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及其落地生根的社會培育
編者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就是世界各國人民基於「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而產生的命運相連、未來相依、安危與共的相互依賴意識。共生和共享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命運共同體意識不是天生的,以「一帶一路」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落地生根面臨著挑戰,因此建議通過對人類宗教、藝術多樣性的了解增強人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力;通過話語建構,讓「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人們熟悉的公共話語;通過相應倫理(觀)的建設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社會發育;通過推動民間溝通和人文交流,培植民心相通的社會心理基礎,逐漸讓「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融入民眾心中。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合作共贏,就是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1]47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彆強調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是中國在把握世界大勢和歷史規律的基礎上,為人類未來發展和全球治理提供的一份戰略方案。如何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人類共識,如何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中國、周邊國家乃至全世界落地生根,直接關係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能否實現。
一、共生與共享: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兩大核心
「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就是世界各國人民基於「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而產生的命運相連、未來相依、安危與共的相互依賴意識,它以共生為邏輯前提,以共享為動力目標,對共生關係的確認和對共享目標的追求是培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本質上就是提倡人類共生與共享的意識。
(一)共生(關係)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存在方式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質上彰顯的就是共生理念,沒有對共生關係的確信無疑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人類活動的相互性、人類世界的整體性,沒有對人類相互依存性關係的充分認識就不可能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生意識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前提,是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的基礎,是共同體成員緊密聯繫的堅實紐帶。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首先要倡導共生意識,唯有共同體成員共同體驗到身處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成員狀態,共同意識到其他成員的生存和發展直接關係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深刻感悟到彼此之間的共生關係,才會願意和其他共同體成員一起,維護共同體利益,增進人類團結協作。
中國與世界各國利益的高度融合、安全的相互影響和命運的彼此勾連彰顯了人類集體行動的意義,人類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決定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之中。就安全而言,「沒有一個國家能憑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絕對安全,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從別國的動蕩中收穫穩定」[2]。任何一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時都不得不考慮與他國、國際社會的共生問題。承認國際社會的共生,就不會把其他國家視為外在於己的壓迫性存在,也不會將自己和他國的競爭視為一方受益另一方必將受損的零和博弈。在共生的思維中,一國在為他國提供幫助時也必將獲得對方的幫助,因而彼此的關係不僅是緊密的,也是互利的。
(二)共享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目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動力源
共享是催生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塑造共同體認同的關鍵。共享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提供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它既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動力源。把共享作為人們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吸引力,可以增進人類合作與團結,使共同體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邁進。沒有共享作為目標引領,不僅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會失去方向,人們參與共同體建設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作為塑造人類共同體認同的關鍵,共享是催生和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強勁動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為了尋找利益支點,為70多億人的共同發展提供可能,能夠「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3],共享人類和平、尊嚴和安全保障,共享資源、信息和成功經驗,共享一切可以分享的人類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就是是否實現了人類共享。
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意味著權利、利益共享,也意味著風險、義務共擔。如果說共享共同體所創造的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成果是應有權利的話,那麼共同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應盡義務。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同參與,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各國才能有尊嚴地享有人類合作成果。當少數富裕國家在塑造全球化的過程中處於領導地位時,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的難度可想而知,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只在邊緣化的意義上參與世界共建,他們有著非常少的話語權。如今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為發展中國家發聲,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4],這為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世界共建創設了條件。以實現共享為目標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倡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世界各國人民既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者,又是受益者。共享蘊含著共建,實現共建與共享相統一是共享意識的題中應有之義。
綜上所述,生存意義上的共生關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邏輯前提,發展意義上的共享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動力源。共生和共享構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內容。倡導以共生和共享為核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創建一種基於命運共同體意識的精神認同,通過共生和共享(包括共建)建構起共同體內部的緊密聯繫,形成利益共生、權利共享、義務共擔的「共命運」感,通過對共同體生活的積极參与促進共同體的整體發展。
二、以「一帶一路」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各國落地生根面臨的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和實踐能夠把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美好願望變為實在的行動。自從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獲得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擁護和支持,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峰會的召開無疑成為國際關係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這充分表明「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力及世界對於通過國際合作謀求發展的認可。然而,在國際社會中也存在著對「一帶一路」戰略排斥、疑慮甚至是錯誤認知的情形,這使「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歐美大國、周邊國家及弱國、小國的落地生根面臨著挑戰。
(一)美國等大國受逆全球化思潮、零和博弈、冷戰思維的影響,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產生對抗、排斥心理
近年來,隨著英國脫歐、特朗普執政等事件的發生,歐美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經濟民族主義情緒不斷上升,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一些國家的投資政策和移民政策向著去全球化方向邁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無疑是對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一種捍衛,在為低迷的全球經濟注入強心劑的同時,勢必不會受到持反全球化傾向國家的真心歡迎。同時,中國的崛起正在撼動美國對世界的統治,正在打破多年來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格局,國際秩序的統治霸主美國擔心中國的崛起會讓兩者的競爭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因而製造「中國威脅論」,試圖牽制、遏制中國發展。在他們看來,「一帶一路」戰略是以中國為中心重塑世界經濟版圖、進而攫取對世界的統治權的行動。他們很難把「一帶一路」戰略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當作是探索人類未來生存之道的良方,相反,可能將其視為對自己世界霸主地位、對資本主義統治地位的威脅,不能予以真心認同並採取合作。領袖和政府的這種心態及其所營造的輿論無疑會傳遞給民眾,如何說服美國及其民眾不把崛起的中國視為威脅,誠意接受「一帶一路」戰略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除了加強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理念的宣傳倡導,還要通過歷史、現實、未來三重維度申明中國不接受、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這不僅是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需要,「和」文化延續的需要,也是順應當今世界潮流的明智之舉,「強而不霸」是我們對世界人民作出的承諾。
(二)周邊國家因近年來領土爭端及利益衝突等問題引發「誰的命運」、「誰的共同體」的質疑
周邊國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夥伴,是中國對外構築「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重點,也是中國走和平發展之路的重要依託。近年來,中國與周邊國家在南海、東海爭端問題上矛盾加劇,前不久,持續兩個月的洞朗對峙讓中印邊界緊張局勢再現。學者里查德·里格比 (Richard Rigby) 和布倫丹·泰勒 (Brendan Taylor)擔心「如果在未來幾年內中國仍在有關爭端問題上持強硬態度,那麼這個命運共同體到底是誰的命運, 誰的共同體」[5]。毋庸諱言,與周邊各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形成的「亞洲命運共同體」是亞洲人民的共同體,共同體將亞洲人民的命運、未來和安危緊密聯繫在一起。亞洲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共同機遇和共同利益讓人們不得不形成一個共同體,儘管這個共同體內部因為資源的稀缺性和各國的利己性存在利益衝突和矛盾,然而,為了應對危機、解決問題,增進亞洲的共同利益,共享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成果,人們必須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結成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作為一個亞洲大國,中國肩負著大國責任,中國強調在追求本國利益時要兼顧別國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要兼顧別國發展。然而這種兼顧以追求本國利益、尋求自身發展為前提,維護好本國利益是中國遵循的首要原則。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中國已昭告天下,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不會動搖,但這種不動搖以不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6]在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和安全等核心利益上中國絕不退讓。2017年8月28日,印度將人員和設備撤回印方界內,中印邊界對峙的和平解決表明,對話和談判等和平手段是命運共同體內部解決爭端的有效途徑,亞洲共同體的「共命運」要求必須將和平作為共同體成員的共同追求。
(三)弱國、小國怕對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怕被大國欺負,對「一帶一路」倡議持謹慎歡迎,懷有擔憂、防範和戒備之心
有的發展中國家擔憂對中國經濟過於依賴將會使自己處於依附地位,或是擔憂是否只能求得一時發展,而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有些小國、弱國「在常年的國際交流中積累了複雜難言的經歷,它們警惕性很高,時常怕受大國的欺負;它們比一般國家敏感,……比較容易受到一些別有用心國家的挑撥」[7],他們受「中國威脅論」「國強必霸」邏輯的影響,對中國懷有防範和戒備之心,擔心中國有擴張的戰略意圖,因而對「一帶一路」倡議持謹慎歡迎的態度。為了消除他們的對抗、警惕、敏感、恐懼及防範心理,要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的誠意,意識到中國花費在合作與援助項目上的人力、物力、精力是為了實現與他們的互利共贏,讓他們體會到中國不僅是「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的積極倡導者,更是這一理念的積極踐行者。通過實踐,增強他們與中國合作的信心,提高他們對「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可和接受程度。合作除了帶來互利,還可以增進彼此信任和相互尊重,增進彼此的感情,合作實踐中形成的信任與尊重會日漸消解誤會和負面心理。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落地生根的路徑建議
讓「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落地生根,需要向國際社會和民眾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普及命運共同體意識,力爭使之獲得國際社會和民眾的理解與支持,從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廣泛的社會心理基礎。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一)通過對人類宗教、藝術等多樣性的了解增強人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力
「人類命運共同體」蘊含著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它是一個尋求共識、包容差異、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的概念。普及、激發命運共同體意識,首先需要共同體成員擁有世界眼光、全球視野,以及對世情和各國文化、風俗、民意多樣性的充分了解。
學校是跨文化學習的最佳場所,學校所採取的認識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基礎性舉措,能夠發揮跨文化教育的基本功能。通常而言,歐美基礎教育就是藉助宗教等國際性課程增強孩子對世界的理解力。以2015年英國賽爾伯恩小學(Selborne Primary School)四年級秋季學期的課程為例,宗教課程教授內容為猶太教,外語教學為西班牙語,整個學期主題教學則是非洲,這種國際性課程是學生認識世界的窗口,人類文明和文化的多樣性早早地就呈現在他們面前。相比較而言,中國的基礎教育則是通過藝術和英語教育培養孩子對世界的感知。例如,國內小學在藝術教育中會涉及外國詩歌、文學、民歌和戲劇等,在英語教學中會涉獵異域文化。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可以讓了解者看到世界文化的多元以及自己認識的局限。當然對本國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了解無需均等用力,對本國文化需要熟知,通過與本國文化的對比認識到其他文化的獨特性。憑藉跨文化教育讓受教育者既有基本的視野又有足夠的知識,讓他們意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的不是消除差異而是尊重差異,不是拒絕多樣而是承認多樣,唯有各種文明、多樣文化之間相互尊重、彼此借鑒,才能促成一個和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誕生,用費孝通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在「各美其美」的基礎上實現「美美與共」。
(二)通過話語建構,讓「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界人民熟悉的公共話語
如果說中國夢是一個能讓中國人感同身受的概念,那麼「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一個「融通中外」、讓世界人民感同身受的話語。正式提出中國夢至今快5年了,經過官方倡導、理論界闡釋、民間傳播以及廣泛的國際宣傳,中國夢不僅成為喚醒中國人民夢想能力的熟悉話語,也成為世界人民了解當代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詞。
為了使「人類命運共同體」 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其人民接受,成為國際社會更好理解的話語,我們也要積極加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語建構和國際傳播。我們必須把它同「一帶一路」一起作為對外傳播的重要議題,利用各種外交場合,用別人能夠聽懂、能夠體會的表達,積極向國際社會進行闡釋和宣傳。如果「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理念只是領袖、政府清楚明白,民眾不了解,這是不行的,只是中國人自己清楚明白,別人不了解也是不行的。加強對跨文化交流規律的研究以及被傳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加深對傳播對象的認識、了解和理解,用傳播對象喜歡的方式和話語介紹中國和中國這一戰略構想,加深彼此的認識和理解,在國家和國際之間開展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廣泛對話,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人熟悉的公共話語創造條件。
對於中國人而言,「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具有原創性的話語,但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觀念為中國人所熟悉,大同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烈而清晰。以中國人民熟悉的傳統觀念為基礎,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天下觀念與當今世界的契合點,有助於中國人民理解和把握「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三)通過全球倫理(觀)的建設,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社會發育
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激發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需要強大的倫理基礎和清晰的道德導向。面對商品、資金、信息和人才高度流動、彼此聯繫和相互影響日益緊密的全球化時代,一種跨文化的全球倫理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試想如果沒有共同的倫理標準,共同體生活如何可能?我們亟需一種適用於全球的倫理導向和標準,用以規約跨文化人群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共生共處。在人類生活中通用已久的各種倫理準則源自不同的哲學、宗教傳統,它們規約引領著各自的生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特徵。然而,在它們之中仍然存在著跨越文化和穿越時代的基礎性共識,如人道原則、推己及人的道德金規等,這些普遍認可的基礎性倫理準則可以成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基礎。這種對人們不僅具有約束力,同時也將人們聯結、統一起來的基礎性倫理準則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存在是根基性的。中國應積極推動全球倫理(觀)的建設,與世界各國一道從各種文化的宗教、倫理傳統思想資源中提煉出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的倫理觀,讓處於不同宗教文化傳統、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中的人們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出謀劃策、同舟共濟。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加強中國人自身全球倫理觀的建設。
(四)讓民間溝通和人文交流在培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中發揮積極作用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8]「人類命運共同體」贏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普通民眾的接受和信任,需要培植民心相通、命運相連、興衰與共的社會心理基礎。親密和共性是滕尼斯認為共同體的基本特性,他將共同體分為3類: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與這3類共同體相對應的(主體間的關係)是親屬、鄰里和友誼。如果要達到一種類似家庭、鄰里或朋友的親密關係,需要人與人之間以心相交。與政府外交、公共外交相比,民間交流更容易為各國民眾所接受,更容易增進民心相通,效果也會更加明顯,它將為各國廣泛開展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心理橋樑。我們應當轉換思路,讓各種民間力量走向國際舞台,讓政府成為民間溝通和人文交流的引導者,強調文化親緣的周邊外交優勢,廣泛開展旅遊、科技、教育等人文交流,不以政治、經濟、安全利益等為直接目的,充分發揮民間人文交流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積極作用,通過跨越國界、跨文化的人文交流,讓人們在情感上接納彼此,建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要的相互信任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任重而道遠,我們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作為蓬勃發展的有影響力的發展中大國,在貫徹「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重點、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外交是舞台」的外交戰略時,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到大國、周邊國家以及弱國、小國在與我們交往時的複雜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消弭誤解、增進理解,化解它們的對抗、排斥、不安、猶疑和防備等心理。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15-09-29.
[3]習近平.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N].人民日報,2017-01-18.
[4]習近平.加強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N].人民日報,2016-09-29.
[5]徐進,郭楚.「命運共同體」概念辨析[J].戰略研究決策,2016,(6).
[6]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2-27.
[7]劉志勤.「一帶一路」再塑新型大國與小國關係[EB/OL].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5-06/6800112.html.2015-06-09.
[8]習近平.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16.
(作者:吳俊)
推薦閱讀:
※《軍師聯盟2》會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劉軍寧:「相濡以沫」的社會好嗎
※你知道嗎?中國單身狗大軍已達到兩億
※死刑,應該是痛還是無痛?
※樂府《相逢行》如何反應當時社會的人民貧苦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