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郁談散文(一):當代智性散文(摘編)
圖片:老孫帶隊參觀北大紅樓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時向大家介紹陳獨秀的一副對聯:「行無愧作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
編者按:近日孫郁院長在「作家談寫作」通識課上給大家做了一次演講:《當代智性散文》。有同學將其錄音稿整理出來,洋洋兩萬餘言,內容涉及近代以來中國散文發展脈絡,學者之文與作家之文,魯迅傳統與周作人傳統,與之相對應的十多位作家及其作品,以及諸多有趣的歷史經驗和細節。筆者將結合某個周一下午在2307的課堂筆記,梳理出近代以來中國散文的發展脈絡,並在微信文學期刊「中關村59號」上分6期發布,希望為大家的散文創作提供可借鑒的資源。這六期分別是:
(一)當代智性散文(摘編)
(一)學者之文:錢鍾書、唐弢、呂叔湘
(二)周作人傳統:張中行、黃裳、舒蕪、鄧雲鄉
(三)魯迅傳統:蕭紅、孫犁、張承志
(四)自成一派:史鐵生、周國平、余秋雨
(五)自成一派:王小波。
「文章學」在當下的式微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題目是關於當代散文,我提的一個概念就是「智性散文」。我給智性散文下的一個可能不太準確的定義就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現認知世界和表現自我的一種智慧。
我們人大的校友,作家王小波生前曾經說過:「我反對愚昧,在社會倫理的領域裡我還想反對無趣。」他認為無智和無趣是中國當下文化兩個最主要的特徵。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無智就是指我們的文章按照別人的思路來寫作,沒有自己精神的發現;無趣就是指文字沒有溫度,文章裡面很難生長出人心最暖意和美的東西。這實際上是很多重要的思想者在討論當下無話可說時的一種感悟。
從中國幾千年的文章發展之道來看,文章學的概念是非常講究的。我們現在不再講文章學了,「文學」的概念與「文章學」也相去甚遠。中國是一個散文大國。一直到晚清桐城派一統天下之後,古文寫作開始出現問題。1917年白話文興起時,其先驅者們希望找到新的智慧的表達方法,魯迅、周作人這一代人就開闢了新的天地。此時,在白話文的寫作中,漢語的各種可能都出現了。1930年之前,中國的報刊雜誌非常活躍,出現了很多民間沙龍和社團,不同組織又有不同的美學追求,文學寫作的多樣性就此出現了。中華民國時期到1949年期間,尤其是上海的雜誌里,散文寫作非常活躍,海派文學自然有,京派作家也有很大市場。上海的很多作家都感動於京派文學,出現一大批有智性的作家。但不幸的是,1949年以後,整個中國的散文寫作被泛意識形態和泛道德化的所制約,直到80年代,才有像樣的文章開始出現。我們現在的中學語文教材所選的,基本都是在80年代以前的一些著名作家的散文。這些作品寫得都非常老實、溫吞,也沒什麼錯,很像文章,但就是缺少智慧,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人的文章要想寫好,除了你的天賦和感覺,智慧和學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學者之文與作家之文
近代以來的散文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如果按照作者的身份和文章的內容來看,可以分為「學者之文」和「作家之文」。「學者之文」的代表如陳寅恪、馮友蘭、張申府、錢鍾書等;「作家之文」的代表人物有矛盾、胡風、蕭紅、張愛玲等。
而對中國的散文最有貢獻的是學者之文。五四時期有志向的人寫文章有一個特點,他們既接受傳統士大夫做文章的內蘊,同時更多地銜接外域的性靈之光。當時文章寫得好的人幾乎都懂西學,如王國維、陳寅恪、馮友蘭,他們的文字散發著一種傳統的美文所沒有的另一種美。文章學講究寫作的起承轉合,及其內在規律。這些學者們對文章之道有自己的會心之處,所以每每下筆,輒令人嘆為觀止。非常不幸的是,後來由於戰爭、革命,特別是列寧主義的思想的傳入,提倡大眾文化,提倡一般作家的寫作。學者之文越來越小眾,成為象牙塔的一部分,這也是文章學在當代凋敝的標誌。
與學者之文相對的是作家之文,他們的文章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流淌,與學術的關係若即若離,如蕭紅、巴金等人。蕭紅的散文都是天籟,完全不仰仗中國古代文學的修養,它是東北黑土地上的心靈和上蒼交流的特殊文本。直到今天,她的寫作依然受人稱讚,莫言、劉震雲、王安憶、閻連科都很喜歡她的文章。最近新疆冒出一個小女孩,叫李娟,她的散文非常優美,我也稱之為天籟。這些文章是靠天才、靠生命內延的豐富性以及對豐富性的深切打量和咀嚼產生的,一個時代不過幾個這樣的作家而已。然而學者之文是可以鍛煉、模仿出來的。
魯迅傳統及周作人傳統
除了上述的劃分外,近代以來的散文可以分為魯迅傳統及周作人傳統。魯迅傳統的代表人物有高長虹、蕭紅、唐弢、聶紺弩、徐楙庸等;周作人傳統則有廢名、俞平伯、江紹原、沈啟無、張中行、黃裳等。
在魯迅傳統影響之下的散文家,其寫作峻急奔放,但又十分沉鬱。他們很有思想,他們的思想是燃燒自己,拷問自己。
而周作人傳統影響之下的散文家,其焦慮是淡淡的,別有憂愁又痛苦,但是他們能夠用一種淡雅的態度對之,所以他們的文字都非常的節制。這些人的文字,就是渾厚的交響,是轟鳴的,吵雜的,無序的。周作人傳統是一種超功利的,受他影響的這些人的寫作,有對人生的一種咀嚼和悠然,它是一種不是很濃烈的清淡的輕靈之美。
我們概括的這兩個傳統,其實這是當代散文寫作兩條最重要的路徑,但是這只是我們整個文學生態里的有限的一部分。在整個散文的園地裡面,充滿智性的還有一類散文家,他們不是開始就觸摸到五四先賢的文本,他們出道的時候,閱讀的是革命的文學和西方的文學,在革命文學和西方文學的雙重召喚下,他們開始追求一種新的智性,由此便出現了史鐵生,周國平,王小波,趙園等等一大批優秀的散文家。
寄語
我個人覺得我們青年人的寫作,不一定依傍在哪裡。開始我們可能受某些人的影響,但最終一定要回到自身、要成為自己。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個獨特的存在,只是你的智慧潛能沒有被充分挖掘,假如能發掘出內在的潛能,能夠與東西方對話、與現實對話、與自己對話,我想大家一定能寫出很好的散文。所以漢語寫作是有希望的,這個希望就寄託於在座各位青年身上。
錄音稿整理:唐亦文、張亮、郁坤銘、張鑫磊、王偉 (13本)
校對:李琦(11本)、湯歡(13碩)
編輯:湯歡(13碩)
「中關村59號」是10年前人民大學中文系4位文學青年創立的詩群。10年後,我們繼承其以夢為馬、倚筆千言的傳統,創辦了這一微信文學期刊,希望通過這個平台,激勵大家將平日讀書學習的所思所感形成文字,讓大家的文思和才情在此得以展示和交流。
推薦閱讀:
※當代伊斯蘭政治暴力剖析
※當代書法名家李明,盡得二王法帖之精髓,以七幅團扇彰顯書法之美
※傳統文化應實現當代傳播
※風華當代
※老古董化作新時尚 看中國古體詩詞的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