帶里也可藏於小臂內用護腕固定。 短刀技術模式: 1 劈刺(砸)。 2 撩刺(砸)。 3 掃刺(砸)。 4 劈掃刺。 5 撩掃刺。 6 劈劈刺。 真正的殺手性技法不會太多的,但一定實用。簡單並不意外著容易。短刀和持械打鬥,最重要的是技術模式的精熟,對敵原則的把握,瘋狂的殺氣。

三.軟兵。 常用的軟兵有鋼絲鞭,袖鞭,二節棍。它們的作用模式和短棍基本上差不多,軟兵以揮擊為主,它的獨特打法為抖。抖的作用模式用語言描述起來很難說清。實際上抖毛巾時的動作和抖鞭時是差不多的,如能抖得和老車把式一樣也就過關了。 軟兵的技術模式 ?

簡易身法軌跡 武術先瘋 我發現很多人在練身法軌跡的時候沒有明白根本的訓練目的是什麼。 老李老是說:不要問,你只管練。 我認為這很要命。 看到廣大武友練身法軌跡大多數都是不得要領 的。要麼是搖頭晃臀的瞎折騰,要麼是動作模式混亂無序,直接導致發力模式錯誤,悔之晚已。 我現在也是,很長時間不練就會回到原來的錯誤模式上去,要練三五天才能板回來。 我來澄清一下老李軌跡拳身法訓練的根本目的--身段自律運動,熟能生巧,自律運動的和諧配合就能造就驚人的能量拋射!!!足可以讓任何人吃不消。很不好意思,我最近不象原來一樣勤奮,已經沒有隨時隨地表現這種同動爆發的能力了,所以不願意在說技術,畢竟我只是在一段時間達到過整體同動的水平,那個時候我想很多人對我有印象,那個時候我經常討論技術。。我是這樣的,沒有達到的不說,沒明白的不吹,我說的我一定能作到!!!現在呢,我很少講技術了,實在是因為自己退步退的很厲害。就我跟王銅徒弟比武那時的水平我自己已經是很不滿意了。很多東西都不在身上了,想起失業那段時間經常苦練到凌晨 3 、 4 點,想起那時的攻擊能力,實在扼腕嘆息不已!!! 但是,我希望證明自己,我是真的研究武術,不是為了什麼虛名,(我曾經怎樣惶恐於老李對我發表的文章不滿意,擔心自己的言論讓老李失望。這一點我想很多軌跡同門都知道。)所以我下邊的文章純粹是自己的心得和經驗教訓,絕無欺負老李不上網,我就瞎說一氣裝專家的意思。 希望能對喜歡軌跡拳的朋友一些參考,不必去經歷我曾深陷數年的誤區。 身法究竟該怎麼練?推薦兩個入門訓練 1 :躺在床上,在全身盡量放鬆的情況下試著讓後背的夾脊穴懸空,注意呼吸自然!!身體放平,再做再放平,無限反覆,腰部也可以照做 ...... 2 :大字型站立,將後背平貼在光滑的牆面,然後在大椎穴不動、胯部不動、身體不離開牆面的情況下將後腰向前突,放鬆,再做。反覆。然後是後背做自律前突動作,然後是上半個軀幹左突同時下半個軀幹右突形成上下對稱平衡反向對稱運動 ------ 這就是身體激烈發力不影響身體平衡的核心技術要領。也是我《發力模式新解》里最強調的東西。身體的左突右突的同動實際上是同時做上下兩個圓的前提,先是左右直線同動,然後是圓的同動。 身法圓運動是先在脊椎旁邊預定一個圓心,然後脊椎鄰近的一個點繞著這個圓心劃圓,而老李將這個運動理解為脊椎這一點從圓心出發邊劃蝸圓邊擴大半徑,這種模式直接導致了眾多軌跡拳習練者發力有搖轉的明顯的預動徵兆。 上邊兩個訓練熟悉之後就能明白什麼叫身段局部自律,那個時候發力只不過擱著一曾窗戶紙而已。沒有這兩個訓練直接練劃圓身法進展必然十分緩慢。收效也不穩定。練十次不如正確的練三次!不信你可以試試,第二個訓練很多人根本就作不出來,一動就影響身體直立的狀態,在身體直立,頭頸不動胯部都不動的情況下,活動中間的身段,一部分向左一部分向右,你試試這有多難吧!!!!這個訓練一旦動起來,你的內功就算入門了。那個時候可以不在貼在牆上,憑空做,感受一下脊椎被拉長的那種感受吧!!!!那是你從未體會過的新奇感受!!!!!一旦體會過,怎麼說呢,象頭一次明白什麼叫生活一樣,會感到精力無比充沛,身心快樂無比,覺得以前真是象做夢一樣在理解武術啊

你問我答近年來有不少朋友由於對我的信任,通過來信的方式提出了不少關於練習軌跡拳學的問題。我把這些歸納了一下放在這裡,希望對有此同樣疑問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有網友問:我練習俯卧樁時感到很吃力,請問這樣練是否會把肌肉練僵硬了?  我想,您可能邏輯思維有些模糊了!不管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包括健美運動),肌肉都不會真正僵硬的!真的肌肉僵硬了就是有病了。舉重運動員雖然看似肌肉隆起,但用手摸上去他的肌肉卻是很有柔韌性的。「練什麼什麼會不會把肌肉練僵了」這個問題,很多年來都困擾著許多初學者,以至於很多人這、也不敢練、那也不敢練。其實只要練習方法對頭了,練習什麼都是正確的。舉個例子:美國有位練習健美者(什麼名字我忘了,但是他很有名。他獲得了數屆健美大賽的冠軍。他就是通過正確的練習方法,可以做到雙手各持一隻很重的啞鈴,左右平舉並且做原地後空翻。世人稱他是「力量與柔韌完美的結合」。有人說了「練習健美者和練習武術特別是中國傳統武術者能一樣嗎?」其實這都是一樣的。因為無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無論是武術大師還是車販走卒,他的身體內部構造都是一樣的。以前的功夫高手,雖然功夫很厲害,可是也不耽誤他肩扛手提。有的還是干著重體力活呢!練習俯卧樁並不會把肱二頭肌練的高高隆起,而是有被拉長的感覺。正真堅持練習俯卧樁的人都明白這種感覺。俯卧樁是增長功力的一種極好的練習方法。大家一定要提高對它的重視程度。所以,想練習俯卧樁的人只管大膽的去練習,完全不用擔心「把肌肉練僵了」這種說法。    二、有網友問:如何正確的體會站樁中的「貫通」狀態,「貫通狀態」真的很重要嗎?  如果想自身切實的感覺「貫通」狀態,就用「俯卧樁」來體驗吧!按照正確的俯卧樁姿勢「站」好,用心仔細地去感覺一下手臂、身體、腿腳都是什麼狀態;肌肉膨起或放鬆到什麼程度。特別要注意胸、腹的感覺。多做幾次,等到對保持這種狀態下的身體的感覺有了感性的認識後,就起來按標準的樁架站好,讓身體對掙起來,仔細的去找做俯卧樁時的身體狀態。等到全身上下都有了俯卧樁的狀態,就是貫通!!「貫通狀態」對一個拳手來說十分重要!武學經典名著《九要論》的頭一論談得就是貫通(一貫狀態)。它說,什麼是一貫狀態呢?「從上至足底,內而有臟腑筋骨,外而有膚肉皮膚、五官百骸,相聯為一貫者也」;它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下欲動而上自領、上下動而中節攻之、中節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它的好處是什麼呢?「 ...... 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泰山;當時而動,如雷如塌,出乎爾而疾如閃電。」通俗的說就是:靜如泰山,動如江河一瀉千里,浩浩蕩蕩沒有什麼可以抵禦;又如爆竹炸裂;如爆竹炸裂,使人捂耳朵都來不及;全身貫通後,你不用去刻意的追求,身體自然的就會整體膨脹、有放大感、身體充滿了棚勁、小腹渾圓膨脹、呼吸平穩正常。當保持貫通狀態十分鐘左右時,身體可經得住同等功力的人的猛烈拳打腳踢。這是練習「放鬆式站樁」的人根本體驗不到的。貫通狀態形成後,在進攻的瞬間都會自然而然的形成這種狀態,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保護狀態,從而不怕相對的擊打;同時又能發出極大的力量。在瞬息萬變、快如閃電的搏擊中,無疑又對勝利保證增加了一個籌碼。

三、有網友問:我的發力技術很不過關,所以在練習、使用器械時總是感到力量不大、出手的速度也慢。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一些?  發力技術不過關並不是不可以練習器械的。因為使用器械講究的是老到的經驗和精確的落點!器械(兵器)本身的性質就決定了它的殺傷力一定比赤手空拳大。可以給你提供兩個小竅門來解決出。手速度問題和力量問題一、除了雙手持棍外,無論持什麼器械,在出手時持械手的手腕一定要有一個劃園的動作!這個園是從內到外旋轉著劃的。邊劃園邊將器械掄起。且忌直接將器械直接抬起打擊。這個小動作在面授講解時簡單極了,一講就明白。可是落在文字上可就有些夾纏不清了。總之你多想想,多試驗幾次,一定要去理解「手腕旋轉劃園」的意思。只要做到了,速度一定會大大加快的!至於力量,在打擊時要用「開合力」,可以解決發力不足的難題。所謂「開合力」就是在將要打擊時身體盡量縮成一團,打擊時身體要盡量展開。舉個例子:我右手持短棍,右手、右腳在前,將要用掃棍打擊對方右外側,在出棍的一開始身體盡量向自身中線合攏,使身體縮成一團,同時身體略微向左轉,出棍後身體用力向右轉,身體在瞬間猛然展開,用身體展開的慣性帶動持棍手的手臂向右外側掃去。這樣就會大大加快出手的速度和力量。空手時也可以多練練身體「合攏、展開,合攏、展開」。只要練習常了 , 就會改善自己持械攻擊的速度和力量。    四、有網友問:有網友問:我的發力技術還可以,使用劈拳時可以做到一拳將對手打的坐到地上,打其肩架時也可以使對方向前一頭栽倒。本來我還很得意,但是近來聽一些練習某某某拳術的人說「好的劈拳是將人打的倒飛出去而不是原地坐下。」聽到這些我很困惑。請問真是象這些人所說的哪樣嗎?  首先我要聲明的是我不同意這種說法!當我看到這位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後,我特意在「徒手禪宗」中的「劈拳」一節中增加了一個篇幅,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請參考「每期一拳」中的「劈拳」!    五、有網友問:我在練習獨立蹲起時總是站不穩,怎麼辦 ?   練習獨立蹲起時一定不要著急!剛開始時站不穩是很正常的。你可以這樣做:側身對牆站好,身體距牆一臂遠然後用中指尖輕輕點住牆,再做蹲起!可別小瞧指尖點牆這個小動作,它的確可以幫你暫時的維持身體的平衡。當你的身體要東倒西歪時,指尖輕輕一點牆即可把身體擺正。身體平衡了後再把指尖脫離開牆。等到身體再要歪斜了時再用指尖點一下牆。如此反覆。等到腿的勁力增長了後,再慢慢地使指尖脫離開牆,最後達到完全靠身體來維持平衡。我勸你「獨立蹲起一定要堅持練下去!到按正確要求做到一百下時,那股腿力配合軌跡拳學獨特的腿法發力,勁力足可以踢死人!  六、揉石球的確對長功力很有幫助!特別是對練習推手者,幾成必練之技。石球功夫有成,雙臂力量大增,手上還有一股「粘勁」,使人粘著就受不了!揉石球並無特殊的「秘訣」!它唯一的「秘訣」就是只要雙手按住,而不是托住。無論單手、雙手,在牆上按住後只管揉就是!千萬不要托住,那樣就沒什麼功效可言了。按住後在牆上怎麼揉隨你得便,畫園、畫八字等等等等,不必拘束!    七、有網友問:我在家苦練步法,可是總是不見效、速度不快。請問步法怎麼練?  練習步法時必須有明師在一邊言傳身教地指點,否則根本不可能練好!這一點是毋庸置否的!否則還要面授幹什麼?!步法速度不快,毛病出在「節奏」上!我把在動步一瞬間的動作稱為「高頻震顫」。關於「高頻震顫」有其特殊的練法。在面授時練習不算太難。但是自己在家自學可就有些困難了。「高頻震顫」練好了,動步時的時間時值會大大縮短,走起步來就象風一樣。有一股「瘋牛怒虎」的氣勢!至於步法的發力,只要調整好臀、胯的角度,加強「突發立止」的訓練,都會有所改善的。如果您是在家函授自學,請恕我不能詳細講解,因為這實在是太難了!如果你經過面授,那麼我所講的你可能會明白些。你去「練功訣竅」中的「關於步法」這一章好好看看!我想對你是一定會有幫助的!    八、有網友問:我是在家自學拳法的,聽說腿法無論踢什麼腿都要求「重心前置」。請問什麼是「重心前置」?  「重心前置」是指腿發力攻出的一瞬間,身體重心是向前的,而不是象散打之類的武術在踢腿時都要求身體後倒(靠),即身體重心向後偏移。「重心前置」的好處是有利於腿法的整體發力,在攻擊到位的一瞬間把整個身體的力量「貫」到對方身上。從而使自身在攻擊時遇到阻力,身體也不會失去平衡的。那麼這時有人會問,這樣的話速度會不會慢?請放心,軌跡拳學獨特的臀、胯角度的調整,會保證在保持自身最大力量的同時,速度也飛快的。而類似散打那樣的「重心偏移靠後」式的腿法,只有利於腿擊幅度的提高,只要距離不合適(比如碰到類似於「虎撲」式的封堵),無有不立刻失去平衡的。而且它的力量也也不見得大到哪裡去!這一點你要好好體會。如果做不好只能說明兩點:一、你沒經過面授或沒親眼見過這種發力時的身體狀態;二、你做不到是你沒做好!    九、有網友問:我是練習散打的,沒有練過中國傳統武術。但是想請教,如何把拳頭練硬?練鐵拳功和鐵臂功成嗎?  呵呵,練成「鐵拳功」、「鐵臂功」又如何?很硬嗎?我試試可以嗎?把拳頭練硬?練到什麼程度算是硬?如鋼似鐵?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吧?!把拳頭練硬的目的無非就是想增加打擊力度,這樣的話你根本就不必去練什麼「鐵拳功」、「鐵臂功」!一個正常人的拳頭只要稍加練習,打在人的要害部位莫有不出現嚴重後果的!就算把拳頭練的象鐵一樣,一個高手的行動你連摸都摸不到他,還想把這「如鐵的拳頭」夯在他的身上?別幼稚了!須知常年練習「鐵拳功」、「鐵臂功」的人,增加的無非只是拳面老繭的厚度而已,損壞的是手臂神經和手臂皮膚敏感度。年歲久了,莫不是神經痙攣,象抽雞爪瘋一樣。真正追求武學的人,都千方百計地使自己的手臂皮膚靈敏度增加(比如練習推手),從未聽說有去故意破壞、摧殘自己的。你要明白,練習功夫是用來強化自己、有利於自己健康的,而不是用來摧殘自己的。練習功夫要順應生理!!如果你只是追求拳面的硬度想增加點殺傷力,可以這樣做雙拳拳面向對,反覆對撞。以一百二十個數為度。如此長期練習,打壞歹徒鬆鬆的。再教你個方法:戴上「鐵拳頭」,一擊即可發出世界拳王的力度來!交手時只要打正了,莫不一拳打得歹徒皮開肉綻、骨斷筋折!說到這還順便提起:前幾天有位「鐵」朋友和我打賭,要把他的「鐵」功夫用到我的小臂上。結果幾記「鐵沙掌」還不過癮,又「友情放送」了幾個「鐵拳功」,也並沒有感覺怎麼地!反倒是他疼的呲牙咧嘴!我告訴你,只要站樁掙出「味」來,不用練「鐵」功夫,抗擊打能力也是相對驚人的!    十、有網友問:我在與人打鬥時,經常被人家的「虛招」晃的「一愣一愣」的,自己怎麼克制也不見效。為此我很苦惱。請問如何克制這個毛病?  這是你並未真正理解正真的中國武術的打鬥原理!並未練好實戰前奏「模擬實戰」的原因。我從不承認有「虛晃」一說!在打鬥中從來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被對手「虛晃」著了,只能說明你的「同動功夫」沒有過關!我的講究是「你一動我就動,把安全交給步法,拳腳只管攻擊」。在對方動的同時,為了保險起見,你應該步走「偏門」,同時進攻。當對方「虛晃」你時,你應該在他一動的瞬間同時果斷的攻擊!而不是去留意他是不是在「虛晃」你!這樣一來,一定會把他的計劃打亂,其無論是真動還是虛晃都無所謂了。這一點請你在「模擬實戰」中多加練習、多加體會!    十一、有網友問:聽人家說練習揉石球時可以把石球放在桌子上(平面)練習;還有,練習樁功的「三步功」時可以練好了一步,再練第二步時第一步就可以不練了,依此類推。請問這種說法對嗎?  這種說法極端錯誤!練功時一種方法一種功效,偷懶耍滑是沒有什麼出息的。揉石球就一定要在揉石球就一定要在牆上揉!這樣對功力的增長才大有好處。當然,用腳盤石球時是放在地上的。但只要是用手來揉,就一定要在牆上!打個比喻來說,我們為了增長臂力做俯卧撐,就一定要俯在地上去做!你若是直挺挺的面牆而立,雙手扶在牆上來做,可以達到目的、增長臂力嗎?恐怕體育老師也不會答應吧?!樁功的三步練法,各有各的功效。像黑熊掰玉米似的,掰一穗丟一穗,是不成的!說是練好了,怎麼叫好了?功夫無止境!只要你用心的去練,練一天就會發覺有一天的變化,今天練的和昨天練的絕對不一樣!所以,好好的練你的,不要讓這些「燕山奇談」來影響你!當然,練到了一定的程度,每步功法的側重點不同還是可以的。

武友問:我在練習進步時,按照您說的一步竄出兩米遠後身體卻不穩定了,怎麼辦?  我教進步時,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是不會一開始就要求他進步定式後穩穩的站定的。因為在初級階段這不可能!有時我甚至還鼓勵他衝出去時站不穩!這是為什麼呢?一、對於初學者的進步,不能要求他一開始就具備了所有的能力;二、進步站不穩是鼓勵他在初級階段練就氣勢很猛的衝出去、出步很急、距離相對的求遠的能力。如果是慢吞吞的、氣質散漫的樣子,你就是要領完全正確了,在我眼裡,也不過就是僅僅的「走步」!在初級階段,大形正確了就直接追求氣勢!至於一些技術細節需要慢慢的剔除改正磨合!  這種情況有兩點:(一)、不要單純的追求很遠!畢竟有些效果是用來檢驗練功效果的。而在某方面來說,檢驗的手段不等於實戰!你先試著縮小步距,然後有意識的用前腳掌「搓地下踩」!多練練就會掌握。這裡需要注意:一、一切出步一定要保持前腳尖正對前方,不可左右偏斜;二、不管前腳後腳,在向前運行要落地前的行程中,一定要盡量保持與地面相對的平行。(二)、在實戰中,不是僅僅要看自己的狀態的,還要看對方的狀態!不能用「想當然」來代替分析判斷!在我看來,進步直拳的最佳的配合技術就是「控制性打擊」(軌跡拳學中叫「掖打」和「定位打法」)。你一步竄進將近兩米遠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追求在遠距離中突然進攻打對方個措手不及嗎?那麼你一步竄進去,目的達到了,就該用戰術了!這時兩人的距離幾乎就是面對面的極近了。你控制住對方,再打擊,不就是成了嗎?!這樣,即使自身歪斜點,又有什麼關係呢?!重要的是結果!是打擊的程度!對於有人批評的高腿踢人容易失去重心,趙道新先生說過「如果這一高腿能把人踢倒踢傷,那麼即使自己倒了,又有什麼關係呢?(話的大意如此,原話忘了)  進步插花直拳的發拳要慢一些,這是正常的。因為人不可能象機器那樣各方面都配合的絕對完美!在走步時為了與地心力抗衡,難免出現諸如身體在極短的時間內失衡、力量的分配瞬間不均等等。有些情況,人力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儘力磨合吧!努力爭取吧!  再說,在實戰中,有些人有些錯誤的觀點,就是速度越快越好!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是錯誤的!(關於這個問題以後再講吧)

有武友問:「磨臀盪胯的要求是什麼?」這個問題當初在練習寸步時我問過老李,老李回答「別管那麼多,只要屁股蛋張圓就行了。」以我的練功體會來說,我認為,到目前為止,老李所說的「磨、掙」是最恰當的用詞了(雖然我也想過好久,用別的名詞來代替它們。但是試來試去,最終還是放棄了)!  我以「撞錘」和「彎步斜拳」來試說明:  在打撞錘時,縱步時臀胯一定是相對收縮的;再前腳射出去的同時,兩個屁股蛋就會呈收縮狀的向前「擠、頂」(狀如忍大便)。這時後大腿自然而然的便會向外擰轉,將身體「催」出去。  這個動作,臀胯和大腿是一起同時運動的,沒有先後之分。屁股蛋收縮,其實就是促使臀胯(在你自己的感覺是兩大腿內側)張圓、掙開!你的臀胯掙開了,大腿也就擰轉了。如不然你試試,屁股蛋向里擰,你的大腿也向里擰,有多彆扭?怕不怕把自己摔倒了?  在走彎步時,當啟動後的瞬間身體的一部分重心在支撐腿上時,另一個腿要向前「走」,這時後臀胯會有一個極短促的「啪」的一下向前呈極小的弧度轉帶的動作,這就是「磨」!磨的抽象解釋就是,一邊的骻在另一邊的骻上呈平圓式的轉動!  這個「磨」是起什麼作用的呢?它是為了加速後腿向前「掄轉」!如果你單純的只用腿向前掄轉,速度不會快到哪裡去的,這是一定的。但是有了臀胯的配合,整體效果就會大不相同。這也就是我常說的「在主體發力時,拳是用脊椎來打的、腿是用臀胯來踢的」!  一個「掙」一個「磨」,就代表了直線型和揮擊型的全部!  所以說,只有當臀胯參與了發力,才是真正的整體發力!  這些要領你掌握了後,自然就會下盤與上肢貫通、力感傳導流暢了!  有些東西不要故意去追求它,當你對動作的要領真正掌握了,就下功夫去實際磨鍊它,你所追求的東西就會不知不覺的「上身」了。終會有一天你才發現,「噢,這不就是這些東西嗎!!!」  有時候你越是故意追求它,憋著勁去想它、研究它,卻往往極易鑽經牛角尖里出不來了!

有武友問:「我在衝撞式步法發力時總是身體失衡,怎麼辦?」  這,不要緊!因為在自己練習時,畢竟你面對的是空氣而不是真正的人!而你一定又是在追求單純的「遠」!  但是,如果是面對對手,你就不必在遠出發動進攻。正常的姿態都是相隔將近兩米遠的距離。這時,一個進步就不會出現失重的現象!因為你的拳頭還在進攻嘛!只要兩人一接觸,瞬間的碰撞就能把你的失重止住!  這一點你在模擬實戰中多體認,就會發現,它不成個問題!  如果想在極好的發力式步法衝撞中發出極好的力來,的確是很困難的!因為好的、極為沉重的發力,需要身體固態型值的良好保持!如果身體姿勢「走型」了,就不能發出很好的力來

有武友問:「插花平拳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如何打出很好的發力?」第一,一定要知道,平拳是「直拳掄著打」的。二、插花平拳如果想快,就一定要在起手上做文章!比如是左式,不能先打左拳再打右拳!這樣在銜接上就會出現「停頓」的現象。具體要求是這樣的:你先嘗試著做手法軌跡中的插花內平雲(不要告訴我你連插花平雲都不知道怎麼做,嘻嘻);當熟練後就去體會一隻手將要出去時另一個手的感覺、姿勢。你用心體認一下另一隻手在先出去的手出去時是怎樣的(運動)?比如左拳先出,就是:在還沒有出任何拳時,它的預動為,兩隻手同時劃圓(即「發力三園」中的「渦圓」),左拳劃園出去的同時,右拳正在划了一半渦圓,左拳出去一半了,右拳就要往外出了;左拳打到盡頭了,右拳就出去一半了;左拳往回走了,右拳就完全打出去了!這樣講是具體的,但是也是麻煩的!不容易理解。通俗點說:在預動時兩拳同時動(同時是用身體的旋搖來帶動的);不要打這一拳時那隻手不動!兩隻拳時時都在劃圓!!!至於拳重不重,那就要看身法發力怎樣了!只要發力略微過關,打出的份量就十分可觀!如果發力不好,那麼只要會適當的運用身體的重心,單純的局部發力,打在人的臉上,也是會滿面開花的!

有武友問:「打插花平拳時身法如何銜接?」左右手的插花平拳在攻擊前兩隻手即開始同時相對平搖。通俗點說就是如果右手先攻擊,那麼在右手劃渦圓的同時左手也開始劃渦圓。只不過左手的渦圓的時差要比右手的稍慢半拍。如果你僅僅是右手打出前右手劃渦圓、左手打出前左手劃渦圓,那麼速度與協調和反映永遠也上不來。

有武友問:「俯卧樁如何正確找整體力?」俯卧樁的大形就是站立式的樁架,只不過雙手掌接觸到了地面。做俯卧樁時你不要單純的去感覺全身的肌肉是什麼狀態,而是要重點去感覺胸腹部的感覺。大部分對俯卧樁的真正意義不明確的人,都會對其心存疑義,於是什麼問題都出來了,什麼「肌肉能不能發僵」呀?「會不會「站死」呀?其實這些問題不用問,等到你能「站」到五分鐘左右,你就會體驗到好處了。放心,不會肌肉發僵的!另外給你一個提示,重點去感覺胸腹部的感覺。站起來站樁時就找俯卧樁時的胸腹感覺。

有武友問:「步伐後驅時大腿為什麼要往外扭?」如果按照一般人的習慣大腿往裡扭,那還是拳學的步法嗎?要求大腿往外扭,是為了「後驅」,即在大腿外扭的同時把力道「扭成一股繩」,把身體「催」出去,在步態上就形成了老拳家津津樂道的「把步蹚出去」。你往裡扭看看,得勁嗎?在步法上會發出力嗎?如果那樣成了什麼樣子!感覺體重壓在後腿上是步法不過關的原因。如果你知道身態的快速轉換(即所謂的陰陽轉換),就不會有此感覺。後驅是暫時的,只是發力生一瞬間的事,為什麼要一直保持它呢?只要你發拳的目標是前方,那麼在後驅後就一定是重心前置的。「高頻震顫」這個名詞是我自己給它起的。描述的是在後驅啟動前的一瞬間短暫的掙脫地心力的問題(當然是暫時的,誰也不可能真正的脫離開地心力)。可以說,每一個真正的中國功夫的發力都有這一步。步法的發力也必須有這一步才能真正的快起來、才能走出真正的「崩勁」。有武友問:「 對於肚臍高度的匕首突刺你認為如何反擊最有效?」無論是你還是歹徒,面對的都是活人。你的「同動」是幹什麼的?只要你同動及時,他的擊刺再迅速又如何?記住,面對持刀對手,要時時動起來。不要在原地不動。要時時圍著他「兜圈子」,向著他持刀手的另一側轉動。既然「同動」來的及,那麼「近取」當然也來得及了!

有武友問:「對手用菜刀劈過來時,你用小刀如何反擊?」正是因為對方的動作突然,你才能準確、有效的擊中他。如你說的,這只是反應問題,在同動練習中會解決。在打鬥中,目標不要特定於一方,在你眼裡,對方只不過是「三條線」。你把握住這三條線,就不會有反應上的倉猝感了。你既然知道、也能夠閃開,那麼這不是「同動」嗎?竟然閃開了,那麼立即突刺反擊還有什麼疑問嗎?

有武友問:「在與拳擊手實戰時,同動真的可靠嗎?」如你所說,那麼你還是沒有真正掌握「同動」。你見過真正的軌跡拳學高手做步法嗎?如果沒見過那你怎麼知道「步伐再快也快不過優秀拳擊手的刺拳」?真正的軌跡拳學高手,他無論是步法還是出拳的速度,比練習拳擊的至少快一、兩倍。在他眼裡,拳擊手是:思維單一、出拳緩慢、戰術單調、身法獃滯!練習「同動」則必須在雙人的模擬實戰中去體認!一個人是練不出同動的。

有武友問:「沒陪練如何提高實戰能力?」用老李的話來說:一個人怎麼談戀愛啊,那叫單相思。實戰格鬥,是人與人的學問。「人與人」是兩個人字吧?!所以就得兩個人來練!這的確也絕無可能有別的選擇!對於初學者、沒有實戰經歷、經驗的朋友,的確有一種幻想,就是能不能我自己就通過一些什麼特殊手段就練習實戰了?這種想法沒有錯。因為我當初也是有這個想法。但實事告訴我們,想法不等於實際。這個想法,就是不實際的想法。你用看比賽的方法,頂多是培養了反映能力,對於實戰是還有一定差距的。兩個人模擬格鬥,最重要的是培養距離的把握、角度的切換、招式的運用、環境的刺激。還有一點就是初步培養了經驗。這些都是一個人所辦不到的。我在教學中就十分注重距離的把握。反覆對學生強調距離。因為在模擬實戰中,你不需要真的打上,但是必須切實的把握住距離感。你用前分腿去踢人家前脛骨,距離遠了踢不上、距離近了(踢的時候脛骨部分都超過對方脛骨了)還能踢出力道來嗎?是不是力都「憋死」了呢!真的找不到人陪你練嗎?還是惰性及某些心裡在作怪?找不到會功夫的人,招一般的人也勉強湊合呀!比如你要練習對付直拳的方法,就先告訴他直拳怎麼打,會不會和規矩不規矩就不要強求了,反正是划出樣子就成。你這時就可以練習了呀。慢慢的讓他加大力量、加快速度,就練習了你!這樣也比自己練強呀!

一個快速提高拳法爆發力的方法肩部空間位置固定,然後握拳,要求拳頭緊握的時候不能讓腕部有生理彎曲,而且不能讓指頭壓迫手心,也就是說手指是懸空的挨著手心握緊,骨頭都是往外撐的,也不對,應該是握與撐的對抗平衡,然後,就開始向肩部的正前方劃圓,前立圓,肩膀不動,全身除了劃圓的胳膊以外都不許動,先把這一點認真的練十天再說!這是局部自律的關鍵,老李在教學的時候強調肩部積极參与,錯!應該分開肩的平扭和臂的前搖,平扭有平扭的技術竅門,搖臂有搖臂的要領,局部自律的第一關老李就讓我們初學走了一點彎路。 十天之後,我想你已經克服了拳頭緊張用力造成的胸部緊張、呼吸也不再被手部用力劃圓而干擾始終能保持自然。沒做到再練十天!然後大家可以體認一下,在前立圓開始划上半圓的時候,肩部向前平扭,要注意,不要探身子,肩部的前送是與另一個肩部的後擺對稱的,這樣就不會干擾身體的中正,和重心的穩定,頭部始終不動。然後在手划下半圓的時候,肩部平扭還原,手臂劃的還是圓,可是由於肩部的平扭運動「干擾」,前立圓的最前段就來到了身體的 中心線前方。整個立圓也就被拉成了奇怪的圖形,那不要緊,只要是感覺到胳膊走的是圓就行,具體空間里的軌跡其實並不重要。然後,你就會漸漸掌握扭肩的力度與胳膊劃圓的速度的配合關係 ---- 猛烈的扭肩,就要快速劃小圓,胳膊的不空也要強一點。輕緩的扭肩,就要慢一點劃大圓。總之要將前立圓的發力點調整到中線之正前方。也就是說,拳頭在劃圓划到最前段的那個瞬間,扭肩動作正好將拳頭調整到中線。這就是拳法輕鬆、凌厲的關鍵。是否能在身體水平轉動的時候,依然做標準的手部前立圓是找到感覺的關鍵。是否能在手部劃圓與扭肩之間建立密切的時機配合是爆發的關鍵。是否能保證頭部位置固定不動是掌握連擊直拳的關鍵。 一直要等到你對這個動作模式非常熟練之後,你才可以改變運動模式--將手臂的圓變成邊劃圓邊伸臂,圓被扯開,上半圓變成了長軸上半橢圓,下半圓變為短軸左半個橢圓,小心的將圓動作里加上一些前沖伸臂,快速的直拳就練成了!練成了么?差的遠呢?因為還有活步直拳,直拳還有根據目標的遠近而對扭肩的速度做適當的調整,這就只好通過打手靶來慢慢培養了。這要有步法作基礎。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練功不實戰上場就完蛋。呵呵

女子防身術如同美麗的花兒容易遭致不良之徒侵擾一樣,女孩子越美麗動人越容易被歹徒糾纏。一個清白女子一旦失身於強暴,就可能就此葬送了她一生的幸福。法律的保護網並不是每時每刻都罩在每個人的頭上,也並不是每一個美麗的女孩兒都有條件有資本雇一名隨身保鏢,所以,在橫遭強暴之際,自己保護自己才是最現實的選擇。女孩子用於抗暴禦侮的搏擊術,就叫「女子防身術」。作為一個專業拳學研究人員,我對中外流行的所謂的女子防身術做過長時間的大量的研究,通過實踐驗證,我對其中絕大多數的「絕技」感到十二分的失望,事實證明,拳打腳踢反關節摔跤之類的女子防身術,只是出於編寫人員的主觀想像和良好的願望,完全不適用於文弱女性!把專業人員的格鬥方式推薦給我們的女同胞,我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既然是女子防身術,必然有與通用搏擊術不盡相同的地方。那麼,有什麼不同呢?我認為,一是素質不同,二是手段不同,以女子特殊的生理、固有的體力去應付生死榮辱相關的搏鬥,必須不擇手段、為所欲為,「需要就是理由,效果就是原則!」沒有一個歹徒是在法律公證之後才與女孩子進行堂堂正正的搏擊的,那麼,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當然有歹徒自己承擔!叫動手動腳的歹徒挨打,叫色擔保天的歹徒喪命,就是女子防身術的宗旨!筆者從事拳學研究為時既久,對女子防身術亦薄有所得。本人所指導的女子防身術有三大特色, 1.幾乎不用力氣。人人可以完成。 2.以貼身無保留搏擊為主,不受任何條律限制。 3.簡單、實用,效果可靠。數秒之內,歹徒非死即傷! 以上對其中的部分內容予以簡單的介紹。

一、徒手抗暴禦侮術女子防身一般從守勢開始。除非受過專業訓練,徒手主動攻擊歹徒是很危險的。敢於侵犯青年女子的歹徒一般都比較強壯,所以,女方應盡量避免實力較量。最好的對策是:等歹徒抓住你時,趁機攻擊他!如果歹徒從側面抱住你,我建議你用靠近他的那隻手猛擊他的襠部,不管效果如何,迅即用同一隻手的肘部猛撞歹徒的肋部。這一招就叫做「迎風揮袖 , 」足以使歹徒肝膽俱裂!如果歹徒從前邊抓住了你的肩,我建議你用同側的手輕輕地搭在他的手臂上,然後朝被按的方向轉身,頭一低,即可咬住他的小臂,要緊不要松,搖頭,好了,趁他大聲嚎叫時,你再朝他的腳尖上猛踏一腳,你就可以走你的了!如果你被歹徒抱了起來,要牢記掙扎是徒勞無益的,那隻會是歹徒更衝動。正確的做法是:「溫柔地」用雙臂抱住他的脖子,認準部位,比如是耳朵或脖子,狠狠一口咬下去,准疼得歹徒兩眼發黑!咬緊,拚命搖頭,歹徒就會鬆手。他鬆手你也不要放過它,要緊不要松,勇退纏緊他的腰,掛在他身上,用以之手摸索著扣他的眼,最好挖掉他一隻!這樣一來,歹徒就一定知道他姑奶奶的厲害,甘拜下風了!如果被歹徒面對面的抱住,特別是手不能動時,你平靜地毫不猶豫的咬他一口,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招數!沒有誰能逃脫這一招!一旦你給他破了相,再過三五年他也賴不掉這筆帳!同時等於給他打了個記號,公安局抓他就容易多了!如果歹徒從後面抱住了你,你同樣不要掙扎反抗。你要明白,只有把他「勸」到你面前,你才便於對付他。調動他很容易,我想你會有這個能耐的!一般的色狼在那時是很聽話的。咬呀!咬!這是老天賜給每一個人的自衛武器!只要你聽了我的話,大美人兒的快牙利口,定會給歹徒留下終生難忘的回憶。 二、「武裝」抗暴禦侮術什麼叫武裝?武裝就是用武器把自己裝備起來。不過,如果一個妙齡女子在林蔭道上散步時,也下挾一把菜刀或者手中拎一把板斧,那時在是大煞風景的事!一旦這幅女強人的尊容,嚇跑了心目中的白馬王子,那就是十分令人惋惜了!我建議女子防身用小刀兒。刀要儘可能的小,刀把只要能握住,刀鋒三至五厘米足用有餘了!刀不必專制,小學生削鉛筆用的一角錢一把的小刀對付歹徒足足有餘!可怕的是技術,不是刀具。古人講「寸鐵即可殺人」,即是說 3 厘米長的刀子即可以把敵人幹掉。小刀的拿法是像握錐子那樣,把刀握在手心,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然後,一划了事!怎麼劃呢?劃什麼地方呢?一是劃要害,二是隨便開口子、開叫他無不住的口子!如果歹徒用右手抓住了你的左手腕,那麼,你就朝他的右手腕內側狠狠的劃一下,只要橫開一道深深的口子,你的任務就完成了。受傷的歹徒除非趕緊用手按住傷口馬上去找醫生救命,否則,五分鐘後,他就將因腕動脈大出血而一命歸陰!如果歹徒從側面擁抱你,而你拿刀的手靠近他的身體,那麼,就可以現在他大腿內側上下劃一刀。這是神經敏感區,准疼的他發昏!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可以在劃他任何一條手臂,讓他雙手各捂一處傷口,在想幹壞事是不可能了!拿到手在外就先劃手臂!如果歹徒抓住了你的肩頭、衣領、頭髮,過著扼住了你的脖子,你就劃他的手臂、劃他的身體,亂劃!長長的劃!深深的劃!多多的劃!不要管它怎樣,你只管劃你的!反正醫生有的是縫合線,只要願意它可以自己去縫。不願去,死活隨他便!只要你手中有小刀,背後抱你的歹徒也必然倒大霉!如果你的手在外邊可以活動,找他的手背上劃兩刀,他準會像殺豬一樣叫喚起來。如果連臂抱住,不要急躁,他馬上就會轉到正面來,那時候在割他不遲。你最好「勸勸」他。對於把你抱起來的歹徒,這次就不用咬了!照他的脖子上用力一划,就沒有你的事了!在我看來,人的皮肉還不如牛皮紙結實。我介紹的法兒,就是林黛玉小姐那樣的人兒,用起來也毫不費力呀! 三、居室抗暴禦侮術女孩子的閨房,常常是歹徒想入非非的場所。居室的防範,莫過於拒敵於門外。我建議小姐們在自己的閨房的門後安上兩條小鐵鏈,一頭釘死,一頭加鎖,如果不打開鐵鏈,門只能打開 25 厘米的縫隙為宜。小姐,這就是你抗暴禦侮、防範不測的工事了!這樣的設計,使得急於破門而入的歹徒,必然延誤在這道工事里,欲退不忍,欲進不能。小姐你只需拿著一把水果刀或剪刀什麼的,隔門縫戳他真好象瓮中捉鱉呀!如果你手中有一把小鐵鎚兒,那就更妙了!你順著門縫只管敲,那可真像敲木魚一樣好玩呢!如果熱水瓶里正好有開水,那是再好不過了!劈頭蓋腦潑它幾杯,不信歹徒的頭腦不降溫!小姐,如果你是一個人在家時,鐵鏈子一定鎖好噢!如果您要出門去,不要忘了帶一把小刀噢!

老李的《軌跡拳》應當是近20年來經久不衰的一種新創立的拳法吧,軌跡拳的確理論體系完整,另闢一條路來看待傳統武學並融通當代武學,雖然有些地方有所不妥,但其能長期存在也證明了老李軌跡拳的獨到之處。雖然一直想到竹林見識一下所謂的軌跡拳學祖庭,但一直沒能去。老李曾在一份弟子名單里列了不少網上名人為其弟子(最然其中有的不承認是軌跡弟子,但列在名單內的或多或少從老李那裡得到一些啟示吧),我曾有幸拜訪過其中一位,是老李認可的弟子之一,而他也認老李為老師。以前從軌跡教材中想當然學到的功法,經過這位老師的演示才知道自己沒領會到軌跡功法的真諦。舉個簡單例子,手法軌跡如果相出功夫必須快練、多練,有多快呢?讓自己手指尖充血!有多長呢?一次2小時不停! 下面貼出軌跡部分發揮後的教程,經典教程網上都能很容易找到。

迎風揮袖 中柱   在公開區我曾說要把中柱練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望初習的朋友認真找找。下盤三角強勁支撐,中柱一立,就能上下之「氣」團聚中宮,間架就基本形成,得「氣力之淵」。用樁練,用功舞練。運動中中柱不丟,才談得上撕掖打,否則間架散軟,是撕掖不了人的。昨天我陪練想試試撕掖(此前我一直沒讓他練,因為他軟散),我就陪練,反應雖有一些,結果總是搖搖晃晃,我一棚反把他摔出去了。這樣不行,上去撕掖等於送上去挨打。  撕掖要練到對方越用力頂抗,就越容易把他拔起來才對,這裡就有觸覺敏感為基礎的角度變化、節拍、功力(間架質量)等綜合素質問題。  昨天因天氣冷陪練穿了棉衣,我殺前鋒手就可以發些力了,這個東西也真不錯,手臂上一拳簡單直接,常常把陪練打得旋轉起來。順序倒序都可以用平斜拳來殺手,好玩。  對了,另一個是擊打目標的能力問題,拳頭要練的會跟蹤頭部目標,追著對手躲閃的頭打,他沉身低頭就下斜拳打,仰身後躲就上斜拳打,他退步就追上去打。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向原先的位置打,這就是不要預定目標。打多了這個能力會打出來的。

防線   對敵撕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防線。敵人衝殺過來時,不要膽怯害怕,也不要張狂託大。這是危機四伏之瞬間,就象在山崖峭壁小道與仇敵狹路相逢,要佔據腳下的位置和立身空間,寸土寸勢必爭不讓。敵人發動攻勢就有可乘之機,抓住機勢積極反擊,錯過機會就會陷入被動,大勢不妙。  向外引開來勢就要直線反擊,直拳斜拳都要將力量穿向他的中軸。對從側面揮擺的攻擊,要採取中線阻擊,不要理會側向飛來的拳腳。不要下意識地去攔擋對方的攻擊武器,這種單純的防禦性行為是不可取的。打鬥時要身心活潑,鬥智斗勇,但不要與對方去較勁拚力氣。閃身讓位要恰到好處,不能超出攻擊敵人的範圍,也不要與敵人靠的太近,膠著一塊做糾纏,或是沒有了做動作的空間。  發力不要太猛,以免失去身體平衡,無法做進一步的變化。該進攻的時就要積極進攻,該防守時就要後發制人。進攻時要收住身勢,這樣才能發動插花迴環的連點攻擊,也才能因敵變化。防守中一定要同時反擊,防是為了打。順中用逆,防中用打,是平時訓練及真實打鬥的一大原則。  拳學是行動的學問,按照正確的方法程序去訓練是成功的關鍵。不要只看拳書不練習,更不要迷戀那些玄玄乎乎的高妙理論。要抓緊每天的時間進行修正,日積月累,一步步走向成功。  筋肉骨節,處處開張,身體要保持這種弓拉弦直的不空狀態。在此基礎上,大形同動,局部自律,盤旋纏繞,三圓複合,這就是進入拳學聖殿的大道法門。泛視、同動、近取,無論怎樣踢打,都是基於圓的運動,自於圓的爆發。將圓越練越小,以我之小圓打對方大圓,中權在握,則立於不敗之地。

俯卧樁的秘密   有些時候真不想說,不是因為保守什麼的,而是厭煩一些人不懂裝懂,讓他們裝懂下去好了。但想想會員區的一些朋友,還是談談。   俯卧樁是一個練實力的功法,但又不僅僅如此。不懂裝懂的人,就只知道它是練力氣而已,故很輕視軌跡拳學。   其實俯卧樁絕不止是練實力這麼簡單,而在於它是體認拳學法門的一條途徑,即功架的內在方法,正確的弓態是怎麼樣的,這就是俯卧樁的秘密所在。   它的腰腹狀態就是過去所說的抱丹田、聚丹田、沉丹田,斂臀塌腰;它的脊柱貫穿的身體就是立身中正、開胸拔背;它的身手狀態就是雙臂撐抱、手抱背爭;它的腿部狀態就是軸向伸拉,與頭部對稱。 按俯卧樁的體態力感站起來,就是渾元樁,就是拳學樁功。   沒有老師調樁看樁,初學者很難把握正確的樁態,用俯卧樁來自我體悟校正,是簡單有效的方便法門。   縱向爭,橫向裹,外角夾,內角撐,這種真緊,就是真松。這就是不空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搖身、發力,胸肋絕不疼痛。

實戰訓練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辦法   根據自己一年半來的實戰訓練,將一些問題指出來並提供解決辦法。它不是來源於拳書,而只是一個軌跡愛好者、格鬥教室訓練體系受益者的一點體會認識,它不是什麼權威,卻是真實有效的,說出來期能對自學的朋友有所啟發。1、泛視泛視與人的精神狀態和距離密切相關,精神緊張和膽怯都會嚴重影響人的泛視能力,而距離越近則泛視的面越窄,因為光線不會拐彎。 解決辦法:思想灌輸,即平時就要反覆告誡自己一個道理,放寬心不要怕,怕也要打不怕也是打,越怕越挨打,並通過長期堅持訓練來驗證這個道理,獲得自信。其次是不要死守後發先至的教條,當距離過近就要果斷出擊,以攻為守,這時是先下手為強。

2、同動同動源於直覺,直覺的培養在於長期的實戰訓練,別無法門。但許多人會這樣,「我反應過來,就是動不了「,剛練實戰時我偶爾也會這樣。解決辦法:多練實戰,一定要養成「雞腿」習慣,即後腿永遠要保持微曲如彈簧的狀態,這就是「消息全憑後腳登」,一觸即發由後腿登開始。

3、近取近取總慢半拍,您手才出人家手已收回完成攻擊。除了泛視同動的能力外,就是技術問題了,即有了多餘動作。如晃頭、迴避就是典型的常見的毛病。解決辦法:在實戰訓練中一定要養成正確的技術規範,要採取進攻性的身步來完成防護,使防守反擊成為一個同時的瞬間動作。要知道,身步一動頭就自然避開了,進身就是一種閃避,朋友們可多體會其中的微妙。

4、截擊與撕掖手慢半拍也是常見的問題,原因也很可能是出在多餘動作上。而撕掖手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去夠手,這實在是一種自殺行為。解決辦法:注意技術的規範性,克服拳來抬手再實施的毛病,養成原位出擊的阻擊式發力習慣。撕掖手要強調步到身到,腳準確到達位置,手造膊根往中線圈劃。

5、奇正進攻就被輕易反擊,防守不能進攻,是奇正不相生所致。解決辦法:提示,多體會歪步。

6、互毆這是最常見的問題,職業拳王、散打王也是這樣,在比賽中屢見不鮮。存在不等於合理,就象流感很普遍,但我們不會認為得流感是健康標誌吧。換句話說,互毆不可能杜絕,但卻要防止它的發生。解決辦法:後發攻擊要見拳就進,先發攻擊要制動定位,力爭頭手就成功。

對實戰訓練的一點認識

實戰訓練是學以致用的培養途徑,其重要性我們都知道。

實戰訓練,訓練的不是招法用熟,而是技法施用能力,即泛視、同動、制動、定位的能力。老李說大師打的是本能發力,拳手打的是技術;理論上每人都可通過訓練恢複發力的本能,事實上卻沒有幾人能實現。我想我們都是凡人,就不要作做本能發力的春秋大夢了。

泛視同動制動定位是一個整體,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進攻,都要在「吃咬」上下功夫,即制動定位。先發攻擊更難「吃咬」,速度快還不夠,還要出其不意,難。所以形意交手法說「借法容易上法難」。後發制人要學會「碰」,一碰就碰住了,由於這一碰是出乎對方意料和有角度手法的,那一瞬間對方會象陷進一個機關里插翅難逃,所以老李說,一旦制動定位成功,就等於判了對方死刑,大有道理。 貫通的一點體會

貫通是一種身心協調一致,身體運力飽滿無斷的狀態,是拳習修正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九要論第一論說形散萬殊而理一貫,就是強調拳學動作千姿百態,而本質要求就是一個貫通。意拳的六面渾元力,盧氏結構的核心拓撲變形,實質就上就是一貫狀態,名稱不同而已。

貫通的運動訓練必須有靜樁的基礎,內向外漲,外向內裹,上下左右前後抻拔不失,中節將全身合成一體後,就可練習。貫通的運動形上極緩極小,但它身體與手的對稱運動卻是一幅太極圖。

具體的訓練,小刀已說的很詳細,是我目前見過的最好的指導貫通練習的文章,大家可以仔細閱讀。這個練習非常之艱難,對於自學者來說是個比較堅難的歷程,要有耐心!

對軌跡拳的簡單認識

除卻應用之道,軌跡拳就是大形軌跡貫通,我認為所謂的武術均如此。

大形外在的表象是姿勢,內在的實質是一付骨架槓桿

軌跡的表象就是立平斜三園及S形螺旋圓,其內在的實質就是貫通。

貫通就是揉動骨架槓桿,立園通任督小周天,平園通帶脈,均中含斜園,螺旋S形稱太極圓通大周天,成就束展起落卷縱變化。慢揉是修鍊是體,快揉是發是用,就是所謂的體用一體。

精神先守內體會以上的「實質」,不斷調整修正;達到一定程度既能守住內,又能照顧到外在環境,甚至找到某種似有若無的聯繫,這就是所謂的「由內而外」;這種聯繫不斷明顯而達起呼應,就是所謂的與宇宙起呼應,而可引導修鍊,步入所謂的"天人合一」階段。

哈我現在越來越喜歡把複雜的說道簡單化,省得自己永遠一頭霧水。但簡單化並不等於修正就簡單易達,而是使修正明白化。

科學高效實戰訓練法——三線打鬥和高頻震顫

習武多年,對打沒少練,可一臨自由實戰卻仍落個手忙腳亂,攻防嚴重脫節。苦惱之餘,筆者於去年四月專程趕赴遼省大連,向軌跡拳學傳人王憲峰先生求教,得其獨創的三線打鬥和高頻震顫之法。兩月之後,筆者在聲明不主動攻擊和傷害對方的條件下與拳友試技,均達出手即得之效果。現借雜誌一角予以介紹,期能對喜愛實戰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三線打鬥原理

  表面上看,實戰時拳腳紛飛,雜亂無章,令人無所適從,實際上卻是簡單清晰,章法可循。有準備的打鬥從對峙開始,只要敵我對峙,雙方之間就存在著一個事實空間,它對雙方的行動提供了條件,也對雙方的行動作出限制。軌跡拳學把這個空間劃分為三條線,即雙方的防線和中線(如圖1),一方發起攻擊,就必須穿過中線突破對手的防線,而另一個只需在進攻者穿過中線時憑直覺作出反應,守住自己的防線進行反擊,即可後發制人,所以說攻驚與反擊的成功,都決定於穿過中線到達防線的這段小空間里,得手只在半步。                                                那麼如何守住並利用防線進行打鬥,這就是王憲峰先生確立的三線打鬥的要義所在。王先生精於短棍之技,並從短棍殺法領悟拳道,發現並總結出三線打鬥原理及其訓練法。對方穿過中線突破防線,只有兩種方式,即正面突破和側面突破。無論那種突破,作為攻擊武器的拳、腳、肘、膝,其攻擊的運行軌跡只能有三條(如圖2),即正面的中線攻擊,如直拳、劈拳、虎撲、彈踢;側面的左線和右線攻擊,如平(擺)拳、上斜(鉤)拳、邊腿、擺踢等等。抓住左中右三條線進行變化應對,敵方中線攻擊,我可橫走豎撞折線反擊;敵方左線或右線攻擊,我就中線直進阻擊逆打,這種不據繁雜拳腳,而以空間路線變化法則進行的應對打鬥,就是三線打鬥原理。        

  例如,敵方中線攻擊,直拳打頭,我則歪步撞拳反擊,前腳橫前挪讓位進身使其直拳落空,幾乎同時後腳直插其襠一個後手撞拳,一下即可解決戰鬥。如對方中線攻擊用的不是直拳而是劈拳迎面下擊,我仍然可歪步撞拳,讓開打到,一擊中效。無需直拳來了是一種反擊,劈拳來了又是另一種反擊,這樣的話千招萬式學也學不完,而跟著敵人的拳頭跑,那肯定要落後挨打。            二、三線打鬥訓練

  三線打鬥訓練是模擬實戰訓練。實戰訓練與實戰不同,實戰只講結果,其餘不論,而實戰訓練是培養習者泛視、同動、近取,要的是準確無誤、得心應手的得手能力。所謂得手,就是扼制對手的進攻並短時間置其於不能打鬥的境地,從而保障我的拳腳得以暢通無阻直擊要害。因此,三線打鬥訓練,只要求陪練按三條線授手進攻,讓主練者熟悉掌握三線對應打鬥之法;作為主練者並不真的拳腳到肉傷害對方,而是在扼制對方的攻擊上下功夫。這個訓練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一是一條線一條線訓練,能從容應對一條線的攻擊後,再練另一條;二是主練者要選取原理性的打法進行練習,所謂原理性打法就是一個大形足以應付一條線的攻擊,又可以生變多種拳法的打法,如歪步掖打,掖住對方後恰如空中投石,可以直拳、撞錘、撩拳、斜拳、平拳、劈拳任意司為;三是陪練的授手要從留手過渡到不留手,速度、力量、突然性不斷提高,從配合主練得手到存心不讓其得手,以此加難訓練使得主練者的得手能力不斷增強,精益求精。                

三線打鬥訓練是一種原理性訓練,根據這個原理,每個人都可以設計出一套自己的訓練方案,無論是拳擊、散打愛好者、還是傳統武術愛好者。                       

三、三線打鬥的最關鍵性技術——高頻震顫

  許多朋友在練習實戰中有這樣的體會:對方的拳腳攻來自己心裡很清楚,可想讓位閃開卻動不了,或動了卻總是慢半拍,結果被對方纏著一輪亂拳打的落花流水,狼狽不堪。這個原因其實出在步法的運動節奏上,靈不靈在於步,活不活也在於步,故古拳語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之說。                                           大凡見過王憲峰先生的朋友,無不對其疾快如風、一閃即至的步法感到吃驚。當你發現他動的剎那,他已瘋牛怒虎般撲到了你懷裡,這種驚人的步法,完全得益於他獨創的一個簡單的步法啟動技術——「高頻震顫。」。                                 高頻就是步法的節奏極快,震顫就是步法啟動時腿部一個幅度極小的顫動。高頻震顫的練習分三步,警戒式站立:1)抬起後腳垂直下踏,身體後靠並向下沉,後腿接觸地面立即象壓縮的彈簧,將整個身體彈射起來,其動態節奏就象靈貓一樣,伏身撲出,瞬間完成;2)抬起前腳向下踏動,整個身體隨前腳一踏即起;3)將上兩步動作合成一個動作,後腳一踏緊接著前腳一踏,整個動作充滿彈性,乾脆利索,一氣合成。「踏」不是猛力跺踩地面,而是象汽車減震鋼板那樣的一「哆嗦」,利用地面反作用力極速催動身體位移,其間身體要爭、髖部要搖、全身呼應、後驅逆行。可以說,「高頻震顫」是練出動如脫兔、勢如怒虎的步法氣勢的關鍵,沒有或者不知道「高頻震顫」訓練方法的人很難掌握步法的精髓。                           以上只是勉為其難的用文字對三線打鬥和高頻震顫作個簡單介紹,詞不達意在所難勉。

格鬥入門(一)

  我練散打時第一天,教練就教的是這個方法---橫步直拳!(這一拳有基礎後學軌跡也容易)  橫步站立,雙膝微屈,雙手置於腮旁,左右依次出直拳!(和48小時有點象,但我們不動步)要求:  1、雙肘在整個出擊過程中始終下垂,不要外翻(切記)!  2、雙拳象棍子一樣直著捅向前方,不要伸出去再上挑,也不要拳頭象撣灰塵一樣有個由內向外的邊旋遍橫擊的動作,這些都會使力量分散,軌跡錯誤!  3、先慢練體會路線,稍熟悉後就把拳頭象鞭子一樣擊出!(每次擊打心裡都要默念---「啪」的一聲,即鞭擊一樣鬆快迅疾。  4、擊到位時要想像目標是塊火碳,一觸即回!  5、要用腰部尤其是雙胯配合出拳!雙胯先動,方法是幅度極小的水平「抖動」,催肩擊發!  6、肩胛骨要用力!   軌跡里是前立雲---可以同時體會學習!

格鬥入門(之二)

  平擺拳!或者叫平摑拳!  在格鬥入門(一)的基礎上---  1、直拳出擊方向微向外偏「一點點」---有點意思就可以了,完全按照直拳出擊模式,在胳膊即將打直的一瞬間,拳頭(立拳)用力由外向里劃弧摑擊(剛過中線就往回收---橫摑幅度要小),順勢收回。就象用拳頭內側扇對手耳光一樣!  2、左右單練,要求動作連貫、自然、流暢,胯小幅平抖催動!  3、左式一般人不習慣,唯有多練才能解決!  注意一個要點,直拳和平擺拳練習過程中身體動作要盡量小,但決不能不做!  這個動作練熟以後可以用對手的拳套作靶子,進行實物擊打訓練,也可以吊一個目標球擊打!有體會後:  練習軌跡的後平雲軌跡!開始時單練,熟練後插花練習(交替連續練習),有個要點,左手出,右手回,右手出左手回,必須同步,類似別的門派強調的前後對爭,或者「拉開弓」的動作! 格鬥入門(三)

  跳躍練習!我以前介紹過的!  雙腳以前腳掌和腳腕彈力小幅跳躍,兩腳交替跳躍,可以垂直上下跳,也可左右跳躍。腳微離地即可!  這個練習可明顯增強腳掌和腳腕的彈力、靈活性,並為以後的高頻震顫練習打下有益的基礎!  學會這個跳,不練步伐也會個差不多!!比起一些傳統門派的步伐一點不慢!呵呵!! 格鬥入門(四)

  穿插給你灌輸一種實戰(生死拚殺)意識:  眼睛只盯著對手的眼睛和頸動、靜脈,心中有一種強烈的專註的意識---不顧一切撲上去摳進去、撕開它、砸爛它!!不管對手給與我什麼樣的攻擊,只要不對我構成大的威脅,我都只管專註地攻擊我的目標!  我中學時代親身經歷一次同學間的小事故。足球場上,我們一幫子同學在踢足球,突然球飛向一個同學,這個同學伸長脖子去頂,誰知此時另一同學抬高腳去爭踢,一下子踢在那個頂球的同學的頸側,我就在他們不到五米的地方看著,這個同學摸了摸脖子,往前走了幾步,然後直挺挺地躺了下去,昏倒了!摔倒後大家沒注意,他又醒過來站起超前走,走了幾步又直挺挺地摔倒在地,這下同學們才慌了,趕快送醫院治療···!  頸部是受不得重擊的!看自然界的百獸之王獅虎攻擊獵物時也是不顧一切地瞄準頸部下口,他們並沒有依仗強大的身軀跟獵物格鬥,而是直接擊殺要害!那麼,我們的攻擊為什麼要選擇其它不致命的地方呢?  還有獵狗追殺角馬時,從角馬屁股後面的兩腿中間伸進嘴巴咬那兩個下垂的蛋或柔軟的腹部,咬住以后角馬自然就痛得蹲下來,跑不動了,然後被咬頸致死!我們的攻擊,應該學習猛獸的獵殺行動!  僅限於生死格鬥!! 格鬥入門(五)

  俯卧樁及插花雲手!  俯卧樁:  身體姿勢大致和俯卧撐差不多,只是雙手間距一橫掌,雙手手指45度角度超斜前,雙臂彎曲,肘彎夾角120度。雙腳間距與肩寬同,全身盡量一展平!  要求:後腰椎彎曲處的最低點往上頂,身體象弓弦一樣,這個點象搭箭尾的地方一樣被一隻無形的手拉住開弓蓄勢(把弓弦由前彎拉成平的就可以了)!  沒事了就趴下來體會體會,找一隻大表放在面前的地上,看著表,撐過一分鐘後,心裡說再咬一下牙就多15秒了,到了15妙再次嘗試咬牙就可能又過15秒,慢慢時間就延長了!我中學時站四平大馬步就是眼盯著牆上的鐘錶,半分鐘半分鐘地提醒自己咬牙突破,最後竟能站5分鐘,非常累!我覺得和俯卧樁一樣,一開始都只能站一分鐘左右,而且突破很難,但我還式慢慢堅持到了五分鐘!  熟練後可以加上圓襠、頂提膝蓋、腿內旋擰的要領!   插花雲手:  其實就是兩手交替做軌跡,即你出我回,你上我下、你左我右,···,完全同步,弓力對爭運動!  1、插花前立云:雙手在肩部催動下,同步分先後劃前立雲,即你出我回!似左右式分別開弓運動(蓄勢準備放箭);  2、插花後平云:方法同上。  熟練後要體會上肢這條線是一致整弓,你在雲手時必須照顧整隻弓的揉動,做弓力整體而動!

格鬥入門(六)

  身法軌跡:  我當時學的時候覺得很不容意!主要是動不起來!後來我課餘加練,自己找了個土辦法(左右平移時的竅門)!  先說最好練的前後直線平移身法軌跡:  挺胸---我想每個人都會,好了,用足夠的勁把胸挺到最大幅度,定住一會,肌肉始終用著力,讓這部分肌肉找到用力的感覺。休息一下,再挺···,反覆練!  回胸---與挺胸方向正相反,也是用很大的力使胸最大限度地回縮,定住一會,挺胸···,來回用力頂到極限位置體會。  慢慢熟練後就可以來回運動了。達標!!  身法左右平移軌跡練習:  找一個凳子坐下,用兩手扶在胯部,手指朝下,好,左移脊椎,左手配合用力朝右推胯部,形成對拉的狀態,至極限位置定住,體會肌肉用力的感覺!過10秒鐘左右,再往右平移,右手配合往左用力平推右胯,形成對拉。這樣感覺能找到,拉伸的位移也出來了,來回練習,很快就達標!(  此方法是我自己捉摸的土辦法,效果顯著,我在雜誌上也發表過)  脊椎上下伸縮:  伸懶腰,每個人都會,只不過伸懶腰往上拔的時候脊椎微後靠,盡量成後弓形上拔,不要挺著胸往上拔!很快可以達標!  好了,接下來,左手平放在胸前一掌距離的位置,手心朝上,手指朝右,右手手心朝下,手腕內側貼在胸部,手掌在手腕處順時針平折彎曲,成近90度角,使手指朝正前方,中指尖正好放在左手的手心上!  好,用前面的方法,先把脊椎後靠,左移,前頂,右移,後拉,石油手中指尖沿著左手手掌外沿順時針劃園,繼續左移,前頂···,循環練習,右平搖身法軌跡即告成功!  同理,舉一反三,所有身法軌跡皆可成功!  說明:這個方法是針對一開始脊椎動不了的初學者而設,有個別身體運動機能好的初學者可能不用這樣練也能動起來!  有問題可以提! 格鬥入門(七)

  樁功:   橫步樁!  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說練傻瓜樁,因為太累了,那是有恆心有毅力的習武者的入門方法。我很懶,所以我凈找懶辦法!  橫步樁的好處---省力、易樹立信心、能使你有心情仔細體會細部要領(太累的話你哪顧得上一直感覺要領,早煩的不想堅持了)、左右同步、均衡、不偏廢,不至於一邊得勁,一邊不得勁。  第一步:渾圓樁(盧式結構)。  先以放鬆和適應為主,待能輕鬆站到40分鐘時,進入對爭練習階段---具體要求一會我轉個帖子過來。  注意:三先對爭要一條一條體認,決不能自欺欺人,急於求成。 格鬥入門(八)

  下盤弓態訓練:  假設用一根很長的竹條在地上搭成一個很大的半圓形拱橋---因竹條有彈性、富有彈力,那麼你用手抓住竹條拱橋的任何一點,壓一壓,震一震,你會發現整個拱橋都在震顫;加大壓的動作幅度,整個拱橋也會隨之增大震顫幅度!好---把你的下盤,從一隻腳的腳尖到胯、到另一隻腳的腳尖當成這根竹條,在地上架起這根撐圓的,充滿彈力的拱橋。   此時你必然會發現,我的關節這裡明明是活動的,不好搭的圓圓的,那麼你再這樣想:把竹條換成七節彈簧---左足、左小腿、左大腿、胯、右大腿、右小腿、右足,彈簧在關節處活接。那麼要把這七節彈簧張成一個充滿彈力的拱橋,該如何去做呢?我象你會很清楚---軸向拉伸,接點外撐!好啦,就這麼做,一開始拉不好,拉不出彈力,不要緊,可以加大點力氣,用使勁拉來找到個細微之處的力感,堅持練習十天,你再感覺一下,是不是一搭架子就有點彈力的感覺,此時揉進一些意念,即意中力,是不是彈力更明顯?  聰明如你,其它地方也都是這個原理! 《格鬥入門》(九)

  活身大法!(呵呵,我是覺得太重要了,所以用了這麼個詞,別誤會)  目的:  把全身你能練到的關節全部打開,搖活,並進行任意的軌跡複合搖身,使整體恢複本能狀態。也為以後的所謂整體如水,如影就形,本能運動,遍體無滯,通身是手的高級境界打下必要的基礎。  方法:  1、身法軌跡;  2、手法軌跡;  3、腿法軌跡。  注意:身法軌跡要按教材所授,節節下推,直至丹田。還有頸椎也要四面八方搖活。手法、腿法軌跡要注意肩部、胯部積极參与,把肩關節、胯關節盡量向各個方向搖活,搖熟。  基本的軌跡搖熟後,要丹田轉太極球,搖得整體「花枝亂顫」(呵呵),完全隨心所欲,大小快慢五花亂迴環。也可以把動力源選在足、大椎、首等處。總之是一點搖動周身,柔和優美複合,遍體無滯,牽一髮而動全身,自然而然服從於統一的意識。呵呵,無數的大形和功舞動作由此誕生,盡情揮灑。  當然了,別說你還不會「不空」! 《格鬥入門》(十)

  步伐與拳法相結合的練習!  目的:  只會原地發力是打不了人的,不會拳步配合,你一走就不會發力了,也根本稱不上格鬥入門。  要求:必須進行專項的、刻苦的訓練,才有可能練出極佳的隨心所欲的「無法」的打法來。步伐內容:  刺步、寸步、進步、彎步、歪步、斜步、調步為主。  練步伐時務必嘗試把各種拳法揉進去。教材中也有明確的介紹!!   提示:跨過這一步,你才感覺自己能進行模擬實戰和喂手訓練了,著急了也才能本能地打人了!!

飄逸劍客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一)   問:  為什麼從俯卧樁開始練起?有什麼好處,對我短期增強實戰能力有什麼幫助?  答:  對於一個初學者,最快、最簡單的提高格鬥能力的方法是---增加自身實力。古拳諺:「一力降十會」!任你孫猴樣,別讓我逮住你,逮住你就沒你的好。俯卧樁對短期增強人的實力效果十分顯著。再一個是抗擊打能力,即所謂硬功,抗打功,也是短期內由俯卧樁自然練就,效果顯著。不信可以試試。再看看光碟,聽小刀用拳敲擊示範學員肋部的聲音,咚咚作響,那就跟鼓的原理一樣,力是敲不進去的,都被反彈回來了!  更重要的,是俯卧樁對下一步的站立式樁功---傻瓜樁,具有指導性的重要意義。站立的傻瓜樁就是站立的俯卧樁,身上的感覺一模一樣。趴在地上整體被動成為一體抗擊各方衝擊力的體態,站立時要憑藉機體的訓練記憶進行尋找,找到俯卧樁在站立時的感覺,就基本正確了。此時的傻瓜樁自然具備沖之不開,撞之不散,強勁的功架支撐力!  俯卧樁練習有得,將對俯卧樁的二步、三步功,進而對以後的整體動態貫通、發力、抗干擾發力有很大的好處!具體方法光碟上很清楚,注意事項見解析之(二)!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二)

  俯卧樁練習注意事項:  雙手間距一橫掌,肘彎120度,雙膝一開始可微彎(以後可慢慢伸直),後腰上頂與手腳對拉。即好像有人從後腰脊椎彎曲這個點掛了個鐵環,並用手拎著鐵環把你往起提一樣,把你後腰處的脊椎拉的拱起來(其實是填平)這樣膝蓋下墜(更易體認後腰上拱)和雙手下撐與後腰這個點上提之力對拉,並在體內有拉通的感覺。  精神集中,身心自然放鬆(被動緊張,主動不緊張),一直趴下去,每天練2、3次,總時間最好能超過在3~5分鐘。能一次練完最好,業餘練習者能到10分鐘即十分可觀。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三)

  問:  為什麼要練傻瓜樁?不練或少練可以嗎?每天練多長時間?左式右式每天都要練嗎?練功程序和注意事項有什麼?  答:  一個人只要說練「功夫」---傳統意義上的真功夫,就必須在樁功(技擊樁)上出功夫,否則只能是自欺欺人!你多少年練習,達到一定極限後無論如何也無法突破,而且自我感覺沒有多少信心,原因何在?答案是:樁上沒東西!  有書上說過去有很多高手就不練樁,但真的不練嗎?最近的一期武魂雜誌上就有答案,他們絕對也練樁,只是叫法不同,如校24法,不校對(靜練到位)就不敢動,一動都是錯的,即樁勁融不到拳法里。所以他們也承認(靜練)和樁是一回事!  而且,據我的切身體會,很多軌跡運動的深入練習和複合,沒有樁的動態貫通是不可能練出感覺和功夫的!所以,不要懷疑,不要偷懶,你在樁上的一分付出絕對大於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僵力訓練。我就曾為每天練低效率的俯卧撐、引體向上、單腿蹲起而浪費的時間懊悔不已!不是說這些練習沒用,而是沒必要十多年一直停留在無太大意義的維持性低效率體育鍛煉上。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四)

  問:  我站樁時看電視聽音樂可以嗎?對練功效果是否有影響?  答:  我以前都是看著電視站樁,所以我有發言權!看電視站樁不是說出不了功夫,但是對練功效果影響較大!一則心靜不下來,意識對機體的感知和調度指揮受到較大影響,進而對功力的進步影響較大。還有因我家的電視放在電視柜上,我站樁時總得低著頭看電視,呵呵,不自覺的對我的上下爭力的練習影響很大。後來受《易筋經》的啟發,我換到陽台上站樁,黑著燈,內心空空靜靜,無我無畏,渾然貫通一體,天人合一,效果大不一樣,一抬手功感顯著增強!那種感覺試一試才知道好,來興趣,呵呵!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五)

  問:  樁功是不是一直實實在在用那麼大的力?一直用力覺得有些僵?  答:  樁功初級階段不用力就感覺不清楚三線對爭---軸向對拉的肌肉感覺,也無法使相應的大筋在短期內快速增粗,挑起,靜態貫通感覺真切!用力訓練一段時間,大筋增粗,關節穩定性、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功架因此十分牢固,抗衝擊能力顯著增強。如此訓練一段時間,你一抬手就能感覺到一種好像是內力一樣的力感,又好像是磁性力。好,這種感覺出來以後,我的建議是你在用力時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生拉硬拽,也不要用以前的用力方式,而是仔細體會並強化你感覺到的那個磁性力,即你用力時是加大磁性力(我感覺是真切的意中力,即必須調動肌肉用力的意中力),而不是僵力,這樣你練出來的功架就比較活,力也活,偶爾也可以整體顫一顫,找找彈簧的感覺,對發力非常有幫助!  以上為我的體認,大家也可以說說。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六)

  問: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學習有沒有什麼竅門?如何進行學習才能使要領掌握準確到位,進度加快!  答:  有竅門!而且是非常關鍵的竅門!  具體方法是:  你不要一上來就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覺得只要照著光碟去模仿就能練會,就能掌握技術要領。那樣只會使你做起來很費力,覺得怎麼做也做不到位,很難學!搞得很沒有信心,在一些小的問題上遇到大的障礙,駐足不前。但事實是難學嗎?根本不是!!  你知道你犯了一個什麼錯誤嗎?就是不明就裡去模仿、照做,一般情況下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做對!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學習呢?答案是:先搞明白小刀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能起到什麼作用,達到什麼目的。可以對照教材和光碟進行分析比對研究,然後根據其內在技術原理在輔助器材(如濕毛巾)上或自身找東東,此時你會發現,哦,我明白了,他是要這樣,是要達到這個目的。我知道了!然後你出去找個空曠一些的場地(注意,有時需要你藉助一下身體的沖勢,輔助體認技術,決不是我故弄玄虛,所以地方小了有時效果不好),按照你找到的技術去練習體認,很快,用不了一小會,你就會發現你做出來的動作和小刀有點像了,那是真象,從里往外地象,雖然外形上還有些邊邊角角有些小笨拙,但絕不影響你整體的技術模式的正確和掌握!此時自己靜下心來看,我並沒有刻意去模仿小刀的動作,但按照自己找到的技術原理去實施,做出來的幾乎和他一樣。原來這麼簡單,自己以前那麼糊塗,不思考就一味模仿,技術要領根本就不到位,意識當然也就不到位,神經系統的調度指揮也就不到位,怎麼練也出不來感覺,而現在原理通了,幾下子就出感覺了,技術外形也基本到位了,剩下的估計用不了幾天就很快掌握了。  這,就是竅門,請引起足夠重視!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七)

  問:  為什要練貫通?不練或少練行不行?  答:  樁上站出了功夫,如果不動,那只是死功夫,打不了人,上不了實戰,只是一個沒用的架子。貫通訓練在軌跡里主要是指動態貫通,目的是要在身體動起來後仍時刻保持機體和勁路的貫通,並使各種手法、腿法、身法軌跡運動通過貫通以求渾然一體,進而達到準確複合的效果。  在格鬥訓練中,我們會發現,人一般主要是前後運動、上下起伏運動、整體左右螺旋運動,及由此而複合的混合運動(包括左右移動)。那麼,通過小幅度的、緩慢的動態貫通訓練,使整體把靜站時獲得的靜態貫通的功架感覺引申到動態的動作中去。如果你進行過此類訓練,你就會發現身體一起伏,好像就不得勁,這只是個例子,貫通訓練就是要你慢慢地進行專項訓練以解決這些問題。  交叉貫通,是在直線力的基礎上複合螺旋力,即整體交叉扭動,這種運動模式發出來的力是富有強大殺傷力的。如步伐後驅時,不僅要蹬地(直線力),而且同時要外擰大腿,二力疊加複合就產生了強勁的後驅。  關於貫通的具體練法和技術細節,見會員區鋒利小刀的《論貫通》帖!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八)

  問:  高頻震顫目的是什麼,它來源於那裡?  答:  步伐啟動最關鍵的是什麼?是快!那麼人什麼狀態下動作最快?答:受驚瞬間的一哆嗦。也叫一機凌!那麼這就好理解了,步伐強調突發立止,迅雷不及掩耳。要快就必須一哆嗦。這就是高頻震顫的來源之一。再一個,以貼身發力為例,步伐有時並不移動,而只是下盤的瞬間鼓盪發力,這同樣需要強調抖震發力,突發立止,高頻啟動逆轉切換!於是,為了使上體拳法的發力突然暴烈,步伐的鼓盪發力亦必須節奏相同,此時,只要你有這個同步協調配合的意識,你的步伐想慢都不可能。即使你技術不熟練,也會衝擊得你一個踉蹌,因為動作節奏和力道太猛烈了,想慢都不成!具體做法,光碟上非常清楚,一目了然!  注意:下盤的發力應該悠著震顫,把力盡量都返回來,別鑽到地下去,反作用力受到大幅削弱。 《格鬥教室實戰訓練體系》解析(九)

  問:  步伐後驅的目的是什麼?它是一種什麼動態?前腿的「射」是啥意思?  答:  步伐後驅主要是為了造就人體重心的突然移動,瞬間加速,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速度極限。人體重心的高度小幅運動,客觀上造就了瞬間快速的位移和體重的動能、衝量,此時揮拳,會造就體重衝擊輔助下的強大衝擊力(殺傷力)。

軌跡初學者須重視的基礎練習   軌跡初學者須重視的基礎練習(之一)  極速換腳!!  經常練習極速換腳,臨敵時只要稍加「警覺心」,一般人想要摸著你,恐怕也得費些牛勁!

  軌跡初學者須重視的基礎練習(之二)  搖臀盪胯!!  把兩個結實的大屁股蛋子動員起來,投身於偉大的「安全運動」和「整體發力」事業中去,急眼了結合極速換「胯」,會輕鬆衝擊起敵人重心,相機予以摧毀性的一擊!!!

  軌跡初學者須重視的基礎練習(之三)  思想空曠、意識警覺!專心而不專註!  老李說做不到這兩點,斷難成為高手!  我站樁的時候總忽視這兩點,功效大打折扣,實在是不應該啊!  訓練久了,身體內部自然在潛移默化中起著變化,調動起更多的惰性肌群參與用力,神經系統得到相應的強化訓練!!

  軌跡初學者須重視的基礎練習(之四)  打開肩胯關節!!  方法是各種形式的軌跡運動,練習目標是圓活自如!!!

  軌跡初學者須重視的基礎練習(之五)  打鬥心態和距離感訓練!!  找人打你,你以警戒式對敵,躲閃主要依靠步伐和微小的身體動作,對手可手持手絹甩擊你的臉部和雙眼,而你要有意識地訓練從容、不眨眼、心態沉似水,偶爾突如火燒身,意識猝然爆發,身體微露形即可,殺心要足!不要躲得遠了,不要閃得慢了,意識要連貫!

貫通訓練--重中之重

  軌跡拳學的設計的確是「照做就成」,但不明理的訓練會使你摸不著「重點」,而且極易擦身而過,自此一直在門前打轉轉,就是進不了門!  教材里沒有說,我就做個好事吧,把路指給你---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貫通訓練---應作為「重中之重」投入很大比例的時間進行專項耐心細緻的訓練,並拓展練習的模式,千萬不要只練老李教材上寫的那三種摸式(初學者例外)。此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之後,才能進入功舞訓練階段,當然了又一次的刻苦訓練在等著你,不過這次練起來就輕鬆多了,進展神速,用不了很長時間,你的功夫實力已經快接近你的極限了!  如果你很隨意地看了這篇帖子,而且認為這個很簡單,沒甚麼大不了的,呵呵,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有條件的,在此階段可結合意拳樁功的練法進行體認,當會有很大的幫助!!

關於常練手法軌跡的介紹(一)   後平云:  預備式-----正面式站立,雙腿與肩同寬,膝微曲,雙胯微用力橫開,雙手托起與肩同高,肘彎45度左右,十指朝前,好像抱了個西瓜在臉跟前(前下方)。開始做動作:左手前插,軌跡近乎直線,快伸直時手往右往回弧線回拉,軌跡是扁橢圓的半個弧。然後繼續循環。  右手也是前插近乎直線,弧線收回。  左右手試上幾十次,動作基本都會了,就左手前插,右手同步後拉,右手前插,左手同時後拉。即左一下,右一下,左手畫一圓,右手畫一圓,交替循環進行。  初時以手臂為感覺重點,進一步則以肩胛骨和手臂一體感覺,使肩胛骨和手臂動的時候渾然一體。如果開始覺得動作鬆散的厲害,可以融入舞蹈演員很柔很美的動作意識,手臂微微用一絲力節節伸張。  練吧,如果你會霹靂舞,知道翻肘裹肩得的動作嗎,就是波由手傳至肘的動作,此時肩的形態就是裹肩。如果能把裹肩時刻融入後平雲軌跡則更好了!

常練手法軌跡(二)

  前立云:  預備式-----同「常練手法軌跡(一)中的起勢」  左手十指朝前,以近乎直線的軌跡前伸,手臂快伸直時循扁圓下弧線回拉。  右手同樣動作。  熟練後就要左手前伸的同時右手似開弓,同時回拉,成對爭之勢。  一開始以熟悉動作,找感覺為主,可以略隨意一些,但基本掌握後就要微微用力使雙肘微橫撐,雙肩微橫開,使上肢有一絲橫向的拉開拉滿的力,有一點點就行了。  還是(一)裡面的巨人攪動海水的意念要求! 常練手法軌跡(三)   正五花、反五花:  正五花------我稱之為砍瓜劈菜!  好,左手背後,伸出右手,手指朝前,開始在身前畫「錯號」----老師批改作業時,你做錯了,老師畫的那個符號-------對,就是把叉號(我找不到符號)!動作幅度以舒展大方飽滿為度。好了,連續畫,不要停,在同一個位置連續不停地畫這個符號,就是正五花。最好以身帶手,放開了畫。好,繼續,伸出左手來,雙手又象抱了個西瓜,手指均朝前。好了,保持雙手抱西瓜的形態,兩手始終平行一起去畫那個符號,這就是雙手的正五花。  意念同巨人攪海水!   反五花-----我稱之為潑水式!動作路線和正五花相反,你只需在畫正五花時突然反方向運動即可。好了,沿著反方向不停地畫,每次往斜上畫時想著跟潑水一樣,且手心有意識上翻(豎著手掌怎好潑水?)  意念同巨人攪海水!以身帶手,肩胛和手臂渾然一體! 常練手法軌跡(四)   插花上雲、插花下雲 先學基礎的雙手上云:  預備式同(一)中的預備式。好,想著胸前有兩個直徑六、七十公分的竹圈(和胸部平行),在身體中線部分交叉重疊一點,好,左手順時針,右手逆時針,一起沿著這兩個竹圈的外延畫圓軌跡。雙手畫到身體中線時手腕交叉,但不用挨住,第一次左手腕在前,有手腕在後交叉,第二次左手腕在後,右手腕在前交叉,每畫一次園手腕位置交換一次。  這就是上雲。  這個練習熟練後,就可以試著左手畫一個園,再右手畫一個園,左右手分開,交替進行。熟練後就可以學插花上雲了。方法是,左手等著,先讓右手畫半個園,然後在右手開始下落時,左手同時啟動向上畫園,必須形成對爭之勢!好,不停,雙手同時畫園,但軌跡正好差半個園,周而復始循環。插花上雲練成。手心相對為主,自然舒適。  熟練後以身帶手,可配合左右小幅扭身帶動。  插花下雲?反過來就是了。我想有前面幾此學習的經歷,反過來轉應該不困難。只是雙手的手形可以自然一些,比如外撥、下按,里合,手心就朝外、朝下,朝里,一切以自然為準。  意念,巨人攪海水!  呵呵,我就是主要練的這幾種手法軌跡,差不多夠用了。有條件再學複雜的!

關於步伐速度 受小刀的啟發寫個帖子--關於步伐速度! 小刀說寸步直拳後腿要提著走,其實這個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講,不親身去試一試,一般是領會不了它的重要性的。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雞步」,都知道很形象,但又都容易忽視這個要領或不留意這個「意識」。這裡,我跟初學者會員一起說道說道--打個比方吧(容易說清楚),你手抓一頭拿一根下垂的、很長的木棍,你要通過你的手用力把棍的另一頭往前挪,是很費力的,速度不可能快。但是你要是把棍先提起來,再往前斜下方向插,就輕鬆多了,當然速度也就差別非常大了。因為很容易就能做快!

再如,你原地極速換腳,能做得很快,但一邁步就快不起來了呢?你是不是忽視了這個要領了呢?我想十有八九是!當然了,搖臀盪胯的技術最好能提前掌握熟練!

看看那根木棍,和你的腿有區別嗎?棍的一頭就是腳,要想讓它快速移動,還有比提起來前下插來的更輕鬆快疾的技術嗎?!

所以說,聽話聽音,小刀帖子里的幾個字,卻能使你的步伐發生一個質的變化,這是不是應該值得慶幸的事呢?!!

沉肩墜肘,你做到了嗎? 內家拳無一不要求沉肩墜肘,看似簡單,可是大有深意。太極講五弓,沒有沉肩墜肘你上面的三弓就出不來,勁力就不對。形意、八卦都如此。

站樁時沉肩墜肘較容易,擺架子嘛。動起來,還能不能保持住這一要求,就說不定了。所以行拳時千萬想著這一要求,別忘了要「沉肩墜肘」!!!

手法軌跡實戰打法大揭秘系列 手法軌跡實戰打法大揭秘系列(一)   單手前立雲---  實戰打法:  A、直拳  B、劈拳  C、劈砸接直拳(連貫迴環)  D、撲掌(手掌面撲擊面門)  E、標指插眼(上手就封眼,任他熊瞎子,只能任我打)

手法軌跡實戰打法大揭秘系列(二)   插花前立雲  實戰打法:  A、插花直拳  B、插花劈拳  C、劈直拳組合  D、一手撕扯引化,另一手直拳、劈拳、撲掌、標指等同動攻擊  E、滾動式車輪亂打

軌跡拳學基礎知識 軌跡初學者易犯十大錯誤 飄逸劍客1.手法、腿法軌跡一直練,但不知道或做不好肩胯關節的積极參与,直至渾然一體! 2.身法軌跡刻苦練習,但忽視頭(頸)上領的要領,脊椎彈性差,技術模式不準確,發力容易震頭! 再一個就是不知道打手誘導法的重要作用,練得少! 3.傻瓜樁沒有入門,不具備不空狀態,卻苦練發力和各種軌跡運動!造成身體衝擊和不夠準確的運動記憶。 4.身法和肢體發力動作軌跡過大,圓的軌跡過於誇張,不緊湊,連貫性差,實戰時才發現練得有差距,但已經敗得很慘! 5.不好好練習武術之根基功夫--步伐,或散著身子練習步伐,幾乎不可能練出內涵! 6.想當然地以為不空和整體力很簡單,對貫通訓練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整體不空有個明顯的換勁過程,一開始的苦練對爭所具備的不散的大架尚不具備整體勁力,除非你抱著死架蹦來蹦去硬頂。但這沒有任何拳學意義。 整體力真正達標的基本標準是---能感覺到幾乎全身任一處的肌肉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就位」和擰裹捻伸拉。心念一動,意識既能調動整體渾然均衡運動,運動模式為科學的人體結構前提下的軸向螺旋運動和軌跡園運動。 7.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一個人苦練功力、技術,一旦到用的時候,即便打得不好看也差不到哪去! 這是非常錯誤的!必須經歷實戰對抗的磨練,使你的心態由初始的緊張、興奮、恐懼逐步變為冷靜、自信、從容、堅強,胸有成竹! 8.不明究竟,盲目自信,不勤學多問,遇到問題就暫時擱置,導致翻來覆去就練習自己明白的幾項內容,不系統,效果不明顯,互相脫節,對疑問嘗試驗證後無結果,乾脆放棄,導致一無所成! 總之,缺乏刨根問底、緊追不放的勁頭! 9.忽視基本的防護、躲閃練習。尤其對於現代搏擊的攻擊技法缺乏必要的防護躲閃訓練。尤其體現在對高頻組合拳、高腿、兩側勾擺拳的對應辦法。而且容易想當然,覺得自己上了場肯定能夠應付得差不多,不至於太被動。須知,有經驗的拳手都有體會,初學者最危險的就是對高腿反應不及,常常被莫名其妙地瞬間踢倒。有些初學者認為我平時經常進行同動訓練,到時肯定能躲開。但事實是,往往在你還未意識到危險的時候你已經被高邊腿瞬間狠狠地踢中,其結果輕則被擊倒,重則昏迷。 這方面的實例應該也有。另我在竹林時有一天跟一個平時自吹自擂、經常展露其得意技法的兄弟玩得有些惱,上去連續兩個側踹他根本沒反應。所以,建議初學者留心學習一下基本的防護練習。這需要兩人配合,參考泰拳、散打、拳擊的專項防護練習,以備應急,情急之下總不致出大錯! 10.缺乏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我在竹林時,看到同期的不少學員們在跟老李學習時,老師做的清清楚楚,可他面對面地學做出來的就是不像樣。被老李糾正多次、罵幾句,仍然做不像。 因此,建議初學者在學習時要用心,仔細對照,檢查自己的動作,找一個大鏡子,能看見全身的,每天照著練。有小刀的光碟的兄弟,要千萬珍惜光碟這面鏡子,仔細再仔細地對照,務求準確到位!

武術發燒友三線打法在現代搏擊(尤指拳擊)對抗中的應用   我這個人很少研究理論,卻喜歡在實戰中探索,現在我同同伴的訓練是戴拳套的,真打實戰的。在實際對抗前曾徒手做過模擬實戰,當時覺得效果不錯,可一打起來,總覺得用不上,這曾令我很苦惱,明明是好東西,怎麼就用不上,後來研究設計了變通的訓練方法。   一、左邊這條線(包括對方的右手直拳)我都以脊柱為中心旋轉,左(前)手旋帶,右(後)手直拳打擊

二、右邊這條線(主指對方擺拳等側向性拳法)我都以脊柱為中心旋轉,右(後)手旋帶,左手直拳打擊

三、中間這條線(主指對方前手直拳與刺拳)右(手)向下旆旋帶,左手直拳(相當於右手發起的前立圓模式)。

注意:1、三線打法要想好用,必須有同動的基礎,否則差之毫厘,就大不成功啦2、現研究尚僅限於拳法,腿法正在思考中。3、本設計今晚初次模擬實戰訓練和限制性實戰,很有成效,有意者請嘗試一二。

再比較軌跡中的同動與現代搏擊中的防守反擊

防守反擊是判斷對方動作,做出防守,防守的基礎上,做出反擊;同動是感覺對方的動作,在防守的同時反擊;防守反擊,潛意識裡有一個判斷;同動是大腦一片空白,打的就是本能;防守反擊比同動至少慢半拍,反擊不一定有效,給對方了防守時間但相對安全,是防守基礎上的進攻;同動對防守反擊至少快半拍,同動正確,對方很難防守,但相對危險,一旦感覺錯誤,難免遭到打擊。防守反擊有利於控制著距離打,不過分貼近;同動有利於近身,對方從對峙距離進入進攻距離,我再同動進身,就又由遠進攻距離變成近進攻距離。

好厲害的近距發力啊   昨天晚上同朋友一起訓練,想起小刀說過咱們的拳基本可以做到零距離發力,就讓朋友拿起腳靶,然後再墊一個手靶,做近距發力(約離4-5個厘米),好傢夥力量同打直拳可不一樣,他打我的時候,我單純用腳靶是受不了的,我打他的時候,他在原地基本是站不住的(我體重比他大,我150,他不到120),打了一會之後,後來的訓練就無法進行了,他的胳膊已經被衝擊的沒有力氣了,我們還都是戴著沙袋手套打的呢,所以二個半小時的訓練不到二個小時就結束了。現在想來,這種拳的殺傷力是沒的說了,就看能不能做到很好的得手了。

談談對泰拳腿法的理解 最近學習了泰拳的掃踢,同散打做了一些比較,談談自己的理解。1、踢擊部位不同。這種掃踢,主要用的是前脛,一是接觸面硬度大,二是力量重,三是縮短了攻擊距離。2、攻擊距離縮短,有利於拳腳的配合。距離縮短,看起來沒有發揮腿距離長的優勢,但我個人認為腿踢的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同拳的緊密配合。這一縮短,使發拳和起腿的距離相差不同,不用刻意的把距離變遠起腿,或突近發拳,而是拳腿配合相對自如,所以拳法也可以打的比較重。3、都是重腿。泰腿里幾乎沒有前腿直接發動攻擊的,用前腿,也是前後互換變成後腿後再進攻,掃踢如此,膝法也是如此。

談談我對箍頸膝撞的理解   散打王的比賽中也加入了膝法,但總感覺同泰拳里的比,勁道不足,效果一般。這可能裡面有運用的較少,加上不允許打頭的原因。但根據我的理解,這裡面的技術特點也是很多的,下面就談  談我對泰拳中著名的箍頸膝撞來說說其中的技術特點:1、是一個定位制動再打擊的過程箍頸是一個控制的過程,不僅控制了對方的頸部,而且封蓋了對方的雙手,然後施以膝擊2、是一個我順人背的過程每次在發動攻擊之前,都要步法後撤或做其它方向移動,目的就是要對手瞬間失衡,在我順人背的狀態下攻破對方的防守。3、是一個整體協調,運動的過程打擊時,手向下拉,膝向上迎,形成合力。4、掌握細微的過程箍頸還是一個壓迫對方頸動脈的過程,真是連壓帶打。5、很容易同肘打結合形成上下組合,防不勝防。6、平時刻苦的訓練不僅次數多,更有類似撕扒的訓練,在糾纏中運用膝法。

試分析空手道失敗的原因   1、實力差距明顯說實話雙方隊員一上場,我覺得勝負有的已可分曉,除了第二局日本選手肌肉類型較好以外,其他日本選人無不身有贅肉,一看就知道是訓練不足,不是職業選手。一打起來,果然如此,反應、速度、力量都是不行,豈有不敗之理。  2、沒有直線性腿法中國的側踹是特色也是好腿法,攻防兼備,上演了不少腿起人翻的局面,再看日本幾乎都是低掃,高掃都很少見,長距離上無優勢可言。  3、國內原有比賽的規則缺陷日本國內比賽多是戴有頭盔,拳不打頭,所以就拳法而言,也是沒有特色和重傷力的。  4、摔法的要點不同空手雖有摔法,但不是快摔,而是追求摔倒之後的繼續進攻,進入寢技,(多說一句,不過空手道的寢技也不是最強),遇到打擊頻率快,摔勁快的中國摔法,真的是腿上沒根,成了軟腳蝦。  5、國際化搏擊融合趨勢大家也可以看到,雖說有很多技術差異,但從拳法、腿法的基本技術而言,是一樣的,關鍵要看誰的訓練方法更合理。綜上,在實力和技術上我方均佔盡優勢,豈有不勝之理??

自由實戰並不可少   得手訓練是一個好方法,可稱精典,但得手訓練的很好時,進入自由實戰,卻發現實戰還有很多的欠缺。為什麼這樣,關鍵對方也在放手一搏,力求連續打你。比如得手,即便是不限定方式,受控的一方,也會自主的停止動作,以失勢而告終。  但自由實戰時可不是這樣,他會力求打你,你控他他也打,拳也可能很亂,發現距離感和時間差,機會的把握又要重新開始了,所以自由實戰不能少,任何一種好方法都是為過渡實戰服務的,不能取代實戰。

[原創]聊聊形意拳的實戰技擊   有位兄弟對形意拳的實戰功能提出質疑,提得好!這個問題真是不容迴避的關鍵。誰練武都是為了自衛,沒有實戰功能,練來何用?

  那麼形意拳能不能用於實戰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咱不說前人,因為那些高人咱畢竟沒見過。就說現在,能打的形意拳家還是有的。我知道的高銀鶴先生應算一位,天津也有不少能打的形意高手,有位常在擂台是做裁判的,叫什麼名字我忘了,就是天津的形意實戰高手。我的老師張世傑先生也應算一位(吹自己家門,不好意思)。北京藏龍卧虎,應有形意的能人,可惜我了解的不多,不敢胡說。至於鄉間草野的形意隱士,只怕更是多得是。前些時去世的李仲軒老人,就是代表。你能說李老不懂形意的實戰功夫?年歲大了,現在能不能打得動另當別論,可李老應是實實在在的形意技擊家(這個稱號不過份吧)!

  但問題是,既然你說形意拳能打,怎麼我在擂台上就看不到它的影子呢?好,朋友,說到關鍵了!擂台上的拚鬥,別說你看不到形意拳,我也看不到,而且什麼太極、八卦、八極、白鶴,什麼我也沒看到。看到的只是拳來腳往,踢打摔拿,這是怎麼回事?

  依我理解,不論武術的哪一門派,在技擊上都只練這四個字:踢打摔拿!只要用了這四個字,就得說人家用的是武術!至於是形意拳還是太極拳,那是練習風格不同形成的不同的外在形式,一個人練習,風格突出,兩個人動手,環境變了,好多風格的東西就不明顯了。咱以拳擊為例,拳擊有好多風格,什麼古巴的、俄羅斯的,等等,可到了拳台上,那風格還明顯嗎?要說明顯也得看對手是誰,碰見了羅伊瓊斯,抱著腦袋挨揍,什麼風格都變成了單一的抗打功了!但是能說,古巴風格不實用、俄羅斯風格不好使嗎?不管怎樣,畢竟是古巴風格和俄羅斯風格把你送到拳台上來的。

  中國的武術其實也是這樣。散打里的一個直拳,與少林的沖拳、形意的崩拳、太極的掩手捶有多大的差別?內在的發勁也許不同,做示範時不講、不摸、不體認都區分不出來,兩人對打的一瞬間,能辨別得清清楚楚嗎?究竟是在高速運動中,動作的大形有時都看不清,細節就更沒法分別了。所以說擂台上看不出哪一門哪一派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如果讓你看得清清楚楚,這位拳手就一定要被人家KO了,擂台較的是拳腳,不是單人獨舞。

  那麼形意拳到底能不能實戰呢?如果練了一溜十八開,與人動手,一個形意的招式也沒有,不是白練了嗎?此說差矣!

  第一,練形意拳讓你形成了動作定形,一動上手,會自然而然地使出你平時習慣的那些動作,只是使完之後你自己都不知道。當然,這動作會與平時練的一板一眼的動作不一樣,會走形,但骨子裡還一定是形意拳。

  第二,形意拳本就是一種淡化外形,求技擊核心的拳法,要求無形無相、無動不是拳,那麼真達到這種境界,你又上哪兒去找形意拳的影子?

  第三,相比較而言,形意拳是中國武術中最為接近實戰的拳法之一,這一點從這種拳法的特點上完全能看出來,這裡不多說了。所以說,形意拳應該是能實戰的。實際生活中的形意拳友不能實戰,不代表這種拳法不行。不是也有許多打不過你的練拳擊的、練散打的、練摔跤的嗎?他們個體不行,也不能代表他們的拳種不行,這是兩回事。這裡面還有個體的體力、素質等好多問題。不信找一個你身邊的高手,讓他與世界舉重冠軍較量較量,能贏嗎?

  至於形意拳能不能對抗泰拳,我說能!為什麼?因為是兩個拳種的對抗,你沒說其它條件。我估計你找個五、六歲的泰拳手來跟我打,我能打得過!哈哈,開個玩笑。拳種之間不好做這種比較,比較也是理論上的比較。比理論,形意拳不輸任何一種格鬥體系。但若是個體與個體,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現實中形意拳高手為什麼少?能打的我見不著,怎麼回事?這是拳種機遇的問題。不光形意拳,哪種傳統武術不是在民間傳承?訓練條件、時間、精力能跟搞專業的比嗎?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給你一片鹽鹼地,你能種出高產來?所以形意拳逐漸式微,雖不願意卻無辦法,現實就是這種不得不認的現實!

  一家之言,意見不同請拍磚!

內家拳練什麼?

  內家拳最著名的是太極、形意、八卦。好多練家經常三拳皆通,為什麼?我以為是這三家拳法在練拳目的上殊途同歸,都求的是最大限度開發人體的全身的綜合性潛能,並將之用於技擊實戰。三拳雖初練時有別,太極求虛實,形意求勁力,八卦求敏捷(身法靈動,有感皆應),但練到後來,什麼虛實、勁力、反應都統一在一個練武都的身上,自然而然地三拳合一了。  所以練內家拳的最好把這三種功夫都學一學,會互有啟發的。如果是練軌跡的,更應學學這三種拳。轉身愚見:軌跡拳是當今最簡潔、最科學的現代內家拳,它是站在一些「巨人」的肩膀上。而這些巨人中最高大的三個,可能就是太極、形意、八卦了。 形意拳實戰的技術問題一:進身   硬打硬進無遮攔,練形意的都知道這句話。自己練時好辦,前面無遮無擋的,大可練得氣勢虎虎,進步如旋風,可是與人動手,還能客觀得心應手嗎?

  從前轉身與師兄弟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比劃比劃,嘿,硬打硬進,還真進不去!舉手之前,雙方都在警惕,好比軍隊的攻守,一方在戰壕里彈上膛刀出鞘地等待,另一方大模大樣地強攻,那不是找死嘛!那時我就吃了不少這樣的虧。

  後來挨打多了,也學乖了,不再硬沖直撞,而是虛虛實實,得著機會才玩一把硬打硬進,別說,效果還真好!這時才明白:硬打硬進也不是一上來就傻冒飯店的往裡沖,而是要有選擇地硬打硬進!當然,如果你功夫跟尚雲祥一樣棒,你也可以硬沖;但如果你還不如尚前輩,那就省省吧,得機得勢才進身,這時管你是硬打硬進還是巧打軟進。

  佔了先機才有發揮技術的餘地!!!

形意拳技擊的技術問題二:腳下的根   形意拳特別講腳下的根,步到人飛,腳下無根哪行?

  這根怎麼出來的?老話講要站樁、行樁,就是站樁和打拳。其實不盡然,除了這兩個要求外,還要多有實戰對抗,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否則還是死樁。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老拳師,他們不管是行拳還是動手實戰,架子都是非常低的。架子低了,重心低了,穩固性自然大大增加,腳下的根也就有了。

  這種打鬥方式與普通的散打不同,散打站位都較高。站位高,靈活性好,站位低,步法遠沒高位快,可是穩定。

  形意拳平時的站樁、打拳練就了三角形的穩定的人體站位形態,架子再低,更妙。至於運動不靈,這就是功夫了。平時下式子(就是低架子)打拳,習慣了這種形態,日久天長,動作一樣能快、能靈,功夫也就出來了。等你低式子能與高式子一樣靈活時,再去與高站位的人動手,大佔便宜。

  形意的功夫出在腿上,下式子打拳也是很主要的一項。不獨形意,其實好多傳統武術都有這個要求。「楊公練拳,雙膝鋪地」,當然是下式、是低架了,所以楊露蟬能號楊無敵。

尚派形意的趟勁   尚派形意特別講究腳下的功夫,尚雲祥當年號稱鐵腳佛,可見足下功夫的深厚。但這腳下功夫不是踢,而是趟。

  尚派有一路特別的基本功,叫趟步。練法是斜身站立,兩腿並緊,後腿膝蓋頂住前腿膝窩,稍下蹲。此為預備式。

  身體下沉,後腿蹬地,前腿猛地趟出,向前進一大步,後腿跟上,回復成預備式。如此連續不斷地前進,力盡為止。

  練這個功夫時要注意:第一,進步時身體的高度要一致,不能一起一伏。第二,後腿蹬、前腿射,前後腿一瞬間有分勁。第三,力的源頭在腰。第四,剛練時不求步大,有一定功夫後步子要越遠越好。第五,「生趟硬掘」是這路功夫的要點,前進時不要藉助腰的擰轉。否則練起來容易,出功夫的程度可就差了。

  初練趟步很彆扭,不得勁,習慣了就好了,功夫也就出來了。

  趟步是硬打硬進的基礎,前輩們一步出去,能把對手趟飛,可見其效。尚派的崩拳有特點,秘密就在趟步上。轉身的趟步練得不到家,趟人虛腿勉勉強強,趟人實腿就功力不逮了。關外內家的趟步比我練得好,他對這個體會也深,如果哪位兄弟感興趣,可以問他!

尚派形意的崩刀

  尚氏形意的五行刀都是雙手握刀來練習,雙手一前一後,所以要求刀柄要長些。這路刀法簡潔剛勁,不尚花架,非常實用。因雙手持刀,與日本的劍道有些近似。

  聊聊崩刀。

  起式後定為左三體式藏刀式,然後左腿收回成左雞形步,重心在右腳,雙手持刀在身體右側,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刀是豎起的,姿態如軍隊的持刀禮。

  然後進左步將刀向前方崩出,腳下是崩拳的半步的步法。後腳跟進的同時,刀回收,仍貼於身體右側豎起。再進步崩刀,再回收,如此連環不斷,是為崩刀練習方法。

  崩刀出刀時有個巧勁,前手向前下推,後手向里上拉提,這樣形成一個力矩,利用槓桿作用,使出刀快而有力。回收時正好相反,也是利用槓桿力,將刀收回。

  用法:此刀可以切劈敵人手臂,也可以直破胸膛。崩拳不是有個壓錯在敵人小臂之上打進的用法嗎?崩刀也可以這樣用,壓錯著敵人兵刃崩進。

  拳刀一體,是吧?

虎形的虎撲

  虎形是十二形的第二形,基本招式有虎撲、虎托和虎擺尾,其中特別以虎撲的名氣最大,不練形意的人往往也知道虎撲,咱們就說一說這個虎撲(據說郭雲深前輩就特別長於虎撲)。虎撲很普及,好多人都會練,可是練得對不對就難說了。為什麼?因為不知道虎撲的真正含義,所練當然就有偏差了。  虎撲的關鍵在一個「撲」字上!  有的人把虎撲練成了雙推掌有的練成了雙撞掌這是只從外形練虎撲未得真髓。撲與推與撞截然不同,說一個人猛地撲上來,不能說成是猛地推上來或撞上來,那麼同理,虎撲當然也就不是虎推或虎撞。  那麼怎麼撲呢?先蓄再發,腰身屈而後伸。簡單點說,一是要有腰上的翻浪,用軌跡拳講是要有身體的前立圓;二是要有後腿的蹬和腰身的向前的伸展。這股力傳到手上,自然就把人家撲倒了,不是用胳膊去推、去撞。  向前的伸展很重要,形意拳講:起手鷹捉,出勢虎撲。一抬手就是鷹捉的式子,一進步就是虎撲的勁意,所以才把把不離鷹捉式式不離虎撲。  再看看老虎前撲的動作:撲之前身縮腰弓,然後後腿猛然蹬地向前一躥,腰身一展,兩隻前爪舉在頭前,呼地一下從半空中撲落,撲倒獵物。整個身體在空中劃一個優美的弧形。把這個動作移植到我們身上就成了「虎撲」。所以虎撲是用腿腰身發力撲人,兩臂只是作用於人的工具罷了。正因為以上那個原因,虎撲不一定非要雙手撲,單手也能撲,甚至不用手,用拳、用小臂都行。手法也不一定非要雙掌齊出,一上一下、一前一後,怎麼樣都行。有了虎撲的勁意,那就是虎撲!

虎撲與鷹捉   形意的虎撲與鷹捉其實是一個理,外形雖有差別,實質沒什麼不同。身法、步法都是一個。單手螺旋一翻是鷹捉,雙手就是虎撲。

  所以說鷹捉是母拳,真的沒錯!

  原來我愛把對方雙手往下封再用虎撲,前幾天師父給我說了說,結果是往上一挑一翻用起來更爽!

  虎撲好,鷹捉更好! 蛇形的體會   形意的蛇形是最簡單的,動作簡單,一蓄一發而已。可是它的內涵卻非常豐富,大家看看李仲軒老爺子的文章就明白了。  李老說蛇形要蹭住勁兒,這個我說不好,或許是體會不深吧。我覺得蛇形練身法最好,形意的擰裹在這裡有最好的體現,一蓄勢,腰像擰麻花似的,往外一撩,騰地一下,渾身的勁都放出來了。  傳統講法,蛇形的肩打一說,這個肩打的力主要靠的是螺旋力,就是那擰麻花的勁,再加上一抖,打上了人受不了。還有的說蛇形胯打,從前我對這個沒太注意,後來試了試,還是這個擰裹加崩彈的力,只不過用胯打出去就是了。胯打要有腳下的進步,要趟,趟的越猛,打擊力越大。不過我現在練蛇形,加上了自己的變化,我把它擊出的手變成了崩拳,身法的俯仰幅度也加大了,自己感覺很好。似乎不是蛇形了,但練著順,用著也得勁兒,不知這樣練法行不行。

說說馬形中的雙手馬形   雙手馬形是馬形里練得最普遍的一式,幾乎哪一家都有,因其普遍,快成了馬形的代名詞了。雙手馬形的練法我先說個大概:三體式起,雙手回掠回抱,再轉身以雙拳同時從胸前口下擊出。具體練法大家可去影視區找找笨鳥兄弟發的「形意的十二形」,那裡面有的。下面咱們來分析分析這式動作。  形意十二形,雖說不求動作完全跟動物一樣,但總是有了個「形」字,所以總得從這一種動物的特性上去找,動作呢,能似則似,不能似時不可硬模仿,如此,才是十二形的練習要求。馬形當然不能例外。  雙手馬形的動作,形似烈馬後腿支地,揚起兩隻前腿刨打,那麼我們這一式的功勁,我想,就應從這裡去找。  馬用前腿刨打,如果你看過真馬的這個動作,你會說,馬前蹄上的力不是單純的馬腿力,是靠著馬的身體的向前向下壓的力來打擊目標的。是的,正是如此。因為馬不是習慣兩足著地的動物,一揚起前蹄,跟著就會習慣地向下踩踏,來恢復四足著地的情狀。但這一前下壓,因馬的身體龐大,那力道不可小瞧。沒聽過那句話嗎,「馬踏為泥」,把你踩為肉泥(哈哈開個玩笑)!雙手馬形的勁法跟這個差不多,它不是雙手沖拳,那叫什麼玩意!它是靠身體的俯仰,以身帶手打出的拳,所以十分暴烈。拳出去時,還要加上雙拳的內旋鑽勁。  馬有疾蹄之功,拳譜上是這麼說的吧,什麼叫疾蹄?是步法極快嗎?馬奔虎踐,那個奔才說的是步快。馬形並非主練步法的拳路(從動作能看出),怎麼體現這疾蹄?轉身以為不是說步,疾蹄之功的疾,是拳快,是指雙手馬形(或單手馬形)拳出如電,迅雷不及掩耳。  拳要快,如何做?全在腰的一收一放、一俯一仰。用身子打拳,當然比只用胳膊打拳快得多也重得多。  這個貼子是我因自己的體會而歪解拳譜,您若認為有幾分道理,可一笑;若以為不對,儘管用板磚招呼!我有頭盔我怕誰!!!嘻嘻。

說說卷地風   形意的歌訣里有「去意好似卷地風」,什麼是卷地風,各家說法不一,有的說是腳打,用腳踢對方的迎面骨;有的說是崩勁,腳到趟得對方起根;還有的說是步法發力,迅疾猛烈,有摧枯拉朽之勢。

  這些說法都對,實在地說,卷地風應是上述所有看法的綜合,它是踢、是趟、也是發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形意練的是五行勁力合一拳,三回九轉是一勢,一動之中,諸般妙用都含在裡面了,要不然只憑五行十二形幾個有限的動作,怎麼跟人家套路繁多的少林拳比?一個崩拳打遍天下,這一拳里的內涵又何其豐富!絕不會是一個直拳那麼簡單。所以卷地風這一勢也一樣。

  卷地風只要有了勁意,腿一起,真是遇佛踢佛、遇鬼踢鬼,鐵鎖巨石也阻不住這一去之勢。實際中做不到這麼神,但一定要有這股勁意。腳出去,碰著敵腿就是踢,擦著敵腿就是趟,什麼也沒碰著,那就是整體發力的一部分。

  練這種卷地風的勁意,尚派有個「趟步」的功法,很好,很出功夫。大家可參考一下。它講「生趟硬撅」,練久了,自然出卷地風的勁意。

再說說燕形   剛才有位兄弟問怎麼樣能抻筋拔骨,一下子就讓我想到燕形了。除了三體式,這一形是非常有助於抻開身體關節筋骨的。燕形求的是身體的靈便,高低起伏輕鬆變換。好多初學形意的朋友打拳不下式,老是站著身子打拳,如果想儘快出功夫,多練練燕形,式子很快就能下去。

  燕形最有代表性的動作是燕子抄水,人說前輩們練燕形,身子一低,刷地一下從桌子底下過去了,衣衫角都不碰一下,這個動作就是燕子抄水。它的大形有點像長拳的仆步穿掌,想進一步了解的朋友到影視區去看形意十二形的視頻。

  燕形在技擊上也是走下盤,可以化出穿襠靠,也可以挑掌擊襠,甚至可以用一鑽之力去頂撞敵的中下盤。出其不意,屬奇兵。但用時宜慎,因為自己伏下身子,頭部後背在一瞬間賣給了人家,遇見反應快的高手,可是兇險得很,所以要找準時機才可用。 說說八卦和太極    形意、八卦、太極並稱為三大內家拳,說過一些形意,簡單說說八卦和太極。  現在外面流傳的太極以太極操為多,如果想從那裡學真太極,是緣木求魚。真傳太極練起來很苦,站樁、走步等基本功,然後是一招一式的單練,要求動作到位,最後才是串在一起形成套路。盤架子並非自套路始,從單式就開始了。練時也要動作到位,從前稱楊露蟬練功時,「楊公練拳,雙膝鋪地」,等我學太極拳時才知道雙膝鋪地是個什麼滋味。到現在我也鋪不起,一趟拳也就鋪一回兩回的。可見功夫是汗水澆出來的。  八卦功夫在走轉上,從走中求身勁的整,我一位練八卦的朋友告訴我,他學拳時,光圈就走了二年多,跟他一起學的有十幾個,到後來都走跑了,只剩他一個。而他也從這走中求出了內家的整和順。八卦練身法特好,擰來繞去如大蟒翻身,所以八卦有功夫的人一是腳下快,二是身法活。  形意八卦太極拳理相近,形意的三體式往旁一擰,就是八卦的起手,單換掌也跟劈拳大同小異。楊式太極起式的朋,跟形意劈拳第一手的鑽多麼相像啊。所以這三拳精於一家就能理通三法,孫祿堂是最好的明證。  傳統拳有個弱點,就是訓練方法不夠科學,所以出功夫慢,但建身效果也好。所以要學傳統武術,一定要有恆心才行。轉身建議:最好選練一門傳統武術的同時,再學一種現代武術,如軌跡之類的。這樣觸類旁通,長進快! 太極的襠胯勁   太極要沉實,非常強調襠胯勁。沒有襠胯勁,就不能很好地沉,腳步虛浮,一碰就東倒西歪。

  陳低大架,楊式大架對練這種勁有很好的幫助,可是小架的太極求這種勁就慢些,架小不開展,體會不明顯。

  所以初學太極還是大架好!

八卦圈的走法

  走圈是八卦的基本功,我大著膽子說幾句八卦步的走法,講錯了,可要給我更正啊。八卦我練得可差遠去了!  八卦走時要把身子扭過來,向著圓心。這扭,是腰以上部分扭,胯以下還保持向前的方向。這實際上跟形意的龍折身的要領相同,一能拉抻各大肌肉群,二把身體「絞」起來,便於發出螺旋力。  走的時候腳要求要平起平落,可是我看大部分練家都不能完全平起平落。我體會這個要領主要是為了保持腳上的「蹬」和「趟」,那麼就直接去後蹬、前趟好了!八卦的前趟,與形意的突發崩趟不同,剛練時是慢的,可以說是一種暗勁兒,是慢慢地小心地趟,一點點找出這股勁來。  還有一個重要要求,八卦走的時候,要里腳直、外腳扣。里腳直著向前方走,外腳扣向里側,兩腳的前進方向絕不是平行的,平行走不出圈來。里直外扣,加上身子的向里擰轉,走的方向就正好是弧形了,就形成圈了。  八卦要求八步一圈,不過這就是個說法,七步、九步也沒啥大關係。 傳統武術的踢技   傳統武術中有一種踢法與現代武技的踢法大不相同,是含著胯踢!

  現代武術或經過改良的傳統武術大都在踢擊的時候要求展胯,這樣力道強勁,打擊效果好。可是也有它的缺點,一是只能放長擊遠,不能近戰;二是運動軌跡大,易於為對手發現。傳統武術的這種含胯踢法卻沒有這兩個短處。

  含著胯踢,起腳快,矩離短,說來就來,無影無蹤,俗稱「三條胳膊打人」。這種踢法最大的缺點是打擊力量相對小,很難一腳把敵人踢倒。所以實戰中,傳統武術家們對這種方法作以改良,專門用它來打擊敵手的至命處,什麼撩陰腿、迎門腿、裙里腿多是這種用法。雖然力小,打上也要命!

  有人說,「我能用腳扇你嘴巴子」,也就是咱們說的里合腿,絕對是含著胯扇的。如果展著胯,腳都伸出人家後背以外了,還怎麼扇?由此可見含胯腿法的一斑。

  有一利者有一弊,武術是這樣,腿法也是這樣。如何使用,見仁見智,全在打鬥中的機會!

形意技擊的實戰問題:用身體打人   形意拳快攻直取,長於進身打人。可是進身後怎麼打呢?是用身體打。

  形意拳極少有掄著胳膊玩拳頭的時候,多是藉助於步法身法,在進身的過程中完成擊打。身體到位了,拳也就打上了。所以它的發力很有意思,不憑胳膊粗,而仗身體動。

  以崩拳為例:如果這一拳只用胳膊的伸縮之力,那麼打擊力量就很有限,可是加上身體向前的前沖貫性就大大不同。朋友們可以做個實驗:平端著胳膊不動,只是身體向前一衝去打沙袋;再比較一下原地不動,胳膊伸縮打沙袋,看看哪個力量大。而這不過是形意初入門的最簡單的打擊發力。

  所以形意拳實戰的第一步功夫就是進身,要能進得去,不管你是走中門還是走偏門,進不去什麼都免談。而進身又有兩種方法:一是破門、二是閃進。這些光說不行,都得在實踐中一點點地摸索,得有人喂才行。

  不過話說回來,實戰中對手不是師兄弟,形勢又千變萬化。遇見個功力比你高的,你就很難進得去!藝高一籌壓死人,就是這個道理。

前手打人後手用力   形意拳講前手打人後手用力,如以前手崩拳擊敵,出前手的同時後手一定要用力回拉,這樣前手才有力。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形成整體一致,兩手形成力矩,形成腰的扭轉。腰部的螺旋就在這一打一拉中體現出來了。

  不過說是這麼說,真做並不是兩手用力拉,而是用腰轉帶動手。腰才是發力的主體。

  一打一拉一定要同時!

  初學者注意這個口訣,會加快進境的。 拳到妙處 拳到妙處 拳到妙處,唯法自然。全身都要得勁兒,全身都要通順,不僵不滯。練什麼拳種都就是這個要求。

如何讀拳譜

  古人留下的拳譜很少有詳細的動作要領描述,反而是比喻多。這在形意拳心意拳太極拳等內家拳里更明顯。   今人讀古拳譜就要去領會,由比喻的喻體想回到本體,琢磨那種境界。這是讀古拳譜的要點。如形意拳說「去意好似拳地風」,核心突出一個「疾」字。要是只從形式上理解,旋轉著身子往前去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讀古拳譜要細讀,這個細,體現在對言辭真義的理解上,而不是一詞一字的考證研究。從前萬維網上曾有不少人執著於拳譜里一言一語的研究,轉身以為這條路似乎並不可行,這樣理解,只怕真會「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了。」

打鬥模式訓練 鋒利小刀 打鬥模式訓練 嚴格的程序 造就優良的產品——談打鬥模式訓練

  打鬥模式訓練,即兩個或多個一組,按照特定的動作反覆做攻防訓練。比如甲打一個前手直拳擊頭,乙側閃身劈拳接平拳反擊。如此反覆循環。這就是傳統武術中的所謂的「拆招」!在拳擊中叫「有條件實戰」!  一提起打鬥模式訓練,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大搖其頭了。他們會說,「這不就成了見招打招,見式打式了嗎?前輩高手早就說過不要去做某招破某式的打鬥。這種訓練沒有用,是花架子,不應提倡、練習!」  其實,這些人是片面理解了前輩的意思!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是他們根本沒有打鬥訓練經驗的反映。他們根本就不懂打鬥模式訓練的真正內涵及意義!只有想當然地認為這是虛套,不實用!  在實際的打鬥中,對於兩個人之間的人體坐標、路線、方位、距離、角度及時間差等等要求,都是嚴格訓練的。這些內容不經過實際的、特殊的訓練,是不易掌握的。打鬥模式訓練不同於套路中的對練!他所解決的是實際打鬥中的兩大內涵:即一、打鬥內在實質性的把握;二、攻防技巧的掌握。  什麼是打鬥內容的實質性呢?讓我們來舉例說明:與一名力量很大、速度很快的對手格鬥,在他發起攻擊的一瞬間,你如何能準確的判斷出他用的是拳還是腿?如果是用拳他是打前手直拳還是雙拳連擊?如果是用腿他是用前腿還是用後腿?用後腿的話他這一腿是直線踢還是側線掃來如果沒有精確的判斷力,你能在對方高速攻擊時反應過來嗎?要知道等你看清了對方的攻擊,高速的打擊早已經到了你的身上啦!沒有嚴格的訓練,對於對方的快速動作你是反應不過來的!對方攻擊過來時,你應該採取何種戰略戰術?是退是進?是防守是反擊?以什麼方式反擊最「經濟實惠」?怎樣打才最具威力、殺傷力最大呢?  這瞬間的判斷來源於平時的嚴格、反覆的訓練,才能在風馳電掣的打鬥中不加思索、本能的做出精確的選擇!  不可否認,武術是一門藝術!所以它有自己獨特的技巧性!技擊是功力加技巧(技術)!二者缺一不可!技術就是研究如何打的問題。缺乏技巧,就談不上武術!很難想像一個地痞流氓的打法會被人認為是武術!  所以,綜上所述,打鬥模式訓練的就是準確的判斷能力、隨形就影的讓位(躲避打擊)能力和不假思索的攻擊能力!  打鬥模式訓練決不是象世人想像的只是練習「這招來了怎麼防?」的見招破招的套路。而是帶領初學者快速踏入格鬥這門藝術的大門的捷徑!  打鬥模式訓練首先會培養出人的直覺反應(即準確的判斷能力)。比如說甲方用直線,不論攻擊前的「虛晃」有多逼真,出拳的速度有多快,只要發出直線型拳法攻擊,乙方都會清清楚楚地感覺到其進攻路線。等到可以做出準確判斷後,甲再以直拳型拳法攻擊乙,甚至在剛剛發出攻擊之時,乙都可以預感到並能夠予以及時、準確的反擊。這一點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道理卻很簡單。比如說打乒乓球,優秀的運動員決不會單憑肉眼去看球的落點!而是用感覺去判斷球的真正落點方位。運動員的這種不假思索、完全用感覺去判斷來球的能力,正是平時千萬次艱苦的訓練的結果!  這也就是為什麼高手總能在對手發動攻擊之前便知道並且能準確的加以阻擊的根本所在。  打鬥模式訓練還是解決打擊方位與方式的重要手段。  人的身材有高有低,胳膊腿有長有短。也許你自認為發力很足的一擊卻因距離的不夠而威力頓失。這就是距離及角度的問題。這個問題不通過實際的模擬訓練是根本得不到解決的。只有通過合理的虛擬人體坐標「找點」訓練,才能在實際格鬥中對距離的把握遊刃有餘!  在實戰中的距離把握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人們便通過種種方法來訓練距離感。現在有一種方法是通過兩個人腰拴繩子做保持距離的進退練習來掌握距離感。我認為這種訓練方法並不合理!格鬥的實質是節拍的掌握。《劍經》上說「知拍任君斗」!在格鬥中就是要極力打亂對方的節奏,讓對方跟著我走轉。拴繩子練習要求是繩子短了就說明二人距離過近了。其實真正打鬥起來了,有時就是要迎著對方的攻擊「鑽」進去打,就是要極端地靠近對方!  打鬥模式訓練中的人體坐標訓練就可以快速地解決「距離難」的問題!  在風馳電掣的打鬥中,你不可能等看清對方的攻擊方式後再去選擇對策。不假思索的本能攻擊,只有來源於某種反擊方式的千萬遍模擬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通過大腦便做出正確的、「下意識」的反應!  對於攻擊與反擊的方式,只選擇三、四種便足矣!因為敵人的攻擊再千變萬化,落到你身上的不過是正面、左側、右側這三個立體方位而已!所不同的只不過是落點的高低不同罷了。除了軟兵器會拐彎,或者對方把你的身形「擠」成了斜面外,誰還見過你正面面對對方,對方卻能直接打到你後腦勺的「高手」?  所以,打鬥中守住這三條線(三個方位),便是守住了全身。對於這三條線的訓練,我稱之為「三線打法」。我們只要把這幾個坐標落點找出來後反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便能在實際的格鬥中對任何攻擊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數、遊刃有餘了。  需要說明的是,對招式的運用熟練後,就要把重點放在培養直覺反應上了。在打鬥模式訓練中,千萬不要想著「他要怎麼打我,是拳還是腿?出前拳還是出後腿?」越是這麼想就越會挨打。對對手的判斷應在其出手的那瞬間而不是對峙前的胡思亂想!你自認為對方要攻擊的招術會因為對方的突然改變而反應不及的。  所以,對峙時要保持「大腦一片空白」的感覺!什麼也不要去想!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就會感覺到對方的攻擊速度在你的眼裡「變慢」了!他要幹什麼你都很清楚了!你的攻擊方式也會越來越嫻熟了。這時你就可以改變打法了。在能準確判斷對方攻擊路線的前提下,就不一定非要用以前的防守反擊的招式了。這時的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或拳或腿,只要把握住機、勢,怎麼打隨你高興。這,才是真正的「無法之法」、「無招之招」!無規矩不成方圓,不經過這一步的訓練而錯誤地理解「無招無式」,愚昧地認為只要練習好了個人的技術便可以在實戰中「自然就會打了」的人,肯定會在實踐中被碰得頭破血流的。  說到「練習好了個人技術就自然會打了」,堅持這一觀點的人還真不少。唉,這真是欺人之談呀!要知道理論不等於實踐!基本功不等於實作!會砌磚不等於會蓋樓!打鬥一定要在兩個人的「打」中做文章!現在不少習武者站樁一次能站數小時、發力能讓人感覺挺沉實。但是一與人真正的交起手來便心慌氣短、手忙腳亂,與街頭的地痞無異了。  這現象不僅發生在初學者身上,就連很多苦練了數年的「武術發燒友」也犯此通病!說到根本,就是他們在日常練習中少了一個環節——打鬥模式訓練!或者是他們所學的功夫體系中漠視了這一程序!或者是練習者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一程序!他們自己(或者是他們的老師)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解決、去訓練打鬥這一重要課題。  有人要問了,既然打鬥模式這麼重要,那麼在實際練習中用不用使全力,即下不下重手呢?如果不下重手,怎麼能知道打擊效果呢?如果下重手,陪練者往往是自己的朋友或是師兄弟,一旦不小心打壞了怎麼辦?其實打鬥模式訓練只是練習直覺反應和打擊的方式、方位和落點!不需要你全力去攻擊的。比如打到的瞬間便停住;若沒有把握及時收手便改變打擊點。如把打頭改成打肩、把踢膝的腳稍稍旁挪一點讓其擦膝而過等等。你在自己的個人技術練習中把發力練習好了,要打壞敵人還不是小菜一碟?!當年二十九路軍訓練中用的也是真刀,戰士們並沒有真的用刀向戰友身上招呼,只是練習了用刀的模式。可是上了戰場照樣砍得鬼子頭顱遍地滾!這還不說明問題嗎?!二十九路軍戰士們的訓練就是打鬥模式訓練!因為武術本來就是用來殺敵的,戰士們的戰績便是最有力的證據。所以與其讓我相信某些大師的「招式無用論」的「高見」,我還是相信戰士們的累累戰果!  打鬥功夫的體認並不容易。但是也決不是那麼難!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刻苦練習,用心琢磨,任何人都是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大大提高自己的實戰能力、水平的!打鬥模式訓練並不神秘,關鍵是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  如果你真想通過打鬥這一關,那麼打鬥模式訓練就是你的捷徑!現今習武者本身的功夫證明,缺乏這一步訓練,你將永遠不會領略到打鬥的奧妙和真實性!  練了數年武術卻被地痞打得抱頭鼠竄的武術愛好者,你們不仔細地找找原因?總是認為自己的功力不夠嗎?總是認為自己沒有得到真傳嗎?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所學的功夫體系的不完整性?  一件優良的產品,在生產程序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如果把實戰能力比喻成產品,那麼朋友們,你的功夫出了「次品」,究竟是哪道「生產環節」出了差錯?你有沒有對「打鬥模式訓練」這一「生產環節」上的「重要程序」嚴格檢查,以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杜絕「一錯到底」呢?  總之出「次品」的原因在哪裡呢?  朋友們,是應該好好想想啦!

快如影魅的步法的訣竅 —— 高頻震顫   在武林界中有一句話叫「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以此提示步法的重要性!   中國傳統武術的步法訓練決不象現代搏擊(如散打、拳擊和泰拳等域外武術)的步法訓練那樣簡單。現代武術的步法要求是輕快、靈動、飄逸,講究的是能快速的躲避對方的打擊即可。而傳統武術的要求是不僅能快速輕靈的躲避對方的打擊、更是自身整體發力的一部分!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拳學步法呢?可以說,在節奏時值限制之下的步法,才是真正的拳學步法! 在剛開始練習步法時不要太講究「搖臀盪胯」,但是「後驅逆行」、「突發立止」卻是必須要從訓練的開始就要重視的!剛開始練習步法就要高度重視「節奏」的訓練!當「節奏」的時值達到自身的極限後,什麼「突發立止」、「後驅逆行」、「搖臀盪胯」都會不期而至、自然達到了。一句話,練習步法的剛開始,就必須重視「快」。   什麼是步法節奏的時值呢?就是自身整體大形不變的情況下,絕對的快!   步法的節奏達到了自身的時值後有什麼好處並且和一般的步法有何不同呢?   我們的步法(嚴格說來這種步法並不是我們所獨有的,中國傳統武術不少門派的步法都是這樣的)和散打、拳擊等現代搏擊術的以走動和滑動為主的步法是絕對不一樣的!當練習者步法的時值稍微達到了節奏的時值後,他的狀態立時就不一樣了。進攻時,他會象怒濤拍岸、秋風掃落葉一樣氣勢渾厚、速度極快地撲向對方。對手眼睛都來不及眨他就到了眼前;後退時,他會象驚蛇、脫兔般的迅捷、敏銳,在打擊來臨的一瞬間即可抽身而去!所以說步法用「瘋牛怒虎」來形容並不為過!親身試驗過的人都是一句話:「快!可怕!」   這種步法狀態就是用「節奏」訓練出來的。那麼,步法的節奏是怎麼訓練的呢?請聽我詳細講來:   要想「節奏」訓練有成,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一、時刻注意保持腿部的樁架。   二、熟練掌握「高頻震顫」的運用;   三、掌握極速換腳的能力;   四、注意身法的配合。   (一)時刻保持腿部的樁架是指雙腿特別是後腿要時時保持一定的彎曲狀態!前腿伸前一點或後退一點都沒什麼關係,但後腿一定要保持站樁時的狀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無論是拳腳的發力還是步法的起動,力量都是從腳下(特別是後腳)傳導上來的。如果後腿是直的話,僅僅滑動還說的過去,但要走出步法特有的崩彈勁就難上加難了。與其讓後腿從直的狀態到彎曲狀態再到崩蹬的狀態把身體射出去,不如從一開始就讓後腿保持適當的彎曲狀態,這樣在發動時會大大縮短啟動的時間的!大家看過貓要發動攻勢時的身體狀態嗎?它都是身體弓、縮起來,象彈簧壓縮一樣。身體竄出去時就象彈簧崩彈起來一樣。所以我們的格鬥式就要象貓一樣,要有隨時崩彈出去的狀態!   (二)熟練掌握「高頻震顫」。「高頻震顫」是我對步法發力啟動瞬間時身體、腿部狀態的一種描述。步法的節奏實在是很重要!其節奏要在「的的」一拍之內完成,絕無拖泥帶水之感。總的要求是在發力走步的瞬間,前腿(腳)在啟動時有個輕微的踩踏動作。後腳要提起下踏然後籍憑作用與於反作用力獲得的力量快速彈起,然後換腳運動。這個「踏動」絕不是提腳猛踩地,而是籍憑前腳發生位移時的一瞬間,憑藉反彈(反作用力)之力,使另一腿快速呼應,做出相應的動作。其間身體要搖動、髖關節要搖動;手要與之配合、步子後驅逆行。總之,步子一動,全身上下無有不動,無不相隨。可以說,「高頻震顫」是練出「瘋牛怒虎」式的步法的關鍵!沒有或者不知道「高頻震顫」訓練方法的人是很難掌握步法的精髓的。  (三)掌握極速換腳的能力。快速的換腳看似一個小動作,但是它卻是關係到步法轉換頻率的關鍵。只有前後腳的快速「踩踏」、腰胯失重般地飄起旋轉、身體瞬間定向的失重,才能保證步法頻率的極大加快。    (四)、注意身體的配合:身體的配合是指在步法運動時身體要動起來。不要呆板。身體要時時與步法運動做反方向的不定向的瞬間失控狀態。比如前腳橫挪後腳前移,這時前腳橫挪的瞬間身體就要向同方向傾斜、「歪倒」。只有身體與步法配合協調了,腿部才能從體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自由、快速的運動!  只有掌握了以上要點,我們才能真正做出步法的「快如旋風、重如泰山」的特有的「崩快」勁!最後,以我隨便寫的一首詩來做結束吧!

說步法 步法奧妙在節奏 不識節奏枉為功 前步似踩又似踏 後步似甩又似蹚 瘋牛怒虎氣勢雄 全憑節奏建奇功 玩得節奏真諦後 再探整體行動功 後驅逆行指腿腳 搖臀盪胯似秋風 說步不僅指腿腳 全身配合總相宜 突發立止猛撲到 氣勢渾雄使人驚 兩拳相交不為能 大形過位方英雄 千古傳藝說絕密 不傳步法是其中 勸君學拳多識步 仔細玩味得精髓 說難不難難亦難 不得耳聆亦枉然

鋒利小刀論中線   近日接待了一位朋友,談拳論武十分快活。其間其演示平拳,發覺其無論身架、拳法的路線均有問題。觀其身架,正正直直,發拳面部正對於我;觀其發拳,只是一擺而無抖彈之軌跡。讓其擊我,一個平拳來了,隨手一擋,毫無力道。  笑問其何故?答曰:我這個比較標準!看看,出拳沒有超過中線吧?!  我啞言,再問:你覺得這樣有力道嗎?可以一拳把人擊倒嗎?  其笑而撫後腦,答道:這,,,我也覺得好像不對勁。沒有力道。可是看到書上說的「守中用中」,出拳不能超過中線,所以就成這樣了。  從以上這段話大家看到了什麼?  就是說,現在很多自學的朋友,單純的看書本而僅憑自己的主觀認識、片面的理解書本上的話!  「守中用中」這句話中,「守中」是指主要防守自己的中線;「用中」就是主要打擊對方的中線!而更有的要求是:出拳不能超過自己身體的中線。對於這一點,初學者往往很迷惑:如果不超過中線,比如說擺拳,那麼力量不是小的很多嗎?每一個人都可以做這個實驗,如果是按照格鬥式的架勢來站好,按照出拳不要超過中線的理論來打一個擺拳,那麼力量根本就發不出來。  是這樣的嗎?  我要跟你說,不超過中線是對的!但是你對其運動軌跡的理解是錯誤的!一個人只要運動起來,身形就一定會發生變化!在格鬥中,步法的移動和身形的轉換更是要時時刻刻的變化!那麼,你在格鬥中可以身形不發生變化嗎?你在打擊對方時,打擊路線僅僅是一直保持不變的嗎?你在格鬥中步法不移動嗎?  如果不,你的結論當然是正確的;而如果是,那麼就是你意識上的問題了。  我們來舉個例子來說明。  你按照格鬥式的架勢站好,如果這時要出擺拳打擊對方的頭部。如果按照「不超過中線」的理論,你可能感覺很彆扭;但是如果你(比如左腳在前右手出擺拳)這樣:出拳前左腳先向自己左前側方跨出一步,身體向左側微微扭動,這時再發出擺拳打擊對方頭部。好,停下來,看看自己的身形和方位!  是不是這樣的:你的身體是微微側對著對方的?比如說對方是一個固定參照物,你和他正面相對的時候,,他是處於你的身體正直面的。也就是說你的左右手臂和他的右左手臂是正面相對的;但是這時你的身體發生了位移,你現在的右手就在他的身體的中線位置。這時,你出拳劃一個擺拳的軌跡,看看路線,是不是從你發拳的地方可以平行擊過他的腦袋,一直到你的鼻子方位?  如果是,就說明,你僅僅的一個斜上步,就改變了打擊的力量!  看看你現在的狀況,試試你現在的打擊力量,是不是感覺一下子就可以把他的腦袋「打穿過去」?這樣,力量就有保證了吧?!但是看看你的這個擺拳的運行軌跡,是不是感覺到了自己的鼻子的側面(當然是右側)就可以了而不必要再走遠了?  那麼這一拳,超過中線了嗎?!沒有吧?!  你動了一下步子,就可以做到:即不超過中線而又大幅度的增加了打擊力度!  所以說,不超過中線,是要靠你的身體的變化來調整的而不是直直的僵立在原地,說什麼「不能超過中線」的!  這些,都要有人給你說明白!你看書本,那上面的東西都是死的;講這句話的人沒有具體的說明如果身體移動起來後,中線的理論是怎麼樣的。  所以說,大家不能單憑看書本,就想當然的去實踐一些理論。那樣如果不對了,可能錯誤的是你而不是理論!  咱們在這裡舉的這個小例子,第一要說的是大家在自學中不能死看書而要多多實踐、大膽的問疑,如果有機會更要多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第二就是雖然這個例子很平淡,但是的確講出來了關於自己具體怎麼使用中線(用中)的一部分知識!  如果現在還有此觀念、毛病的朋友,請您對照一下,肯定會對您的理念有所幫助的!

如何正確而迅速的練習軌跡發力   軌跡拳學的發力是以驚炸、暴烈而著稱。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真正明白軌跡拳學的人做出的發力示範。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軌跡拳學的發力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是更多的練習軌跡拳學的朋友,因為各種原因,根本沒有掌握真正的軌跡拳學的發力要領!以至於出手古怪,讓旁觀者貽笑大方。  在這裡我們以直拳為例。因為直拳,是最簡單明了也是最真實的體現了發力的模式的典範。我見過絕大多數的練習軌跡拳學的朋友打的直拳,都是簡簡單單的單純的在劃一個園(請看圖1):這裡的「起點」是指你發拳的起點(也就是渦園);這裡的「終點」就是你打到目標的極限。箭頭代表了發拳的軌跡路線。他們發出的直拳,就是按照這個軌跡路線來經過的。  大家看看,再檢查一下自己的發拳方式,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我要對你說,你這樣做,是完完全全的錯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你走的是一個標準的橢圓路線,那麼終點的打擊點在哪裡呢?要知道,無論什麼拳,只要最終是要接觸到人體的,都必定有一個打擊點!大家看看圖中的「終點」,如果按照這樣的打拳,那麼拳頭在「終點」處僅僅是一滑而過,打擊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向下的「面」了!這樣的發拳,成了直拳不是直拳、劈拳不是劈拳了(當然了劈拳哪裡有這麼打的)!  這樣的發拳,如果目標是對方的面部,那麼拳頭一定是在其面部「一滑而過」而毫無殺傷力!反而會給對方造成了極大的機會。因為對方只要身體輕輕的向後一躲(仰),抓住時間差緊跟著一個直拳,就可以在你的直拳正好在走下半個弧線而露出了整個面部的時候,直接打到你的臉上!當初我也見過並且試驗過這樣發拳的人!結果我就不用說了。  由此而造成了大家對軌跡拳學的發拳感覺很「飄」、沒有力量、出拳沒有定點的錯誤理解!  我就聽說過很多朋友討論軌跡拳學的直拳(或者插花直拳),說:這個拳速度是可以,但是怎麼看著沒有什麼力量呀!  正確的發拳軌跡應該是這樣的:(請看圖2):這個圖例顯示,其上半部分和圖1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區別就在於其下半部分!!!  正確的方法是:在打出直拳到達終點後,收拳時,拳頭就不能再象圖1那樣劃一個下弧線回來了(就是圖2中以虛線表示的部分)!而是要在到達終點後,直接使用身體把拳頭從終點「抽、拉」回來!  也就是說,千萬不要再走虛線部分的弧線了!!!  李紫劍先生在軌跡拳學理論中提出了「軌跡、切線」的理論。很多人都注意了「軌跡」但是忽視了「切線」!我告訴你,真正的秘密,就在「切線」中!即使有些人注意到了「切線」的字樣卻感覺無法理解而輕易放棄了對其的研究。那麼究竟什麼是「切線」呢?就是圖2 中對應「起點」回來的那個直線!只有做出了「切線」,力量才能在身體的拋彈到極限的瞬間,驀然切換成一種強大的力量,使身體和拳頭形成了對掙力,從而發出了波浪效應的力量來!  這裡,是以直拳來說明的。但是要知道,這樣做,最根本的其實還在於身體!你先用手臂、拳頭來試試。如果明白了後,就應該使用身體來做這個「切線」!這裡的起點和終點,你不要僅僅把它當做拳頭的起點和終點;而是一定要把它看做是身體在走這個軌跡路線!  就是你在做「打手誘導法」的時候(還是以直拳為例),身體前立搖到打到了樣板手後,一定不要再次下弧線回來,而要從接觸到樣板手的瞬間,就直接在目標處身體下拉、撤身回來!注意:下拉、撤身回來時身體不要正面朝前而是要向打擊手的一側迅速後撤、後拽!  通過這兩張圖,大家應該看的很明白了。其實,絕密的東西如果真正有效,那麼三言兩語的就會說明白!這個,就是老李經常說的:小技術、大學問!!!  大家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犯此同樣的錯誤呢?!如果是,我不知道你是怎麼練習的!呵呵,那麼就讓我來給你改正吧!  我敢肯定,到現在為止,還從來沒有人可以這麼明白的把這個說出來!  沒有說出來的人,是保守、還是根本不知道呢?  如果是保守,那麼就讓他們來罵我吧!只要大家有所領悟,我就是背上罵名也是值得的!  因為我始終堅持的原則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毫無保留的講給大家!如果說是怕泄漏機密太多,那麼就一定是沒有機密或者是別有用心!  但願這篇短文,可以幫助你迅速掌握軌跡拳學的獨特的發力!希望大家多多研究一下這兩張圖片,也多多琢磨一下這篇文章。因為它實在是快速而沉重的發力之根本呀!!!

鋒利小刀隨筆 - 離我者生 似我者死   功夫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學問!所以說,我們是在做學問!如果各位抱著做學問的態度來學習功夫,那麼,就記住我的這句話:離我者生、似我者死!!!  我們跟老師學習的是什麼?是他的基本技術(這裡拋卻什麼人格、性情等等不說)、是他的入門方法、更是他所掌握的原理!俗語說的好:師傅領進們、修行在個人!當我們完全掌握了老師傳授給我們的技術、原理後,我們就要跳出初入門時,為了有效的學習而人為設定的條條框框,而要自己去動腦筋自學!老師不可能跟你一輩子,也不可能總在你身邊給你有效的指導!那麼,沒有老師在身邊我們就無法提高了嗎?不!看看歷史上,多少個大家、巨匠,他們都是在離開師門後,通過自己的刻苦、天賦,來取得了一般人不可能達到的高度!  即使老師在你身邊、時時刻刻給你指導,那麼,你怎麼可能學的和你的老師一模一樣?老師的素質和你完全相同嗎?老師的技術細節的把握、處理,你可以完全模仿嗎?老師的經歷、經驗、性格、天賦、悟性,你都完全經歷過、完全一樣嗎?要知道,武術本質的掌握,和這些有著莫大的關係!無論你的感情是否可以接受,事實卻就是這樣的!所以說,成為一個高手,不是刻苦下死功夫就可以達到的!  如果有人說,你和你的老師練習的不一樣,那麼不要緊!要緊的是你做的合理與否?!是否複合原理?!在實踐中是否可以有效的運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你練習的和老師一模一樣,但是在實踐卻不能有效的運用,那麼你和你老師練習的一絲一毫都不差,還有什麼用?!如果你和你老師練習的不完全一樣,但是在實踐中自己卻可以充分的把握、發揮,那麼,你和你老師練習的不一樣又有什麼關係呢?!原理是主幹,技術細節是枝梢,只要原理把握住,你要那些枝枝梢梢幹什麼?!!!  所以說,只要複合學術的原理,那麼,就不算錯!就是:完全正確!!!  當年的拳王福爾曼,他的防守姿勢和直拳技術,世間都認為很不標準!但是通過實踐,專家們都不得不承認:福爾曼的交叉式防守可以躲避、抵擋住大部分的重拳攻擊;福爾曼的類似於「拋」的直拳,連阿里都畏懼三分!!! 我想,福爾曼的老師當初可不是這麼教他的!  但是,正是福爾曼在奪冠的漫長道路上一路廝殺,在實踐中創造了適合於自己的這些技術!  所以說,福爾曼的師兄弟們沒有聽說過有當拳王的;而他成了世界冠軍!!!  如果有人說,福爾曼,你做錯了,和你的老師教的不一樣,不對。他聽了,世界上就沒有冠軍福爾曼了!正是他完全按照實踐的檢驗來要求自己的,所以他才能置一些所謂的技術家、評論家的冷嘲熱諷而不顧,「我行我素」的來達到了自己的頂峰!  所以說,如果有人跟你說,你離開了老師後的動作,錯啦!你就要先仔細檢查一下自己,到底是技術細節錯了還是原理錯了?如果是原理錯了,那麼,感謝提醒你的人並且認真請教,力爭自己複合原理;如果發覺自己就是按照學術原理來練習的,那麼不理他!!!他說是他說的,正確的永遠是你自己!!!  李先生紫劍老師不都說過:大形正確即可,其它一概不論!這個「大形」,就是原理!!!  這些對你說:你做錯了,和你老師不一樣的人,是可悲的!他不明白「變則通」的道理!他將永遠的按照老師的痕迹,一步步的走下去!  這樣的人,他永遠都是「匠」而成為不了「家」!!!  「匠」就是模仿!齊白石的畫風你模仿的再象、即使鑒定家都認不出來,那麼你就成為齊白石了?你只不過永遠是一個齊白石的仿製品!而「家」就是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處理能力的成功者!所以,齊白石教「畫家」「大師」而複製齊白石的人什麼都不是!!!  所以說,我總是對和我學習過的朋友們說,如果你把我教你的東西都掌握了,離開我以後,一定要在自己的自學中摸索出自己的風格!千萬不要一直在模仿我!模仿我是暫時的而離開我是永遠的!記住:離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你一直類似於我,那麼你永遠不會有出息!永遠也跳不出我的影子!!!  所以,所有的朋友們,請仔細想想我所說的!  到了一定階段,就沒有完全的相象!  技術不是模子,不能一絲不差的完全不走樣!比如你的斜拳有人說你錯了,但是你每發必中、在實踐中得心應手,那麼,到底是你錯了還是別人錯了???你是堅持原則,堅持以實踐來檢查自己的技術標準還是毫無主見的聽從他人之言,把正複合你的個性的、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技術給拋棄呢???  不要被條條框框所限制!!!建立起複合自己風格的標準吧!讓你的標準只複合你自己、適應你自己!!!  所以說,不要聽從他人的盲言,只是記住:離我者生 似我者死!!!

「三線打法」的具體練習方法   廢話咱們就不說了,直接說怎麼練習吧!   兩個人對峙是,一定要:首先,要保持「大腦一片空白」!!!千萬不要去想什麼!!!千萬不要去想:他要出什麼拳了、他要出什麼腿了。你越想就越要挨打!因為你有了思考就必定精神高度集中,同時引起了全身的緊張。其後果就是隨著對手的不規則預動而超出了你的相象而導致你手忙腳亂!

  所以,頭腦中不要去想什麼!一切的模式應該在單項實戰模式中已經練習熟練。而無規則的實戰模式或者是真正的實戰,你需要的就是憑本能的判斷去發揮自己平時的練習內容!!!

  其次,要注意眼睛的盯位!

  眼睛看人,也是一個大學問!不是隨隨便便想看哪裡就看哪裡的!眼睛一定要「虛虛」的「看」著對方的胸部!不要看對方的眼睛!因為有些人特別善於使用目光去調動別人!比如他的眼神微微朝你的下方看,精神高度集中的你可能就會隨著他的眼神而把注意力下移,這時他可以不再看你的別的部位,直接一個直拳奔你的頭打來!

  這個方法對於某些人來說總是那麼有效!當到了這個時候,要防守反擊就不太容易了。

  要注意:這裡的「虛虛的」而不是死死的盯住他的胸口;要注意是「看」而不是盯!!!總之一句話,就是用你的目光籠罩住他的全身!你看住他的胸口的同時,也應該可以看到他的腳是否移動!

  這一點可以讓陪練來訓練你!你看住他,讓他的腳微微動一下,看看你是否可以看見、預感到!

  三線,具體就是正面一條線,包括:直來直往的一條線和上下垂直的一條線;第二條是左側一條線;第三條是右側一條線!

  在練習三線打法之前,一定要根據這三條線,找出三種與之配合的三種打法!這三種打法也是不可以隨隨便便就找出、使用的。必須根據自己的技術、素質、神經的靈敏程度、反應、控制能力等等綜合條件來決定!這些就不在這裡具體說明了。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同,要求也不同。這一點大家可以在實際中自己摸索、掌握!

  先講直線!

  直線,直來直去的線其代表是直拳、前分腿、正蹬、側分腿、側踹等等;上下垂直的線其代表是劈拳、前分腿、彈踢等等。

  直線,首先也是必須要控制的是腿!也就是前分腿、正蹬、側分腿、彈踢、側踹。因為這幾種腿法,除了散打類的正蹬外,都普遍存在在速度快、出擊蔭蔽、殺傷力大的特點。所以也是我們重點的練習目標。

  其次是直拳。特別是前手刺拳。對於劈拳,我們一般不做重點!因為沒有什麼傻子可以在甫一交手就直接來打劈拳。除非他是毫無基礎的普通人。否則就是他活的不耐煩了。

  我一般對於這兩個,對付腿是讓位,與其對應的是:退步前分腿;對付拳是迎擊,也就是壓制性打法,與其對應的是:虎撲。

  拳法我們先不講(因為這裡教你的是方法而不是招法和招式。具體的練習你可以自己去發現、掌握)。我們就講對付腿法。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退步前分腿,的確是可以稱為「萬能防守」的方法。因為它的一退,是最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讓位!一下子就和對方拉開了距離。可以讓你的陪練使用任何腿法攻擊你,看看你同動的同時退步,對方是否可以打到你?如果速度可以,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你也不能退的太遠!如果太遠,那麼就是逃跑而不是讓位打法了!總之距離自己要掌握、判斷。

  讓你的對手先使用前分腿或者正蹬來攻擊你。先要和他說好,速度不要太快,動作要放慢一些。好,讓他出腿;而你呢?在他一動的同時也動(記住「頭腦一片空白」呀!另外眼睛要往哪裡看?)。不要反應過敏,他僅微微的動了你就手忙腳亂了。一定要他動起來後你再退。這一點可能在剛開始還不能有效控制,對方一動你就慌了。不要緊,這個很正常!隨著判斷能力的提高,這個錯誤就會慢慢改正的!

  他出腿踢來,你退步;他擊空了要收腿了,你緊接著再次向前前分腿踢他的膝蓋。然後無論是否擊中,都要打出一個前手直拳(我們叫「封門拳」)。

  這裡有一個要點:你不能在後退的同時馬上就前踢,一定要穩住神,判斷出他的腿的確要下落、回撤了,再踢出你的前分腿。這裡有一個時間差的問題。如果你的腿踢早了,往往對方或者腿還沒有完全伸開,也就是說他對於自己的身體還有控制能力,你一踢他可以憑本能來做出防禦(或者對撞或者後跳一步讓開);如果你踢晚了,對方的腿早已收回了。所以,一定要在對方的腿下落的同時你再踢。這樣就一定可以踢上。從這裡也可以證明我以前的說法:速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總是比對方快半拍是最好的。

  另外,一定要注意,不要傷著你的陪練。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動作幅度和落點方位。如果有能力,可以擊到目標前的幾寸遠就停住;如果怕打到對方,就讓自己的攻擊與對方的肢體擦肩而過。比如把拳微微側一下,在他的頭側邊打過去;腳微微側一下,踢他的膝蓋旁邊。但是距離不要太遠,微微側一下就可以了。要記住,陪練是陪你訓練的而不是供你發泄野蠻的。你打壞了陪練,那麼你就自己去唱獨角戲去吧。同時做為陪練,也一定要負起責任來,一定要按照預訂的方案來有效的訓練對方而不要動氣、發怒而導致你做為陪練反而大打出手了。

  不要怕不真實的打到對手,就在真正的實戰中不能準確的打擊對方或者不能發力了。要知道,你現在練習的是打法而不是打擊力。打擊力你可以自己通過發力練習來獲得強勁的攻擊力。如果徒手發力過關,那麼打壞敵人是小菜一碟!

  在對峙時,因為你預先知道他就是要踢這種腿法,所以你不要緊張,一起技術要求都不能忘。他踢你退再踢。你要同時去仔細觀察他的身體動前的反應,看看他踢著一腿前的身體是怎麼樣的?動起來後身體又是怎麼樣的?踢出去後身體又是怎麼樣的?(但是不要管他踢完後身體怎麼樣!他踢完後怎麼樣?他一定是躺在地上。躺在地上的人有什麼好看的??!!)

  通過這樣的一點點的判斷,就可以培養出你的同動能力!也就是說可以培養出你的本能判斷能力。只要對方一動,就可以潛意識的判斷出他要幹什麼?要使用什麼來攻擊、要打擊哪個方位!這樣,就可以脫離開使用肉眼來直觀觀察而完全使用本能來預斷。這樣的判斷,八九不離十的可以準確的判斷出對方的真實意圖。

鋒利小刀問答隨筆(一)   問:有人說,看了某些大師說,打鬥中千萬不能以某招破某式、也不能對號入座。那麼我看到你的「三線打法」訓練,怎麼就是一招破一招?這豈不是違背了古人的遺訓?  答:你這時片面的理解了這句話!也是片面的理解了打鬥模式的訓練!  雖然說在訓練中要求是和實際打鬥是一樣的,但是,要記住,訓練就是訓練,它永遠和真實的打鬥是不完全一樣的。而訓練,就要有一定的章法,隨便亂來是不行的。  什麼是三線打法?三線,就是我們身體立體的三條線:從頭上到腳下的垂直一條線(包括與身體平行的一條線)、從左臂到右臂平行的是一條線、從右臂到左臂平行的是一條線!只要我們抓住了這三條線,那麼所有的攻擊,肯定都在這三條線之內!!!不信,你試試,看看是否就是這樣!比如,對方使用棍子從頭對你劈下,是不是第一條線?對方使用匕首直刺而來,是不是第一條線?對方使用長棍從你側面掃來,是不是第二或者第三條線?你會說,如果對方使用如掃堂腿或者襠下偷桃之類的招式,是什麼?掃堂腿,無論他使用哪一條腿掃,不也是從你身體的一側掃到另一側嗎?它還出了三線的範圍嗎?如果你不轉身,那麼就沒有聽說過掃堂腿可以直接擊到你的後背的。而襠下偷桃之類,不就是身架、大形降低了嗎?它的本質區別還有改變嗎?  理解了這些,那麼就好辦了!  你看到的三線打法的訓練,就是在訓練對攻擊方位的判斷!如果得不到指點而就是看看罷了,那麼很容易就把這些訓練看成了「以招破招」、「以式打式」!就會把它們看成了招式、招法。  曾經有位朋友對另外一位朋友說,鋒利小刀的打法很幼稚,那些是什麼呀!  呵呵,而我要說的是,恰恰是你不明白、不了解、沒有全面的理解我們的訓練意圖而有此想法的。(順便說一句:不要把散打那一套拿到這裡來,硬性往我們的訓練體系中套。那樣是很可笑並且完全不對路的)。如果你仔細的看了光碟,就知道,我始終提倡的,是一種訓練方式而沒有提出過什麼任何的招法!  三線打法訓練的是什麼?是對攻擊方位的判斷、是對距離感的培養和判斷、是對攻擊角度的模擬和判斷、是強行培養打鬥中的最重要的元素:時間差!  你以為這些在現代搏擊中很不容易解決的難題,在我們這裡同樣是老大難嗎?錯!這些搏擊中最重要的元素,在我們這裡可以很容易的解決。時間嗎?如果是專用性訓練,不會超過一個星期的!  在任何的現代搏擊中沒有人敢這樣拍著胸脯來保證!而我們卻敢以蔑視的口吻來淡淡的回答:我可以!!!  記住:不是一招破一招!明白嗎?!!!  你可能問,為什麼你的三線打法訓練模式,就是簡簡單單的三四招而不設很多呢?如果你把打鬥中最重要的元素:方位、角度、時間差給弄明白了,那麼一動手就是兩三下而已!要那麼多有什麼用呢?就這兩三下,你就可以應付所有的攻擊、所有方位的攻擊!這,才是「以不變應萬變」!僅僅靠招式的磨鍊,是沒有用的!  人的本能是怎麼來的?與生俱來的不叫本能,那叫生存技能。本能是靠長期的培養和重複而來的。  在深湮了打鬥基本元素後,長時間、反覆的磨鍊有針對性的技法,不就形成了本能了嗎?這,才是有些高手為什麼可以在突發事件中,不加思索、信手而出就制敵於眼前的原因了。  所以說,在打鬥的模擬訓練中,肯定是「無規矩不成方圓」的!訓練,也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技術!如果大家想想,為什麼有些號稱「偉大」的運動員卻不能幹教練,就會明白了。  看了以上所說,你還認為我們的三線打法是「以招破招」、「以式破式」嗎?

鋒利小刀問答隨筆(二)

  問:我想學習實戰太極拳,請問其中的推手有用嗎?是不是一定要練出深厚的推手功夫?  答:首先申明:以下所說僅是我個人體會和見解,不一定正確!如果你感到可以做參考,可以體會一下;如果您認為不正確,那麼權當是我個人的心得了。  推手,不僅僅是太極拳中獨有的!推手的訓練模式和最終運用效果的培養,也不是僅僅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推手的模式的。  如果二人互相推挽,只要目的相同,效果顯著,那麼都不算錯!  推手,可以說有用也可以說沒有用!就是要看你要追求的是什麼效果!而想練出深厚的推手功夫,也是以上回答。  如果你要在太極門內和人試試手,友誼性的推著玩玩而又要臉面,「充當」高手,那麼深厚的推手功夫當然是高手的保障啦。所以,你一定要多多練習!  而如果你要追求的是實戰搏擊,那麼就不一定了。  在實戰中,推手練習的最終目的,是自身的觸覺極度敏感和間架的自如縮放!可以在搭手的瞬間有效的判斷、控制住對方!僅此而已!  如果說練習好了推手就可以在實戰中「搭手而發人丈外」那是騙人和自欺欺人!  所以說,我的意見,如果你擅長直擊式打法,就是中、遠距離的揮、衝擊,那麼可以暫時或者根本不練習推手;而如果你要想追求極短距離內的控制打法、寸擊發力,那麼還是稍微研究一下推手比較好!  因為短距離內的控制打法,首先要在二人相撞、接觸的瞬間,通過自己的間架、肢體來迅速控制住對方的攻擊武器、身架身形(一句話,就是要造成我順人背的局面)。而兩個人在一搭手的瞬間,都是首先肢體先接觸的而沒有看到有敞開胸懷進入的。  這時,推手訓練出來的對觸覺的敏感、對點的判斷和對面的控制就會本能的發揮作用。使你不加思索的就瞬間控制對方而同時本能的攻擊!  這,是練習推手的好處!  但是,要記住:推手,僅僅練習到一搭手就控制住對方就可以了!也可以說是練習的到頭了!再往深追求,只不過是在現在的基礎上做的更好而已!  呵呵,這句話可不是我說的,而是一位故去的「大師」說的。這位大師擅長的就是推手。他對外教學都是反覆強調練習推手而對自己的有數的幾個得意弟子說了以上的話!  聽從這位大師的勸告吧!雖然可能XX門的人對你吹噓推手怎麼在實戰中有用!  雖然我沒有正式練習過一些門派的功夫,但是,呵呵,有幸還真的知道了不少他們門派的內幕和一些「不傳」的門內功夫!  但是,如果你要在實戰中運用推手,那麼就不必要一板一眼的、一絲不差的去練習傳統的推手。  可以根據自己目前階段的要求,大膽的去改造它!(但是前提是你必須完全了解了推手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否則就會南轅北轍啦。)  我現在的練習觸覺反應的方法,就是根據推手的要素,通過自己的改變而來的。  目前試驗過很多例子,還比較滿意!見效時間比較快!效果也挺顯著!

論"貫通"!   貫通的作用,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大家應該是都知道的.  我先說說貫通的具體做法:  按照"傻瓜樁"的要求站好,保持對掙勢態.  一/前後貫通:  全身一定要保持對掙勁!大形是向前動.雙手保持空間定位(即肘關節保持在相對的位置不要有大幅度的動作),雙手緩緩的出去時是劃前半個前立園的園;回來時是劃後半個前立園的園.總之雙手走的園就是前立雲的模式!雙手一定要緩緩而動,外形/旁邊的人如果不仔細看,幾乎就看不出來你是在動.  這時,雙肩的拉伸量一定要足!大家在做的時候讓朋友在一邊看看,看你的雙肩是否突起了.雙肩應該是斜下的.(真正練習中國傳統功夫的人,你看看他的肩就可以看出來).在間架撐起來後,讓你的朋友去摸摸你腋下的那條筋,是不是已經突出/崩起來啦?!如果是,就對啦!記住,雙肩一定不是平行的!大家去看看光碟,看看我在做貫通時的肩部姿態!  兩隻手的運動幅度是半個手掌的距離!不要大!大了也沒用!記住,一定是兩隻手同時在動!不是分前後的!雖然站樁時的手的姿勢是一前一後,但是在動起來時,一定是一起動的.  記住,雙手劃的園,幾乎看不出是園,幾乎就是一前一後的在動!  以上說的是雙手的姿勢.   下面是身體的動作:  身體剛開始時就不要劃園啦!就是要一前一後的來回擺動!但是也是幾乎看不出來!它是和雙手對掙配合的.即:手走前半個園(向前),身體是向後去的;手走後半個園(向後),身體卻是向前去的.這樣就形成了二掙力!  幅度一定不要大!具體的請看看光碟中我的示範!  當手和身體極端配合了,對於貫通的對掙有了一定的體會了,身體這時就開始劃園啦!也是前立雲的模式!  要說清楚的是,大家不要認為身體的動(劃園)僅僅是一前一後的和僅僅是一個前立園的.而是要,在身體向後走時,身體要微微向上拔!即這個向後(前半個<-指身體>)的動,還要有向上的力!同樣,身體向前時,也要有一個向下的力!這樣,才是所謂的"渾圓"!  這一上/一下,千萬不要在外形上有所表現.還是那句話,外人幾乎看不出來!  以上所說的是身體的配合!  下面是腿部的配合:  雙腿一定要保持充足的對掙力!我們是這樣試驗的:你的前膝蓋,一定要和後胯就像有一條皮筋連著一樣!在你站好後,讓朋友突然去推你的前膝蓋!如果一下子你的前腿就"軟"了,毫無防備的就被推直了,就是對掙(腿部)沒有做好!  在雙手向前/身體向後之時,前腿要微微用力(是真用力而千萬不要是意念)後蹬!在雙手向後/身體向前時,後腿要微微用力前蹬.  如此反覆循環!  以上是腿的配合.下面是內在的配合:  在做前後貫通時,一定要堅決保持樁的要求!目光要"透"視前方(大家注意這個"透"而不是"看"或者是"盯").目光要深邃,望向遠方!(可以是地球的邊緣!呵呵)更可以是我所要求的"虎視"!  當手在緩動時,而內心卻是在"大動"!(注意,這就開始是所謂的意念啦)想著,手是微微的動,但是心裡的"手",卻不是半個手掌的距離啦,而是要伸向天邊極遠處!當手拉回來時,要想著緊緊的縮到自己的內心深處!自己的身體和手已經合併成一張紙那麼薄的距離啦!  但是,這僅僅是意念.千萬不要在外形上有任何緊張的現象出現!  在這裡再告訴大家一個秘密:雙手的食指一定要挑起來(雖然十指都是彎曲的)!雖然這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是絕對是秘傳!你聽人家說過了嗎?!去看看光碟中我的食指是怎麼樣的!!!好啦,不要問我為什麼!照做就是!!!  當你練習有了一定心得後,雙手十指就要開始動作啦!時時刻刻要象反覆的"掐"什麼東西似的!時間長了,你一定會感覺,的確是在"掐"一個東西!  大成拳叫什麼來著?噢,是"摸勁"!!!!  只有這些都整體配合上了,你才能真正感覺出什麼是貫通!  這些,就是一個完整的貫通動作!  以上我寫的很詳細,也很有條理啦!大家可以一條條的往上加!先來雙手;再來身體;再來腿;再來意念!  學問的路沒有捷徑可走,如果你感覺哪裡不對了,沒有辦法,從頭再來吧!   同樣的,上下貫通也是這樣!  上下貫通是手走後立雲的大形(不要告訴我你連後立雲都不知道怎麼做吧!如果實在是不會,就去論壇提問!我們兩個斑竹會很詳細的給你解答的).  現在有人說,前後和上下貫通是一個模式!錯!!!上下貫通一定是後立雲的模式!不要做成前立雲了!  當雙手提起時,身體要往下"挫";(注意,意念是縮到地底下了的)而雙手往下按時,身體要向上"拔"起!(意念是身體上"漲"到雲端了.注意不是頂而是"漲"!自我膨脹的感覺大家一定會有所體會的.)  這,就是對掙力!  腿部的動作,就不要有蹬的動作啦!僅僅是配合身體做一上/一下的"蹲起"動作就可以啦!注意幅度千萬不要大!  大家一定要去體會"縮"和"漲"的體會!

  至於交叉貫通,可能有些朋友感覺不明白!你可以去做這樣的實驗:找一個球,無論排球/籃球/足球等等都可以!只要是一個球體就行!你雙手平行(即雙手手掌心相對)"擠"住球.這時看看自己的雙臂和雙手,是不是平行的(廢話!呵呵!)?!然後,旋轉球,讓自己的右手旋轉到底下,這時形成了右手在底下,手心向上;左手在頂上,手心向下的姿態!記住,不要讓球掉下來!然後,在底下的右手向前推,同時翻腕;左手向自己胸前拉.把自己的兩隻手掉轉方向!看看這時成什麼姿態啦?是不是現在變成左手在下,掌心向上而右手在上,掌心向下啦?!一定是這樣的!  去反覆體會這個循環!略熟悉後,你就會發現,你玩的球,已經是靠你的雙手雙臂在旋轉運動啦!  記住,一定是旋轉運動!!!  最後,去掉球,雙手雙臂還是這麼運動,就是完美的"插花直五花"!也就是我們需要的交叉貫通的模式啦!  交叉貫通講究的是身體呈螺旋擰轉的姿態!當一隻手推出去的時候,同面的身體一定要配合向前擰轉;當這隻手拉回來時,同面的身體要配合拉回來.  如果大家不習慣螺旋扭動的手的動作,可以在開始練習時,不用擰轉,就是簡簡單單的伸出去,拉回來就可以啦.熟練後再配合上"插花直五花"的動作!  這時的腿的動作的配合是,(比如是左手在前),右手向前推進時,右後腿要微微向前蹬地,把身體和胳膊送出去;右手拉回來而左手出去時,左前腿要微微向後蹬地,把右半邊帶回來.  記住,意念還是一樣的,就是出去是極遠而回來是極短!

  以上就是三種貫通的模式!雖然字不多,但是我三易其稿,力爭把它寫的明白完整.我相信到現在還沒有把貫通說的這麼明白的.希望對大家有益!  其實關於貫通,好像就是揮袖兄問過我.我想可能是大家還沒有練習到這一步吧!但是如果你練習到這一階段後,就會發覺,它,其實也是挺不容易的!!!所以,我就應揮袖兄的要求,把它具體的寫出來,供大家在練習中參考!

  另外說說有些關於貫通的事!  一,在做貫通時的手型,我不提倡有很大的動作!比如,雙手手掌循環的掌心向外,再掌心向內或者是掌心相對的動作!  因為練習貫通就是練習整體的.枝節的動作不要去佔主導地位!手心基本上就是保持相對的!關鍵是手臂和身體和腿部的配合!

  二,如果大家做貫通有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比如,有一段時間,感覺是真拉了些東西了(絕對不是什麼意念,而是真實的感覺);有段時間,感覺心理上很兇猛,十分渴望打鬥;有段時間,感覺身體各個部位的粘著力很強;  最奇怪的是,很早以前就出現了,在貫通(特別是前後貫通)時,體內的肌肉和關節竟然摩擦的"咯吱咯吱"響!好像肌肉和關節很"澀"的樣子!也的確感覺到是很澀!近來沒有了這種澀的感覺了,但是"咯吱咯吱"響的聲音的確還是自己都能聽的,感覺得到!  關於這個問題我沒有去問老李!我想自己先看看吧!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教別人,就要勇於"以身證道"嘛!  我現在也是搞不明白,為什麼這個現象出現了這麼久?!但是身體卻毫無不良的反應.在我的本意來說,就是不好的事,"你"也趕緊出現給我看看嘛!^_^  現在我可以說了,這個現象好像並不是不好,反而可能是一個極好的好現象.(呵呵,那我就賺啦).  好啦,就是這些.大家先練練吧!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再商討!

漫談功舞漫談功舞   本來不想說功舞的。因為第一,教材上有具體的練習指導,其解說比任何人說的都清楚明白;第二、功舞的纏鬥老李也簡要的介紹了,大家可以自己去鑽研、參考;第三、功舞的脫打的用法只能個人旁參側悟!一個人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複製到另外一個人身上。   但是看到論壇上有很多的朋友好像都很期待著說點功舞的話題,沒有辦法,那麼只好說說看了。

  我在這裡說的,僅僅是我們對功舞的一些看法和自己理解的一些打法。並沒有具體的單人練習方法。如果您對功舞並不了解,請參考李先生紫劍老師的教材或者是我的《基礎篇》光碟。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這裡所引用的一些描述,很多來自咱們公開區斑竹迎風揮袖老兄!我敢說,對於功舞的擴展認識,在咱們論壇中凡是發貼我見過的,都沒有超過迎風揮袖的(當然不包括可能還有潛水引而不發的高手。呵呵)。其分析之深刻、見解之獨到,真的令人讚歎!我不是在這裡毫無根據的誇讚迎風揮袖!如有可能大家單獨和他談談就知道我言之不虛了。

  好,下面談談功舞!

  首先來講講初學者如何練習功舞!

  初學者練習功舞,不能去刻意的模仿別人。需知,練習一個月功舞的人的功架和練習了一年功舞的人的功架,無論在外觀還是在內涵上,都是絕對不同的!如果你沒有功力而去模仿人家做類於身體抖彈、頓顫的狀態,那麼只能是做的不倫不類,毫無美感!

  初學者剛學習功舞,第一,一定要舒展大方!把架勢放開,不能小家子氣!記住,練習功夫最忌小家子氣!這,關係到你以後做拳時是否可以練習出威猛的氣勢來!比如,在做斜飛時,當絞翅轉身時,不妨完全轉過身來雙臂合絞,然後再完全轉身面向正前方斜飛!不要看一些高手做時身體僅僅是微微擰動。他們是在整體束展,你學不來的!但是不要為了把架勢放開就使運行路線有菱有角的了。還要保持肢體的圓滑狀態;做時,該收就收、該放就放,不能癟癟曲曲的縮手縮腳!

  第二,動作不能太快!舒展大方不是加快速度。你的速度保持在比你看到的公園太極拳快一些就成了;

  第三、初學者不要去追求整體的勁力、不要去追求身體的不空狀態!只要身體微微含力,儘管去做就是!

  這一步,就是熟!

  當你的徒手發力過了關;當你完全掌握了什麼是整體移動、整體不空狀態後,這時的功舞,就要再上一個台階了!

  這時,你要追求的就是在整體不空狀態下的圓滑運動!肢體路線處處圓滑毫無菱角;整體含力不空而動;精神深隱而內斂。雖我毫不用勁但旁觀者卻感覺我雖身體盤旋起伏但卻處處力量沉厚。

  這,才是整體不空狀態下的功舞!

  這時的功舞,的確可以給人以振奮人心的既威武又極具美感的感覺!

  其實功舞,就是古代所說的三環套月的功夫,即脊椎的旋搖是一環、胯是一環、步的走轉是一環,貫通起來就是三環套月成「一太極」。

  下面就逐個來說說其具體的應用方法。

  一、順手牽羊

  順手牽羊的大形我們不必細說。其實它不僅僅是一個「拖摔」的摔法大形,它更多的是包含了許多的內在東西。如果使用心意六合拳的術語來解釋它,那麼它是雙把與括地風的用法!另外還有大捋、雙拓、虎坐、隱有連雙把、牛抵等心意虎形打法以及捋撲。

  拖摔的具體用法,老李的教材中有說明,大家可以找來參考。這裡我們說說它的「拳打腳踢」的用法!

  「把」的意思,其一就是控制!所以說,順手牽羊最好就是上面兩隻手控制對方,下面使卷地風,然後緊接著使用虎撲。

  比如:1、對方直線攻來,我雙臂樁架不變,微微合攏「刮摟」對方的攻擊手臂(不要管是否真的切切實實的刮摟上了,只要做出這個動作來就可以。接觸上了對方肯定重心就被我牽掛;沒有接觸上那麼也是一個防守動作以及配合下肢發力的必要動作)然後下面的後腿斜向上卷踢對方(或膝、或襠);得手後(沒有結結實實的踢上,那麼只要兩個人身體接觸了、即將碰撞了也可以)馬上使用虎撲發力,或者將對方撲出、或者使用抖寸勁重擊對方。

  2、也可以雙臂不和對方接觸,當對方直線攻擊來時,我保持間架護住面門,直接迎上去卷踢對方膝蓋!典型的近取!這時要注意雙臂直迎上去時,要微微有一個弧形上抬的微小動作。這樣對方的攻擊臂如果接觸到你的前臂,必然會被你整體掀上去(雖然幅度不會很大)!

  3、也可以在對峙中(或者在糾纏中)快速抓住對方的手臂(以我經驗,最好是對方的前手臂的衣袖),同時下面使用卷踢踢擊對方,然後使用虎撲;

  這裡所有卷踢中的踢擊,其實更應該說是兜擊最為貼切!

  如果兩個人的距離稍遠,那麼踢出去的腿還可以使用直插式踢擊。其攻擊目標就是膝蓋、襠!

  另外說一句,在順手牽羊使用拖摔時,不要生拉硬拽!如果你的牽拉其手臂的雙臂配合身體走一個倒「8」字形,那麼對方很容易就在你毫不費力的拖拽中搖搖晃晃而最終倒地!

  好了,說了那麼多,其實還能舉出更多的一些例子!但是這些都是在告訴你如何使用順手牽羊的方法而不是具體的、必須的招法。這些方法可能適合於某些人但是肯定不能適合於全部的人!方法,還是要你從自身的具體練習中摸索、掌握,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打法!千萬不要刻板的照搬這些方法喲!

漫談功舞(2) 牛抵式   牛抵式是典型的古傳心意打法。其大形就是頭撞。在心意六合中稱為「一頭碎碑」。這種打法是心意把中的連雙把 ,虎形四把的要招!  牛抵式還是虎撲的前奏。可以衍化出掌的寸擊、發放等等!  其一般使用的過程為:先用雙臂圈卷控制住對方的攻擊武器(雙臂);在控制的同時拉近距離,然後身闖步撞,以頭攻擊!  咱們還是以具體的招式的形式來談談。  如果對方雙臂齊出奔我中線而來,我則雙臂圈卷划動,由下劃弧圈壓其雙臂,同時寸步前撞,把身體推進,用額頭撞擊其面部!  怎麼叫雙臂的圈卷呢?就是雙手在身體兩側,同時先微微的划出渦園,(基本上呈一個立園。大家如果還是不明白就多想想發拳前的渦園是什麼樣子的。很好理解。一定要划出這個園而不能直接抬起手臂),然後從外向身體的內側(中線)合攏抱壓(好理解,試驗一下把對方的雙臂圈住、向自己身體中線下方壓下去),就是圈卷。  這裡一定要記住不能直接抬起胳膊去圈壓;再就是圈壓時一定要有向自己身體內側「刮」「拉」的勁力!不要簡簡單單的就是把他的雙臂壓下去就完了!一定要牽動他的重心,讓他主動的向你的正面「栽」過來。  要注意的是,在圈壓對方的同時,身體不能太后仰!因為如果對方讓你拉過來時,兩個人的距離就會很短、反應的時間也會是一瞬間的事。根本不會讓你來得及再次蓄力。所以在圈壓的同時也就要做好了蓄力的準備!身體要基本保持微躬的狀態。距離一接近,馬上在這個狀態下就靠脊椎的抖射發力前擊!  還要注意的是:在控制時步法的距離不能太大!因為步距太大,當對方跌進你的懷中時,上半身兩個人已經會貼的很近了,再加上對方的衝撞力,身體的合適發力距離已經很小。這時就主要靠步法的趟進來配合發力了。  對於牛抵,步法主要的是寸步!這裡的寸步一定要走出「崩彈靈動」的勁力來。一個簡簡單單的跳躍式「寸步」,是不能使用上整個身體力量來的。  對於擊打的方位和擊打點也要注意。不要很正面的使用額頭。要在撞前額頭是正對其的,但是在撞上的一剎那間,要有意識的含頜,有力的微微擰動,使用額頭稍稍側面(額頭和太陽穴之間的頭頂)的部位去撞擊對方。  注意不要撞的太正面。選擇對方的稍側面是明智之舉!小心一頭撞到對方的嘴上,他皮開肉綻的同時你也會頭破血流!  如果個子高點,居上臨下一頭下來,選擇對方的眼睛和鼻樑間的效果最好;如果個子稍矮,那麼選擇對方的腮部比較好。  呵呵,有人可能要問了,打鬥起來速度這麼快,我怎麼可能選擇的那麼准?其實在實際的訓練中有意識的去練習,不會用很長時間,你就會發現,其實對於方位的把握不是那麼難!  頭部發力一定要沉實、乾脆!如果掌握的好,打到面部,包管他滿臉開花;打到胸部,可以將其一擊倒地!

狂格鬥發力亂談

不要迷信發力,實際上任何人都會發力,只是質量高低不同殺傷力大小相異而已,瘋狂格鬥的發力就是要求把原來的發力進行改造,再提高升華而已。 ·發力的效果並沒有一些書上說的那麼驚人,發力也不是格鬥的全部,發力可以通過使用冷兵解決它的殺傷力問題,這是發力的最佳速成方案。 ·發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以為通過三、五天練習即可信手一揮發人於丈外,發力是一個反覆練習的過程,每一種發力模式都必須千萬遍地反覆磨練。 訓練流程: 1 .鬆柔運動 常人皆以為要用很大的力,要把全身骨肉都弄得硬幫幫的,才能發出大力來,實際上並非如此。肌肉很緊張的人是很難發出高質量的一擊。未經訓練過的人身體各關節比較僵硬,運轉伸屈皆不靈活順暢,故發力的第一步,要把身體練松練活。 鬆柔的訓練方法主要是採用熱身運動中的動作。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關節是肩和髖。要特別注意,不可使其僵滯。此處再介紹幾種訓練方法。 ·懸掛 雙手握住單杠,雙腳離地,整個身體懸在空中,整個身體保持放鬆狀態,這時候將能明顯感受到肩關節的拉伸。如果細心的話,也可體會到腰部也伸長了。一般練習時間為 5~15 分鐘,不可太長。 ·倒掛 用繩拴住雙腿,倒懸在空中,頭向下,體會整個身體各關節打開的感覺。 ·當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前面熱身運動中的動作。主要拉伸扭曲肌肉、關節、韌帶,分清訓練部位目標以後,針對性練習。 2 .極速運動 極速運動分為二部分,一是武器的極速運動,一是力源的極速運動。 武器的極速運動。武器的典型代表是手和腳。 手的極速運動。 訓練模式: ·橫步站立,雙手交叉放在臍前,雙手分別作軌跡如圖所示運動。 ·橫步站立,雙手作向前方向的橢圓運動。 ·橫步站立,雙手立於胸平,作前後立圓軌跡。 ·橫步站立,雙手掌心相對,放於體側,作 8 字迴環運動。 ·以上運動方式,皆可以逆向運轉,橫步熟練作可作縱步練習,縱步以接近格鬥勢和方便運轉為準。 訓練要點: ·體態要自然,不可有任何僵硬不暢之處。 ·所有動作,前期訓練偏重於大開大合,幅度盡量放大,後期動作要收縮,隨後是大小結合著練。 ·先體會肩關節支武器的運動,等到身段訓練純熟之後,二者要結合起來。 ·先慢速,再中速,最後極速練習,各種速度要交替著練。 腳的極速運動。 訓練模式: ·單腿站立,另一腿彎曲,作前後縱向圓運動。 ·單腿站立,另一腿彎曲,左右縱向體側方向的圓運動。 ·單腿站立,另一腿彎曲,作平行於地面的圓運動。 ·身體平躺於地面上,兩腿作可能的快速運動,如蹬自行車狀。 ·以上作用皆有正反兩個方向運行軌跡,都要練習。 訓練要點: ·單腿站立時,身體要保持平衡,上體正直,雙手撐抱於胸前。 ·運轉速度有慢、中、快三種,要交替練習。 ·運動幅度剛開始訓練時要大,逐漸變小,最後是大圈小圈交替練習。 ·體會身體的催動作用,體會髖關節作支持力點和關節旋轉的感受。 力源的極速運動。 力源有二種:一是武器的端點支持,主要是肩、髖。二是身段,即脊椎骨支持著的軀體。 肩極速運動。 訓練模式: 橫步或縱步站立。單肩抖動,分別作向前、向後抖動,用彈力抖射。雙肩抖動,作前後園抖震,狀若抖落身上異物。 訓練要點: ·一開始練時,幅度一定要儘可能的大,隨著練習的熟練程度提高,幅度要儘可能地小,後期分配是大三,小七。 ·抖動一定要是抖動,要抖出激靈勁來。有兩種動物抖勁做的很漂亮。一個是狗從水裡爬上岸時,幾個抖動水珠落盡。另一是鴨子出水抖落身上水珠。我們可仔細觀察這二種動物的動作。不要不好意思向它們學習。 ·身體要徹底鬆開,抖動才能幹凈利索。 髖的極速運動。 訓練模式: 一腿支撐,另一支腳微離地面。髖關節作上下伸縮運動。另一種模式是:髖關節作旋轉運動(上下前後或水平方向的旋轉)。兩腳不離開地面做以上練習。 訓練要點: ·體態自然放鬆。放鬆的概念是身體不用任何多餘的力做動作。此時,力量是增之一分則多,減之一分則少。 ·可先作大幅度緩慢運動,然後再作快速小幅度的抖動。 ·主要是髖部的運動,盡量減少其它部位的輔助支持,如有也不要刻意避免。 ·要加上一定的意念進行激發。如伸縮時可加上掙斷繩索,頭頂破天,腳踩沉地之意;旋轉時,加上車輪飛旋,龍捲風狂飆之意。 身段的極速運動。 實際上作肩髖的運動時,身段會不自主的跟著動,這就是最原始的身段發力。 訓練模式: 體態以舒適為準。可站,可坐,可立,但身體一定要正直。後期要以格鬥勢姿勢練習。模式一:身體作出前下後上前軌跡的縱向圓運動,正反面向皆做。模式二:身體作左上右下左軌運動。模式三:身體作平行於地面的圓運動。 訓練要點: ·身體的運動只能是身體運動,其它部位不得參與,否則練習效果不佳。 ·先做大幅度緩慢運動,再做小幅度極速運動。但是二者都要練習,前期練習時間分配是慢七快三,後期是慢三快七。 ·不要搖頭晃腦。

3 .武器的發力 實際上,極速運動就是發力,不過它只是各段的發力而已,離格鬥發力要求還有一段距離,真正格鬥發力必須在腳步不斷的運動中完成。而這又恰恰是許多人不能做到的,君不見許多人打砂袋是砰砰作響,可是一到戰場卻不見其拳頭威力,這就是瘋狂格鬥所要解決的問題。 武器發力即身、手、步三者複合發力。 訓練模式: ·步在原地小幅度運動熟練之後,再進行各種完整步法的訓練。 ·複合發力主要講述的是原則,而不是單個技術。因為哪怕 10 種步法, 8 種拳法, 6 種腿法, 6 種身法組合在一起,只是單動複合也夠一個人練一輩子。所以只要練習一些有代表性的動作,體驗發力原則和感覺就行了,不一定非要一個一個動作的學習。 複合發力原則:整體如一·方向唯一·傳掙統一·身心合一。 整體如一 身、手、步不可分開來做,應同時運動同時停止,一旦配合不協調,各部動作有先後,發的力就打了折扣。當然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同時,但一定要盡量同時。 方向唯一 力點要集中,身體各部位運行軌跡的方向要一致,不能手向前擊,身卻向右去,這必然造成力的分解,不能發揮動作最大能量。無論如何動作最後的整體走向一定要一致。 傳掙統一 力的傳導和各關節對掙要統一起來。力的傳導是把力積累到最大值,對掙是保證體態有足夠的後繼支持力,不至於讓反彈之力震傷了自己。以對掙的身體傳導力,傳導力的時候要保持身體的對掙態。 身心合一 發力不是單純的肢體動作,它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思想、心神參與的!心事重重、精神散亂、呼吸急促,凡此種種都不可能發出致命的一擊。必須讓自己的心注意自己的動作,用你的全部去發力。 實際上複合發力最講究一個協調性,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方向上,部分的力量同時爆發至極限,這樣發出的力肯定大。 4. 發力的體認程序。 ·鬆柔運動→極速運動→複合運動→器械訓練 ·先陰練後陽練再陰陽結合練習。陰練即為緩慢練習,主要體會各部位感覺,鞏固身體運動受力狀態等。陽練是快速運動,主要為了強化發力質量。二者各有千秋,必須齊修並練。 器械訓練模式: 主要是打沙袋,打海棉靶,打棉花袋。這是為了進一步印證發力動作作用到人體上的感覺,在發力的技術上並不同。 補註: 如想在複合發力上取得較好的效果,那麼鬆柔運動和極速運動在原位練習的基礎上要加上運動練習。各種步法都不拘,只要在走動、跑動中去練就行。這種訓練對於發力的協調性提高是極有好處,是最貼近格鬥狀態的訓練。諸君切莫以為簡單而忽視這種訓練。再重複一次,一定要學會在運動中發力,且是高質量地完成各種動作 This file is decompiled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ChmDecompiler.Regsitered version does not show this message.You can buy ChmDecompiler at:http://www.etextwizard.com/

一個快速提高拳法爆發力的方法

肩部空間位置固定,然後握拳,要求拳頭緊握的時候不能讓腕部有生理彎曲,而且不能讓指頭壓迫手心,也就是說手指是懸空的挨著手心握緊,骨頭都是往外撐的,也不對,應該是握與撐的對抗平衡,然後,就開始向肩部的正前方劃圓,前立圓,肩膀不動,全身除了劃圓的胳膊以外都不許動,先把這一點認真的練十天再說!這是局部自律的關鍵,老李在教學的時候強調肩部積极參与,錯!應該分開肩的平扭和臂的前搖,平扭有平扭的技術竅門,搖臂有搖臂的要領,局部自律的第一關老李就讓我們初學走了一點彎路。 十天之後,我想你已經克服了拳頭緊張用力造成的胸部緊張、呼吸也不再被手部用力劃圓而干擾始終能保持自然。沒做到再練十天!然後,大家可以體認一下,在前立圓開始划上半圓的時候,肩部向前平扭,要注意,不要探身子,肩部的前送是與另一個肩部的後擺對稱的,這樣就不會干擾身體的中正,和重心的穩定,頭部始終不動。然後在手划下半圓的時候,肩部平扭還原,手臂劃的還是圓,可是由於肩部的平扭運動「干擾」,前立圓的最前段就來到了身體的中心線前方。整個立圓也就被拉成了奇怪的圖形,那不要緊,只要是感覺到胳膊走的是圓就行,具體空間里的軌跡其實並不重要。然後,你就會漸漸掌握扭肩的力度與胳膊劃圓的速度的配合關係,猛烈的扭肩,就要快速劃小圓,胳膊的不空也要強一點。輕緩的扭肩,就要慢一點劃大圓。總之要將前立圓的發力點調整到中線之正前方。也就是說,拳頭在劃圓划到最前段的那個瞬間,扭肩動作正好將拳頭調整到中線。這就是拳法輕鬆、凌厲的關鍵。是否能在身體水平轉動的時候,依然做標準的手部前立圓是找到感覺的關鍵。是否能在手部劃圓與扭肩之間建立密切的時機配合是爆發的關鍵。是否能保證頭部位置固定不動是掌握連擊直拳的關鍵。 一直要等到你對這個動作模式非常熟練之後,你才可以改變運動模式,將手臂的圓變成邊劃圓邊伸臂,圓被扯開,上半圓變成了長軸上半橢圓,下半圓變為短軸左半個橢圓,小心的將圓動作里加上一些前沖伸臂,快速的直拳就練成了!練成了么?差的遠呢?因為還有活步直拳,直拳還有根據目標的遠近而對扭肩的速度做適當的調整,這就只好通過打手靶來慢慢培養了。這要有步法作基礎。


推薦閱讀:

身弱傷官格之人,一生的命運軌跡
行星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
風水學習之九星飛布:排布(飛行)軌跡
第一節 女人,不同於男人的命運軌跡
【軌跡拳】

TAG: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