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二十六)
普賢行願品講記(二十六)
益西彭措堪布_新浪博客
四、願海利益
分二:(一)校量聞經利益;(二)顯示眾行利益。
(一)校量聞經利益
這是說聞信《普賢行願品》的利益。
它達到何種量呢?這就無法敘述了,只有藉助比較來顯示。也就是通過跟極大量級的財供養作比較,顯示對於《普賢行願品》深心渴仰的極大利益。這樣了解後,我們持誦時就會有真實意樂。哪怕在心上熏染一點氣氛,都非常希求。
我們要知道這事的內義。沒有緣分聞信《普賢行願》的人就很遺憾,他處在外圍的狀態,執著一個小小的「我」,雖然做了很多利益貢獻,但始終沒有稱合本性。而聞信《普賢行願》的人,由於對大菩提的因果之相有了勝解,深心渴仰,結果無數倍地超過前者。他立願要求證到無上果地——本性完全開發的普賢行海,為此願意在因地上逐漸行持菩提的道相,這就入到了不可思議的緣起中,就能享受這個圓滿範疇里的利益。要計算的話,從他最初的緣起點開始,是怎樣全面地展開?是如何以圓遍的方式展開?就會知道,這遠遠超過了極大級別的財供養。
下面經文就說這個內容: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這裡的財供養非常廣大,供養資具、境緣和時間都超出天文數字。
供品是十方無邊際的無數剎土中,都充滿了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等寶物。這個供養具太大了。如果以充滿地球的珍寶來作供養,我們都覺得太了不起。但這不是一個地球,而是十方剎海里有多少最小粒子,就有那麼多個世界,裡面充滿金銀珠寶等,都是最好的寶貝。那我們想,絕不會有比這更大的供養資本了。
那麼,向什麼人呈供呢?對上,是向十方無法宣說那麼多的佛剎極微塵數世界裡的所有佛獻供養;對下,是向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佛剎里的人天為主的無數有情,施以世間最殊勝的安樂。我們又想:不會有比這更廣大的供養境了。
接著說,供養了多長時間呢?他一直堅持在佛剎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劫數里作供養。我們會想:供養幾個月、幾年都很了不起,他竟然能供到佛剎極微塵數的劫數,而且時時不中斷,這太難以想像了。
這樣我們會想: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大的供養了。供養物、供養境、供養時三個無量乘起來,會出生不可計數、無量無邊的福德。假使虛空有體相,也裝不下他福德的量。我們就想:再不可能跟他比了。對此會有一種望洋興嘆之感,覺得沒辦法到達這個福德的邊際。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這就說到,如果對此殊勝不可思議的大願王,有緣分聽到,能生信心,而且對於殊勝菩提的因果之相深心渴仰,所得的殊勝功德無數倍地超過前者。
這不是一個層次的問題。很多人對此難以相信,真正相信的話,就會對於《普賢行願》有極大意樂來受持。就像法王說的:「如果僧眾每天能如法念一遍《普賢行願品》,我住在世間也覺得有意義。」對我們自身來說,就是每天能如法念一遍《普賢行願品》,也覺得這一天非常有意義。而這種信念和欲樂,在於對此大願王起了真實信心,這又取決於是否如理聞思而通達了它的意義。
如果從經文第一句到這裡都細緻地學過,你就會有格外的信念和欲樂,有不同的感受,修起來特別有動力。而且特別相信經上的指示。就像在沙漠里好多天沒喝到水、極度乾渴的人,一心渴求甘霖那樣,我們在生死荒漠里,一直沒遇到這麼殊勝不可思議稱性的大願王,這回終於遇上了,它是趣向無上菩提最殊勝的因,這時就一心要在內在求這個道,什麼也擋不住。這時,內心已經建立了成佛最殊勝的緣起。願一旦立定,未來生命的方向就決定了,一定是直趣無上菩提。這樣心心念念以大願王攝持,就會產生無量無邊、圓滿周遍的福德。
一旦有了這樣的深心渴仰,只要念一遍或聽一遍,就百千萬億倍超過了前者。因為前者不在這個軌道里,他很辛勤地做一些外圍的供養,儘管數量極其龐大,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但沒有入到秘密甚深層緣起的緣故,就不算是殊勝。他認為自己只是現前的這個人,希望通過一點一點累積的方式來增長福德。而你對於無上菩提的果相——無邊的普賢行海已經深信,對於圓滿、周遍、稱性而發的行海深信不疑。對於自己是全法界心,能夠盡法界量來實行,有了勝解信,那你的功德就遠遠超過了他。所謂「圓人修一天,勝過不圓人修一劫」就是這個道理。
再者,為了證得無上菩提,對於十大願王最圓滿發揮的境地、偈頌說的大願海里修道次第層層升進方面,起了渴仰心。也就是為了證得無上果地,對於生生世世憶宿命、出家、持凈戒,常發菩提心,不住二邊,趣入不可思議行境,獲得十力、八海等,乃至往生極樂世界來迅速圓成普賢行願,整個一套共通和特別的途徑,都發生了渴仰。這樣,你的心就被納入到願海的軌道里了。它的意義遠遠超過前者。因為在內心的秘密層上,對於稱性的行願和完成它的法道,發生勝解信和深度欲求,這是極寶貴的事。
這樣我們才相信,聞信大願王確實無數倍超過前者,而並非是過譽之談。有了這種信念,就會倍加珍惜現在的因緣,每一天都在心上按這樣來立願。
產生真實信念以前,重要的是好好聞思《普賢行願品》,使自心達到確信不疑的地步。也就是,在正式行持前,首先要對經文反覆地研習。因此,勸導大家對於無上願王不可思議的文句,要著重地學習、宣講、研討等。這是快速完成無上菩提最圓滿的行願,而且是稱性的發願,並非迂迴曲折。
(二)顯示眾行利益
分二:1、五種果;2、究竟果。
1、五種果
分五:(1)增上果;(2)等流果;(3)離系果;(4)異熟果;(5)士用果。
(1)增上果
這是指對這部經作讀誦、受持、開演等十法行,就會有增上勢力的果,能讓行者遠離惡趣、惡友,親見阿彌陀如來,具足普賢行願。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這是說有清凈信心的人,由作意《普賢行願》的每一條法義,隨順發起普賢願,如理地修持,以這個因緣,就能遠離謗法、違逆善知識、毀犯福田等惡趣業因,從而恆時遠離一切惡道和惡知識。之後就能很快見到圓具智悲力的無量光如來,以佛力加被的緣故,能夠快速具足普賢最勝願王。
這就說明,當自身有了清凈信心,開始一條一條很用心地作意:「我要實現普賢行」,被這個願力攝持後,就會按照規定的軌道去做。這是心上的緣起之道。也就是,我們對它起了信心,在這上發願,只要願力真實,它就開始驅使我們的心按既定的軌道行進。只要從「常憶宿命、常得出家」等開始,一級一級地發上去,就把自心從菩提道的每個點上納入到成佛的正軌里,絕不落到邪惡、偏狹、局限等的道裡面。這才知道,如果我能這樣立願,日日隨著願來行持,那一切時都會遠離惡知識和惡道。
比如,對於攝持正法的普賢行起了勝解,真心地立願:「對於一切佛、任何乘的經律論教法和戒定慧證法,我都無餘地在心上受持」,之後自然會隨著這個願一步一步地實行,也就遠離了謗法的惡趣因。或者,對於令善知識歡喜的賢妙之行起了勝解,特別想要這麼做,心裡立願:「我生生世世都要以信敬來依止善知識,常常與善知識相聚,而且使他生歡喜心」,有了這樣的心以後,就會非常殷重地按照願來做。因為立誓不是開玩笑的,是要真實去做。這以後,就會殷重地修持依止的意樂和加行,一分一分真誠地開展,當然就遠離了違逆善知識的邪行等惡趣業因。
諸如此類,對於願王里一切根本性的行為都起了勝解,覺得這是極好的行為,而且心裡確定一定要按這麼去做,有非常大的想行持的欲樂,之後在心裡再再地發願,這以後,你的心就被願力攝持了,它會在一切時引導你按發願的軌道去做。這樣,在緣起上就徹底遠離了一切粗細惡道。當然也就恆時遠離一切宣揚邪謬知見和行為的惡知識。
只要心裡建立了願王的系統,正面上,它會一直驅使你走正道。反面來說,它是最好的保護系統,使你根本不接近惡知識和流入惡道。因為賢善的行願已經建立,惡的東西就過不來。惡知識一出現,你馬上就能辨認他是什麼見地、在指導什麼行為,所以不可能依附、親近惡知識。
我們的心遠離了雜染的因緣果報,就會開始恢復清凈。這時就跟阿彌陀佛相應,能很快見佛。見佛之後,由於願已經立好了,佛一加被下來,就能頓時具足普賢行願而速疾成佛。
這才知道:哦!原來願是這樣在幫助我,不斷地讓我上進,它有增上的勢力,推動著我在最賢妙的道上發展。它是內在讓我提升、使我升華的最關鍵因素。如果我心裡缺少普賢行願,內在沒有這種充實的力量,即使遇到很多殊勝因緣,自己也沒辦法快速升華。因為任何果的成就都需要自身的主因和外在的助緣兩相結合。自己的內因差了,即使遇到極殊勝的助緣,得到的利益也很有限。如果內在的因已經建立好了,即使暫時沒有很多助緣,也會很快感得殊勝的緣出現,就能迅速增上。這是增上緣的意思。
這一頌告訴我們從遠離惡師、惡法、惡道,到迅速往生見佛,現前圓滿成就普賢願的整個增上驅動的歷程相。我們一旦明白它後期十分遠大的前景和殊勝的果以後,就會非常珍惜目前立願的因緣。這時不必別人強迫,自己也會想:我這一次能修普賢行願極其難得,一定要好好地把它刻在心上。一次力量不夠就多來幾次,讓我心裡多建立一些,在因上多種一點,使因的功能勢力更強一些。我們就會在這上有自覺的行動。
(2)等流果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對於《普賢行願》起了勝解信,就是這裡說的「此人」。就現前來說,以此就得到了很好的壽命或殊勝人身。因為普賢行願是出生一切利樂的如意寶,我們把它刻在心上,它就會在心相續里不斷地發生作用。這樣我們來到人間就極有意義,生命中充滿著善,一切行為無不賢妙,果報上會呈現無數的安樂吉祥,有不可思議的利益。究竟來說,心裡裝上了普賢行願,就有了跟普賢菩薩同分的因緣,以緣起力不虛的緣故,很快會跟普賢菩薩的行為變得一模一樣。
我們不要以為,只是口裡念念經文,好像沒什麼大的意義,其實緣起就在心上轉,而心是通過內在的語言來決定它的方向。我們起了勝解信,在心上不斷地立願,就建立了極其完備、周遍的系統,這就把所有行為都納入到普賢行的前行、正行等軌道里了。由此將會一生充滿吉祥、充滿善、充滿安樂,一切行為會逐漸以普賢行願的指揮系統來運轉。
心裡起了勝解,立定行願,建立起這個機制,出現的等流果是不可思議的。也就是說,心上刻定了普賢行願,不斷地憶念、作意、持誦等,以這個因上造作力量的驅使,就會順著與因同類的方向發展。會不斷地表現出同類的行為,而且越來越好,越來越普賢,到徹底圓滿時,就變得跟普賢菩薩一模一樣。願王所說的從禮敬到迴向,乃至無量無數願海的內容就會在你心中充分展開,最後完全跟普賢菩薩一模一樣。
從領受的角度講,發出去什麼就會相應地收到什麼,這叫做「領受等流」,就像世間立了多少功勛就能領多少獎那樣,這是法界里最公平的賞賜。我們按照普賢行願發賢妙心,起各種妙行,就會得到最圓滿的果報。而且受持得越多,果相就越好。
這樣生信後,心裡就按照願文一句一句地模擬,如實地起心,真實地作願要求到它,而且以願力攝持不斷地進行。最後不必想什麼,已經成了天性,自然按這一套來行持,這就把自己變成了普賢菩薩。之後面貌煥然一新,由位前普賢到當位普賢,最後成了位後普賢。這就是等流果的內涵。
思考題
一、聞信本經有什麼功德利益?為什麼有這麼大功德?
二、對本經作十法行會獲得何種增上果和等流果?原因何在?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廢除「度牒」是出家人素質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
※凈空法師:四人真修學,整個世界的劫難都能轉
※大安法師:助念對非佛教徒有用嗎?--學佛網
※聖嚴法師教禪坐(下)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