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20多年外國文學編輯,我覺得自己是個藝術家

我一直在同一家出版社工作,不是個愛變動的人(除了這次受邀來中國參加此次工作坊,笑)。我一直在Actes Sud工作。法國不大,但是文化和語言非常悠久,是個文化大國。1978年,我們在法國成立,現在,則成為了法國出版業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至少是一個能代表法國出版業的範例。

我想,我們存在的一個意義,就是證明獨立出版社如果能堅持用細心、精心、開心的態度去打理,堅持自己的追求,也能有很長的壽命。

當然,我們的歷史和名氣都不如Gallimard或Flammarion這樣的大出版社,但我們的特別之處在於,我們並不是在巴黎成立的。法國的大部分出版社都在巴黎,形成了一種出版圈,想要進入這個圈子,被這個圈子所接受,其實是非常難的。但是我們一開始就不在巴黎,我們成立於法國南部城市Arles阿爾勒。

Actes Sud的創始人創辦這家出版社時已經五十多歲了,但還完全沒有退休的想法。Actes Sud一開始的理念就是要出版翻譯文學,虛構和非虛構圖書。所以說,應該說,我們是一個歐洲出版社,而非一個法國出版社。直到現在,Actes Sud也受這種理念影響很大,與其他典型的法國出版社不同,我們出版世界各國的書,與我們一起在南部小城阿爾勒工作的同事們,也來自世界各地。Actes Sud的編輯的國籍,幾乎與我們的作者國籍一樣多。

30多年來,我們出版的書超過80%都是其他語言翻譯過來的。而現在,我們也投入了很多精力給法語文學出版。因為呢,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我們的工作的樂趣其實在於發現、挖掘以及幫助用法語進行的文學創作。這不是什麼狹隘的愛國主義,因為我們的工作本質其實就是收集者和展示者,要幫助我們的作家去創作,不讓他們失望,幫助他們,甚至是督促他們寫出最好最好的書。「最好最好的書」其實也就是「有風險的書」,這意味著我們作為編輯,不應該去擔心這部作品寫得太長或是太短,而是去思考某個角色在書中是不是真的有意義,或者要不要在哪裡增加一個角色。

我個人其實挺懶的,我當然希望作者交來的稿子基本已經是完美的,不需要我再做很大的修改。這就像欣賞一幅畫,不可以跟畫家說這種話,說什麼「請你把紅色的背景整個兒變成藍色吧,這樣會更打動人」之類的。我們要做的是努力幫助作家創作,但同時要盡量少地操控和影響作者的寫作。

關於翻譯呢,我們一共有23種語言的翻譯,每一種語言的翻譯都請了外部的顧問,都是那種語言或者文學界的資深專家,還有世界各地的書探幫我們。

我們出版社的作家,並不一定都受過所謂多年的文學訓練,或是學歷很高很高。我以前特別有夢想,希望自己能在收到的法語稿件里發掘另一個普魯斯特,另一個福克納,另一個納博科夫,另一個托爾斯泰什麼的,特別有想法。

但當時,九十年代初,我們平均每年收到的手稿達到一萬多本,那時還都是通過郵寄手稿。那時人們也不像現在這樣看那麼多電視,玩那麼多遊戲,晚上沒事時就會寫作。其中偶爾有可能可以發表的,但大多都是完全達不到發表水平的稿子。但他們還是寫,整個夏天的假期都在寫作。所以,還挺可怕的。

我們出版社一開始只有40人都不到,但是創始人真的很努力,我們現在有了300多名員工。在擴大的過程中,我們依然保持了公司的特點,員工依然有較高的自由度,尤其是擁有編輯自己的選擇權。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依然還保持著以前的夢想,無論行業變得更好或者更壞,我始終懷有希望。也許在另一種生活里,我可能是個藝術家,或是與數字與邏輯打交道的人,但我依然懷有同樣的信仰。作為一個編輯,我始終相信原創的力量,熱愛真誠的心,熱愛文字,不怕風險和困難,一直追求。這裡是文學誕生的地方。

一個編輯,要有這樣的信仰,這會給你帶來一種滿足感。世界不斷在向前,我們也要直面種種變化,沒有人能逃離,世界上沒有天使,你的作者們也不是天使。我們不斷發現新的作家,發現新創作的作品,但我所說的這種純真的對文學創作的信仰,才是編輯需要保持的初心。這個世界帶給我們了又美好又艱難、又動人又讓人痛苦的文學藝術。

在出版行業,我們能勇敢地承擔風險。我們不會逃跑,也不要僅僅把自己當作是書籍的製作者。很多人都不知道圖書市場是怎麼運行的。即使是最頂尖的專家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最可靠的預言家也會在這個領域犯錯。明天會怎麼樣?這不像是科學研究,沒有人知道。

我自己從不會覺得那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哪一群人,這一群人希望讀什麼書。要永葆期待,期待驚喜,期待成長,期待不一樣的東西。編輯一定要關心新出現的事物,不僅是出版行業的新鮮事物,還要關心出版之外的新鮮事。

我只懂文學,我明白非文學書籍的編輯需要的是其他不同的特質,可能沒有那麼浪漫。我闡釋這個演講題目的方式可能比較抽象,比較虛無。但同時,我也是清醒的,現實的,對我們法國人來說,這其實頗費力,要去面對過去的失敗,面對現實的問題,面對艱難的市場,面對冷冰冰的數據。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那些在貧困交加中離開人世的偉大畫家們一樣,我認為文學家也是藝術家,他們有勇氣打破規則,打破語言的規則,甚至打破敘述的規則。我相信每個人都能讀懂文學作品中釋放出的真正的人性,以及也許痛苦但極為鮮活的人生。借用卡夫卡的一句話,「書是用來鑿破人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那我們作為編輯,就要為所有的作者提供這樣的一把斧子,幫助他們對抗生活的壓力和市場的誘惑。編輯本身不寫作,不出書,編輯要當作者探險路上最堅定的夥伴。

付出很多,收穫也很多,作者的成就就是你的收穫,讀者讀書後的改變就是你的回報。社會需要科學研究,需要經濟金融,但同時也需要音樂,需要藝術,需要文學。文學中的人不是實體的某個人,是我們和作者一起創造出這樣的存在,這不是只有宗教才能做到的,文學也能做到這樣的創造。

***

Marie-Catherine Vacher 是法國Actes Sud 出版社負責外國文學部門的主編。

Actes Sud成立於1978年,90年代、2000年後成長為法國最具聲望的藝術、文學出版社之一。他們出版超過60個國家地區的外學書目,作者中包括保羅·奧斯特、羅素·班克斯、愛麗絲·霍夫曼等。Actes Sud 近年啟動韓國小說系列,迄今已出版25本。作為Actes Sud的出版人兼主編,在引介外國文學選題方面,Marie-Catherine的經驗和貢獻在法國出版界享有盛譽。

本文整理自2016「北京出版交流周」核心活動

模擬書展工作坊

延伸閱讀:

譚光磊:從《追風箏的人》到《解密》,我的版權之路

彭倫:從《我與蘭登書屋》開始的出版修行

Liz:《三體》在美國的成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

現場圖集

2016北京出版交流周工作團隊

BIBF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袁佳陽 Yuan Jiayang

莫瑩 Mo Ying

王一然 Wang Yiran

孟越 Meng Yue

鄧南茜 Deng Nanxi

Paper Republic 紙托邦

Eric Abrahamsen

閔婕 Min Jie

陳冬梅 Chen Dongmei

王玉彤 Wang Yutong

付敬孜 Fu Jingzi

王明君 Wang Mingjun

Bookcraft 做書

劉松 Liu Song

張遠 Zhang Yuan

魏森垚 Wei Senyao

轉載請聯繫授權

點擊下列藍色文字查看精選內容

入行指南丨如何制定讀書計劃丨投稿說明|編輯生活範文|編輯手記範文|詩歌出版|從想法到成書丨書店範文丨電子書丨kindle|豆瓣閱讀|知乎|離線|獨立出版|劉瑞琳|李昕|談頁邊距丨沈昌文|范用|汪家明|姜峰丨原研哉|朱贏椿|聶永真|楊林青|王志弘|誠品|PAGEONE|錢曉華|方所|萬聖書園|理想國丨再談編輯丨再談電子書丨再談讀書丨我在單向街書店的日子丨2015中國最美的書書單丨Goodreads2015書單丨2015年《紐約客》年度書單丨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書丨關於書籍設計的一些網站


推薦閱讀:

王小波是幹嘛的?
杜甫有哪些代表詩作?
【解碼】三毛全集:夢裡花落知多少
睡前故事——桃花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創作背景是什麼?

TAG:藝術 | 文學 | 藝術家 | 外國文學 | 自己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