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意拳訓練劉春成

意拳訓練劉春成

意拳成為當今拳學之精典已為不可爭辯的事實,然意拳由於深奧精闢,致使許多修習者未入其門,三年甚至十幾年都未能登堂入室,誠為可惜,縱觀種種弊端,老師就成了關鍵,有些老師本身只得到意拳的偏節末梢,他教出來的肯定不是意拳的根本,哪怕你練上十年二十年也是茫然,有的老師故弄玄虛,把意拳搞的神神秘秘,致使許多拳學奇才被埋沒,有的人練的大腹便便,行動不便,只好以慣性力去運用,或是練的全身如鋼澆鐵鑄,任人擊打無所謂,只得用撞擊去發放,這就是注重筋骨訓練之結果。練意拳要先柔後剛,也就是先求放鬆,要使精神和肢體全部放鬆後達到高度協調統一,這其中包括了筋骨的拉伸與放鬆,筋骨充分放鬆後,再進行爆發力訓練,這樣才會練的全身無點不彈簧。如一上來就把筋練粗,那筋就失掉了彈力,後期需要發力時,又得去放鬆筋,這不是本來倒置嗎?姚承光先生曾說:「技擊靠的是鬆緊,松的越好,緊的就越好,松是蓄力,緊是發力,松的越好,打擊的力度就會越好」。 有的意拳練習者說:「要知拳真髓,首從站樁起」。所以樁功一站,就是五小時、八小時、十小時,殊不知他把樁給站「死」了,雖然半年後肩架即可「整體如鑄」,但他卻動轉不靈,稍微靈活的拳手他都挨不到邊,要知到站樁是求取渾圓力的最佳途徑,而渾圓力卻是鬆緊在全身各部位的統一體現,所以意拳訓練的根本在於松、緊、渾圓力以及本能的訓練。某些人抱著王老的拳譜不放,稱之為「真傳」,照王老言之的境界修鍊,殊不知王老所說之境界是經過系統的訓練之後所達到的層次,誠如沒有經過小學、初中、高中的文化學習,而直接學習大學課程一樣。本人一位師弟追隨恩師姚承光先生一年,卻始終達不到恩師的要求,究其根源,原來他把老師的要領棄之不顧,卻按著老師所說的境界去求,把最根本的東西給丟了,加上理解上的錯誤,所以一直是防身可以,打倒打擊對方很難。經姚承光老師兩個月的調整就能打出強勁的穿透力,即使胸部墊一手靶,力量也能穿透過去,別人都不敢接其拳.所以練拳首要明拳理,好的老師總是告訴你怎麼練,為什麼這麼練,這樣練有什麼效果,如果一個老師連這也說不清,那練習者豈不是一頭霧水,不辯東西,所以有的人練了一輩子也講不出所以然來,只是一句話「當年老師就是這麼教我的,這樣練不會錯。」 恩師姚承光先生繼承了姚宗勛師爺的衣缽,對意拳的訓練體系及拳學思想,有著精闢的見解。他認為意拳的訓練應根據習練者的不同,而分別傳授。其中十七、八歲以內的少年,應以拳法、腿法、步法、身法、反應、靈敏、柔韌及體能、散手的訓練為主,以站樁、試力、發力、推手為輔,因這一階段的青少年正是好動的年齡,讓他們從樁功入手,比較困難,所以應以意拳力學拳理為核心,將渾圓力從運動形勢之中表現出來,待其有一定基礎之後,在慢慢加強樁功、試力、走步、發力、推手的訓練,但前些內容最好在專業半年內,業餘一年內都要系統學習完畢,然後再從頭開始指導。因為散手是各項基本功的體現,發力發不好,從試力裡面找,試力試不好,從樁功裡面找,這樣環環相扣,練習者自己可以從中尋找突破口。這個階段的練習者應往運動員及教練員方面發展。 十七八歲以上的青少年,按照意拳七步功法:站樁、試力、試聲、走步、發力、推手、散手一步步按照意拳初級功法進行訓練,爭取專業半年內,業餘一年內都要系統學習完畢,然後再從頭開始指導。以站樁、試力、走步、發力、推手為主,以拳法、腿法、步法身法、反應、靈敏、柔韌及體能、散手的訓練為輔,半年或一年後再加強拳法、腿法、步法、身法、反應、靈敏及體能、散手的訓練,這個階段的習練者應往運動員、教練員及拳術家方面發展。 體弱多病的中老年,這些人由於體質及年齡的原因,應從養生治病調理身體入手,待其身體強壯些,再教一些推手發力等內容,提高練習者的鍛煉興趣。 但意拳究竟應該怎樣去練習,如果僅為防身自衛,那麼那些「xx速成法」你去認真刻苦訓練幾個月即可達到目的,如果你想追求拳學真諦,那麼你就必須從根本入手,一步一步去練習,練拳就如爬山,你想站在山頂上「一覽眾山小」,那麼你就必須一步一步從山根往上爬,有的人轉了幾圈就爬上山頂,有人轉了十幾圈乃至幾十圈才爬上山頂,而有的人不轉圈卻直接從山根爬上山頂,雖然少走了許多彎路但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與耐力以及科學的方法。意拳是拳學之中最直接明了的告訴你拳學的真諦是什麼,你怎樣才能最快達到拳學的頂峰,那麼拳學的真諦究竟是什麼?我想這是千百年來眾多習武者所關注的問題,也是最嚮往的目的。其實說穿了很簡單,那就是松和緊,松、緊的頻率轉換的越快,功夫就越深,松的越好,緊的就越好,所以意拳樁功的訓練從「松」入手,即「用意不用力」階段,將精神與肢體高度協調統一起來,再進一步進行松跟緊的轉換訓練,最後進行全身整體的松、緊轉換訓練,換言之意拳訓練根本在於本能及渾圓力,而渾圓力卻是松、緊在全身各部位整體的統一體現。 可以說推手是意拳的精華所在,因為它包括了意拳的全部內容:聽力、化力、發放、打擊,可以這麼說推手練好了,意拳就明白了一大半。並非某些人說"推手無用」,說推手無用,只能證明他根本就不懂推手。 推手的訓練也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頂推階段;第二階段為發放階段;第三階段為推斷(即打、發)結合階段,只有經過這三個階段的訓練你才能明白推手是否真的無用。 至於散手的訓練,應先從條件實戰開始,如拳法實戰、腿法實戰、拳腿實戰、推斷結合實戰最後達到拳、腿、掌、指、膝、肩、胯、頭、肘的無限制實戰,即達到全身無點不彈簧。拳、腿、掌的力量能發出來再練肩、肘、膝、胯、頭,如果肩、肘、膝、胯、頭也能發出來以後,並有足夠殺傷力能應用於實戰,功夫才為有成。一般意拳訓練三年後即可進行。 技擊之境界第一步為打的階段;第二步為打放階段;第三步為控制階段。拳言云「打人容易放人難,放人容易控人難」。技擊功夫達到「制人而不制於人」的「空」的境界方可為武學之顛峰。再往上已不屬於武功範圍。 意拳散手根據練習者的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運動員和教練員應從根本入手,一步一步進行。如只為防身自衛,則一入手就以各種技擊手段進行實戰,以求「隨機隨勢應感而發」。


推薦閱讀:

眼為心之窗,目光即人格!——魅力男(女)人的目光訓練
岑能宗師談詠春十二式原理及訓練(圖文)
教你如何畫頭像四 嘴部訓練
形體訓練的作用與內容(上)
腿部柔韌性訓練方法

TAG:訓練 | 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