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一早,同事紅著眼圈來請假——爺爺病危。她恍惚地交接著工作,接起家裡來的電話,眼淚撲落落就掉了下來。
她是爺爺帶大的。父母太忙,初中才把她接走。她從小沒感受過父母的愛。父母一回來就覺得她被老人慣壞了,每天各種指責管束和訓斥。她更覺得自己不被愛,也更缺乏安全感,和父母怎麼也「親」不起來。
高二時,情況變得更糟了:媽媽生了二胎。
老來得女,父母格外寵愛妹妹。同時,因為小時候疏於對老大的照顧,媽媽帶著「糾錯」的心理,把所有溫柔和愛,傾注在老二身上。
她目睹爸媽是怎麼樣呵護著小妹妹,而這些,是她從未感受過的:
原來爸媽不是不會溫柔,只是對她不溫柔;
原來爸媽不是天生黑臉,只是對她嚴苛;
……
殘酷的對比,令人心碎,她覺得自己就是個寄住在爸媽屋檐下的「外人」,爸媽小妹才是一家人。
高中她學習很拚命,動力就是:一定要「考出去」,離開父母的家。
她如願以償,從此把學校當家,寒暑假也不回去,留下來打工。20多歲了,和父母關係依舊擰巴,現在爺爺危在旦夕,她覺得整個世界都灰下去了:「如果爺爺去世了,這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愛我的人了!」
2
聽她說完,我沉默很久。心疼她,也慶幸:我尚有時間,好好愛寶寶,讓她免於這樣的童年創傷。
算了算,我還剩下5年。
龍應台曾經寫過:父母和食物一樣,都有「有效期」。
0-10歲,是孩子最依賴父母的十年,也是父母有效撫養、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一到青春期,父母就「過期」了,這時候,再花多少時間、心力,也很難對孩子有實質影響,只剩下嘆息、後悔的份兒。
可惜,很多無知父母卻正在揮霍著自己僅剩的餘額。
他們以為:
等等等!等自己「有空」了,還有機會「補償過去」;
買買買!多花點錢,買一堆玩具、電子產品、興趣開發課程、夏令營遊學旅行……就能代償父母的功能。
拜託!花錢只是在彌補你自己的內疚感,壓根不能改變孩子孤獨的事實好吧?
3
我去年服務了一個軍訓主題的青少年拓展營。
那個營表面宣傳的很高大上:讓孩子體驗軍旅生涯,培養領導力。背地裡,家長們都心照不宣:這就是個「改造問題少年」的集中營。
營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小時候「爸媽不管」,長大了「爸媽管不了」。
家長們一擲萬金把自家頑劣的「孫猴子」扔進來,指望著軍事化管理能給孩子們「洗心革面」,套上「緊箍咒」。七天或一個月後,換一個「乖」孩子。
家長們早幹嘛去了?
此前疏於的陪伴,早就給今天埋下了種種隱憂。
很多臨床案例都表明:童年缺愛,危害深遠:
(1)小時候缺的擁抱,成了長大缺失的存在感
安吉麗娜·朱莉擁有超級美貌和天才,她本應是最光鮮的存在,可她整個青春期身陷嚴重的自我衝突里,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她迷戀自殘:只有看著血流下來,痛苦襲來時,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
一切源於她缺愛的童年。
她出生時,就被爸爸拋棄。媽媽把她扔在樓上不聞不問。只有保姆照顧她,保姆也都是些短工,上午下午來餵奶的都不是一個人——她從未體會到真正的陪伴。
這樣長大的朱莉極度缺乏安全感,情緒失控,只有自殘放縱的極端行為,才能稍解躁怒。
也許很多孩子不會像朱麗那麼極端,但童年缺少陪伴的孩子,多少都會缺乏安全感、自信,自我認知不好。
蒙台梭利曾經說過:所有的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某種程度來說,父母最大的錯誤,就是「缺席」!
(2)小時候缺的崇拜,是長大後叛逆的始作俑者
很多父母,孩子出現問題時才「現身」,現身就是「找茬」。讓孩子的整個青春期,變成兩代人的對抗。
孩子童年有個時期,極度崇拜父母,全心全意信任、模仿父母,這本是培養孩子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機。
在這個節點,你不作為。等到壞習慣固化了,等到孩子從「崇拜父母」的階段,變成「追星」時,再說什麼也不好使了。
(3)小時候缺愛,長大後缺才藝
蒙台梭利提齣兒童機能發展的關鍵期理論,例如:
2~6歲:是對良好行為規範的敏感期
3~5歲: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
3~6歲:語言關鍵期
3~8歲:想像力關鍵期
……
教養要和敏感期吻合,錯過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就會像長大後才學外語一樣難。沒有陪伴的孩子,錯過的也是各種敏感期,這是成長永遠的遺憾。
(4)小時候缺愛,長大後也不會愛
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態度和作為,都是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形成的。如果少了童年的滋養,長大後往往對構築自己的親密關係心有餘而力不足。
朱莉的前幾次婚姻都極不穩定:第一段身披血書婚紗結婚,第二段也是從交換血液轟轟烈烈開場,即使和皮特也是從小三上位。
她說,直到做了母親,自己開始撫養孩子,才和自己和解,重構親密關係。
是的,父母有效期的行動,並不只是對孩子負責,也對自己有益。
父母有自己的局限性,教養方式也未必合理,無意中可能給孩子帶來創傷,成了難言的傷痛。
但當我們也為人父母,跟著孩子重走一遭童年,像父母當年一樣為孩子殫精竭慮,熬白了頭時,我們才真正理解父母的不易,真正長大,和他們和解。
4陪伴很重要,可如何平衡生存與孩子?畢竟不是誰都能任性地當全職媽媽。
首先要明白:
陪伴,並不是要求我們24小時陪在孩子身邊。
兩小時優質陪伴,遠勝於長時間的無效陪伴。
我同學的媽媽有潔癖,地上一根頭髮就能讓她雷霆大發。他整個童年印象就像活在戰爭區,時刻生活在媽媽隨時會爆炸的緊張恐懼中……這種陪伴是夢魘。
好的陪伴,一定是媽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溫暖、有歸屬感,而不是如履薄冰,看臉色行事。
其次,人可以不在身邊,愛要一直圍繞。
寶寶三歲時,我出差很多,沒法陪伴,就開始給她錄睡前晨起故事。其實非常方便——音頻軟體註冊賬號——點錄音——開講——錄完上傳搞定。
我一般晚上臨睡前講10分鐘,孩子一早醒來就能聽到新故事。
我故事的開場白是:「給不在身邊的球寶寶講故事」。
現在寶寶大了,也樂於給我講故事了,她也學著錄,開場白是:「給不在身邊的媽媽講故事」。
3年,我們錄了200多個故事——這是我們互相陪伴的見證。
成長是一條單行線的別離:
一轉眼,那個連翻身都不會的小傢伙,開始滿地跑;
再一轉眼,他已經上了幼兒園會懂得討好小女生;
再一轉眼,開始讀一年級,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他越成長,離我們就越遠。我們以為很長的「一輩子」,其實,只有十年,珍惜這一世相遇的緣分吧。
- The End -
綠林好菡 | 初心客廳專欄作者。溫柔未遂女菡子。廣告人,設計師,夢裡有片海。
推薦閱讀:
※若不是富裕人家,是否應該鼓勵孩子追求夢想,而不是趨於現實?
※陳小春: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少年如歌,父母將以何樣情懷放飛青春?
※安全感來自對父母的依戀
※媽媽更年期到了,我也知道應該趁父母在世好好孝順他們,可我媽真是脾氣暴躁無理取鬧,請問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