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導致近代中華文明全面落伍世界的第一責任人?明朝大背鍋俠

關於明朝和清朝,誰才是導致近代中華文明全面落伍世界的第一責任人?學術界爭議比較大,今天,我們先重點說說明朝。

萬曆時期的水下導彈

根據通常說法,明朝自中葉以後,也就是從16世紀開始,中國就逐漸或說是全面落伍世界。因此,不少人認為,近代中華文明全面落伍世界,這個責任應當由明朝來承擔。理由是明朝實行高度中央集權、推行閉關鎖國政策、採取八股取士、明朝經濟與科技的落後等。這些理由看似無懈可擊,合情合理,其實不然,細心研究歷史,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東西值得商榷。下面我們分條說:

1)高度中央集權問題。事實上,自秦代開始,歷朝歷代就有中央集權一說,而且是越來越高度集中,這是歷史慣性趨勢,沒有明朝,其他人建立的朝代也一樣會這樣,更關鍵的是,大明277年,真正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其實也就洪武、永樂兩朝的50年時間,明朝在絕大部分時間裡,皇帝權利其實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歷代權力最小的,最不集權的,至少不像清朝那樣,皇帝擁有絕對的決策權。

比如著名的「大禮議事件」,嘉靖皇帝要給他爹加封個皇帝謚號,大臣死活不肯,他想喊親生父親為爸爸,為不被大臣所允許,為此君臣鬥了幾十年。後來海瑞上萬言書罵嘉靖皇帝,罵得他吐血,2個月後,嘉靖就被氣死了,可是海瑞還是好好的,只不過聽說嘉靖皇帝死了,他狂吐了幾口血而已,心疼嘉靖皇帝了!除了明朝,哪個朝代能這樣對待皇帝?就是到現在,你把一個罵的氣死了,你也要坐牢承擔一定的責任!

萬曆皇帝就更不用說了,想立個自己喜歡的妃子都不可以自己拿主意,在正常時期,除了明朝,歷史上還有這樣沒有權力的皇帝嗎?這也算高度集權?顯然此說不通。

2)閉關鎖國問題。很多人都以為,閉關鎖國是明朝才有的產物,這是大錯特錯!其實早在宋朝就有了!沒看錯!在宋太宗時,宋朝就開始了全面海禁。我也是前些天看《宋史》才發現的,在《宋史—太宗本紀》里,就記載有985年,趙光義「禁海賈」,《宋史·食貨志》也有更多詳細記載,976年宋太宗發文規定,凡私自與海外諸國貿易者,滿100錢以上判罪論處,15貫以上就在臉上刺字發配流放到海島。也就是說,宋太宗不止是全面禁止海外貿易,甚至連陸上與外國貿易也全面禁止,他這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作為一項長期國策來實行。淳化五年(994年),宋太宗還特意再發文重申禁令,要實行全面禁海,具體不多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相關資料。

元朝也曾實行全面海禁,限於篇幅,就不細說了。下面重點說說明朝的禁海情況,為防沿海方國珍等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朱元璋下令繼續實施自宋朝和元朝便開始的海禁政策。永樂年間,朱棣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然主要是官方朝貢,對民間貿易採取放任態度,永樂後(洪熙—嘉靖)明朝海禁時緊時松,由於抗倭形勢需要,在嘉靖時期達到高潮。

要特別說明的是,明朝海禁主要是限制經濟領域的,規定私人不得出海進行貿易,但是國家是可以對外貿易往來的(類似國家壟斷),而且對來華交易的外商沒做任何限制,只是單方面的民間限制。同時,對外界的先進技術以及物產,明朝並未盲目排斥,而是採取主動學習的態度,而清朝是全方位的海禁,這遠遠不是明朝可比的,這個後面再細說。1567年,隆慶皇帝正式宣布解除海禁,民間海外貿易迅速發展,明朝出現一個全面的開放局面,史稱「隆慶開關」。

3)八股取士問題。和上面一樣,明朝又是有背黑鍋的。通常大家以為八股文是明朝才有的,其實早在唐宋就有了。唐朝科舉考試所採用的「帖經」、「墨義」實際上就是明朝八股文的萌芽形態。所謂「帖經」,就是拿所誦之經書,掩其兩端,中間只開一行,裁紙為帖。「墨義」也類同,不多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擴充。

明朝萬曆時期火器依然領先世界

北宋沿用此制,到了南宋,科舉考試範圍及科考模式,就已和明朝差不多了,已把科舉考試範圍限定在朱熹集注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之內,試題亦取自《四書》中的文句,所以後來的八股文又被稱為「四書文」。到了元朝仁宗時期,更是明確規定科舉考試法,當時有個叫王充耘的寫了《書義矜式》一書,提出「八比」(即八股)的寫作方法,於是舉子考試都以八比體式作文應試,八股取士正式定型,這就是八股取士的由來,實際上明朝不過是繼承而已,並無「開創之功」。

4)明朝經濟落後問題。很多人認為,從16世紀開始,明朝經濟就已全面落後西方,恰恰相反,明朝自16世紀開始,經濟迅速發展,開始全面超越宋朝,其中明朝鋼鐵產量是宋朝頂峰時期的兩倍。明朝朱元璋時期,耕地面積更是達到歷史之最,清朝雖然國土面積更大,但終其一朝耕地面積都未達到明末水平。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業無需多說,下面重點對比明朝和當時資本主義最發達的歐洲的工商業發展情況。

先說工業發展情況,那個時候的明朝工業已經相當發達,據《白話明史?清史》等書介紹:「明朝無論是鐵、造船、建築,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處於遙遙領先地位,產量都佔全世界的2/3以上。」學術界公認的是,在16、17世紀間,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業與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商業文化在明朝確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它導致明代在社會規則上已經與農業社會有了很大不同

再來說說明朝的商業。自明孝宗開始,特別是明世宗到明神宗執政的一百多年時間裡,明朝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商業的繁榮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口說無憑,下面我引用業界相關領域權威專家記載說明。根據《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人民版必修2)介紹:「晚明時中國民間私營經濟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巨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毛曾經說過:「《金瓶梅》是真正的歷史」。書中描寫的那些煙花柳巷生意紅火,街上酒樓星羅密布,雖然是對當時明朝社會淫靡世風的揭露和批判。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這些記載中,了解到當時明朝社會的商業繁榮,所謂一葉而知秋,窺斑而知豹。

馬克思他老人家說:「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那麼我們也可以通過《金瓶梅》中的這些繁榮的花街柳巷,從而知道明朝社會商品生產力很發達,以及商品流通很頻繁,於是就產生了資本,這正好告訴了我們原因——為什麼明朝會資本主義萌芽。

城市化方面,經濟發展的最直接體現就是城市化的進展。根據《明清史料》記載:「在商業都市的發展規模、人口城市化狀況和市場化程度方面:16世紀的歐洲城市規模較小,1519年至1558年時期,擁有2萬至3萬人口即可稱為「大城市」。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國的城市化程度反倒比歐洲稍高一些。」

晚明萬曆時期的火箭武器

根據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記載: 「據伊懋可的數據,中國城市人口在明末佔總人口的6%至7.5%。」據該書作者曹樹基估計,1630年時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8%,略高於200多年後清代最高峰城市化率的7.4%。 並在《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一書說:「 晚明城市人口約達1536萬人。」遠超西方國家總和,遙遙領先世界其它地區,全面落伍一說,從何談起?

明朝萬曆時期的火器

5)明朝科技落後問題。這個更好說,僅列舉晚明有代表性的部分著作就足以說明,《天工開物》、《幾何原本》、《物理小識》、《崇禎曆書》、《律學新說》、《瘟疫論》、《演算法統宗》、《農政全書》、《閩中海錯疏》、《河防一覽》、《徐霞客遊記》、《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坤輿萬國全圖》。在當時,不管哪一部,都在世界相關領域處於領先、甚至頂級水平。

這些著作都是在即將滅亡的晚明時期相繼出現的,相對於「近代數學、近代化學、近代物理學、近代哲學」都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歐洲,明朝科技文化藝術發展可謂頗具亮點。1643年前的西方,科技發展還很不明朗,歐洲文藝復興最傑出的科學家牛頓和萊布尼茲此時還沒出生,波義耳和帕斯卡不過是毛孩子,伽利略被判了終身監禁,笛卡爾還隱居在荷蘭,而哥白尼和布魯諾被西方教會判處火刑。

而此時的明朝卻已進入西學東漸的高潮期,學術環境開放,官方支持,士大夫階層普遍接受西學,並研究西學,對西學的翻譯也達到我國古代巔峰,共有7000多種西方圖書引入中國。比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開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學概要》,紀堯姆.德諾噸涅《磁石測量法》等。

明朝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有北美洲和南美洲,還有南極大陸

在西學東漸的交流中,明朝士大夫階層也沒閑著,根據對當時西學的了解,他們系統地向國人介紹的西學著作就有:《名理探》、《寰有詮》、《泰西水法序》、《大明崇禎曆書》、《物理小識》、《數度衍》、《測量法義》、《幾何體論》、《日月星晷式》、《渾蓋通憲圖說》、《幾何用法》、《太西算要》、《西儒耳目資》、《遠鏡說》、《坤輿格致》、《旋韻圖》、《遠西奇器圖說》、《學歷小辯》、《經天該》……

由此可見,在明朝中後期,乃至晚明,在西方科技理論大發展的同時,明朝人已經開始全面系統的接納和研究西學了,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不像清朝那樣盲目排外,妄自尊大!雖然西方是西學的發祥地,但西方教會對西學及其思想的禁錮反倒是嚴酷的,布魯諾、哥白尼也因此獻出了生命,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期的明朝政府,卻對科技發展採取大力支持與扶持的態度,這與一些人說的晚明政府古板而又腐朽落後的說法是不是有點格格不入呢?

可惜,1644年明朝就滅亡了,之後滿清入關,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知識分子們,此時哪裡還有什麼心思搞「科技革命」,有志氣的都投身於反清復明大業了,其中大多又死於非命,滿清為了鞏固統治,開始大興文字獄,有骨氣的人幾乎被莎絕,中華文明從此墜入「黑色世界」,具體下篇再說。

6)明朝的世界地位。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附屬國最多的一個朝代,明朝海軍空前強大,300年獨孤求敗的存在!鄭和七下西洋,極大提升了中華民族的世界地位,根據《鄭和碑記》記載:「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故大揚華夏國威。比如,鄭和曾以二千隨從破敵五萬精兵,並生擒錫蘭山國王,如此顯赫戰績,更是打出了大明國威,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記住一點就夠了,鄭和是超級牛人,明朝當時很強大!橫跨亞歐大陸的帖木兒帝國,曾經橫掃歐亞大陸廣大地區,不可一世,在參觀完明朝大閱兵後,「終明一世,匍匐帝國腳下,並先後向中國派遣遣明使60多次,直至其滅亡」。

對外戰爭:屯門海戰(葡萄牙)、茜草灣之役(西班牙無敵艦隊)、露梁海戰(日本300年不敢騷擾中國)、澎湖之戰(荷蘭)、料羅灣海戰(最終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不得不每年向明朝船隊繳納12萬法郎的進貢,換取荷蘭船隊在東亞地區的通行權)、鄭成功收復台灣(荷蘭)……明朝外戰獨孤求敗的存在!何來全面落伍世界一說??如果真的是全面落伍世界,還能百戰百勝世界頂級強國??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樣低智商的謊言!對明朝的海上實力,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描述的,「只要中國的皇帝願意,他們可以一夜之間徵集到從大陸連接致馬六甲海峽的那麼多船隻。」

2017年7月12日,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題為《史上最強大的5支海軍》的文章,在談及明朝海軍時,文章是這麼說的:「15世紀的中國海軍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在明朝重臣三保太監鄭和的率領下,中國海軍曾7次下西洋。明王朝初期制訂了向外發展的政策,希望保護貿易航線,為一個不斷壯大的中國進口奢侈品和原材料。當時,中國海軍的技術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其造船技術已領先歐洲1000年。」

明朝時,蘇祿國等三國國王,曾先後來到中國,在親眼目睹明朝的強大和繁榮後,他們寧願放棄王位,也不肯再回去!生怕離開中國就沒機會再來了,最後選擇客死他鄉,葬在明朝!可見明朝世界地位之高。

萬曆時期的重武器,大型爆炸燃燒武器,重40公斤

7)晚明「文藝復興」情況簡介。明朝中後期開始,由於經濟繁榮發達,同西方國家一樣,中國已經同步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並已經開始出現類似西方國家的「文藝復興」,特別是在萬曆時期,明朝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軍事技術突飛猛進,各領域人才大爆發。

以萬曆時期為例,此時的明朝文有張居正、潘季馴、高拱、葉向高、海瑞等治世能臣,武有戚繼光、俞大猷、譚綸、李如松、李成梁、孫承宗、熊廷弼、秦良玉、劉綎、杜松、鄧子龍、陳璘、麻貴等安邦名將,外加啟蒙思想家李贄,還有方以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朱載堉、李之藻、王征、吳承恩、許仲琳、蘭陵笑笑生、馮夢龍、徐渭、董其昌、湯顯祖等一幫科學文化巨人,萬曆時期人才之盛,亘古少有。因此,《明史》稱萬曆時期特別是初期為「中外乂安,海內殷阜」,後世稱該時期為「萬曆中興」。

就是到了明末崇禎時期,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人才輩出,呈現噴薄而出的狀態,出現了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著名啟蒙思想家,此外還有徐光啟、宋應星、徐霞客、馮夢龍、湯顯祖、錢謙益、朱耷(八大山人)、石濤(朱若極)、朱舜水、董其昌、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袁崇煥、洪承疇等大批軍事、科技、文化、藝術天才,絲毫不亞於同時代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才質量和數量。此時的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而且是平等和諧的交流,明朝對西方學說採取的又是積極引進的態度,如果用好這些人才,中國近現代歷史就未可知了。

8)外國人評價晚明:

如果說自己人說明朝如何強大,還難以令人信服,我們看看外界是如何評價明朝中後期,特別是晚明的。

①美國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

「萬曆時代」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非凡。萬曆時期是東西方文明相遇,交流碰撞的時期,西方文明首次叩開了東方的大門,是東西方文明最友好平等交流的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組成了西學集團,傳播西方文明。

「萬曆時代」時「非君浪潮」高漲,民本主義盛行,是封建皇權統治遇到極大衝擊挑戰的時代。

「萬曆時代」是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是蘊育新型生產關係的時代。

「萬曆時代」李贄等大思想家紛紛湧現,政治社團紛紛出現,學派繁榮。是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的時代。 萬曆年代出現了徐謂和董其昌等頂級書畫家,是個藝術蓬勃發展的年代。

「萬曆時代」市井文學燦爛,出現了世界級的戲劇家湯顯祖,是個文化事業昌盛的時代。

「萬曆時代」是首次出現了市民力量和封建統治黨爭的時代,是社會動蕩和蘊育社會變革的年代,萬曆年代大科學家紛紛出場,出現了方以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五位科學巨人以及朱載堉、李之藻,王征等眾多科學家,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華夏科技文明再次站在世界高峰。

萬曆時期的機關槍

「萬曆時代」是徹底擊敗日本,昂首東方,是中華帝國最後一次輝煌的年代。 萬曆也是滿青初起,世風墮落、思想多元化。危機和挑戰並存的時代。

「萬曆時代」的生機活力比死氣沉沉的康乾盛世強百倍,明朝的文治武功到了頂點,是中國歷史的岔路口。

②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說:

明朝朱載堉是「世界上第一個平均律數字的創建人」,其「著作曾經得到很高的評價」。

李約瑟稱朱載堉為「中國文藝復興式的聖人」。

1997年江訪美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曾經盛讚中國歷史上對人類有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其中就有朱載堉。

李約瑟認為:「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③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

「在中國人中,據說有一個王子叫載堉的,他在舊派音樂家的大反對中,倡導七聲音階。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以及變調的方法,也是這個有天才和技巧的國家發明的。」

④《劍橋中國史——明代卷》這樣評價明朝:

明代政府是同時代世界上最成功龐大的政府。除了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功外,明代也是一個個性解放、科技發達、文化創意高漲的時代:其中包括17世紀「大百科全書派的大學者」方以智、「中西文化匯通第一人」徐光啟以及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他們融匯了「跨領域」的學問,也堪稱通才式的「文藝復興人」。

晚明清雅生活繪畫

而明代的生活美學也被發揮到極致:李漁《閑情偶寄》被林語堂成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撰寫《香乘》的周嘉胄,如今被視為研究香道的祖師爺……這個文化成果璀璨的時代,不僅為後世文化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明代因循了宋代「文人領軍」的傳統,不少將才文武雙全。一代大儒王陽明倡導知行合一,主張以心學代替理學。除了向內探求,對外更勇戰沙場,他曾與伍文定平定「宸濠之亂」。

史景遷

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史景遷曾言,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他最希望生活在16世紀的江南。

利瑪竇曾形容:「上帝的光芒沒有照耀的地方居然能看到柏拉圖的理想國。」他筆下的這片樂土正是晚明時期的中國。

總評:綜上不難看出,說明朝中後期,中國已全面落伍世界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哪怕到了晚明,中國各方面幾乎依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中華文明近代全面落伍世界的主要責任顯然不是明朝。事實上,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中國第三個黃金髮展時期,明太祖朱元璋遣將八次北伐蒙古,藍玉捕魚兒海一役,將北元打得土崩瓦解。

明成祖朱棣作為第一個親征漠北的漢家天子,五征蒙古,燕然勒功,更是打得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望風而逃,重振漢唐雄風,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是到了明朝中後期,連被黑得慘不忍睹的明武宗,《明史》也不得不提他親自領兵出關,征伐蒙古,取得了「應州大捷」。

重塑漢魂的永樂大帝

事實上,中國封建社會在明朝就已經完全熟透了,明朝特別是在晚明,幾乎在各領域都湧現出集大成之作,幾乎在各方面都已將傳統中國發展得登峰造極,基本上達到了封建社會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制度上,出現了成熟的類似現代的內閣制。思想上,非君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民本主義盛行,封建皇權統治遇到極大衝擊與挑戰,整個社會正處於轉型之中。只可惜,隨著明朝的滅亡,一切戛然而止,滿青入主中原後,中國一切又回到了原始的起點,重返傳統封建統治,並進一步加強,中國接軌世界發展的機會就此中斷。

想了解更多明朝後期的真實情況,大家可以看看中華書局出版的西方傳教士寫的《16世紀中國南部行紀》、《大中國史》和《利馬竇中國札記》等。從中可以看出明末的中國,特別是南方還是十分富裕和強大的,達·克路士等人對於明朝和當時的中國人給予了極高的讚賞,甚至可以說是崇敬,這和數百年後英國人對於清朝乾隆「盛世」鄙視性的描述大相徑庭,所以說明朝是中華帝國最後的輝煌。

附錄明朝中後期的11個世界第一:

耕地面積世界第一、人口世界第一、礦產量世界第一、白銀佔有量世界第一、軍隊數量世界最龐大、軍工產值世界第一、間諜機構世界最龐大(明朝間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打擊貪污、叛臣,以及維護國家穩定,但不排除有部分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的。不過,和專門從事顛覆敵國政權的美國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來,明朝的間諜組織其實並不太可怕)、船隻總噸位世界最大、第三產業世界最大、國土面積世界最大、防禦工事世界最多。

敬請關注中華文明系列:第四集《誰才是導致近代中華文明全面落伍世界的第一責任人?功過是非話清朝》(大結局)關於明朝和清朝,誰才是導致近代中華文明全面落伍世界的第一責任人?學術界爭議比較大,今天,我們先重點說說明朝。

萬曆時期的水下導彈

根據通常說法,明朝自中葉以後,也就是從16世紀開始,中國就逐漸或說是全面落伍世界。因此,不少人認為,近代中華文明全面落伍世界,這個責任應當由明朝來承擔。理由是明朝實行高度中央集權、推行閉關鎖國政策、採取八股取士、明朝經濟與科技的落後等。這些理由看似無懈可擊,合情合理,其實不然,細心研究歷史,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東西值得商榷。下面我們分條說:

1)高度中央集權問題。事實上,自秦代開始,歷朝歷代就有中央集權一說,而且是越來越高度集中,這是歷史慣性趨勢,沒有明朝,其他人建立的朝代也一樣會這樣,更關鍵的是,大明277年,真正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其實也就洪武、永樂兩朝的50年時間,明朝在絕大部分時間裡,皇帝權利其實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歷代權力最小的,最不集權的,至少不像清朝那樣,皇帝擁有絕對的決策權。

比如著名的「大禮議事件」,嘉靖皇帝要給他爹加封個皇帝謚號,大臣死活不肯,他想喊親生父親為爸爸,為不被大臣所允許,為此君臣鬥了幾十年。後來海瑞上萬言書罵嘉靖皇帝,罵得他吐血,2個月後,嘉靖就被氣死了,可是海瑞還是好好的,只不過聽說嘉靖皇帝死了,他狂吐了幾口血而已,心疼嘉靖皇帝了!除了明朝,哪個朝代能這樣對待皇帝?就是到現在,你把一個罵的氣死了,你也要坐牢承擔一定的責任!

萬曆皇帝就更不用說了,想立個自己喜歡的妃子都不可以自己拿主意,在正常時期,除了明朝,歷史上還有這樣沒有權力的皇帝嗎?這也算高度集權?顯然此說不通。

2)閉關鎖國問題。很多人都以為,閉關鎖國是明朝才有的產物,這是大錯特錯!其實早在宋朝就有了!沒看錯!在宋太宗時,宋朝就開始了全面海禁。我也是前些天看《宋史》才發現的,在《宋史—太宗本紀》里,就記載有985年,趙光義「禁海賈」,《宋史·食貨志》也有更多詳細記載,976年宋太宗發文規定,凡私自與海外諸國貿易者,滿100錢以上判罪論處,15貫以上就在臉上刺字發配流放到海島。也就是說,宋太宗不止是全面禁止海外貿易,甚至連陸上與外國貿易也全面禁止,他這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作為一項長期國策來實行。淳化五年(994年),宋太宗還特意再發文重申禁令,要實行全面禁海,具體不多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相關資料。

元朝也曾實行全面海禁,限於篇幅,就不細說了。下面重點說說明朝的禁海情況,為防沿海方國珍等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朱元璋下令繼續實施自宋朝和元朝便開始的海禁政策。永樂年間,朱棣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然主要是官方朝貢,對民間貿易採取放任態度,永樂後(洪熙—嘉靖)明朝海禁時緊時松,由於抗倭形勢需要,在嘉靖時期達到高潮。

要特別說明的是,明朝海禁主要是限制經濟領域的,規定私人不得出海進行貿易,但是國家是可以對外貿易往來的(類似國家壟斷),而且對來華交易的外商沒做任何限制,只是單方面的民間限制。同時,對外界的先進技術以及物產,明朝並未盲目排斥,而是採取主動學習的態度,而清朝是全方位的海禁,這遠遠不是明朝可比的,這個後面再細說。1567年,隆慶皇帝正式宣布解除海禁,民間海外貿易迅速發展,明朝出現一個全面的開放局面,史稱「隆慶開關」。

3)八股取士問題。和上面一樣,明朝又是有背黑鍋的。通常大家以為八股文是明朝才有的,其實早在唐宋就有了。唐朝科舉考試所採用的「帖經」、「墨義」實際上就是明朝八股文的萌芽形態。所謂「帖經」,就是拿所誦之經書,掩其兩端,中間只開一行,裁紙為帖。「墨義」也類同,不多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擴充。

明朝萬曆時期火器依然領先世界

北宋沿用此制,到了南宋,科舉考試範圍及科考模式,就已和明朝差不多了,已把科舉考試範圍限定在朱熹集注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之內,試題亦取自《四書》中的文句,所以後來的八股文又被稱為「四書文」。到了元朝仁宗時期,更是明確規定科舉考試法,當時有個叫王充耘的寫了《書義矜式》一書,提出「八比」(即八股)的寫作方法,於是舉子考試都以八比體式作文應試,八股取士正式定型,這就是八股取士的由來,實際上明朝不過是繼承而已,並無「開創之功」。

4)明朝經濟落後問題。很多人認為,從16世紀開始,明朝經濟就已全面落後西方,恰恰相反,明朝自16世紀開始,經濟迅速發展,開始全面超越宋朝,其中明朝鋼鐵產量是宋朝頂峰時期的兩倍。明朝朱元璋時期,耕地面積更是達到歷史之最,清朝雖然國土面積更大,但終其一朝耕地面積都未達到明末水平。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業無需多說,下面重點對比明朝和當時資本主義最發達的歐洲的工商業發展情況。

先說工業發展情況,那個時候的明朝工業已經相當發達,據《白話明史?清史》等書介紹:「明朝無論是鐵、造船、建築,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處於遙遙領先地位,產量都佔全世界的2/3以上。」學術界公認的是,在16、17世紀間,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業與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商業文化在明朝確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它導致明代在社會規則上已經與農業社會有了很大不同

再來說說明朝的商業。自明孝宗開始,特別是明世宗到明神宗執政的一百多年時間裡,明朝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商業的繁榮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口說無憑,下面我引用業界相關領域權威專家記載說明。根據《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人民版必修2)介紹:「晚明時中國民間私營經濟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巨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毛曾經說過:「《金瓶梅》是真正的歷史」。書中描寫的那些煙花柳巷生意紅火,街上酒樓星羅密布,雖然是對當時明朝社會淫靡世風的揭露和批判。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這些記載中,了解到當時明朝社會的商業繁榮,所謂一葉而知秋,窺斑而知豹。

馬克思他老人家說:「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那麼我們也可以通過《金瓶梅》中的這些繁榮的花街柳巷,從而知道明朝社會商品生產力很發達,以及商品流通很頻繁,於是就產生了資本,這正好告訴了我們原因——為什麼明朝會資本主義萌芽。

城市化方面,經濟發展的最直接體現就是城市化的進展。根據《明清史料》記載:「在商業都市的發展規模、人口城市化狀況和市場化程度方面:16世紀的歐洲城市規模較小,1519年至1558年時期,擁有2萬至3萬人口即可稱為「大城市」。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國的城市化程度反倒比歐洲稍高一些。」

晚明萬曆時期的火箭武器

根據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記載: 「據伊懋可的數據,中國城市人口在明末佔總人口的6%至7.5%。」據該書作者曹樹基估計,1630年時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8%,略高於200多年後清代最高峰城市化率的7.4%。 並在《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一書說:「 晚明城市人口約達1536萬人。」遠超西方國家總和,遙遙領先世界其它地區,全面落伍一說,從何談起?

明朝萬曆時期的火器

5)明朝科技落後問題。這個更好說,僅列舉晚明有代表性的部分著作就足以說明,《天工開物》、《幾何原本》、《物理小識》、《崇禎曆書》、《律學新說》、《瘟疫論》、《演算法統宗》、《農政全書》、《閩中海錯疏》、《河防一覽》、《徐霞客遊記》、《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坤輿萬國全圖》。在當時,不管哪一部,都在世界相關領域處於領先、甚至頂級水平。

這些著作都是在即將滅亡的晚明時期相繼出現的,相對於「近代數學、近代化學、近代物理學、近代哲學」都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歐洲,明朝科技文化藝術發展可謂頗具亮點。1643年前的西方,科技發展還很不明朗,歐洲文藝復興最傑出的科學家牛頓和萊布尼茲此時還沒出生,波義耳和帕斯卡不過是毛孩子,伽利略被判了終身監禁,笛卡爾還隱居在荷蘭,而哥白尼和布魯諾被西方教會判處火刑。

而此時的明朝卻已進入西學東漸的高潮期,學術環境開放,官方支持,士大夫階層普遍接受西學,並研究西學,對西學的翻譯也達到我國古代巔峰,共有7000多種西方圖書引入中國。比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開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學概要》,紀堯姆.德諾噸涅《磁石測量法》等。

明朝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有北美洲和南美洲,還有南極大陸

在西學東漸的交流中,明朝士大夫階層也沒閑著,根據對當時西學的了解,他們系統地向國人介紹的西學著作就有:《名理探》、《寰有詮》、《泰西水法序》、《大明崇禎曆書》、《物理小識》、《數度衍》、《測量法義》、《幾何體論》、《日月星晷式》、《渾蓋通憲圖說》、《幾何用法》、《太西算要》、《西儒耳目資》、《遠鏡說》、《坤輿格致》、《旋韻圖》、《遠西奇器圖說》、《學歷小辯》、《經天該》……

由此可見,在明朝中後期,乃至晚明,在西方科技理論大發展的同時,明朝人已經開始全面系統的接納和研究西學了,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不像清朝那樣盲目排外,妄自尊大!雖然西方是西學的發祥地,但西方教會對西學及其思想的禁錮反倒是嚴酷的,布魯諾、哥白尼也因此獻出了生命,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期的明朝政府,卻對科技發展採取大力支持與扶持的態度,這與一些人說的晚明政府古板而又腐朽落後的說法是不是有點格格不入呢?

可惜,1644年明朝就滅亡了,之後滿清入關,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知識分子們,此時哪裡還有什麼心思搞「科技革命」,有志氣的都投身於反清復明大業了,其中大多又死於非命,滿清為了鞏固統治,開始大興文字獄,有骨氣的人幾乎被莎絕,中華文明從此墜入「黑色世界」,具體下篇再說。

6)明朝的世界地位。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附屬國最多的一個朝代,明朝海軍空前強大,300年獨孤求敗的存在!鄭和七下西洋,極大提升了中華民族的世界地位,根據《鄭和碑記》記載:「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故大揚華夏國威。比如,鄭和曾以二千隨從破敵五萬精兵,並生擒錫蘭山國王,如此顯赫戰績,更是打出了大明國威,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記住一點就夠了,鄭和是超級牛人,明朝當時很強大!橫跨亞歐大陸的帖木兒帝國,曾經橫掃歐亞大陸廣大地區,不可一世,在參觀完明朝大閱兵後,「終明一世,匍匐帝國腳下,並先後向中國派遣遣明使60多次,直至其滅亡」。

對外戰爭:屯門海戰(葡萄牙)、茜草灣之役(西班牙無敵艦隊)、露梁海戰(日本300年不敢騷擾中國)、澎湖之戰(荷蘭)、料羅灣海戰(最終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不得不每年向明朝船隊繳納12萬法郎的進貢,換取荷蘭船隊在東亞地區的通行權)、鄭成功收復台灣(荷蘭)……明朝外戰獨孤求敗的存在!何來全面落伍世界一說??如果真的是全面落伍世界,還能百戰百勝世界頂級強國??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樣低智商的謊言!對明朝的海上實力,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描述的,「只要中國的皇帝願意,他們可以一夜之間徵集到從大陸連接致馬六甲海峽的那麼多船隻。」

2017年7月12日,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題為《史上最強大的5支海軍》的文章,在談及明朝海軍時,文章是這麼說的:「15世紀的中國海軍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在明朝重臣三保太監鄭和的率領下,中國海軍曾7次下西洋。明王朝初期制訂了向外發展的政策,希望保護貿易航線,為一個不斷壯大的中國進口奢侈品和原材料。當時,中國海軍的技術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其造船技術已領先歐洲1000年。」

明朝時,蘇祿國等三國國王,曾先後來到中國,在親眼目睹明朝的強大和繁榮後,他們寧願放棄王位,也不肯再回去!生怕離開中國就沒機會再來了,最後選擇客死他鄉,葬在明朝!可見明朝世界地位之高。

萬曆時期的重武器,大型爆炸燃燒武器,重40公斤

7)晚明「文藝復興」情況簡介。明朝中後期開始,由於經濟繁榮發達,同西方國家一樣,中國已經同步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並已經開始出現類似西方國家的「文藝復興」,特別是在萬曆時期,明朝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軍事技術突飛猛進,各領域人才大爆發。

以萬曆時期為例,此時的明朝文有張居正、潘季馴、高拱、葉向高、海瑞等治世能臣,武有戚繼光、俞大猷、譚綸、李如松、李成梁、孫承宗、熊廷弼、秦良玉、劉綎、杜松、鄧子龍、陳璘、麻貴等安邦名將,外加啟蒙思想家李贄,還有方以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朱載堉、李之藻、王征、吳承恩、許仲琳、蘭陵笑笑生、馮夢龍、徐渭、董其昌、湯顯祖等一幫科學文化巨人,萬曆時期人才之盛,亘古少有。因此,《明史》稱萬曆時期特別是初期為「中外乂安,海內殷阜」,後世稱該時期為「萬曆中興」。

就是到了明末崇禎時期,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人才輩出,呈現噴薄而出的狀態,出現了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著名啟蒙思想家,此外還有徐光啟、宋應星、徐霞客、馮夢龍、湯顯祖、錢謙益、朱耷(八大山人)、石濤(朱若極)、朱舜水、董其昌、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袁崇煥、洪承疇等大批軍事、科技、文化、藝術天才,絲毫不亞於同時代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才質量和數量。此時的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而且是平等和諧的交流,明朝對西方學說採取的又是積極引進的態度,如果用好這些人才,中國近現代歷史就未可知了。

8)外國人評價晚明:

如果說自己人說明朝如何強大,還難以令人信服,我們看看外界是如何評價明朝中後期,特別是晚明的。

①美國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

「萬曆時代」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非凡。萬曆時期是東西方文明相遇,交流碰撞的時期,西方文明首次叩開了東方的大門,是東西方文明最友好平等交流的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組成了西學集團,傳播西方文明。

「萬曆時代」時「非君浪潮」高漲,民本主義盛行,是封建皇權統治遇到極大衝擊挑戰的時代。

「萬曆時代」是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是蘊育新型生產關係的時代。

「萬曆時代」李贄等大思想家紛紛湧現,政治社團紛紛出現,學派繁榮。是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的時代。 萬曆年代出現了徐謂和董其昌等頂級書畫家,是個藝術蓬勃發展的年代。

「萬曆時代」市井文學燦爛,出現了世界級的戲劇家湯顯祖,是個文化事業昌盛的時代。

「萬曆時代」是首次出現了市民力量和封建統治黨爭的時代,是社會動蕩和蘊育社會變革的年代,萬曆年代大科學家紛紛出場,出現了方以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五位科學巨人以及朱載堉、李之藻,王征等眾多科學家,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華夏科技文明再次站在世界高峰。

萬曆時期的機關槍

「萬曆時代」是徹底擊敗日本,昂首東方,是中華帝國最後一次輝煌的年代。 萬曆也是滿青初起,世風墮落、思想多元化。危機和挑戰並存的時代。

「萬曆時代」的生機活力比死氣沉沉的康乾盛世強百倍,明朝的文治武功到了頂點,是中國歷史的岔路口。

②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說:

明朝朱載堉是「世界上第一個平均律數字的創建人」,其「著作曾經得到很高的評價」。

李約瑟稱朱載堉為「中國文藝復興式的聖人」。

1997年江訪美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曾經盛讚中國歷史上對人類有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其中就有朱載堉。

李約瑟認為:「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③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

「在中國人中,據說有一個王子叫載堉的,他在舊派音樂家的大反對中,倡導七聲音階。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以及變調的方法,也是這個有天才和技巧的國家發明的。」

④《劍橋中國史——明代卷》這樣評價明朝:

明代政府是同時代世界上最成功龐大的政府。除了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功外,明代也是一個個性解放、科技發達、文化創意高漲的時代:其中包括17世紀「大百科全書派的大學者」方以智、「中西文化匯通第一人」徐光啟以及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他們融匯了「跨領域」的學問,也堪稱通才式的「文藝復興人」。

晚明清雅生活繪畫

而明代的生活美學也被發揮到極致:李漁《閑情偶寄》被林語堂成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撰寫《香乘》的周嘉胄,如今被視為研究香道的祖師爺……這個文化成果璀璨的時代,不僅為後世文化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明代因循了宋代「文人領軍」的傳統,不少將才文武雙全。一代大儒王陽明倡導知行合一,主張以心學代替理學。除了向內探求,對外更勇戰沙場,他曾與伍文定平定「宸濠之亂」。

史景遷

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史景遷曾言,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他最希望生活在16世紀的江南。

利瑪竇曾形容:「上帝的光芒沒有照耀的地方居然能看到柏拉圖的理想國。」他筆下的這片樂土正是晚明時期的中國。

總評:綜上不難看出,說明朝中後期,中國已全面落伍世界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哪怕到了晚明,中國各方面幾乎依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中華文明近代全面落伍世界的主要責任顯然不是明朝。事實上,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中國第三個黃金髮展時期,明太祖朱元璋遣將八次北伐蒙古,藍玉捕魚兒海一役,將北元打得土崩瓦解。

明成祖朱棣作為第一個親征漠北的漢家天子,五征蒙古,燕然勒功,更是打得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望風而逃,重振漢唐雄風,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是到了明朝中後期,連被黑得慘不忍睹的明武宗,《明史》也不得不提他親自領兵出關,征伐蒙古,取得了「應州大捷」。

重塑漢魂的永樂大帝

事實上,中國封建社會在明朝就已經完全熟透了,明朝特別是在晚明,幾乎在各領域都湧現出集大成之作,幾乎在各方面都已將傳統中國發展得登峰造極,基本上達到了封建社會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制度上,出現了成熟的類似現代的內閣制。思想上,非君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民本主義盛行,封建皇權統治遇到極大衝擊與挑戰,整個社會正處於轉型之中。只可惜,隨著明朝的滅亡,一切戛然而止,滿青入主中原後,中國一切又回到了原始的起點,重返傳統封建統治,並進一步加強,中國接軌世界發展的機會就此中斷。

想了解更多明朝後期的真實情況,大家可以看看中華書局出版的西方傳教士寫的《16世紀中國南部行紀》、《大中國史》和《利馬竇中國札記》等。從中可以看出明末的中國,特別是南方還是十分富裕和強大的,達·克路士等人對於明朝和當時的中國人給予了極高的讚賞,甚至可以說是崇敬,這和數百年後英國人對於清朝乾隆「盛世」鄙視性的描述大相徑庭,所以說明朝是中華帝國最後的輝煌。

附錄明朝中後期的11個世界第一:

耕地面積世界第一、人口世界第一、礦產量世界第一、白銀佔有量世界第一、軍隊數量世界最龐大、軍工產值世界第一、間諜機構世界最龐大(明朝間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打擊貪污、叛臣,以及維護國家穩定,但不排除有部分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的。不過,和專門從事顛覆敵國政權的美國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來,明朝的間諜組織其實並不太可怕)、船隻總噸位世界最大、第三產業世界最大、國土面積世界最大、防禦工事世界最多。

敬請關注中華文明系列:第四集《誰才是導致近代中華文明全面落伍世界的第一責任人?功過是非話清朝》(大結局)


推薦閱讀:

【學術觀察】詹姆斯·里維斯:解決臉書問題須建立責任承擔制度
責任是男人的脊樑
學員練車撞死人該不該由教練員承擔責任
《聖經論家庭關係與責任》 12集全
責任勝於能力

TAG:責任 | 世界 | 明朝 | 近代 | 文明 | 中華 | 中華文明 | 背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