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麼樣算才是「科學」坐月子?
一說到女人坐月子,就是各種「我們村裡的」「我們那的」「我婆婆說」等活生生的例子,咋一聽似乎有那麼些道理……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可是,新手媽媽們也有無盡的苦惱。
小編在好朋友坐月子期間去探望,拉著我那叫一個感動,說月子期間在她不洗頭不洗澡還不嫌棄去看她的都是真愛。然後就跟我各種訴苦,什麼好久都沒洗頭洗澡了,還讓我聞聞看什麼味兒(此時我覺得應該友盡了),不過看她大夏天的還穿著長袖長褲,還不能吹空調,小編覺得還是蠻可憐的。
那麼問題來了,以前也常聽老人說什麼,月子期間不能吹風,不能下床,不能洗頭洗澡,這都是真的???有沒有考慮另一半的感覺,大概會被熏死吧……
我們諮詢了相關醫護人員,然後查閱了一些資料後總結如下:
1、月子里及時洗澡對產婦健康是有益處的。
2、坐月子根本沒大家想的那麼複雜,只需要注意兩點就能輕鬆度過了。一點是母體,一點是新生兒。
3、產婦在這一個月里真的需要像熊貓一樣被呵護和關愛。
那麼具體該注意哪些呢?
一.產後的媽媽
生理變化主要有:
子宮宮底下降、產後宮縮痛、惡露;乳房分泌乳汁;皮膚多汗;多尿;消化系統的變化;恢復月經和排卵
護理方法:
1、環境
坐月子的環境要安靜,光線溫柔,而不應該是黑暗的屋子。空氣也要新鮮,適當的開窗通風,室內溫度不要太高,濕度也要注意。一般月子期間媽媽們會出汗,媽媽們會覺得很涼,也不會很熱。冬天27度左右,夏天室內可以適當的開空調,但不宜太涼,如果覺得皮膚陰冷的話,空調的溫度就太低了。月子期間媽媽會覺得皮膚潮乎乎的,是正常的。月子期間室內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直接受到冷風的刺激。
2、 乳房護理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因此新媽媽要保護好乳腺,在分娩後的第二天,媽媽就可以讓嬰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的分泌。餵奶前要洗手,用肥皂和溫水擦洗乳房及乳頭,養成定時餵乳的習慣,餵奶時先讓一側乳房吃空,然後再吃另一側,一次盡量把乳汁吸空,每次哺乳不超過20分鐘。媽媽的乳房是寶寶的口糧,病從口入,所以更應該注意乳房部分的清潔衛生,媽媽在此期間可不用穿戴哺乳文胸,因為整天都在家裡,而且時常會餵奶很不方便,如果溢奶的話可用毛巾蓋住。
3、洗澡洗頭
由於大量的皮膚出汗,月子里是可以洗澡,洗頭的,需要保持皮膚清潔。洗浴後不應該有直接的冷風吹到身上。
4、外陰清潔
嬰兒出生後,母親子宮裡胎盤剝離的地方留下了創面,這時子宮口還沒有完全關閉,加上會陰和陰道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要特別注意外陰的清潔衛生,以免細菌侵入而發生感染。每天可用溫開水慢慢沖洗外陰及尿道口周圍。
5、關於下床走動
產褥期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極易發生血栓性疾病。因此,產婦應適量下床活動(如在室內走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液淤滯,降低血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正因為,生命在於運動,所以適當的走動是有好處的。
6、飲食
紅糖姜水,鯽魚湯,多吃雞蛋,口味要清淡,但是不能只喝湯不吃肉,很多人誤以為產褥期「只喝湯」就可以達到大補的效果,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正確。湯粥(如雞湯、骨湯、小米粥)中的確含不少營養成分,然而只喝湯並不能滿足機體所需營養素的量;此外,骨湯、魚湯等越熬越濃變成奶白色,外觀濃郁、香氣撲鼻,這是脂肪乳化的結果,並不等於富含蛋白。綜上,喝湯只是食補的一部分,由於分娩失血、產褥期排出血性惡露失血及分泌乳汁等丟失了大量蛋白質,所以產婦更應多吃肉(如雞肉、魚肉、排骨),及時補足蛋白質,以維持機體的氮平衡。
坐月子要多休息,眼睛不能疲勞,千萬不能碰涼水!頭上要綁頭巾,不能吹到風,注意保暖,不要凍腳,多喝湯,少慪氣,少玩手機,多休息,落下月子病是很難治癒的。記得保持良好的心情!
推薦閱讀:
※中醫外科學:白疕(銀屑病)
※一場科學的誤會 降糖藥害慘糖尿病
※一年按照六季養生比四季養生更科學
※易經占卦是不是科學的預測?
※越研究科學,竟然越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