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百貨公司百盛在轉型,眼下它似乎什麼都想試一試

商業

董芷菲7 小時前

做餐飲、美妝專賣、購物中心和「城市奧特萊斯」,百盛打算擴大自營業務……CEO 說「應該更早一點做」

總部在馬來西亞的百貨公司百盛公布了 2017 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同比上升了 0.9%,為 11.4 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它扭虧為盈,經營利潤達到 3120 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成本略有削減。

按照百盛商業集團 CEO 張瑞雄的說法是,經過 2015 年的谷底,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他們的業務已經回升。雖然 2016 年總銷售額比前一年下降了 8.3%,經營利潤和銷售額甚至不及 2012 年的水平,但是百盛的 CFO 區振森告訴《好奇心日報》:「從業務健康指數來看,去年已經有了回升。」

2016 年百盛在中國的營業額為 143 億元人民幣,虧損了 2 億元人民幣。在 2013 年頂峰時期,百盛的收入達到了 174 億元人民幣。利潤最高的一年(2011 年) 為 11 億元人民幣。

百盛在 2014 年決定開始轉型,不過按張瑞雄的說法,「應該更早一點做」。

「中國百貨從 2012 年就開始往下走了,」他說。

南昌的百盛優客城市廣場

百盛的轉型策略包括成立餐飲部(約 2014 年前後),跟韓國衣戀集團合作在上海婁山關路開設了一個定位為「城市奧特萊斯」的「百盛天山優客廣場」,2016 年初正式營業。去年還在青島推出了自行開發、招商和運營的購物中心「金獅廣場」。2016 年 9 月,單獨開在百盛百貨之外的「百盛精選超市」在上海開業了。

今年,百盛將在長沙市中心的九龍倉開一家美妝零售店 Parkson Beauty。張瑞雄提到這家美妝零售店和絲芙蘭的差異點在於會提供服務。選擇重點做美妝類產品的零售是因為它的表現「最穩定」。第二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也將在南昌開業。

百盛在增加自營業務的比例,這部分包括它代理的品牌(比如 Mango 和 TOUS),還有新近嘗試的餐飲業態。2016 年它在上海新天地開了一家麵包店哈肯鋪,這是他們在台灣發掘的烘焙品牌,將其引入大陸地區代理。

張瑞雄告訴我們,目前自營業務在總收入佔比約 15%。未來希望能達到 30%的水平。這可能是因為百貨的傳統業務——和品牌聯營作為二房東並且收取一定品牌分紅的收入——在電商的衝擊下降低了。

在全球範圍內,百貨行業的不景氣已經持續好一陣了。在美國,梅西百貨和西爾斯在大規模關店。日本的伊藤洋華堂也在尋求轉型。

中國也是類似:在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調查的 80 家百貨中,有一半的公司銷售額都下降了。百盛的競爭對手新世界百貨的營收自 2014 年開始就在下滑,利潤連續 3 年下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那些依賴百貨渠道的品牌,包括百麗旗下的眾多女鞋品牌都在衰退。

雖然自營嘗試很多,但是百盛 2017 年的重點依然是百貨零售。「合作聯營夥伴還是核心,」張瑞雄說。 目前百盛在中國有 52 家百貨和一個購物中心。這個進入中國市場 33 年的百貨公司能否回到往日的輝煌還很難說。

題圖來自 Pexels 及 百盛

推薦閱讀:

梅西百貨亮點大揭秘 大數據全渠道讓購物體驗簡單而周到
Neiman Marcus力挺「See Now Buy Now」
女子百貨:盛衰間的商業規律
商業地產與百貨商場之購物中心的聯姻之痛
中國百貨零售業正在以各種方式擁抱新零售丨和橋

TAG:公司 | 轉型 | 百貨 | 百貨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