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詠桃詩歌的發展軌跡

桃是中國文學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和文學題材,歷來是文人習於描寫和歌詠的對象。詠桃詩歌是中國詠物文學中的重要門類,濫觴於南朝。然而,由於社會審美等文化因素的影響,南朝詠桃詩尚處於萌芽期。之後,似乎一直在等待著文學轉變的春風,這個轉變在享祚短暫的隋朝並沒有到來,雖然出現了孔紹安的《應詔詠夭桃》詩,但由於孔紹安由陳入隋,其詩仍有齊梁文風的遺響,所以,隋代還是詠桃詩歌發展的過渡期。文學發展的各種內、外部因素的結合,終於在唐代迎來了萬般紅遍的詠桃詩的春天。唐代的詠桃詩呈現出這樣兩個方面的特徵:1.桃花題材作品的數量多,且集中在中、晚唐。2.桃花的審美意趣和藝術表達範式也取得了突破和演進。下面,本文將以此為綱,闡釋這些特徵的形成和表現。      一、桃花詠桃詩歌作品數量       唐代詠桃文學的興盛一個最直觀、有力的表現是專門詠桃的作品較前代大幅增加。據筆者統計,《全唐詩》五萬多首詩歌中,內容中包含「桃」的詩歌約有1600首,而其中有161首專題詠桃詩歌,其中初唐18首,盛唐12首,中唐66首,晚唐65首。 不僅如此,詠桃詩人的隊伍也是龐大的,唐代有83位詩人寫過專題詠桃詩歌,其中,白居易就寫了9首專題詠桃詩,是唐代詠桃最多的詩人,李商隱8首,顧況8首,劉禹錫7首,杜甫6首,韓偓5首,韓愈、張籍、韋莊、劉長卿分別4首,元稹、杜牧、溫庭筠、釋皎然分別3首。這些作品的數量絕對數字雖然不大,但較之唐前的寥若晨星般的5首詠桃詩、甚至4篇文和賦,數量上已呈增加之勢自不待言。    又據統計,《全唐詩》中,詠物之作多達6021首,加上中華書局1993年版的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中的728首,一共是6798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356首。①這一數據與唐代詠桃作品在各期的分布大致相同。由此我們可以說唐代是詠物詩發展的新時代,中、晚唐則又是唐代詠物詩的集中時代,也是詠桃詩歌的興盛、成熟時代。      二、唐代詠桃詩的發展       詠桃詩歌在唐代走向了興盛,並漸趨成熟,然而,在各個階段又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審美視野、藝術表達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個漸漸發展的過程。本文將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為時段,分析這一漸變過程,以求理清詠桃詩歌在唐代的發展脈絡。       1.初唐詠桃詩    初唐詠桃詩包括10位詩人的18首作品。由於這些詩人,如李嶠、徐彥伯、趙彥昭等的身份都是宮廷文學侍從,其詠桃詩,多作於春日侍從游賞或宴飲場合,且多是奉和、應制和同題共詠之作,詩歌風格具有宮廷色彩,藝術上更多承襲六朝。代表作是李嶠百詠之一的《桃》,但也只是機械敘述、刻板圖寫:「獨有成蹊處,穠華髮井旁。山風凝笑臉,朝露泫啼妝。隱士顏應改,仙人路漸長。還欣上林苑,千歲奉君王。」清·翁方綱《石洲詩話》評李嶠云:「李巨山詠物百二十首,雖極工切,而聲律時有未調,猶帶齊梁遺習。」②這是從聲律方面對李嶠百詠的評價,其實內容上也是齊梁文風的延續。   總之,這一時期的詠桃作品多數沒有個人情感、沒有寓意和深刻思想內蘊,這也是詠物詩發展史上的必經階段,是唐代詠物詩發展軌跡上的重要一點。       2.盛唐詠桃詩    王夫之《姜齋詩話》曰:「(詠物詩)至盛唐以後,始有即物達情之作。」③盛唐詠物詩向著即物達情、深婉蘊藉的方向發展。詠桃詩就是在這樣的文學背景下走進了盛唐,走向了成熟。    盛唐詠桃詩人主要有賀知章、王維、李白、杜甫,以杜甫藝術成就最高。王維對桃花的歌詠主要以「桃源」意象體現出來,其代表作《桃源行》不是以描寫桃花之美見長,而是以對「仙源」境界的憧憬著稱。語言生動、風格綺麗縹緲,體現著少年時代的王維富艷的才情和對恬適自在的神仙世界的追求,因而,有著濃郁的主觀個性色彩,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源」意象在盛唐時代條件下充滿了「仙境」的意義,成為詩歌的重要題材,這是詠桃詩的發展的重要突破。李白性格豪放,所以其詠桃詩歌極少著意於對桃花進行細緻描繪,而常常遺物貌而取物神,在與其他物象的對比中,賦予桃花以深刻的人格形象內涵,如其《古風》在將「桃花」與「南山松」的對比中賦予桃花以華而不實、毫無操守的反面人格象徵意義。桃花被賦予負面的人格形象意義並非由李白開端,初唐王績《春桂問答二首》中已有類似寫法。這種意義的發現與建立是基於桃花花期短暫的生物習性。桃花被賦予人格象徵意義的深刻文化內涵,這在詠桃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為盛唐的詠物大家,杜甫詠桃則有著與王維、李白不同的審美、藝術角度。杜甫專詠花、木等的詩篇約為八十餘首,其中詠桃詩六首。詩歌對桃花刻畫細緻,寓托深厚。《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五:「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一簇」寫出了桃花之稠密,「開無主」點明桃花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濃郁的春意,「深紅」、「淺紅」寫出了桃花花色的多樣,桃花品種多樣,顏色也有多種,有紅色、粉紅色、白色等多種花色,而又疊用「愛」字,節奏錯落有致,表達了詩人對桃花的喜愛之情。此「無主」之桃花詩可與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二互讀,更見杜甫對桃花傾注的憐惜之情,詩曰:「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牆低還是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杜詩鏡銓》釋首句云:「再三與它(春風)論道理。」④這些詩寫於安史亂中,被春風無情吹折的桃花是弱小的、無力的,因而桃花又是飽經風霜且被遺於物外的詩人自己的寫照,也是苦難百姓的寫照,詩人與春風的爭辯又表明了對弱者的同情,明·陸時雍《唐詩鏡》卷二十七又評此詩云:「不受摧折,意欲與造化爭衡。」《絕句漫興九首》之五曰:「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九家集注杜詩》曰:「洙曰:『柳絮、桃花非久固之物,欲隨風逐水,無有定止。此詩亦譏以勢利相交。』」《唐詩鏡》卷二十七論此詩是詩人「傲視時物」的形象寫照。杜甫詠桃詩歌托物寄興,情與物融,絕非齊梁文人們只是靜態觀賞而感情遊離於桃花之外的詩所能比擬。這種通過對桃花的具體描寫而注入思想感情的方式,開啟了中唐文人詠桃詩的范型。    另外,杜甫詠桃詩歌中的「移桃」、「栽桃」等標題,表明盛唐時期詠桃詩題材趨於生活化、個性化,桃花的栽培和欣賞漸漸趨於普遍,作為審美表現對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盛唐詠桃詩中還有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詩需要注意。詩歌有敘述,有描寫,詩人的感情也蘊於其中,「桃花紅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復南陌。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對「南陌青樓」與「春風桃李」的描寫和比喻,基於人們的聯想心理,建立了青樓與女性之間的關係,促使了後代文學尤其是宋代文學中桃花與墮落女性之間的象徵意義的產生。    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盛唐詠桃詩雖然從詩歌數量和從事創作的作家人數上較初唐沒有多少增加,然而一個直觀的現象是一些大詩人如王維、李白、杜甫等都寫有詠桃詩,並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還有一個現象是,盛唐時代的桃花是大自然中的桃花,具有了詩人的情感意蘊及深刻的思想意蘊。詠桃詩人走出了魏晉至初唐的宮廷園林或皇家禁苑,作家身份由原來以宮廷文人或文學侍從為主轉向以士大夫為主,文人栽種桃樹也成為時尚。「桃花溪」、「移桃」、「栽桃」等詩歌出現,題材趨於生活化、個性化,表明桃花的栽培和欣賞漸漸趨於普遍,作為審美表現對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源」意象在盛唐時代條件下充滿了「仙境」的意義,成為詩歌的重要題材。桃花的「青樓女子」及「無操守小人」的人格象徵意蘊產生。這些都是以前的詠桃詩、文、賦所沒有的新內涵,所以,盛唐是唐代詠桃詩歌開始興盛的時期。 UID 399 帖子 369 精華 1 積分 10 閱讀許可權 100 在線時間 3 小時 註冊時間 2007-10-20 最後登錄 2008-6-22

查看詳細資料

TOP

藍雪

版主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離線 9#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6-22 23:49 只看該作者    3.中唐詠桃詩歌    「中唐時期的文人雖各人境遇不太一樣,也有人有過不遇的經歷,但自白居易、韓愈以降,大體都有享受安逸生活的體驗。在那種時候,似乎也有愛花、種花的餘暇。中唐普遍流行欣賞植物的風氣。」⑤在這種社會條件下,中唐時期的詠桃詩從創作數量上和參與創作的作家人數上,都呈現出明顯的增加之勢。中唐共有27位詩人的66首詠桃詩,與初、盛唐時期相比,雖然作家人數增加不多,而作品數量增加幅度明顯,其中白居易詠桃詩9首,是唐代創作詠桃詩最多的詩人。更有一些詠桃詩數量不多而藝術成就卓爾不群的詩人,如韓愈、李賀等。中唐詠桃詩歌題材較盛唐又有開拓:    ①新的桃花品種的培育產生了如「新桃」、「百葉桃花」、「千葉桃花」等新題材,新品種的花色之美被表現出來。韓愈《題百葉桃花》、張籍《新桃行》、楊憑《千葉桃花》、施肩吾《玩新桃花》等是這方面的作品。    ②中唐文人坎坷的境遇產生了如「晚桃」、「澗底桃花」、「惜桃」等標題的詩歌,以桃花寄寓個人理想,抒發了詩人的懷才不遇的慨嘆。劉長卿《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中的「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此意頗堪惜,無言誰為傳。過時君未賞,空媚幽林前」表達了自己才高而位卑的心聲。其《廨中見桃花南枝已發開,北枝未發,因寄杜副端》所表達的「年光不可待,空羨向南枝」,用意也是極為明顯的。這種以桃花寄予個人思想感情的方式是對杜甫詠桃詩表達方式的繼承。盛唐的一去不復返,給中唐文人造成了巨大心理落差,情感的悵惘、愁怨、哀嘆,由這些詠桃詩可睹一斑。    ③中唐「桃源」詩多為長篇歌行體,且出自大家如韓愈、劉禹錫等人之手,而「桃源」寓意也對盛唐時期的仙境幻想進行了否定,具有中唐時期理智、現實的時代色彩。據筆者粗略檢索,《全唐詩》共有24首「桃源」題材詩,其中中唐佔8首,如盧綸《同吉中孚夢桃源》二首、劉禹錫《桃源行》和《游桃源一百韻》、施肩吾《桃源詞二首》等,詩中對桃花沒有作細緻的刻畫,而是以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桃源」為現成題材,表達一種渴望隱逸的人生理想(當然其中也有與《桃花源記》不同的地方,關於這一問題,筆者將作專題探討)。施肩吾《桃源詞二首》:「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閑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詠日。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擱筆。」是桃源生活魅力的最好註腳。這些作品在中唐的出現是社會政治、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結果。    總之,中唐詠桃詩在數量上較盛唐呈增加之勢,特殊的社會心理促使了新的詠桃範式的產生,白居易、韓愈等人的藝術成就為中唐詠桃詩做出了突出貢獻。       4.晚唐詠桃詩    晚唐時期的政治事變使中央政權嚴重削弱,甚至於捉襟見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文人心存魏闕,然而已無朝氣,性格變得較中唐更為內向,生活圈子更為狹小,於是,有更多的詩人加入到詠物文學的創作行列,晚唐共有39位詩人的65首詠桃詩。晚唐時期詠桃詩呈現出以下特點:    ①晚唐時期的落寞與蕭索,使「桃源」詩歌較盛、中唐數量多。在唐代21題共24首「桃源」詩中,盛唐7首,中唐8首,晚唐共有9首,另有曹唐《題武陵洞五首》,雖未表明「桃源」,實際也是詠「桃源」之作。方干《書桃花塢周處士壁》、李宏皋《題桃源》、章孝標《玄都觀栽桃十韻》等都是這方面的作品。盛唐、中唐文人也寫類似的題材,但稍不同的是,晚唐文人的「桃源」選擇是一種無奈。如以隱逸而終老山林的詩人方干,「隱居鑒湖,任情於漁釣,似無心於仕宦者,觀其《山中言事》詩云『山陰釣叟無知己,窺鏡撏多鬢欲空』……豈全能忘情者耶?羅隱題其詩云:『九霄無鶴版,雙鬢老漁樵。』蓋亦惜其隱遁之言爾。」⑥而劉滄則在《題桃源處士山居留寄》中直言「窮達盡為身外事,浩然元氣樂漁樵」的強為達觀之語,流露了晚唐許多知識分子的共同心態。    ②更趨於內斂的晚唐文人多以「庭前桃」、「小桃」、「桃園」、「看桃花」等表示靜態觀照的字眼標識詩題,這決定了其筆法的細膩,具有淡然、閑適情調。李商隱《小桃園》:「竟日小桃園,休寒亦未暄。坐鶯當酒重,送客出牆繁。啼久艷粉薄,舞多香雪翻。猶憐未圓月,先出照黃昏。」詩歌以「坐」、「重」、「送」、「繁」、「啼」、「舞」字眼,對桃花進行擬人情趣化的描寫,突出了桃花的纖弱與柔美。「艷粉」、「香雪」則又從視覺和味覺方面加以渲染,使桃花顯得綺麗穠艷。溫庭筠《敷水小桃盛開因作》則以「敷水小橋東,娟娟照露叢」中的「敷」、「娟娟」突出了桃花美麗的情態,又以「二月艷陽節,一枝惆悵紅」中的「惆悵」表達了小桃花因非處於勝地無人欣賞而失望的情態。這些詩歌都以纖細的筆觸表現出了桃花的情狀,從描寫方式上講,是對杜甫詠桃詩藝術方法的繼承和深化。    ③悲感意蘊更濃,「雨中桃花」、「東風落花」等成為常見的桃花意象組合。雨中桃花在文學作品中是常見的意象,如王維《田園樂七首》之六中的「桃紅復含宿雨,綠柳更帶朝煙」是一派春意盎然、生機無限的自然。而在晚唐詩人羅隱《桃花》中則是末世情韻:「盡日無人疑惆悵,有時經雨乍凄涼。舊山山下還如此,回首東風一斷腸」,寫出了凄風苦雨中桃花的遭受摧殘的命運,充滿了悲涼和孤寂情愫。「羅隱詩,篇篇皆有喜怒哀樂心志去就之語,而不離乎一身」⑦就是指此。    晚唐時期詠桃詩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段成式《桃源僧舍看花》也許可以表達:「前年帝里探春時,寺寺名花我盡知。今日長安已灰燼,忍能南國對芳枝。」晚唐詠桃詩在繼承了前代詠桃詩創作的基礎上,又加以發展和深化,仍然可以看做是詠桃詩繁盛的延續。    總之,詠桃詩歌在經歷了魏晉至隋代的醞釀期後,在唐代各個時期又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時代特色和題材、風格,在審美傾向和藝術表達方式上,經杜甫、白居易、韓愈、李商隱、溫庭筠等詩人的繼承、改造和創新,使詠桃詩不斷充實和發展,終於走上了成熟和繁盛,為宋代詠桃詩的革新提供了素材和題材。      本文是2006年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花卉題材文學與花卉審美文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基金編號:06JSBZW006   作者簡介:渠紅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2005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① 胡大浚、蘭甲云:《唐代詠物詩發展之輪廓與軌跡》,《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②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清詩話續編》,郭紹虞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4頁。   ③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頁。   ④ [清]楊倫箋註:《杜詩鏡銓》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第356頁。   ⑤ [日本]市川桃子著,蔣寅譯:《中唐詩在唐詩之流中的位置》,《古典文學知識》,1995年第5期。   ⑥ 常振國、降雲編:《韻語陽秋》卷十一,《歷代詩話論作家》上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6頁。

推薦閱讀:

《要是沒有摯愛》/魯米
把心丟失
我希望有一個如你一般的人
詩歌的寫作

TAG:詩歌 | 發展 | 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