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衽或右衽-中原與草原文化的分野標識
交領右衽是華夏系服裝(漢服、和服、韓服、越服、琉裝)的典型特徵之一,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系服裝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為右衽;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服裝是向左掩,稱為左衽。右衽的特徵在漢服誕生之初即以出現,並一直延續和影響一些漢化較深的民族服裝,是漢服系服裝最原初、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徵。按照中國古代習慣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數民族才穿左衽的。唐朝孔穎達注《禮記》時稱:「生鄉右,左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鄉左,示不復解也。」表明華夏族使用右衽可能與相對先進的生產力水平有關,而左衽表示「不復解」,故又為漢族逝者服飾。周邊落後民族基於生活方式而使用左衽可能也是為了便利,例如衣襟左掩能夠較少地影響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動範圍,又能更多地保護右臂不受到傷害,並且方便左手從懷中取放物品,以便騰出右手使用武器。
「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則是指衣襟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而古代華夏周邊一些民族(突厥等)的服裝是向左掩,稱為「左衽」。而華夏族(註:匈奴、羌藏等也是古代華夏分支,因此他們與其他少數民族不同,也是右衽為吉祥)古代貴族「二十而冠」,平民戴巾,只有異族是披髮為常。《論語》中記載孔子曾說,若無管仲尊王攘夷,就會淪為異族統治而「被髮左衽」。由此可見華夏夷狄之分也被體現在服飾之上。
除了上衣左衽以外,胡服的下衣和足衣也與中原服飾明顯有別。孔子讚揚管仲的原文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翻譯成白話就是,如果沒有管仲,我就被異族統治,象他們一樣披散著頭髮,穿大襟開在左邊的衣服了。他還有一句名言:「吾不左衽。」就是說,我不穿左邊開襟的衣服。為什麼?因為當時只有少數民族,比如胡人之類,才穿左開襟的服裝。所以,孔子(包括大多數中原人)認為,左開襟是異族的服裝,不屑著身!甚至到了戰國時代,趙國英明的君主趙武靈王要強大自己的軍隊,推行胡服騎射遭到了眾多人的反對。但是,趙國所用的「胡服」並非西北民族的服裝,是中原民族原有的服制,只是用為衣短袖窄,類似於西北民族之服,所以被俗稱「胡服」。其實還是有右衽交領的特徵的,是漢服的一種樣式。可見服飾之別是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不同。此外,在中華傳統文化「左」與「右」暗示著在社會中的地位的等級意識,分為「尊左卑右」與「尊右卑左」兩種。前者主要體現在乘車、官職封號、宮室、陵墓等設置上,後者則包舍服飾的衣襟、出身、官制等。道家以左為陽以右為陰,右衽是生人。反之,左衽就表示故人,這也就是壽衣的由來和基本形制。日本至今仍然把穿和服穿成左衽視為禁忌,認為是死人的穿法。
在交領右衽的基礎上,後來出現了盤領、直領。盤領又稱「圓領」,向右掩的衣襟一直延長到右肩部,在右肩附近用布扣系扎。注意圓領也是右衽的。直領,又稱「對領」,兩邊衣襟近乎平行,但末端仍然是左襟搭在右襟上。
對於女裝,左衽就比較複雜了。左衽曾經是明初女子裝對前代(元代)的慣性延續,很多早期的女性畫都有體現,後來女裝大多用右衽,但左衽仍然存在明代中後期的容像里也能看到穿左衽上衣的女子形象甚至到清代,民國還有女裝用左衽。
和服、韓服與漢服的吉喪區別一樣
我們來看蒙古袍,它分為質孫系(突厥系)和蒙古系(元朝入主中原後)----前者在過去多左衽(右側衣襟壓在左側上面),後者多右衽。
上排為質孫(突厥)系蒙古服(交領),下排為蒙古系(大襟)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傳統服裝。但其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最早原始的蒙古人服裝,是用植物葉子編排而成,僅是遮體。從事狩獵業以後,以獸皮加工製作衣服。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衣著漸以家畜皮製作,但很簡樸。據《蒙古秘史》記載,羊皮短衣是古代蒙古人主要的服裝。隨著蒙古族與其他民族的交往,尤其是唐宋以後,大批的布匹、綢緞、天鵝絨織錦進入蒙古族各地。在樣式上,蒙古族吸收了突厥、契丹的圓領長袍,束腰罩襆頭、穿短靴等適於牧獵的服裝,並吸收了中原漢文化根據自己民族喜好加以改進,這就是蒙古袍。據13世紀蒙古汗國時代有關文獻的記載:其服為右衽(當時的突厥為左衽)
《黑韃事略》載:其服右衽,道服領,少數為方領,以氈、皮、革、帛製作,衣肥大,長拖地,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內,一裘毛向外,男女樣式相似。這種服式,後稍經改革,沿用至今,牧區男女均穿用。分夾、棉、皮3種。冬以羊裘為里,多用綢、緞、布作面,夏穿布、綢、緞、絹等料。一般用紅、黃、紫、深藍色。袖長窄,下擺不開叉,衣襟及下擺多用絨布鑲邊,邊寬約6~9厘米。穿著時稍向上提,以紅、紫等色綢緞帶緊束腰部,兩端飄掛腰間。蒙古袍的穿著是一件正經、嚴肅的事情,整潔端正的穿戴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一種尊重。穿袍子時,一定要穿靴子,戴帽子。尤其到祭祀的時候,必須是袍子、靴子、帽子配套,這樣才顯得整體協調,嚴肅莊重。在端茶敬酒的時候,不能捋袖,不能袒胸露頸,袍子的下擺不能從鍋碗瓢盆上掃過。收拾存放袍子時,前襟要朝上,死人的衣服才朝下。領子沖西北放置,不能沖門。在縫製袍子時,忌諱留下線頭。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洒。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貴渾"(蒙古語,意為"不扎腰帶的人"),代替腰帶的是緊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蒙古人愛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馬皮或驢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漠、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靴幫、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婦女袍子,上有一個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右上襟扣子上的裝飾,這個裝飾細膩精緻,小巧玲嚨,蒙語叫「哈布特格」。這是用兩片漿過的布,墊上棉花,裹上綢紗縫製成的一種空心小夾子。形狀多種,有的象桃、石榴,有的象蝴蝶、葫蘆,上面用五光十色的金銀絲線綉各種花紋圖案和鳥獸。「哈布特格」既是裝飾品,又有實用價值。因其上端留口,裡面又放針線和草原上採集來的花草等香料。「哈布特格」綉制的漂亮不漂亮,在草原上是判斷一個姑娘聰明不聰明、手巧手巧的重要標誌,也是小夥子們選不選對象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哈布特格」,常是傳播友誼和愛情的媒介。
推薦閱讀:
※想在歐洲的鄉下買一片地,過燃情歲月那種生活,可行嗎?
※寒熱虛實論(董草原)
※甘肅省草原條例(2006-12-01)
※美圖欣賞|塞外草原美 花海迷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