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中西醫結合臨床應用體會
腫瘤的中西醫結合臨床應用體會
我國的中西醫結合醫療實踐可追溯到18世紀末,如晚清時期的唐容川、張錫純、惲鐵樵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則相對較晚,但應用廣泛。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已滲透到腫瘤治療的各個學科以及治療的各個階段,成為腫瘤綜合治療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1.中、西醫治療惡性腫瘤的優勢與不足
1.1中醫藥治療腫瘤的優勢與不足:中醫強調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腫瘤治療過程中,更關注機體的全身反應,通過祛邪與扶正相結合的方法,有效地緩解患者的自覺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同西醫治療手段比較,中醫藥對腫瘤的殺傷力較弱,局部瘤體的控制不明顯。1.2現代醫學治療腫瘤的局限性:現代醫學各種治療手段,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以及近年迅速發展的生物治療、靶向治療等,僅對部分患者有效,而對相當一部分腫瘤患者,如原發性肝癌、惡性黑色素瘤、惡性間皮瘤等,現代醫學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即使治療有效的患者,也由於緩解期短而導致腫瘤的複發;現代醫學的治療特點是重視腫瘤的局部控制,疏於全身的機能調整,容易導致腫瘤的過分治療,其結果常使患者身體機能受損,生存質量下降。1.3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西醫殺滅腫瘤細胞,局部瘤體的控制較好,中醫調整機體功能,注重全身的機體調節功能,中西醫結合治療標本兼顧,扶正與祛邪相
結合,局部與全身相統一,可提高療效、改善生存質量。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健康觀念認識的不斷進步,中西醫兩種不同治療方法的互補性在臨床中逐步被認同,並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逐步走向統一。
2.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應用舉偶
2,1中醫藥與放療的配合:放射治療是以高能射線攻擊局部腫瘤,取得療效的同時亦容易損害機體。放射治療的毒性包括全身損害和局部損害;從出現的時間來分,還可分為近期毒性和遠期毒性。中醫學認為,放射病的病因是「火邪」、「熱毒」,根據其發病特點,辨證可歸屬溫病範疇,滋陰法為腫瘤放射病治法之首,如對於放射性口咽炎,宜清熱涼血、清心育陰,可予清營湯加減,或五汁飲頻頻呷吸;對放射性鼻咽炎,宜清熱通竅,解毒散結,可予鼻咽清毒劑加減或辛荑散加減;對放射性肺炎,當清熱養陰,宣肺理氣,可予沙參麥門冬湯加減或竹葉石膏湯;對放射性食道炎,宜滋養胃陰,清熱保津,用清熱保津湯加減;對放射性胃炎,宜苦甘化陰、燥濕醒胃,予冬地三黃湯合薛氏五葉蘆根湯化裁,或竹葉石膏湯、或增液湯治療;對放射性腸炎,宜清腸解毒、涼血導滯,方用白頭翁湯合黃連白芍湯、槐花散等加減治療;對放射性膀胱炎,治宜清泄瘀毒,滋陰利水,方用茵陳蒿湯合豬苓湯加減;對放射性腦脊髓炎,宜滋腎填精,通絡祛瘀,用左歸飲合補陽還五湯加減,配合針灸治療。
2.2中醫藥與化療的配合:化學藥物治療,由於缺乏選擇性,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機體的正常組織產生一定的損害。最常見的毒副反應有胃腸反應和骨髓抑制兩種。臨床及實驗研究均證明,中醫藥與化療配合可減輕治療的毒副反應,增加療效,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例如:
(1)胃腸反應:胃腸道反應包括噁心嘔吐、納呆、腹瀉、口腔潰瘍等,其中噁心、嘔吐是腫瘤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胃腸道反應。其發生率高達90%以上,嚴重的程度與化療藥物的種類、劑量、給葯途徑等因素有關。中醫學認為,化療藥物攻伐太過,導致脾胃受損,運化無權,升降失調,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可予半夏瀉心湯、藿香正氣丸或香砂六君子湯等加減治療。胃熱明顯者,可用竹葉石膏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等;中焦虛寒者,可用黃芪建中湯、理中丸等。
(2)骨髓抑制:骨髓抑製為大多數化療藥物的劑量限制性毒性,根據疾病和化療藥物的不同,可出現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下降或全血細胞下降。患者可出現疲倦、發熱、貧血、牙齦出血等,重者出現敗血症、全身多器官出血等而危及生命。中醫學認為,邪毒攻伐,致脾胃虛損,氣血生化無源,腎精虧損,則骨髓不充,髓虛則精血不能復生。治宜健脾養血、補腎生髓,方用左歸丸、右歸丸、歸脾湯、地黃湯屬(六味地黃丸、附桂八味丸、知柏地黃丸、濟生腎氣丸)等;並辨證選用黃芪、党參、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阿膠、龜甲膠、鹿角膠、紫河車、枸杞子、人蔘、雞血藤、黃精、女貞子、菟絲子、補骨脂、淫羊藿等。
3.常見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
3.1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原發性肝癌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早期手術切除是肝癌的最佳治療方案。近年來,微創治療以其較小的損傷,較好的耐受性,成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而肝功能損害成為影響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實踐證明,中醫藥在肝癌的微創治療中可以起到減輕介入治療導致的肝臟損害,中藥全身的保肝抑瘤治療與局部介入的瘤體控制,起到互補互助的作用。
3.2非小細胞肺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肺癌在多數發達國家中列於癌症死因第一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佔總數將近80%。多數NSCLC患者在確診時已為晚期,預後很差。化療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總的治療效果並沒有大的突破。中醫藥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研究是國內中醫藥研究最為活躍的領域,並取得較好的研究結果。在「十五」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中,周氏等通過組織全國多中心的協作研究,開展對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觀察中醫藥在Ⅲ、Ⅳ期NSCLC綜合治療中的作用。結果顯示,中西醫組、中醫組分別較西醫組生存期延長了4個月、2個月,1年生存受益分別增加了6.69%、3.21%。通過FACT-L量表對患者進行生存質量的調查分析,結果提示中醫治療對化療具有減毒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患者的生存質量。
3.3中晚期大腸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大腸癌的治療仍以外科治療為主,術後總的5年生存率在50%左右,但大部分就診時已屬Ⅳ期。目前,包括中醫藥療法在內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方案成為這些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中醫藥在中晚期大腸癌的治療中佔有一定的優勢,通過對近5年來在我院腫瘤中心住院,接受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既往化療失敗的Ⅲ、Ⅳ期腸癌患者進行回顧性的臨床研究,以國際上大型的Ⅲ期臨床研究作為對照,從生存期和生存率等方面評價中醫藥治療晚期腸癌的療效及其對預後的影響,結果顯示,同國際上大型Ⅲ期臨床研究比較,中西醫結合治療,生存期延長2-5個月,1年生存受益提高15%-23%。研究表明,中醫藥同化療的配合可延長晚期、難治性腸癌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遠期生存率。
4.討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臨床研究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1)以中晚期患者為多。晚期病例比例大,影響了中醫療效的正確評價,也影響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手段的實施;
(2)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方法不統一,使中醫研究可重複性差,研究證據級別降低;
(3)各醫療機構和個人的治療水平參差不一,治療方法差異較大,影響治療效果;
(4)缺乏合理的療效評價標準。中醫藥的治療對腫瘤的殺傷力較弱,局部瘤體的控制不明顯。因此傳統的療效評價指標難以全面評價中醫治療的效果;
(5)由於中醫治療辨證論治的特殊性,面對的主要治療對象是中晚期患者,使得中醫的臨床研究難以採用隨機對照的實驗設計原則。
目前中醫藥治療腫瘤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待於我們日後進一步研究探討。
推薦閱讀:
※中西醫結合能夠抑制腫瘤轉移
※怎樣治療宮頸癌效果更好?晚期還有得救嗎?
※由雙黃連抗過敏研究所取得的意外結果,漫談到中醫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方法
※都能治中焦虛寒,調理脾胃,理中湯和小建中湯系列的區別在哪?
※香港人壽命很長,他們常喝的中藥涼茶為何不被充分研究和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