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針灸中國》:金針探秘
(一)
近日,筆者拜讀了劉力紅教授所著《思考中醫》一書,深有感觸。此書對當今中醫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與反思。認為中醫學術須師承才能得真傳。不少人認為現代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傳統中醫已落後過時,但他們忘了這是中華民族獨特的醫學,傳承了幾千年,且療效確切。反觀現代醫學,在短短百年中,發展迅速,但毒副作用也隨之出現。以抗生素為例,自上世紀四十年代,抗生素迅速發展起來,雖然對疾病起了作用,但是人們沒有想到,四環素造成了一代人的黃牙病;沒有想到,慶大黴素造成了成千上萬人藥物性耳聾。另一方面,人類研製新抗生素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細菌和病毒產生抗藥性的速度。再有,舊的病毒、細菌控制了,但產生了新的病毒和細菌,如果濫用抗生素,人類總有一天會進入人類無法制服病毒的黑暗時代。在治療理念上,現代醫學缺乏整體觀念,就有病症此消彼長的缺憾。現代醫學對許多疑難疾病,運用最現代化的醫療手段和儀器尚無法治癒,而以中醫針灸輔之中藥,卻能將疾病神奇治癒。這就是中醫的偉大之處,歷經數千年仍然指導著臨床實踐,這也是西方國家引起中醫熱的原因,足以說明中醫學的寶貴。
中西醫理念的差異源於中西文化哲學思想的不同。恩格斯說:「真正的自然科學只是從15世紀下半葉才開始,從這時起它就獲得了日益迅速的進展。把自然界分解為各個部分,把各種自然過程和自然對象分成一定的門類,對有機體的內部按其多種多樣的解剖形態進行研究,這是最近400年來在認識自然界方面獲得巨大進展的基本條件。但是,這種做法也給我們留下了一種習慣:把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和各種過程孤立起來,撇開宏大的總的聯繫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從運動的狀態,而是從靜止的狀態去考察;不是把它們看作本質上變化的東西,而是看作永恆不變的東西;不是從活的狀態,而是從死的狀態去考察。這種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從自然科學中移植到哲學中以後,就造成了最近幾個世紀所特有的局限性。」(《反杜林論》)。因此,西醫是通過解剖來研究人的肉身和形體,是靜止的。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醫認為:整體是大於各部份的簡單累加的。人的生命運動不是簡單的肉身與形體的相加,而是精、氣、神在生命過程中的運行和相互轉化。因此中醫通過研究人體氣脈的盛衰、虛實來了解生命過程。所謂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中醫有句名言:不為良相,當為良醫。宰相是治理國家的,而好的醫生治病,猶如治理國家。西方文化追求的是改造自然,而中國傳統文化則追求人與自然相融和,達到天人和一的完美境界。由此想到恩格斯在《勞動在由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一文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後和再往後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人每次改造自然,都遭到大自然的報復。第一次改革取得的成果,在第二次便喪失殆盡。」因此以中西醫相比較,中醫則更勝一籌。
中國傳統學術皆有易學難精的特點,針灸之術尤其如此。從漢魏各種學術皆秉師承、重家法,醫學尤是如此。扁鵲從師於長桑君,仲景負籍於張伯祖,皆有所承。其中心法訣非口授不明,甚至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又有非其人不能,非其人不傳者。元明之間,考陳會著《神應經》,卷首列有宗派圖,稱席宏達得針灸真傳,世世專精,九傳至席華叔,十傳至席信卿,十一世傳於陳會。會廣傳其術,共授二十四人,得真傳者二人,即劉瑾與康叔達。書中有席宏達傳誓詞,謂傳道者必立誓以傳,當於宗派圖下注其姓名。如妄傳非人必遭天譴。此針灸大師誓守秘密之明證。可見針術非親相授受,何能窺其堂奧。筆者由此聯想《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源泉,《靈樞經》古人稱之針經,開闢了針灸治療典範,後漢張仲景的《傷寒論》創立了辨證論治的理法,使針、葯兩法用於臨床相得益彰。然而令人可惜歷代醫家皆重葯輕針,使針灸之法不得發展。所以數千年來,能得其真傳者,一代不過數人.。自秦漢以上,各種學術皆口耳相傳,未能筆之於書,人存則學存,人亡則學亡,而這些失傳的,恰恰是最寶貴的文化。還有,歷代名家積累的知識、智慧,如果沒能及時記錄、傳授給後人,他畢生精華就有可能失傳,如華佗他的醫術沒能傳承下來,就是中醫發展以來最巨大的損失。
近年來針灸之術雖名聲響譽世界,但國內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針道漸亡。原因之一便是師承家傳的絕學少了。扁鵲從學於長桑君,學成後,長期在民間行醫,足遍當時起齊,趙,衛,秦等國。兼長內,外,兒,婦各科,根據群眾需要和習俗擔任各科醫生。正是這些歷代師承游醫將中醫一代代傳了下來。而現在學校規範化了,引進西方教育模式,但中醫卻要滅亡了,傳不下去了。劉教授認為,原因在於不能盲目學習西方教育模式,中醫傳承有自己的特色,要注重經典著作。許多大學生博士生,沒有幾個人能讀完讀通《內經》《傷寒論》。現在一直講繼承發揚中醫,其實我們連繼承什麼都不知道,又怎能發揚。真正的中醫是《內經》《傷寒論》等經典,明白了道理,然後再尋師訪友。孟子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巧乃學術精華。故尋師承即學其學術精華與經驗,爾後才能登堂入室。
筆者十分注重針灸研究理論與實踐,曾游訪許多城市,拜訪各地名家師承。鑽研歷代各家各派針法的特點,終有所悟。筆者認為針灸療效成敗關健在三個方面,即辨證,取穴,手法。辨證的關健便是熟讀經典,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望、聞、問、切來分析內臟功能的盛衰,經絡的虛實。而大家在研讀經典《內經》時,因醫理深奧,往往忽略對運氣七篇的學習。其實七篇大論包含了中醫整體恆動觀,氣化論,正邪論,求屬論,辨證論治等內容。不僅僅是推算五運六氣,而是中醫理論的高度概括,與《內經》一脈相承,密切相連。其中病機十九條更是辨證論治的準則規範。因此放棄運氣七篇學習,實際也就放棄了內經的學習,放棄了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就根本不能算是懂中醫。張仲景所著《傷寒論》是以六經名篇,即昭顯六氣性質,而六氣病變,又構成六經為病的證型,故傷寒六經,即六氣。天有六氣,人秉之而有六經,六經出於臟腑,臟腑各有一經脈,遊行出入,得陰陽二氣溝通,進而循經達手足,表現出交合結果(三陰三陽之標),由此形成臟腑經絡的氣化系統.由此可見張仲景如不深明《內經》及五運六氣要旨,就不可能寫出《傷寒論》這一偉大著作
筆者以為辨證,取穴,手法這三法因環環相扣,緊密聯繫.根據《內經》的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相反相成,矛盾統一規律變化,就自然引出配穴的方法,即子午流注針法.子午流注針法,小言之,不過是針灸的一種配穴方法,大言之則根源於五運六氣。五運六氣是古人對自然界周而復始,循環無端規律的高度總結。沈括《夢溪筆談》卷七一:醫家有五運六起氣之術,大則候天地之變,寒暑風雨,小則人之眾疾,亦隨氣運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膠於定法,故其術皆不驗。熙寧中,京師久旱,祈禱備至,連日重陰,人謂必雨;一日驟晴,炎日赫然。予時因事入對,上問雨期,予對曰:雨候已見,期在明日。次日果大雨,是對濕土用事,連日陰者,從氣已效,但為厥陰所勝,未能成雨。後日驟晴者,燥金入候,厥陰當折,則太陰得伸,明日運氣皆順,以是知其必雨。因此推算運氣必須靈活應用,不可膠於定法,更不可認為是不科學。必須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性,知道物極則變物轉為化的道理,才能真正靈活運用五運六氣。五運六氣中有關歲運歲氣計算方法及變化,是為了更好地說明氣候對人體氣機的影響及變化,生滅消息,皆有其規律.而中醫認為天道的運行都有其規律性,潮水漲落都可計算定時。天人相應,人體氣血自然也有盛衰開闔的規律。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明確指出六經病的欲解時間,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由此進一步說明了人體生理,病理活動與自然界時間周期變動的同步及息息相關的規律性。子午流注就是根據人體氣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時,按照剛柔相配,陰陽結合,氣血循環,時穴開闔,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這一取穴意旨,以取得最佳療效,這就是子午流注針法。子午流注針法包括納甲法,納子法及靈龜八法,飛騰八法。山西陳述堂為了對經絡流注進行科學研究,曾經運用經絡探測議對六十六穴連續不停探測十晝夜,結果證明,開穴閉穴都是氣血高漲和衰弱點,證明了子午流注針法的科學性。筆者十分推崇北方單玉堂單氏子午流注針法,單氏根據五運六氣規律獨創一,四,二,五,三,零法,補子午流注先天之不足,實在是前無古人。並且在治療取穴時,必先開時穴,再開病穴,體現中醫整體觀,先立於了不敗之地。筆者師承南方殷鐵珊一派,在求學間,問老師如何在臨床上靈活運用五運六氣及子午流注。師曰:五運六氣不可拘泥,須靈活對待。子午流注須謹候其時,迎之隨之。天道變化無常,氣血流注全賴五穀營養,故可取守中,貫一之法。筆者認為如果二者相結合可達到奇正相生,標本兼治的療效。
子午流注針法取穴皆在五腧穴,《靈樞》九針十二原「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人體氣血流注猶如河流,調節五腧穴實乃清其源頭,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六十六穴。筆者常用五腧穴與八脈交會穴合用,療效頗佳。如何靈活應用五腧穴,關鍵在於悟出五行生剋變化,才能守規矩脫規矩。另外如運用五行配穴法與其他配穴法混在一起,經氣必不能按五行生剋運行,會影響針灸療效。當年竇漢卿即是運用五門八法,治百病而無不愈,以針術聞名於世,為針灸醫學史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手法的好壞也是直接影響五腧穴應用療效的關鍵。治病效果必須在辨證正確,取穴精準的前提下,手法運用才能顯現療效。如果辨證錯誤,取穴不合理,手法再好也沒用。所以這三個環節緊密相連。筆者在研究各家各派針法,發現唯有單氏一脈針法獨樹一幟,悟陰陽之理,明氣化之機,深得《內經》《傷寒論》之旨。單氏在手法的運用中,特別注重呼吸與補瀉的結合。認為當補之時,候氣至病所,更用生成息數,令鼻中吸氣,口中呼氣,病家自覺溫熱。當瀉之時,令病人口中吸氣,鼻中呼氣,病家自覺清涼。余初以為語多夸誕,非敢信以為真,及運用在臨床上,始知確切不移。而筆者老師殷氏認為,手法精要處非口授心傳不可,筆者現總結了幾個特點:一殷氏認為治病無非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故手法只有補和瀉。平補平瀉只適合虛實證候不甚明顯,病勢較緩的病證,臨床上較少用。而對於重證或久病,必須補瀉分明。特別在治療內科疾病時,運用五腧穴必須補瀉分明才能顯效。二在進針治療過程中包括以下幾個過程進針??靜以候氣??氣不至催氣??得氣-??辨氣補瀉,氣至病所??留針,靜以守氣??間歇行針??針下氣和,方可起針。每一階段都要細心體會,經云:迎之隨之,以意合之,針道畢矣。漢郭玉曰: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言也。三燒山火,透天涼是針灸治療過程中顯效的反映,不可刻意追求,欲速則不達。針灸最終療效是針下氣和,邪去正安。手法補瀉精華奧妙處,須耳提面命,甚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四反對輕刺激是補,重刺激是瀉。反對以神經學說研究經絡。如果片面崇拜西醫,從解剖觀點視之不見,就認為不科學,一筆抹殺,否定其意義是錯誤的。決不能因為在現代醫學知識範圍內不能科學地解釋其內容,就說它不科學而懷疑其作用。正如只知道血而不知氣,想觀察經絡實質是不可能的。殷氏針法治療內科疑難疾病,只取四末,奏效頗速。若以神經解釋,諸多不合。輕重刺激,非補瀉之根本。在針刺手法中有九六補瀉,九者子陽,六者午陰。九有少陽老陽之數,六有少陰老陰之數。如病家體虛行補法,可行少陽老陽之數,也可行其倍數,反之亦然。故補有輕重緩急之分,瀉也有輕重緩急之分,豈能以刺激量來衡量。五治療須因人而異,注重各人體質,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傷其正氣。如:太陽病有中風傷寒二證,即是各人體質差異所造成的。因此中醫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治病特色。
子午流注針法是歷代名師傳承下來古典針法,至今還沒有一種針法能凌駕於其上。它概括了整個祖國經典醫學理論體系於其中,故可喻作「大則彌綸宇宙,小則纖細秋毫」的針法。此針法必須靈活運用,才能療效顯著。不可拘泥,死套公式。碰到問題不是考慮自己的知識是否缺欠,反而懷疑針法是否真實有用,這種定式思維是錯誤的。需深研五運六氣,了解古代天文學,對五行生剋變化瞭然於胸。比如必須知道五行變化可化為五五二十五種配法,穴位開闔轉化,陰陽變化等等。正如《標幽賦》中指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一時取十二經之原,始知妙要。以上是筆者研究針道的一些心得體會,都是師承家傳之精華,一脈相傳。上承內難,旁及百家。歷代針法皆不出此範圍。今載錄於此,惟恐古法失傳,針道滅亡。有緣者遇針,特指引方向,取其精華,使針灸這一古老傳統醫術能繼續一脈傳承下去.
(二)
《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源泉,傳統中醫的發展,是經過歷代醫家授受相傳,才使《內經》的學術傳承下來。《內經》的學術思想,也是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才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是後世學術發展的最大基礎。因此《黃帝內經》不僅是中醫理論的根源,更代表了中醫理論與實踐的最高水平。《內經》著作中的內容,文字簡要,含義廣博,理論深奧,意味深長。因此對於《內經》的學習,我們要深刻地精心體會它,搜求它的微意與隱意,掌握它的重要精神,才能獲得全面的了解,得到《內經》的精髓。按照這樣的方法態度去鑽研,往往會得到很大的成就。因而在各個時代中,都出現過許多傑出的人才,如周代有秦國醫和,漢代有淳于意,魏國有華佗和張仲景,都是能夠精通《內經》這門學問的醫家,並且在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都繼承了《內經》的精華,更在這基礎上有所創新,使學術得到了發展與進步,但究其根源仍然離不開《內經》的理論基礎。張仲景著作《傷寒論》也是從《素問,熱論》篇中豐富和發展而來的,他將《內經》中的臟腑,經絡,氣化學說等內容有機的融合,進而創造性地提出六經辨證體系。張仲景的這一偉大創舉,不僅僅是臨床經驗的積累,若非深得《內經》之旨,便不可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人與自然的統一。因此我們在治療疾病過程中,必須以《內經》的理論依據來分析疾病,以《內經》的取穴法則來配穴,以《內經》中的補瀉手法來調氣,這樣你才是一名真正的中醫,才真正達到中醫的最高水準。而任何違背《內經》理論與實踐的方式方法,雖然它可能花樣百出,但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中醫。例如從取穴的這方面來看,《靈樞》九針十二原「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人體氣血流注猶如河流,調節五腧穴實乃清其源頭,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六十六穴。筆者常用五腧穴與八脈交會穴合用,療效頗佳。而在《內經》中的其他大量篇幅中皆有何病證取何穴主之,例如:《骨空篇》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此類取穴在《內經》中比比皆是。因此是否有必要再去發展新的穴位?難道我們現在所用的穴位還不多還不夠嗎?我們取了很多穴位還是沒有療效,為什麼?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在運用《內經》的取穴方法去治病?是否真正讀通了《內經》去治病?是否按照《內經》的補瀉手法來調氣。我想如果你真正讀通了《內經》,取穴治病應該是遊刃有餘了。現在一直在講繼承發揚,我們真正已經繼承了《內經》的精華了嗎?如果沒有,那麼我們根本沒有資格發揚。如果繼承了,你也已經達到了中醫的顛峰了。讓我們再來談談針刺手法,在《內經》中以大量的篇幅記述了針刺的手法和操作技術。書中以候氣,守氣,調氣,辨氣諸法,論述了針刺得氣的重要性,提出了氣至為故的原則,並強調「氣至而有效」是針刺臨床提高療效的不二法門。《內經》要求「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指出了在針刺過程中要根據病人形神,氣色,脈象等變化,來治神守神,調神,移神,養神。《素問,寶命全形論》對針下感覺變化有詳細的描述,《靈樞》九針十二原,小針解,終始等篇則對得氣的存亡得失及其性質進行了生動的介紹。《內經》中提出了迎隨,徐疾,呼吸,開闔補瀉等方法,為後世針刺複式補瀉方法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其實後來發展的所謂複式手法完全把《內經》中的手法,加以整理套用,加上許多新的名稱來掩人耳目,故作神秘使後學者無從下手。其實在《內經》中已經將手法完全講透了,只是沒有人能認認真真去理解《內經》中的手法,被許多手法名稱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筆者想告訴大家,沒有一種手法能超越《內經》對手法的描述,任何手法都是從《內經》中變化而來的。筆者一直認為《黃帝內經》雖然文字簡要,但意義深遠,是綱領性的總結,而後世學術的發展猶如擴寫,將《內經》中一些文章,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和發揮,再加以補充完善,從而形成了新的流派,其實這也只是《內經》的一個分枝而已。
而在歷代各家針法中子午流注針法與《內經》的關係猶為密切。子午流注針法,它是注重時間條件,以自然界周期現象,與人體氣血周流的情況相配合的。在《靈樞,脈經》篇《營氣》篇都有記載。《素問,八正神明論》說「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謂「得天時而調之」。《內經》說「隨日之長短,各以為紀,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病在於陽分,必候其氣之加於陽分而刺之。病在於陰分,必先候其氣之加於陰分而刺之。謹候其時,病與可期,失時反候,百病不除。」由此可見在《內經》中已經有子午流注針法之雛形,與子午流注有密切之關係。後至南唐何若愚才明確的將子午流注針法的應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說明。因此子午流注針法其根源來自《黃帝內經》,它將《內經》中的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營衛,日月星辰,氣血,時間,手法全部融合在一起,概括了整個祖國經典醫學理論體系於其中,詳見拙著《金針探秘》一文。如果我們完全將《內經》各篇結合在一起,前後呼應來研究,你會發現子午流注針法是整部《黃帝內經》的結晶,更是《黃帝內經》之升華。因此不要認為《內經》已經過時了,或者自以為已經看過了幾遍,覺得沒有什麼神秘之處,認為自己應該再學習一些新奇的療法。從古至今歷代名醫都以註解《黃帝內經》為自己的榮耀,將自己的一生臨床心得體會都注入在《內經》的註解中。因此《黃帝內經》是要我們用一生去探索研究的,而且我保證這個金礦你一輩子都開採不完。如果你能認真刻苦鑽研,《內經》中的寶藏也將會使你終身受用。
(三)
《黃帝內經》為中醫理論之源泉,更是一部針灸巨著。後世針灸學術發展皆源於此,且《內經》雖文字簡單,卻能執簡馭繁,返博為約,通一畢萬,是綱領性的總結,代表了中醫針灸之顛峰,故《靈樞》稱之為《針經》。在針灸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歷代名醫輩出,為中醫針灸歷史寫下光輝的一幕,。如果《內經》時代為中醫針灸醫學發展的第一高峰,那麼,宋金元時期就是中醫針灸的第二高峰,其主要體現在中醫針灸理論與實踐的完善,及名醫輩出,呈現出百家爭鳴,萬家齊放發展的輝煌時代。然而,到了清代針灸學開始衰落。清代著名醫家中竟沒有一位為針灸專家,而統治者竟然下令永久取消針灸一科,究其原因針灸之術易學難精,從漢魏各種學術皆秉師承、重家法,針灸尤是如此。而醫家皆重於葯而輕於針。在《內經》中只有十三方,至張仲景《傷寒論》才開闢了中藥與針灸治病的典範,使針,葯二法用於臨床相得益彰,因此針灸的普及運用遠比湯藥歷史悠久。解放以後,中醫事業蓬勃發展起來,特別是1956年吳焯仙先生向毛主席獻子午流注圖以後,中醫針灸影響越來越大,這一時期出現了一大批針灸理論實踐專家,並積累了大量的臨床驗案。但在文革中,針灸的研究受到嚴重的影響,後1978年後,隨著中醫學的復興,針灸學再度受到重視。近幾年,由於受到西醫的衝擊,及老一輩針灸家的相繼去世,使針灸學又陷入了低谷。雖然現在各種針法琳琅滿目,花樣百出,但都不是《黃帝內經》中流傳的針法。其實我們連《內經》中的針法都沒有研究透,又有何資格去發明創造?沒有繼承,又何來發揚?這正是我們現在的悲哀,更悲哀的是我們根本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學了一些所謂的某某針法,還沾沾自喜,卻不知正誤入歧途。長此以往,真正的中醫針術《黃帝內經》,必將失傳,直至滅亡。 筆者以為真正代表中醫的針法,是《黃帝內經》中的針法和子午流注針法,而子午流注針法更是《黃帝內經》針法之結晶。因為子午流注針法是以《黃帝內經》針法為基礎,再配合日月星辰運轉的時間規律,再細分流注至六十六穴及八脈交會穴。而在整個針灸歷史的發展中子午流注針法一直以民間,隱匿的方式流傳的。它常被視為異術而在民間秘而不傳,一直面臨失傳的危險。 上月,在中央4套《健康與生活》欄目中介紹中醫針灸,其中有黃龍祥教授及北京某醫院針灸主任,當他們談到針灸現狀都搖頭不語,這位針灸主任說現在針灸不景氣的狀況,與收費較底有關係。而筆者卻不這樣認為,其實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老百姓都喜歡價廉物美的治療手段,如果你的針法能夠治療多種疾病,且療效顯著,那麼大家都要搶著來針灸治療,那樣就不會有不景氣的狀況出現。而針灸不僅對一般常見病有顯著療效,對內科疾病同樣有突出效果,且治療範圍極廣。如果你真正掌握了針灸的精髓,那麼你就能治療許多疾病。許多朋友在與筆者的交流中,對當今五花八門的針灸方法無所適從。盲目的學習各種所謂的新針法,但在臨床中療效卻並不顯著。所以筆者認為要將針灸水平真正的提高,首先必須要對針灸有宏觀的了解,要對針灸發展的整個歷史有所了解。要真正知道針灸的根蒂源於《黃帝內經》,我們應以《黃帝內經》中的針灸治療方法為準繩,並作為衡量自己水平的唯一標準。有了這種尺度,我們才能正行無問,不會被各種五花八門的所謂的自創針法所迷惑。但筆者也不反對創新,而這種創新應是對《內經》中的針法完全融會貫通基礎上得出的新的體會和見解,這才是真正的創新。猶如張仲景之《傷寒論》是從《內經,熱論篇》中發展而來,這就是真正的創新。針法也是如此,自創的針法在其治療過程中仍應以《內經》為理論依據,通過望問聞切,辨證施治,並有獨特療效的針法,才是創新針法。筆者認為一個好的針灸師,在診治過程中,首先治療思路是從整體出發,而非局部。其次下針取穴少而精,再有補瀉手法運用得當,掌握火候。最終通過調經絡,補氣血使陰陽平衡來取代藥物,同樣使病人恢復健康。
(四)
中醫傳統切診內容源自於《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凡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因此,切循經絡是針灸家診斷疾病,治療疾病,循經取穴的必用方法。在《內經》的許多篇章中都討論到這些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方法有「審、切、循、捫、按」五種方法,審即包括審視和審度二層意思,審視是觀察,審度是分析。觀察體表經絡色澤絡脈等異常,來分析是何經脈病變。切,指切侯全身體表經絡的「動脈」處,包括三部九侯等部位。來分析疾病虛實。循,指循摩,推壓體表經絡及循行部位,了解經絡有無結節,索條樣腫物疼痛變化。捫,指用掌面接觸患者皮膚表面,比較各部皮膚有無溫度差別。按,指按壓體表穴位,特別是各經脈五腧穴。故只有把這五種手法結合起來運用才能綜合分析患者病情及是何經絡病變。而經絡內連臟腑外絡枝節,如內部臟腑有變化,必反映在經絡表面上。 在運用經絡切診方法來診斷疾病,經絡反應有三, 一、可見酸,麻,痛,木,沉,堅,緊,溫,涼,腫及陷下等反映。 二、可見如筋,如索,如節,如小錘等反應。 三、可見氣行如電擊式,蟻行,水流,蠕動,熱流,涼流等反應。 以上各經脈之切診有一重要原則,即「寧失其穴,勿失其經」,並且需要辨症切經,而運用切診所反映出的反應點,也是治療的最佳穴位,對疼痛性疾病,往往一針見效。且每次針後,其反映點可能上下隨經脈移動。可在原反映點下針,再取現在反應點下針截取,使邪氣無路可退。現舉一醫案來論證經絡切診之效。 彭某某 女 62歲.患者於晚上上門牙劇痛,用一般止痛劑無效,求治,筆者在手足陽陰五腧穴及原穴切循,發現在雙手陽明大腸經偏歷穴有壓痛,便取偏歷(雙側)行透天涼法,過五分鐘牙痛便止,留針半小時,起針後不再複發。
(五)略談針刺補瀉法與輕重刺激量
針刺補瀉之法,歷代醫家皆有不同見解,而針刺補瀉與輕重刺激間的關係,更使學者茫然,一時無以下手。 補瀉法的早期記載應首推《內經》、《靈樞、官能》,瀉必用圓,切而轉之,其氣乃行,疾而徐出,邪氣乃出,仲而迎之,搖大其穴,氣出乃疾。補必用方,外引其皮,今當其門……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靜,堅心元解,欲微以留,氣下而疾出之,推其皮,蓋其門外,真氣乃存。這裡所說,瀉法以捻轉為主,使針感擴散,最後還要搖大針孔,以使氣出;補法則輕微轉動而慢慢推進,勿使大動以保其真氣。《靈樞、終始》篇也指出:「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脈。」以這些記載都可以體會出,瀉法刺激較重,而補法則較輕。 而孫思邈《千金翼方》明確指出「重則為補,輕則為瀉」;視此兩者應該如何理解呢?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後漸漸理出一條思路,在《內經》中曰「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經氣已至慎守勿失,勿變更也。」後世醫家根據此理論發現了「燒山火」和「透天涼」兩種代表性補瀉手法。而補瀉的標準是陽氣隆至和陰氣隆至,最終針下氣和。 針刺是需要有效的刺激量,如何才能保證有效的刺激量,首先要辨症精確,配穴合法,如不能做到,根本就是南轅北轍,而後再行補瀉之法,只有補瀉手法正確,才能有有效的刺激量。有些醫家以為補法多用「九陽數」,瀉法用「六陰數」,其刺激量以補法為多,故以為補法刺激量較強,瀉法刺激較弱。筆者以為,針葯其理相同,藥物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用藥份量也不盡相同,而配穴也一樣,有些穴位須大瀉之,則行少陰,老陰之故,其刺激量也就較強,故不能單用刺激量大小來衡量補瀉,而補瀉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針下氣和。當然有效的刺激量還包括留針時間,及病情之緩急,如病者體質較差,如長時間運針,留針時間也較長,反而欲速則不達,而有些病深淺不一,需數刺乃知。總之,有效刺激量必須以辨症精確,穴位配伍得法為前提,補瀉手法正確為準則,有效的刺激,需掌握分寸,不能急於求成,因各人體質差異不同,需分別對待。所以有效刺激量是各方面綜合起來的結果,如缺少某一方面,就不能圓滿,故刺激量輕重並不能代表補瀉,而補瀉的最終目的就是達到針下氣和,達到扶正祛邪之效。
(六)標本根結在臨床上的應用
1、什麼是根結? 依經絡理論將經脈之間的聯繫,從縱的方向分析,經氣做一株大樹,四肢末端猶如大樹之根,故稱十二經之根,頭面軀幹都猶如大樹之稍,故稱作十二經之結。 根:本也、初也、基也、元也、始也。故為經氣始出之部位,因在四肢末端,故稱四根。 結:蒂也、終也。故為經氣終結之部位,因在頭面、胸、腹部,故稱三結。 2、根結的內容 《靈柩?根結》:「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中也; 。。。。。。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 這裡只記載了足六經的根結部位,有人認為手六經也應有根結部位。文中有脫簡,還有人認為依「上下同法」而論,以足六經統手六經。如《傷寒論》所列六經辨證為根據則無需再述手六經之根結了,故無脫簡之疑。按理而論以後者說法較妥。 3、根結理論的意義 (1)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上下同取的理論根結,遠隔取穴配方與循經取穴的配合,臨床上每日都在應用。 舉例而論:伴針以上病取下、上下同取者多;頭針、耳針以下病取上者多。 (2)《靈樞.根結》:「太陽為關,陽明為闔,少陽為慪。故開則肉節而暴疾起矣,取之太陽,視有餘不足。物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搖而不安於地,故骨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骨者,節緩而不收也。所謂骨者,搖故也。當窮其本也。……太陰為關,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倉無所輸,漏洞,漏洞,取之大陰,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折則氣絕而悲喜,悲者,取之厥陰,視有餘不足。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不足」。 4、手足三陽經的根溜注入: 《靈樞.根結》:「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入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沖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少海。入於天窗、支正也;手少陽根於沖關,溜於陽池,注於支溝,入於天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溪,入於扶突、偏歷也。」這與五俞穴的內容相近,故五俞穴的理論根據在於此,為經氣始於四末之理論基礎。 5、什麼是標本? 經脈之間的又一種縱向聯繫,即標本理論。《靈樞.衛氣》曰:「能知六經標本著,可以無惑於天下。」 標;木抄末也;高遠之木謂之標,樹梢也。形容經氣流注之終末部位,故在頭面、胸背等。 本:根也,基也,始也。形容經氣始出生部位。故在四肢末端部位。 6.經絡標本之內容: 《靈樞.衛氣》:「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二寸中,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同上五寸所,標在背腧也;足陽明之本,在歷兌,標在人迎頰下,上俠頏顙;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本也。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三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也;手陽明之本,在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頰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脈,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三寸也.」 7、標本理論之應用 《靈樞.衛氣》:「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即為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上下同取之配方的理論根據之一。總之,標本根結理論在針灸臨床治療中是每時每刻進行指導著實踐。故歷來被針灸家所重視。
氣街、四海理論四海、氣街理論是經脈之間聯繫中的橫向聯繫1、什麼是氣街?氣街,為」氣之徑路也」。即經氣捷之路,為橫向之聯繫。2、氣街之內容〈靈柩 衛氣〉:「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於腦;氣在胸者,止之於與背;氣在腹者,止之於背命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於承山腹上以下。」3、什麼是四海?經氣匯聚之深處,百川匯聚為海。4、四海之內容:《靈柩 海論》:「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見此四者,以應四海者也。胃者,水谷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抒,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5、 氣街、四海之應用(1) 俞募取穴、前後配穴法之理論根據。(2)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繆刺法(3) 透針法之理論根據(4) 《靈柩 海論》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急息而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而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餘,則腹滿脹;水谷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目無所見,懈息安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