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科書上《候風地動儀》模型蒙蔽了我們五十六年
歷史教科書上《候風地動儀》模型蒙蔽了我們五十六年
文/網路小丑星
張衡其人
張衡(公元78—139年),河南省南陽石橋人,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和科學家。著有《西京賦》、《東京賦》等22篇文學作品。公元111年官拜郎中,後調任太史令,發明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
《後漢書》中這樣寫道:「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世為張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蓺。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載。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見《後漢書》張衡傳)
史書上對候風地動儀的記載
《後漢書·張衡傳》詳細記載了張衡的這一發明:「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根據這段文字我們大概的能了解到這樣一些內容「候風地動儀」製成於東漢陽嘉元年(132年),青銅鑄造。儀體形狀像漢代酒樽,表面裝飾有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內立一根銅都柱。都柱周圍有八條滑道。儀體的外部裝有八條龍,分布在八個方位,龍口各含銅丸一個,龍頭下方各放置一個張口向上的銅蛙(蟾蜍)。儀體內部裝有機關,與體外龍頭相連,一旦發生地震,機關被觸發,龍口打開,銅丸落入銅蛙口中,發出聲音,使掌管人知曉,並能判明地震來源的方向。
台灣故宮博物館所收藏的候風地動儀
教科書中的模型存在好多爭議
歷史教科書上引用的大多是目前中國歷史博物館陳列的張衡地震儀模型,就是根據王振鐸的設計復原的。完成於1951年。但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和人們對漢代器物、圖案的研究發現這套模型有好多地方值得商榷。有專家提出其主體與漢代的「樽」的造型大相徑庭,也有學者指出,這件模型的「龍」的造型,是明清時期龍的風格。
歷史博物館
新進展
傳中國科學家已經對地動儀的原理復原的研究已經有突破性的進展。至於地動儀的外型設計,一些專家、學者、美術工作者雖然對此模型提出不同意見。但一直存在著分歧,我們期待能更好的模型展現在世人面前。
醜人自己的粗淺的看法
地動儀中共有十六顆銅丸,龍口八個,裡面機械設置中又安置了八顆,一旦哪個方位有地震發生,這個方向的一顆銅丸通過滑道,撞擊龍口的那一顆,使其落入蟾蜍口中。
蟾蜍和地動儀的主體連為一體,是地動儀的足部,蟾蜍的頭是朝外的,(不是象以前的模型那樣頭朝里),正因為連為一體,所以才能「振聲激揚」
補記
張衡的另一重大發明為渾天儀,渾天儀是在西漢耿壽昌發明的渾天儀的基礎上,創製了一個能夠精確在表演渾天思想的「渾天儀」。今年韓國發行1萬韓元紙幣圖案中出現了「渾天儀」,不管其用意如何,但對國人來說,加緊研究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和科技成果,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應負的歷史使命。(文/網路小丑星)
推薦閱讀:
※歷史,是需要我們「敬畏」的!——淺談中國歷史劇 【藤枝投稿】
※「姐夫我姐出差了,我們趕緊回家吧!」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國學?
※那些年讓我們熱血沸騰的電影,教會我們一件事
※我愛你,我們離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