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對五臟六腑有那些傷害?

喜怒哀樂對五臟六腑有那些傷害? 最佳答案

你說的是中醫所講的「七情內傷」。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由於它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稱「內傷七情」。 七情與內臟氣血的關係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與內臟密切相關,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可見情志活動必須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又說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喜怒思憂恐,簡稱「五志」。不同的情志變化對各臟腑有不同的影響,而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志的變化,如《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又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故七情與內臟氣血關係密切。 七情致病的特點七情致病不同於六淫。六淫侵襲人體,從皮膚或口鼻而入,發病之初均見表證。而七情內傷,則直接影響相應的內臟,使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導致多種病變的發生。 直接傷及內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臨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對各臟有不同的影響。但並非絕對如此,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靈樞·口問》說:「心者,五臟六臟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這裡即指出了各種情志刺激都與心臟有關,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損可涉及其它臟腑。又如郁怒傷肝,肝氣橫逆,又常犯脾胃,出現肝脾不調,肝胃不和等證。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運化而位於中焦,是氣機升降的樞紐,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傷的病證,以心、肝、脾三臟氣血失調為多見。如思慮勞神過度,常損傷心脾,導致心脾氣血兩虛,出現神誌異常和脾失健運等症;郁怒傷肝,怒則氣上,血隨氣逆,可出現肝經氣鬱的兩脅脹痛,善太息等症;或氣滯血瘀,出現脅痛,婦女痛經,閉經,症瘕等證。此外,情志內傷還可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陰虛火旺等症,或導致濕、食、痰諸郁為病。 影響臟腑氣機《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則氣上,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臨床可見氣逆,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喜則氣緩,包括緩解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緊張,使營衛通利,心情舒暢。《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先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但暴喜過度,又可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精神不能集中,甚則失神狂亂等症,故《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悲則氣消,是指過度悲憂,可使肺氣抑鬱,意志消沉,肺氣耗傷。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可使腎氣不固,氣泄於下,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則傷精,發生骨酸痿厥、遺精等症。驚則氣亂,是指突然受驚,以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驚慌失措。思則氣結,是指思慮過度,傷神損脾。可導致氣機鬱結。古人認為思發於脾,而成於心,故思慮過度不但耗傷心神,也會影響脾氣。思慮過度,則傷心脾,暗耗陰血,心神失養則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氣機鬱結阻滯,脾則運化無力,胃的受納腐熟失職,便會出現納呆,脘腹脹滿,便溏等症。情誌異常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根據臨床觀察,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若患者有較劇烈的情志波動,往往會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如有高血壓史的患者,若遇事惱怒,肝陽暴張,血壓可以迅速升高,發生眩暈,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推薦閱讀:

「情養」五髒的喜怒哀樂
狗狗的喜怒哀樂 早知道(圖文)

TAG:傷害 | 五臟六腑 | 喜怒哀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