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外傷應急處理

館友「荷葉的圖書收藏館」: 你好!你的館藏文章「兒童常見外傷應急處理」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於2018年4月25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教育」下「親子」類別的精華區。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你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 ────360doc個人圖書館

??兒童意外傷害已超越所有疾病之和,成為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首要死因,死亡率為67.13/10萬。占兒童死亡率的26%。孩子天性好動,難免出現各種意外和傷害,父母們迅速採取正確急救措施十分重要,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外傷的處理方法:

1.擦傷

擦傷是指寶寶外傷擦破表皮的傷口。

對於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濕紙巾或清水將傷口擦洗乾淨,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然後塗一層外用消炎藥膏,再貼上創可貼或用消毒紗布包紮好。如果擦傷面積比較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疼痛、周邊機體組織破碎、血流不止,或受傷在重要位置(如臉部),建議立即送醫。對於大而深的傷口,更應及時帶寶寶去外科做局部清創處理,並注射破傷風針劑。

2.切割傷(劃傷)

切割傷是刀、剪、玻璃片或鋒利的器具造成的損傷。

切割傷最多發生在手部。首要處理是用局部直接壓迫法止血,或捏住手指兩側止血。先用乾淨紗布或毛巾穩固而輕柔地壓在傷口上至少5分鐘,切勿經常將毛巾拿開查看傷口。5分鐘後,若仍有出血,可以延長5分鐘。95%的情況下,可依靠壓力止血。如果15分鐘後血還沒止住,或傷口每隔片刻就有出血,可能傷及動脈血管,應立即送醫。

血止住後,可用淡鹽水和肥皂將傷口清洗乾淨,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再用消毒紗布或創可貼覆蓋,最後用繃帶包紮固定。

特別提醒:

如果是面部傷口或傷口裂開超過1厘米長,應儘快將孩子送至醫院接受縫合治療。因為割傷在6小時內可以縫合傷口,促使傷口癒合和減少傷口感染,減少疤痕形成。

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或過氧化氫刺激傷口,這些消毒劑會殺死傷口癒合所必要的新細胞;不要在切口面使用抗生素藥膏,這類藥物會影響傷口癒合速度。

3.刺傷

被釘子、針等銳利的物品刺傷,一般會有少量血流出,因為傷口窄、深、細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發炎症。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流出一小點鮮血,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假如被刺傷,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感染破傷風的危險,務必要及時就醫,注射破傷風針。

如果木刺、竹刺等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是玻璃碎片或是鐵釘斷在傷口裡,應讓寶寶馬上停止活動,一定不要在家自行處理,而應趕緊去醫院,通過手術清除。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流血更多甚至損害內臟、血管,神經。

4.挫傷

挫傷多表現為局部腫脹和淤血。淤血多是外力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從毛細血管破裂處滲至皮下,在完整的皮膚上出現青紫腫痛。以前常用「揉散」來處理這類情況,但往往事與願違。「揉散」一方面越揉越出血,由於不定位的用力,不斷擠壓,把更多的血液壓迫到血管外,使腫塊增大;另一方面越揉越痛,此時外滲至皮下的血液已屬異物,而且皮下神經豐富,因此使疼痛感明顯加重。

正確的處理方法:當兒童摔傷後,立即用手掌緊緊壓迫受損部位五分鐘,壓迫面積要大於受傷面積。能直接減少出血,加快凝血過程,預防皮下淤血、水腫。如果皮膚上出現瘀血,應趕緊用塑料袋加些碎冰和冷水,壓迫效果會更好。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將患處適當抬高也有利於消腫。

在發生瘀血後24小時內,應該冷敷減輕腫脹。第一輪冷敷20分鐘,停20分鐘,反覆進行2~3小時。冷敷可以達到鎮痛消腫的效果。瘀血24小時後,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一般來說,皮下瘀血都能被機體慢慢吸收,時間大約需要2周或更長。

特別提醒:

頭外傷後應密切觀察72小時,頭外傷後若出現噁心、嘔吐,嗜睡,沒精神或異常煩躁、哭鬧,安慰不起作用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最讓父母害怕的挫傷就是孩子腦袋上撞出的大包,擔心造成大腦損傷。其實,事實往往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頭部外傷後如有昏迷不醒才會造成腦震蕩,在失去意識長達5分鐘或5分鐘以上的患者中,只有5%的人在CT掃描中被發現腦部有異常。而在這5%中,只有10%屬於嚴重傷害,其餘絕大多數基本都可治癒。

5.扭傷

多在外力作用下,使關節發生超常範圍的活動,造成四肢關節或軀體部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的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

受傷後24小時內,最好冷敷不要用熱敷,用冷毛巾包冰塊冷敷20分鐘,冷敷可以達到鎮痛消腫的效果。受傷第2天後,父母可以改用熱敷促進腫脹消退,也可幫寶寶揉揉受傷處。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用彈力繃帶包紮扭傷部位,保護和固定受傷關節。把扭傷部位墊高。也可幫助減輕腫脹。

特別提醒:

脫臼和骨折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普通扭傷,如果不能準確判斷,還要及時就醫。

6.砸傷或擠壓傷

寶寶的手指在門縫中被擠傷或腳趾被石頭等堅硬的東西砸傷時,處理方法同挫傷,早期要注意用冷敷,晚期才採用熱敷。對於砸傷的傷口來說,繃帶纏得過緊只會增加傷痛,沒有什麼治療的意義。

特別提醒:

寶寶的手指在門縫中被擠傷,而且傷口內部因充血呈現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骨折,應儘快就醫。

7.骨折、脫臼

骨折分為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即骨的斷端已露出皮膚外;閉合性骨折是指皮膚完整無損,這類骨折經常出現,而且往往容易被忽略,延誤治療。

外傷後,父母可輕微碰觸受傷的身體部位,一旦觸摸會引起寶寶劇烈哭鬧、拒絕觸摸,表情異常痛苦,並且受傷的關節活動受限,受傷的身體部位出現腫脹,或有異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等,可初步判斷為有骨折。

一旦懷疑有骨折或脫臼,家長要盡量減少對受傷身體部位的移動,以免骨折、脫臼移位引起神經血管的損傷。有出血用消毒紗布壓迫傷口止血,傷口用消毒紗布覆蓋。就地取材,可以用硬木板片或雜誌臨時把骨折的兩端固定好,以防進一步損傷。家長在做完這些緊急處理後,都要第一時間把孩子送醫。

8.燒傷或燙傷

「沖、脫、泡、蓋、送」5步驟,是燒燙傷處理的首要原則:

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充分泡濕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定情緒。不過,如果燒燙傷面積太大或寶寶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多或延誤治療時機。

蓋:蓋上乾淨濕布或消毒凡士林紗布等覆蓋受傷部位。

送:如果傷口嚴重,面積超過孩子面部大小,趕緊送到醫院急救、治療。

特別提醒:

輕度的燒傷(皮膚完好)可以塗一點紅花油或濕潤燒傷膏,建議家庭備一隻濕潤燒傷膏,對於一般外傷或燒燙傷均能用。家長千萬不要在傷處塗抹醬油、醋、酒、牙膏或者其他油脂和偏方。不僅對傷口無益,還容易引起感染,並且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9.動物咬傷

被狗、貓等動物咬或抓傷後,切忌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系統。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滌劑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鐘。在徹底沖洗後,用碘伏或雙氧水塗抹傷口,以清除或殺滅局部的病毒。

家長在做完這些緊急處理後,都要儘快把孩子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如果被沒有預防接種過狂犬疫苗的,被可疑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後,應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並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10.蟄傷

夏天被蚊蟲、跳蚤、毛蟲、螞蟻、馬蜂等叮咬蟄傷後,可用肥皂水或弱鹼性溶液清洗浸泡患處,蟄傷後對於昆蟲毒素可有過敏反應,根據體質不同發應強弱不同。通常表現為腫脹、充血、局部奇癢。嚴重的可造成全身過敏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來說,大部分昆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是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讓寶寶抓撓傷口,如果把昆蟲叮咬的部位撓破,同時細菌就會順勢侵入到周圍組織,可能引發感染。外用蟲咬水對於緩解癥狀有幫助。但是較為嚴重的過敏反應建議去醫院診治。


推薦閱讀:

如何處理婚外情?
狗咬傷處理
再婚夫妻婚姻家庭處理藝術
第10章 天蓬元帥投胎後的肉身竟然被這樣處理?九葉靈芝草?
特區政府:港獨言行違反《基本法》 將依法處理

TAG:兒童 | 外傷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