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音樂家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詩人

敲,敲,鮑勃·迪倫終於敲開了諾貝爾的門。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16年10月13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1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75歲的美國音樂家鮑勃·迪倫。今年的獎金為800萬瑞典克朗,摺合約610萬元人民幣、90萬美元。當宣布鮑勃·迪倫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斯德哥爾摩的瑞典學院內,傳來記者們的歡呼聲。《綜藝》評論說,鮑勃·迪倫的獲獎打破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傳統,傳統上,獲獎者的得獎依據是其出版的書籍,儘管迪倫出過一本詩集,一本寫生集以及一本名為《編年史:卷一》(Chronicles: Volume One)的回憶錄,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流行音樂領域。鮑勃·迪倫的獲獎創造了歷史,如同當年丘吉爾以二戰回憶錄、羅素以哲學著作獲獎一樣。

鮑勃·迪倫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給出的頒獎理由是「鮑勃·迪倫在偉大的美國民謠傳統中創造出新的詩歌意境」(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自1993年小說家托妮·莫里森獲諾獎以後,鮑勃·迪倫是二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人。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Sara Danius)說,75歲的迪倫是「英語文學傳統中的偉大詩人」,她將迪倫的作品與古希臘兩位詩人荷馬和薩芙(Sappho)相提並論。她說,「如果回到2500年前,你會發現荷馬和薩芙創作的詩歌,本身就是為了讓別人聽到,也就表示,這些詩詞本身就是為表演而做,有時還會用到樂器,就像現在的迪倫一樣。」達尼烏斯還對記者說,她希望瑞典學院不會因為這一選擇而受到批評。「迪倫出版的大量專輯均涉及社會環境、宗教、政治和愛情。」 也許是為了防止大家批評迪倫很大程度上被視為一個音樂家而非作家的事實,瑞典學院在一個簡短的聲明中表示,「迪倫的歌詞一直在出版新的版本。除了他大製作的專輯,迪倫已發表的實驗性的文學工作,例如散文集《狼蛛》(Tarantula,1971)和《作品及繪畫》(Writings and Drawings,1973),以及自傳《編年史》(2004)中描繪了早些年在紐約以他的生活為中心的大眾文化。作為一個藝術家,他驚人的多才多藝,在繪畫、表演和寫作方面都積極而活躍。」瑞典學院補充說,「自1980年代末以來,迪倫維持著標誌性的偶像地位,他對當代流行音樂的影響是深刻的。」

國內知名樂評人孫孟晉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鮑勃·迪倫與其說是一個音樂人,不如說更加是一個詩人。「他早期的唱法和詩有很大的關聯,歌詞的創作受金斯堡等垮掉的一代影響很大。」「他擅於把各種意向寫進詩里,有時候用嘲諷的方法,有時候又特別悲傷,比如我很喜歡的一首《Sarah》。」「他的文學造詣很高,回憶錄《編年史》是音樂家的回憶錄中最棒的。」「事實上,他的名字『迪倫』就來自迪倫·托馬斯。」「迪倫是猶太人。20歲的他遊盪在紐約街頭,不知道命運在哪裡。他對人性看得特別透徹。他也喜歡惡作劇,是個很有意思的人。」「我覺得這個獎對他就是錦上添花,他獲不獲諾獎,都不影響他在我們音樂人心中的地位。」在音樂評論人郝舫看來,鮑勃·迪倫首先是一位音樂家,「他的歌詞如果單獨印出來,照著讀,力量就沒有和音樂在一起時那麼大。」「但是他也是一位作家。他在遣詞造句、文位元組奏感上也確實偉大。在我看來諾獎是比較傳統的,趨向比較穩定的文體風格。那這次(頒給鮑勃·迪倫)或許有一種含義,就是肯定一種比較離經叛道的美學風格。鮑勃·迪倫的歌詞是那種晦澀、隱喻、富有哲學的,雖然在現在看來不是最前衛的,但是它象徵著一種美學風格。所以我說這次評獎的人挺有眼光的。」對於一些國內批評家的質疑,郝舫告訴澎湃新聞:「在很多聽音樂的人看來,鮑勃·迪倫的文學造詣很高,他的文學修養是不容置疑的。即便是國外的傳統作家,也給予他的回憶錄《編年史》很高的評價。很多人說不好,我想是不了解造成的隔閡。」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顧悅得知鮑勃·迪倫獲獎後非常激動。他既是美國文學的研究者,也是一名民謠音樂人。他第一時間在微博里發了一句「民謠正式被嚴肅文學界認可!」「一開始得知消息我是挺意外的,但其實多年來迪倫一直是諾獎的熱門人選,和村上很相似。只是少有人真覺得他會當選。」顧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看到有人說頒諾獎給迪倫是「誤導了文學概念」,「其實我認為這才是文學概念的歸正。中國最早的文學形式(詩經)其實也是民謠。」在顧悅看來,鮑勃·迪倫與倫納德·科恩既是當今西方音樂界的泰斗級人物,同時也是文學大師。前者主要憑著自己的歌曲創作被文學界認可,後者則是以詩人的身份走入樂壇並取得了巨大成就。「兩位大師皆是溝通文學與音樂的橋樑性人物。」「迪倫是影響了當代美國的思想巨人,他的歷史地位是不用質疑的,他對當代文學藝術和思想史的巨大影響是無可否認的。我只是很好奇他本人對於諾獎是什麼態度。」顧悅說,美國文學界距離上一次獲得諾獎(1993年美國作家托妮·莫里森獲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過了23年,「文學界對迪倫一直有系統研究,只是這一次,是載入史冊式的承認吧。」民謠歌手鍾立風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鮑勃·迪倫先生,他能量巨大,是屬於大眾的,雅俗共賞的,完全受得起集體人們的頂禮膜拜。「他獨特的音樂表達和公眾影響力我是能夠感受得到的。所以當我得知他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我和大家一樣意外、開心。鮑勃·迪倫不僅是一位歌者,更是詩人、反戰英雄,也是一個傳奇,一個巨大的文化符號。而他所有的這些能量,是由他的音樂帶出,給世人警醒、希望和安慰。同時通過鮑勃·迪倫的獲獎,我們也能夠知道,所有藝術家、文學家,那些過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們的作品,一定也是具有節奏和音樂性的。『所有藝術都渴望獲得音樂的屬性』(瓦爾特·佩特)。反過來說,不管什麼樣的藝術表達,最後也是要落實到詩性的人文內涵上—— 『答案在風中飄』」。在一篇《重讀鮑勃·迪倫的抗議民謠》中,詩人歐陽江河曾說:「認定鮑勃·迪倫所寫的歌,其文學價值要大於音樂價值的,大有人在。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將迪倫原創歌詞中的吉他特質剔除凈盡之後,再來抽象地談論其文學性和詩歌價值,是沒有多大意義的。」「簡言之,鮑勃·迪倫是一個詩人氣質的民謠歌手,但不是經典意義上的詩人。T.S.艾略特認為,現代主義詩歌留下的最重要的精神遺產是:詩歌只做只有詩歌能做的事。但迪倫用民謠想做的事,範疇遠比艾略特那樣的精英詩人要廣闊。迪倫的原創民謠,較之同時代的其他民謠歌手,之所以文學性和精神影響力要高出許多,原因就在於迪倫的創作深處有這個範疇,而其他歌手幾乎沒有。」而這個範疇,指的是在吉光片羽的原創歌詞後面所隱藏的那個大的歷史敘事,那個詩學和心靈的巨大的場。

1941年5月24日,鮑勃·迪倫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城,6歲時全家移居到蘇達州礦區小鎮希賓,那是一個氣候嚴酷、生活封閉乏味的地方,只有電台傳送著來自外界的信息。少年時期的迪倫便顯示出音樂天賦,10歲時迪倫自學了吉它、鋼琴、口琴等樂器。高中畢業後他來到明尼蘇達大學繼續學業。大學時期,他開始使用藝名鮑勃·迪倫,通宵達旦地彈琴唱歌,白天則蒙頭睡覺,再沒時間讀書。1961年,鮑勃·迪倫從明尼蘇達大學輟學,開始專心致力於歌唱工作。離開大學以後,他開始轉型創作,他幾次三番地去找樂評人Robert Shelton,給他唱自己的歌。直到Shelton意識到他的價值,把他推薦給各個唱片公司,並在《紐約時報》上對他大加讚賞,才終於引發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製作人John Hammond的注意,並為他掙得了一紙唱片合約。這番幸運之神的眷顧很快讓鮑勃·迪倫成為一顆新星,尤其在他的反戰歌曲和話題歌曲廣為流傳之時,整個美國民謠界和一代年輕人的心靈都受到他的劇烈衝擊。1962年,鮑勃·迪倫的第一張專輯《Bob Dylan》發布;1965年,《重訪61號公路》發布。鮑勃·迪倫在21歲時已寫下平生最著名的歌曲,一連問了12個沒人能答上的問題,這就是因電影《阿甘正傳》而被大多數人熟悉的《答案在風中飄》。而另一首歌曲《像一塊滾石》被權威音樂雜誌《滾石》選為「史上最偉大500首歌曲」的第一名。為了紀念鮑勃·迪倫為音樂史上做出的突出貢獻,在《滾石》「史上最偉大100名詞作者」排行榜上,鮑勃·迪倫名列第一。自1994年以來鮑勃·迪倫已出版了6本畫作書,他的作品也曾在大型藝術畫廊中展出過。作為一個音樂家,鮑勃·迪倫的唱片總銷量已超過了1億,也讓他成為暢銷音樂藝人之一。鮑勃·迪倫得到過包括格萊美、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獎項。2012年5月,鮑勃·迪倫獲得了由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頒布的總統自由勳章。

1975年,鮑勃·迪倫(左)與美國詩壇怪傑、「垮掉的一代」之父艾倫·金斯堡在凱魯亞克墓前。後者曾寫推薦信,促成了鮑勃·迪倫於1997年首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鮑勃·迪倫與「垮掉的一代」鮑勃·迪倫的少年時期正是搖滾樂的誕生之時。但他說:「搖滾樂對我來說是不夠的。它們朗朗上口、有強烈的節奏,並且讓你很high,但是不夠嚴肅,不能現實地反映生活。當我接觸到民謠時,這是更為嚴肅的音樂。那些歌曲有更多沮喪、更多哀傷、更多對超自然的信仰、更深層的感受……生活太複雜了,以致搖滾樂不能反映出來。」在來到紐約之前,還在明尼蘇達的少年迪倫除了聽搖滾與民謠,也接觸到「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迪倫在1959年讀到凱魯亞克,也讀到從巴黎空運來的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體午餐》(美國禁止發行)。他說:「我完全愛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亞、咆哮那群人,這全都是聯繫在一起的。」凱魯亞克、金斯堡、柯索(Corso)、費林格提(Ferlinghetti),他們是如此神奇……他們對我的影響就如同貓王對我的影響一樣。」而在後來,美國詩壇怪傑、「垮掉的一代」之父艾倫·金斯堡成為了迪倫的摯友,他認為鮑勃·迪倫是最棒的詩人,「我從印度回到美國西岸那會兒,有人給我放了張唱片,當我聽到那首《暴雨將至》,我哭了出來。薪火傳承到了新的一代,從早期的波西米亞和垮掉的一代,到尋找光明和自我激勵的這批年輕人。我被他的修辭鎮住了,這些詩詞簡直就像《聖經》箴言一樣,撼動人心。」1962年2月,19歲的迪倫來到紐約格林威治村。而這裡,左翼民謠和反叛的垮掉的一代的詩歌正在翩然共舞,維持既激蕩又矛盾的關係。迪倫自己說:「民謠場景和爵士場景是非常緊密的。詩人讀詩時,我會在底下聆聽。我的歌曲與其說是受到書本上的詩影響,不如說更是受到詩人在現場搭配爵士樂的朗讀的影響。」

「叛逆先驅」與抗議歌曲鮑勃·迪倫多數著名作品都來自1960年代的反抗民謠,也被廣泛認為是當時美國新興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部分早期作品成為了當時美國民權反戰運動的聖歌,例如《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和《時代在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1960年代中期迪倫開始從原先的抗議民謠風格轉型,並在1965年發行單曲《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也從此改變了流行音樂的傳統分類。但就在他被視為青年反文化的代言人時,他開始急速地想要告別民謠,告別抗議。因為他並不是一個真正如前輩彼得·西格乃至同輩如瓊·貝茨(Joan Baez)般具有強烈行動信念的抗議歌手。在1964年,他接受訪問說:「我不想再為任何人寫歌,不想成為什麼代言人。我只想從我的內在出發寫歌……炸彈已經漸漸變得無聊,因為真正的問題比炸彈更深層……我不屬於運動的一部分。」在迪倫對待抗議歌曲的態度上,應該沒有人比他的親密戰友瓊·貝茨更能體會深刻。在他被視為抗議民歌之王時,貝茨希望他能更加積極地介入到社會反抗運動中。迪倫卻告訴她,「我只想專心做我的音樂。」貝茨問他「我們倆有什麼不同?」,他回答到「很簡單,你相信你可以改變世界,而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改變世界。」對於人們把他當作叛逆的先鋒,迪倫是這麼認為的:「我缺少的是獨處的時間。無論反主流文化是什麼,我已經看夠了它。我對人們把我的歌詞推而廣之的方法非常討厭,他們的含意被顛倒,用來論戰,我也被塗抹成叛逆的佛陀,變節者的國王,無政府的主教,頭等重要的人物。我們究竟在說些什麼?無論怎樣看,這些頭像都挺可怕。全部都是『亡命之徒』的代碼。」而迪倫在經過一系列對音樂和人生的重新思考,由民謠轉向搖滾的時候是這麼說的:「民謠音樂舞台已經成了我必須離開的天堂,就像當年亞當不得不離開伊甸園。他太完美了。幾年後,就會掀起一場混亂的風暴。事物就會開始被焚燒。胸罩,徵兵卡,美國國旗,橋,也會焚燒—每個人都在夢想找機會發泄。國家精神獎發生改變,在很多方面,這都很像『活死人之夜』。出路變幻莫測,我不知道它將通向哪裡,但是無論它通向哪裡,我都會跟隨著它。一個陌生的世界會在前方展開,一個烏雲密布的世界,有著被閃電照亮的犬牙參差的邊緣。很多人誤會了這個世界,從來沒有真的有過真正的認識。我徑直走進去。它敞開著。有一件事實確定的,它不僅不受上帝的主宰,也不被魔鬼所控制。」

鮑勃·迪倫自1997年開始被提名諾獎。從1997年起就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996年1月,一個以挪威為基地的委員會開始籌劃並準備為鮑勃·迪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為此,艾倫·金斯堡特地撰寫了一封推薦信。1997年8月,來自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英語與藝術教授戈登·鮑爾代表競選委員會,為鮑勃·迪倫正式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宣讀了艾倫·金斯堡的推薦信。信中寫道:「雖然他(迪倫)作為一個音樂家而聞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學上非凡的成就,那麼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事實上,音樂和詩是聯繫著的,迪倫先生的作品異常重要地幫助我們恢復了這至關重要的聯繫。」之後,從1998年到2004年,甚至2015年,迪倫每年都被提名。鮑勃·迪倫的粉絲還特地建立了一個名為「Expecting Rain」(來源於鮑勃·迪倫的歌詞)的網站,聲援其拿諾獎。但在博彩公司歷年開出的諾獎賠率表上,鮑勃·迪倫一直不被看好。2009年為25/1,2010年為150/1,2011年為100/1,2012年為33/1,之後幾年的賠率都在50/1上下。

《編年史》是鮑勃·迪倫在國內出版的唯一本中文版著作,鮑勃·迪倫歷時三年在打字機上親手敲出來的回憶錄,記錄了自己生命中種種非凡的時刻——初到紐約,簽約哥倫比亞,遭遇創作瓶頸,家庭生活片段,點燃靈感火花,打破界限……這位民謠詩人用熱情、憐憫和深邃的目光回顧的往昔歲月,將那逝去的黃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是一位20世紀傳奇人物平生所著的最不同尋常的私密自傳。該書中文版目前由上河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文部分關於鮑勃·迪倫生平內容參考中國青年報《鮑勃·迪倫還在唱 他的聽眾已經老了》一文)
推薦閱讀:

鮑勃迪倫:首先是詩人,然後是音樂家
天生音樂家

TAG:音樂 | 美國 | 文學 | 詩人 | 音樂家 | 諾貝爾文學獎 | 獲得 | 2016年 | 美國音樂 | 諾貝爾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