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
秋風、秋菊,晚風、晚霞,忙碌的大學校園開始寂靜下來。年輕的媽媽帶著蹣跚學步的孩子,年輕的情侶相擁著漫步林間小道,步履穩健的金婚夫婦相伴緩行,好一首舒緩的小夜曲。
在蹣跚學步的孩子旁邊,我停下了腳步。只見年輕的媽媽放開學步的孩子,在幾步之遙處蹬下來,拍著雙手,面帶微笑望著顫巍巍的孩子說:「寶寶,過來!」孩子面露懼色,雙腿發顫,雙手打開,試著邁開腳步,卻又難以挪動。年輕的媽媽沒有上去攙扶,依然在原處微笑著、等待著、鼓勵著孩子的勇敢和嘗試。孩子幾次努力之後,終於大膽地挪動腳步,撲向媽媽的懷抱。年輕的媽媽一把把孩子摟進懷裡,在孩子粉嫩的臉蛋留下一個幸福的吻,盡情地享受著孩子的成長。從孩子邁開第一個腳步的時候,成長就開始了,教育也就開始了。
教育恰如教孩子學步。對待學生的成長,來不得半點兒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嘗試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還沒有邁開第一個腳步,你就去牽引他,甚至一會兒捉住他的右腿,一會兒抓住他的左腿,幫他邁步,那孩子也許永遠也學不會獨立邁步。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我們很多教師和家長有太多的恨鐵不成鋼、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進和揠苗助長、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乾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
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厭煩學習」、「不願意學習」。在當前的中小學學生中普遍存在這一現象。嚴重的就形成了厭學症。厭學症是指患兒長期以來,在讀書學習上不能專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績差。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煩意亂,坐不住,無耐心,尤其是對書寫、計算有厭煩心理,作業拖拉,難以按時完成,字跡潦草,經常出錯。雖經教育難以改變,嚴重時出現說謊、逃學、出走。
對於厭學症學生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現代教育方法、心理輔導和矯正,充分發揮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力量,使厭學學生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圓滿完成小學六年教育.
(1) 與學生談話
通與厭學學生同班同學的談話可以了解了這些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包括課堂上的表現、課間表現、校外表現以及他們在同學中的受歡迎程度。他們的談話為我們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材料。我們除了知道這些學生在課堂、課間的表現與我們的調查問卷、觀察記錄都很相似之外,還發現大部分厭學學生都不太受同學歡迎,有幾位甚至經常受到同學的排擠。與他們交往密切的基本上都是像他們一樣學習成績差、不太願意學習的同學,他們感覺不到集體的溫暖。
家長與孩子朝夕相伴,關係十分密切。家長對孩子的了解也是最清楚的。因此,我們通過與家長電話交談、請家長到校面談、教師家訪等形式跟家長取得聯繫,從家長那裡了解了學生在家裡的表現和家長的教育方式以及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又與學生的任課老師談話,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通過與他們的談話、分析,我們得到的結果也與收集到的有關資料基本一致。
(2) 尊重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期望與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長時間內用心靈來認識你學生的心思集中在什麼上面,他想些什麼,高興什麼和擔憂什麼。這是我們教育事業中的一種最細膩的東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會成為真正的能手。」 讓每一個學生成功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機會,發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展。
(3)捕捉亮點 學會欣賞
教師平時要深入到學生中,與學生交心,了解學生的特長和愛好,尤其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以此來作為消除學生厭學的「素材」
(4)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興趣是注意力的最大動力,所以在矯治孩子因注意力渙散而引起的厭學情緒,
教育孩子,你為什麼沒耐心
當和朋友談到孩子時,我總會告訴他們一些兒童教育的方法。然而卻聽到不少家長說,我可沒有象你這麼有耐心教育孩子啊。望子成龍是每一位家長都渴望的,他們內心確實也想把孩子教好,然而實際實施教育時卻沒耐心了。為什麼這麼多家長沒耐心去教育好自己唯一的孩子呢? 我認為除了人的惰性心理在作崇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家庭教育觀念不強,不懂得教育的極端重要性,看不到家庭教育帶來的長遠利益;家庭教育責任感不強,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耐心與否會影響著孩子的身心。這裡我僅從講故事和傾聽兩方面分析一下。 給尚不識字的幼兒講故事,是培養閱讀能力的第一關。幼兒要求母親每晚講故事給他聽,有的甚至要求一個故事反覆講。 然而不少母親要麼嫌麻煩不想多講,要麼因忙於家務事又推脫掉一晚,或者不能堅持給孩子天天講。不就是一個故事嗎?等他自己會看書識字了自己看也不晚。 放棄講故事就是放棄發展孩子語言能力的機會,放棄早期閱讀興趣的培養。如果她能把講故事和積累辭彙、發展語言能力以及培養將來的閱讀習慣聯繫起來,恐怕就不會沒有耐心了。 記得去年暑期中央電視台採訪高考作文滿分的考生時,一無例外地談到父母小時候經常給他們講故事。大凡有成就的作家,小時候也都經書香薰染。 國外的家長素質普遍高,很重視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母親一直給孩子朗讀故事直到他上中學為止。我孩子3周歲的時候也常常纏著我睡前講故事,有時一個故事要我反覆地講,還不準漏一字。 當然天天給孩子講故事,也確實需要極大的耐心,而我一直堅持下來,是什麼激勵我堅持不懈地當孩子的「故事書」呢?是早期教育理念。每當想停下來不講的時候,一想到孩子前幾天又從書中學會了一個新辭彙,或者想到我的每一次講故事,就是在為他的前進搭梯子時,我的精神又為之一振,耐著性子講得口乾舌燥也毫無怨言。經過我長期的親子共讀,他的辭彙量大增,語言表達能力超過同齡人,也較早地走上獨立閱讀之路。 傾聽是保持良好溝通及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渠道,是呵護孩子求知慾和好奇心的基本手段。然而不少家長總愛不耐煩地打斷孩子的話,或者是心不在焉地敷衍。為什麼不能專心聽、認真聽呢?有的認為孩子的話畢竟是孩子的話,沒多大意義,懶得聽;有的剛好遇上自己情緒不佳,沒心思聽;有的對孩子的話題不感興趣,不想聽。比如,有的孩子好奇心極強,愛對某一問題刨根問底,家長問得不耐煩的時候便將話題打斷,這實際上是打斷了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奇感,泯滅了孩子的探索心和進取心。又比如孩子在津津樂道於他的足球賽,而家長卻這一沒愛好,和孩子沒有共同語言,漸漸地,兩代人的距離便拉開了,代溝產生了。家長一方面在埋怨孩子大了,和自己的關係不再如小時候那樣親密無間了,一方面又不願耐著性子走進孩子生活的世界,不願「遷就」於孩子的愛好。每當孩子找我說話時,我總是微笑著認真傾聽他訴說,聽他講天文地理、科學常識等等,遇上聽不懂的也裝做聽得懂的樣子,表現出興趣盎然,並隨聲附和;耐心地聽他陳述芝麻綠豆之事,並及時引發相關話題和他一起辨論,有時爭得面紅耳赤。孩子的說的事也許我們看來是小事,然而對他來說卻是大事,值得一說的事。如果我們都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每一個聲音,都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每一次提問,還愁父(母)子關係不能改善嗎? 往往,孩子身上很多問題的產生,是父母在教育上沒有耐心引起的。 以下就用幾句話來作為獻給家長的自勉: 一、當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時,沒耐心的你厭煩的表情,煩掉了他的好奇心; 二、當孩子慢騰騰穿衣系鞋時,沒耐心的你上前幫代勞,幫掉了他的獨立性; 三、當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時,沒耐心的你忙著自己事,忙出了他的孤獨感; 四、當孩子正向你訴說苦惱時,沒耐心的你打斷了話語,打跑了他的親和力; 五、當孩子彙報不合格成績時,沒耐心的你來一頓責罵,罵掉了他的自信心; 六、當孩子因怕挨打而說謊時,沒耐心的你真給一頓打,打掉了他的誠實觀; 七、當孩子要你再講個故事時,沒耐心的你找借口推脫,推掉了他的求知慾。
耐心,教育成功的捷徑
凡事皆有終結,因此,耐心是贏得成功的一種手段。
——高爾基
我們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性格、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長期的、耐心的工作,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本身就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面對不同類型、相差各異的學生,我們需要耐心,耐心的等待、耐心的引導、耐心的幫助、耐心的教誨……唯有耐心,才是教育成功的捷徑。
當然,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聰慧,每一個孩子都能品行兼優,每一個孩子都能一教就會,甚至不教就會。然而,孩子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如我們所願。面對那些行動遲緩、反應遲鈍、接受問題較慢的孩子,就需要我們耐心的教導。比如說一道數學題,聰慧的孩子一點就通,立刻掌握了解決問題的要點,而那些遲鈍點的孩子需要我們想方設法地一遍遍的教,甚至今天剛剛教會,明天他又會忘記了,還得需要我們再次強化。這個過程,如果老師產生急躁心理,對他們呵斥或者是用語言來排斥他們,會使他們產生厭學心理,甚至這種心理會影響他的一生。如果,我們換種方式,用慈愛的話語關心他,用智慧的方法來教他,啟發他的靈感,調動他的思維,鼓勵他努力解決問題,他就會在這種祥和、親切的關懷下,隨著你的思路而思考,樂於解決難題。
在現實的教育生活中,我們都格外偏愛「好」學生,往往會給這些優等生開些綠燈。對那些「學困生」,往往會事先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他們。有句俗語,叫「遲開的花會更艷」。大智若愚者在現實生活比比皆是,也許在我們「有色」的眼光中就會有一個牛頓,就會有一個愛迪生。只是他們需要我們耐心的教育,耐心的引導,耐心的等待。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一次沒有教會他們,靜下心來,告訴自己,再教一次也許他就會了,二次不會,耐心下心來,再教一次,相信他一定能行!怨從心生,恨從口出,再付諸於行動,不是我們教育者所為,給孩子一次機會,讓孩子再一次學習,你會發現「柳暗花明」時的美麗,你會享受「雨過天晴」的幸福。
教育的捷徑,是愛心+耐心+衡心。教師的基本素質就是具有以上「三心」,踐行師德修養,也是具有「三心」。如果「三心」常駐我們心中,我想我們的事業一定會更恢宏。
成功就是比耐心 在我們的一生中,究竟什麼是決定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呢?是氣質還是性格?是財富還是關係?是勇敢還是聰明?不,都不是。翻開古今成功人物的故事,我們苦苦尋找答案,從春秋戰國的越王勾踐到清代的曾國藩,從漢代的司馬遷到明代的李時珍,你也許不會想到,在成功者的身上,最閃閃發光引人注目的東西,不是他們的天才和膽識,而是看起來最不起眼的因素——忍耐心。是的,正是忍耐心使那些成功者戰勝了無數看起來不可戰勝的強敵,克服無數看起來無法克服的困難,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二十年、曾國藩咬牙忍辱大半生、司馬遷忍辱負重五十年、李時珍踏遍青山四十載……忍耐,這個看起來最不起眼的品德,卻是決定我們人生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我們的周圍並不缺乏聰明的人,可是聰明人總是喜歡尋找成功捷徑,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同樣,在人生的遊戲中,不盡如人意的事常會發生,昨天或今日的失敗,並不意味最後的結局。每個人都沒有悲觀的必要,關鍵要有決心和忍耐。我們要牢記:活用失敗與錯誤,是自我教育和提高的有效途徑。哪怕是那些發生了錯誤或失敗的人,只要善於忍耐,不斷努力,就終會有成功的一天;而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忍耐心,將會是真正的失敗者。很久以來,我們總是在思考,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不成功?為什麼別的人成功,你卻不成功?成功與不成功比的是什麼呢?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成功就是比耐心,沒有忍耐心的人是絕不可能獲得成功的。那麼,耐心對於我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耐心意味著積累。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任何巨大的成功都是從細微處萌芽,一點一滴地積累,世上沒有任何一件事可以一蹴而就。當一個人的目標專註時,任何一點微小的積累都不會成為無用的廢棄物,它會成為構建大廈最基本的單位——一磚或一石,成功總是垂愛那些有耐心積累的人。耐心意味著堅忍不拔。有許多人做事有始無終,在開始做事時充滿熱忱,但因缺乏堅韌與毅力,不待做完便由於怕困難而半途而廢了。可以說,堅韌是解決一切困難的鑰匙,依靠堅韌為資本成大事的,比以金錢為資本成大事的要多得多。歷史上許多成大事者足以證明:堅韌是克服畏懼而走向成功的最好藥方。耐心意味著平靜和平淡的生活。許多人總是幻想過那種豪情萬丈的生活,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只是在一天天過著平靜的日子,那些幻想一夜成名的人如果不懂得利用和珍惜這種平和的日子,那麼令人激動的成功也永遠不會到來。要記住,平和是制勝的無價寶,能在平和的日子中耐心努力的人最終他的成功幾率才會更大。耐心意味著自信和自強。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總會有許多絆腳石、陷阱,不是每一次都會有人來救你,因此最終還是只能依靠自己,依靠自我的意志,依靠自我的忍耐,依靠自我的學習,請記住,自信是我們通向成功的支撐,任何一次小小的鬆懈和放棄都會使你的努力前功盡棄。而敢於自救,不懼困難、在障礙前毫不猶豫的人才是一個真正能夠成功的人。耐心意味著自甘寂寞。一個人要想做成大事,除了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外,具有一種自甘寂寞的忍耐心是至關重要的。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備的忍耐力,當兩個人在才能和經驗方面不分高下時,你的耐心就成為決定成功與否的唯一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耐心確實是成功者必學的入門課。所謂耐心絕不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面對一次次的失敗和挫折,成功者的忍耐既理性又充滿熱情,既堅定又不乏思考和反省,既冷靜而又不喪失信念,他們以十月懷胎的精神孕育著自己的成功,他們以十年磨一劍的耐心去打造自我的理想。他們是最具有耐心和意力的一群。耐心意味著勇氣。每個人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有勇氣承認「沒有人知道一切事情」的這個事實。有勇氣的人總是敢於正視自我的不足,並不斷汲取營養,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這樣才能戰勝困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耐心意味著低調做人。舊時的店鋪里,在店面是不陳列貴重的貨物的,店主總是把它們收藏起來。只有遇到有錢又識貨的人,才告訴他們好東西在裡面。倘若隨便將上等商品擺放在明面上,豈有賊不惦記之理。人的成功也是如此。才華出眾而又喜歡自我炫耀的人,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吃大虧而不自知。能夠忍耐的人正因為保持低調,所以才能減少成功的阻礙,最終達到成功的境界。從這個角度來說,誰忍到最後誰笑得最好。總之,在我們這個日漸浮躁的時代里,在我們這個日漸浮躁的社會中,耐心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美德,正在無形的流失,而作為一種成功的資源,它卻變得越來越稀有和珍貴。要想成功,培養耐心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它要求我們探討耐心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養就耐心的重要方法,練就耐心的不敗原則,運用耐心的人生策略,學會積累和獲得那些支撐著人生耐心的重要因素,將忍耐變成你人生必不可少的習慣,以及保持這些習慣的成功經驗和技巧。我們堅信,耐心是人生的稀有金屬,一旦它與你固有的優勢相結合,將鑄就你堅不可摧的意志和耀眼奪目的魅力。它將把你的人生帶入一個光輝燦爛的新境界。 成 功 無 捷 徑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陳娟 教師節,收到了學校黨支部的一份特殊禮物--《第56號教室的奇蹟》,看到這本書時,被「奇蹟」一詞吸引,教育中創造奇蹟,需要怎樣的智慧,需要怎樣的激情,怎樣在無數個心平氣和中去歷練,利用國慶長假仔細地看了一遍這樣一本書,留下的確是這樣一個字眼---成功無捷徑。書中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的教育過程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
艾斯奎斯給人的感受,首先不是教學的技巧,而是一種職業的激情,這也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種精神。艾斯奎斯無疑是個富有激情的老師,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意都是艾斯奎斯教學熱忱的體現。很早便成名的艾斯奎斯本來有很多機會離開教學一線,但他不願離開學生。他服務的叢林小學處於一個充滿貧窮與暴力的地區,56號教室里的孩子大多來自移民家庭,成長的環境並不好。但這些孩子經過艾斯奎斯的教育,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在他看來儘管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 艾斯奎斯給全班學生定的座右銘是「好好表現,勤奮學習」,教室正面的牆上掛有「成功無捷徑」標語。艾斯奎斯說,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希望他們成為一個友善、勤奮的人,因此,我必須是他們見到過的最友善、最勤奮的人。艾斯奎斯把自己的熱情傳染給了孩子們,可以說艾斯奎斯是上帝送給孩子們的禮物。 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為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付出了努力與艱辛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成功無捷徑的真諦。雷夫先生每天為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裡出發,倒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節假日還帶著學生到學校去上課,這些都是免費的。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出於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他付出了很多。愛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愛那些調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們老師的愛心了。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學生,對他們的態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棄,不拋棄。再反思自己,作為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有乖巧聽話的自然心情舒暢,有調皮搗蛋的就會心情煩躁,尤其碰上個性固執難以溝通的更是讓人傷神,不知拿他怎麼辦才好。其實,班主任的很多精力都是放在那些不太聽話的學生身上,面對他們,我們有許多種選擇,扮演十幾種不同的角色,可以扮演一個大發雷霆的莽撞者,使自己生一頓氣,也使學生窩一肚子火,可以扮演和學生一起淘氣的夥伴,再現學生淘氣時的心理,然後使其心悅誠服地同我一起面對他的錯誤,當然也可以扮演一個心理諮詢師,分析他的錯誤心理和錯誤原因,然後幫助他排除障礙。
我們班曾經有一個性格特別的孩子,而且尤其固執,是最令我傷神的一類學生,他脾氣暴躁,以自我為中心,紀律差,上課散漫,小動作多。經過三年的了解,究其原因是:父母都自認為是高級知識分子,對孩子的教育提倡寬鬆的氛圍,尤其在父母的上輩中,4個老人更是疼愛有加,感覺只要自己的孫子為人正直,善良就是很優秀的,至於課堂紀律和老師要求的一些常規性的習慣培養對自己的孫子而言沒有必要過分強調,在一家人的疼愛與「鼓勵」下,孩子總覺得自己是最棒的,聽不聽講無所謂。
根據他的表現,摸索了一個學期以後,我一改往日粗暴的指出錯誤的方式,經常以友好的態度主動幫他一點忙。他鉛筆粗了,我不聲不響的幫他忙。他沒帶剪子,我把自己的剪刀遞過去。他上課搞動作時,我走過去摸一摸頭。他和同學打鬧時,我把黑板擦遞過去,請他幫忙擦黑板。慢慢的他的火氣小多了,我的話對他有分量了。在此基礎上,我和他談心,東聊西問,漸漸的摸出一點「情況」來。原來,他想以「橫」作為武器。因為在家裡,一聲氣一跺腳,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想做什麼父母就同意做什麼。經過家訪又了解到他的父母年過半百,老年「得子」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於是嬌慣無邊,當孩子發脾氣越來越大時,想管也為時太晚了。父親氣得打過他一頓,過後十分後悔,這個孩子就是在父母嬌慣下形成了現在的品行。
接著,心理諮詢師的角色出現了,我還時時抓住時機,不斷的對孩子的每一點細微之處進行輔導,相機對其進行教育。
第一次面談:當孩子問我,老是跟同學爭吵,該怎麼辦?我和他定了一個「契約」。要求他根據契約要求做,並且提出改變途徑有兩條:
第一,利用空閑時間,多找老師和爸爸媽媽溝通,傾述自己的內心,尋求他們的理解與幫助。
第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提高成績。少違反課堂紀律,改變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印象。他慢慢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變。但跟同學鬧意見的壞習慣依然沒有改掉。
第二次面談:
震宇心情較好,並說自己已取得老師和同學的諒解。趕緊給予表揚與鼓勵,讓其再試著交幾個朋友。並且讓將他平時口中常念叨的曾晨陽安排與他同桌,並告訴他可以從同桌身上學習的優點是:將精力放在學習上,完成學習任務再玩耍。在與他相處的這段日子裡,他對自己挑選的新同桌十分滿意,甚至還能悄悄地為他服務了,藝術團後,曾晨陽那個班總是最後放學,而每個周三他的飯總是有人悄悄為他打好了,這種細微的變化真讓人感動,還記得他在「心情悄悄話」中寫到:我很喜歡你這個朋友,希望大家能互相幫助。
第三次面談:
震宇興高采烈地告訴我:最近和同學關係挺好的,情緒較穩定,有信心和同學建立良好的友誼了,可以和密思李做遊戲了,還可以和蘇致遠聊天了。
就這樣,我不斷為他創造關心別人,熱愛集體的條件,使他在表揚聲中得到歡樂,得到鼓勵。在學校,我讓他當值日組長,還負責課間活動,減少了打鬧,增多了做好事的機會。在家裡,爸爸媽媽也通過溝通,願意與我站在一個起點上教育孩子。
終於,在耐心細緻的引導中,他學習的上進心更高了,課堂紀律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比以前確實在進步了,對自己所擔任的工作也很負責,還經常提醒別的同學做值日,由此可見,集體感增強了,他終於變了。可見,我們的行為改變對學生來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夠改變一個學生的形象。
教師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只有當自己變化角色去思考問題,看待問題,你才更容易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者。
這樣一本書,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再次重溫了作為一名教師神聖的主題,當一個有魅力的教師,需要全心地付出,真誠地付出,更需要用無窮的智慧去開啟一片片心靈的天空。也教會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剖析自我。一個有責任心的好老師不僅僅是最好自己每天一層不變的工作,需要的是投入更多的激情與智慧。在我們的教育方式有所偏頗的時候,我們應該再多點耐心。尤其是班級里家庭環境複雜的孩子,讓人難以琢磨,行為粗野過於放縱,這些教育過程中讓我們感到挫敗的事情發生的時候,要勉勵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幫助我們戰勝一切,這是一種意念,一種決心,更是一種激勵自己勇於承擔的巨大責任感。
成功是沒有捷徑的!路在自己腳下,堅定自己的信念,我們都可以成為創造奇蹟的人!
班主任:用十條忠告時刻鞭策自己
默認分類 2009-09-20 11:01:24 閱讀102 評論2字型大小:大中小
1.班主任應該努力成為學會做「精神關懷者」。我們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所以,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成績,更要關心他們的情感、情緒。
2.不要希求學生一下子就會改正缺點錯誤,要給他們坡度,一步一步地讓他們上來。
3.學生思想、行為上的偏差,如同傾瀉的洪水,堵塞之法只會使其更加泛濫,只有正確疏導,才能糾正偏差,除了耐心教育還是耐心教育。
4.每一位同學都是一粒藏在貝殼裡的透亮的珍珠,每一位班主任都應爭取做打開貝殼讓珍珠發光的人。不要歧視任何一名學生。
5.當全班同學的面嚴厲批評,只能激起學生對老師的更加對立和反抗,要慎用批評,不要急於下結論,更不要為當面戳穿學生的謊言而洋洋自得。
6.從嚴治班固然是好,但若僅僅計較事事弄個清楚明白,反而有損教育本意。從這個意義上講,班級管理有時也需要點糊塗的藝術。
7.好的成績源於好的學風,好的學風源於好的班風,好的班風源於正氣抬頭,正氣抬頭源於有一個得力的班幹部隊伍。
8.對於犯錯誤的學生,要講究寬容,論事不論人。態度上客觀,保護學生的自尊;時間上寬容,讓學生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和時間;處理上寬容,促成學生的自省。
9.粗暴的教育培養出毫無耐心的學生,訓斥命令的教育培養出唯命是從的學生,而民主的教育方法則培養出思想有見地的學生。
10.學生是願意接受老師正確的批評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師批評的方式。
推薦閱讀:
※回答問題,或寫文章,知識面窄的和知識面寬的哪個寫的生動?
※這些被淘汰的學習工具,您見過嗎?
※大人為什麼很喜歡摸小孩子的頭?
※民辦園競爭壓力大,轉型高端化較容易提升競爭力
※大多數學鋼琴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