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覺:先秦諸子學說之我見
張覺:先秦諸子學說之我見 提要:作者通過比照先秦諸子文化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遭遇否定的際遇,提出了區分傳統文化與舊文化的思想。先秦諸子學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對於構建中國社會新文化有著積極的現代意義。通過解讀《論語》開篇,體悟何以讀懂經典;賞析諸子思想,品味諸子學說意蘊。 張覺(上海財大人文學院教授) 一、先秦諸子學說的現代意義 (一)評論魯迅《老調子已經唱完》,看諸子學說的現代意義 談及先秦諸子學說的現代意義,我馬上就想到了魯迅先生80多年以前《老調子已經唱完》的一個演講。當時魯迅是在香港講,現在我是在復旦講。我現在好像還在唱老調子。諸子文化算是老調子了,我們唱不完,唱了還可以唱。我認為這個老調子裡邊肯定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東西你想拋也是拋不掉的。傳統文化裡邊有不好的東西也有好的東西。我覺得我們太容易的是拋棄掉傳統文化。 魯迅以審視舊社會百姓疾苦為視角,談出自己對傳統文化持否定的態度。在《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說中,魯迅先生講到:中國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換來的。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凡是稱讚中國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份。 這就是說:保存舊文化,是要中國人永遠做侍奉主子的材料,苦下去,苦下去。雖是現在的闊人富翁,他們的子孫也不能逃。凡稱讚中國舊文化的,多是住在租界或安穩地方的富人,因為他們有錢,沒有受到國內戰爭的痛苦,所以發出這樣的讚賞來。接著魯迅講到:那麼,怎麼好呢?我想,唯一的方法,首先是拋棄了老調子。舊文章,舊思想,都已經和現社會毫無關係了,從前孔子周遊列國的時代,所坐的是牛車。現在我們還坐牛車么?從前堯舜的時候,吃東西用泥碗。現在我們所用的是甚麼?所以,生在現今的時代,捧著古書是完全沒有用處的了。 我今天講的先秦諸子學說,就是舊的文化裡面的東西,舊的是不是都不好呢?事實上魯迅所擯棄的傳統文化是代表封建糟粕思想的那些傳統。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可以說:老調子還沒唱完。我認為過去經典的東西是可以為現在所利用的。經典是經歷了歷史考驗的事物。現今我們每天出版的書籍多得都來不及看,但是大家想想看五年以後還有什麼文章能留下來,五十年以後還有什麼文章能留下來,一百年以後還有什麼書能夠留下來。我們過去的經典經歷兩千多年了,到現在我們還在讀,為什麼?我想其中是有道理的。我覺得魯迅在建設新文化方面也是做得很好,大家看看在《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中,魯迅對傳統的文化糟粕進行了犀利的批評。那麼,今天我們在構建中國社會新文化中如何面對傳統文化呢? 去年我參加一個教育方面的國際研討會,很有感觸。其中有人特別是美國人在做中國調查之後說中國人不可怕。因為他們看到在中國的城市建設中,要建設新樓就把舊樓全部拆掉,不像美國有新的還會有舊的。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事實上只不過是三十年的文化,因為三十年以前的許多都拋掉了。因此,他們認為中國人沒有文化傳統,沒什麼了不起的。由此可見,傳統不可隨意地被拋棄。先秦諸子學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在構建中國社會新文化中有著積極的現代意義。 (二)體味諸子「人性」觀,看諸子學說的現代意義 孔子、孟子主張性善論。荀子主張性惡論。儒家的人性論,其根基在於其仁義之道。孔子論人性,只限一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何以相近,習何以相遠?孔子未予明言。因此我認為孔子對人性的看法是比較抽象的。荀子思想雖然與孔子、孟子思想都屬於儒家思想范籌,但有其獨特見解,自成一說。荀子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孔子、孟子在修身與治國方面雖然都提出了很具體的的實踐規範和原則,但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成分。孔子竭力強調「克己」、「修身」、「為仁由己」等。而孟子則以「性善」為根據,認為只要不斷擴充其「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復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實現「仁政」理想。與孔、孟思想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 我覺得,孔孟主張「人性善」是給我們以鼓勵;荀子主張「人性惡」是給我們以警告,我覺得是殊途同歸。人性是好的,我們也要保持赤子之心,因此你要好好地學習,荀子說了你本性是惡的,那麼就要好好學習改好自己。當然有的人說法家是繼承荀子的思想,我不這樣看。我認為法家的人性思想是「自立」,自立心是人之常情。人性「自立」無所謂好不好,問題是你要在法律的範圍裡面活動,在法的範圍里謀取自己的利益。因此,我覺得法家是側重研究政治的,而儒家按照孟子的說法你不用管他,他也很好,你越是受到社會習俗的影響就越麻煩。我覺得儒家的思想看上去很高尚,但是高尚的東西不一定是現實的東西。法家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能夠正視現實。 今天我們看「諸子百家」可謂是異彩紛呈。我覺得,今天我們學習諸子學說就是要使得大家從一個角度了解我們世界的豐富色彩。如果我們不了解各種色彩,那麼看到黃色,不知道這是黃色;看到黑色,也不知道是黑色。由此就會失去判斷力,迷失方向。因此從教育大局來講,我覺得我們應該加強經典教育,讓大家了解、理解各種可能存在的思想,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 二、解讀《論語》開篇,體悟何以讀懂經典 對於讀書,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經講「破萬卷」。「破」就是讀到裡面去,讀出其中的人生味道。要使得經典古為今用,首先是要讀懂經典,就是要吃透它究竟在講什麼。這裡,我們通過解讀《論語》開篇的三個經典語句,體悟何以讀懂經典。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我們在向世界推廣漢語的一個比較權威的刊物裡面將「學而時習之」翻譯成:學到了知識並且經常去複習。通讀《論語》開篇的三句話,對照孔子一生的活動,參考《論語》其它關於學習方法的論述,我覺得這樣理解學習很有問題。孔子在《論語·雍也篇第六》講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大概意思是說如果君子在一切學問上都可以做到博學,又能歸納到自己當前的實踐上,那麼這個人可以說是對於為人處世之道沒有什麼背離的了。可見,孔子所學是指博學於文。過去的「文」並不是文學之意,而是指文獻。因此過去的「學」指的是學習古代的經典文獻;過去把鳥兒反覆地練習飛叫做「習」,引申到「學習」就是反覆地讀。孔子十五歲志於學。為追求仁者、君子之道,他在年輕時四處求學,足跡遍布魯、周、衛、杞、宋諸國。他向師襄子、齊太師、郯子、萇弘、老子等名人拜師求教,並且還向太廟的管理人員等社會底層人學習。後來他還周遊列國與名人切磋,遊歷名勝古迹以觀風俗文化。孔子自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篇第五》)天道酬勤,他的努力終於使自己成了「博於詩書,察於禮樂,詳於萬物」的學者,其知識淵博的程度,令人讚嘆不已。 春秋時期,有關古代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可是因為年代久遠,這些典籍在流傳過程中由於損壞等種種原因,經常不能完備地流傳下來。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已經有很多古代的文化典籍破損散失、殘缺不全了。出於學習的需要,孔子要弄懂這些文化遺產;同時孔子還出於教學的需要,必須把這些東西進行整理編排;再者,如果沒有人努力保存這些文化遺產,它們就可能永遠消失。孔子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些珍貴的遺產進行整理編纂,以便給後人學習,並作系統的研究。其中《易》和《春秋》是孔子晚年精心學習研究的成果。當時孔子讀的書是用竹簡編的,他編書用的繩子是牛皮做的。據史料記載,孔子五十歲後學《易經》的時候,竟然將《易經》竹簡的繩子弄斷三次之多。因此,《論語》中所說的「學而時習之」應該是反覆地閱讀經典文獻,整理古代典籍。 (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裡說的「有朋自遠方來」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有朋友從遠方來,或者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朋和友是有區別的。「朋」指的是同學或同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在史家關於孔子的生平記載中可以看到,孔子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孔子生平周遊列國到處投奔,無所依靠。孔子有的是他的七十二名弟子,而其中唯有顏回是他的得意門生。大家如果去看《論語》里記載孔子弟子行為和態度的章節會發現,孔子學生很多,但大都說不上是志同道合。 (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們將「人不知而不慍」翻譯成「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不抱怨」也是有問題的。從《論語》裡面看,把「人不知」解釋為「人家不了解自己」,這只是表面的意思。事實上,其中暗含著「我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我不抱怨,不也是個君子嗎?!」的深刻含義。 大家想想在《論語》開篇的這三句話中,孔子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說我讀讀書,我就很高興;有學生來,我就很高興;我不做官,我也很高興。我覺得不是。孔子如果覺得很高興,應該這樣表述:學而時習之,我很高興;有朋自遠方來,我很高興;人不知而我不慍,我是個君子。大家深切體會一下孔子《論語》中的語氣,那是一種心裡不舒服,不愉快的語調。但就學習讀書來講,如果孔子覺得學習讀書很快樂,他就不要周遊列國,多讀讀書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跑到別的地方?孔子辛辛苦苦地跑到外面訪問諸侯,可是諸侯不聽他的。你說他能高興嗎? 其實孔子周遊列國是有政治抱負要實現的,就是要實現仁政,要使普天下的人生活好起來。因此孔子提倡愛,如果大家都獻出一點愛,我們這個世界就會很美好。因此,我們要讀懂《論語》就要深刻領會孔子說話的背景。由此,《論語》開篇的三句話我們應該理解為:反覆地閱讀經典文獻,整理古代典籍,雖然不能實現我的理想抱負,不是也很開心嗎?!有學生從遠方來,雖然不如從政有效果,但是我可以把我的思想、我的學說傳授出去,也不是很開心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不能在政治上立足生存,但是我也可以是君子。從道德修養上來講,不也是很好嗎?!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這三句話也可以說總結了孔子一生的三大成就即:整理古代典籍;從事教育事業;提高自身修養。 三、賞析諸子思想,品味諸子學說意蘊 (一)孔孟儒家思想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是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關於「仁」:「仁」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但是二者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並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地鞏固「仁」的觀念,並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那麼如何完成「仁」的目的呢?《論語·衛靈公》講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告訴子貢,一個做手工或工藝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應該先把工具準備好。那麼為「仁」是用什麼工具呢?住在這個國家,想對這個國家有所貢獻,必須結交上流社會乃至政壇上的大員,政府的中堅。和這個國家社會上各種賢達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換句話說,就是要先了解這個國家的內情,有了良好的關係,然後才能得到有所貢獻的機會,完成「仁」的目的。 古代商紂王為什麼垮台呢?孟子說商紂王不是天子,他是個獨夫兒。因為沒有一個人支持他。此外,儒家還比較重視「名」,就是不要到死了以後人家還不知道你這個名,在孔子看來這就白活了。辛辛苦苦活了一輩子到這個世界上走了一回,好像沒有走過一樣,沒有留下一點點足跡。在孔子看來這很可悲。 關於「義利之辯」:《孟子》開篇講的是「孟子見梁惠王」。 梁惠王見孟子來了就問:「老先生,你大老遠跑來,能給我這個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呢」?孟子說:「大王,你為什麼要說『利』這個字呢?我是給你帶了仁義來的」。但此後孟子並沒有解釋何為仁義,而是剖析了「利」。如果上上下下都爭利,你想想就危險了。最大的利益是幹什麼?是當國君、當皇帝。如果國君提倡「利」,那麼上上下下都爭利,國家就危險了。因此,要講「仁義」。這樣大家彼此之間互相愛,臣民都愛君主,臣民就不會造反,國家就安定了。 關於「孝」:孝字怎麼寫呢?上面一個老頭,下面一個小孩,老頭扶著小孩,或者上一代輔佐下一代,或者是下一代支撐上一代。孝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儒家倫理與道德思想的核心就是「孝道」。孔子說過孝對父母,孝對兄長,這是仁的根本。《孝經》裡面曾經說過孝是什麼?天經、地義和人的基本行為。在儒家的十三部經書中處處皆有談及孝的義理,其中以《孝經》最有代表性。《孝經》把孝當作至德要道,將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整體而言,儒家認為行孝包含三個階段:生則養,喪則哀,祭則敬。生則養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物質上是說供給飲食,服勞奉養,不失其勤;冬溫夏清,晨昏定省,不失其勞,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謹身節用,以養父母。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為心,和顏悅色,得其歡心,承順無違,不失其敬。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揚名顯身,光榮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 孟子有一句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不孝」,一是一味順從父母之意,父母有錯而不加以提醒勸說,使他們陷於不義;二是家境貧寒,父母年邁,身為人子卻不謀官位不去賺錢以贍養父母;三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無人繼承香火。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最為不孝。為什麼不娶妻生子是最大的不孝,大家想想看前面兩不孝,對於父母親有關係。最後的不孝不但對不起你的父母親,而且對不起列祖列宗。因為沒有人供奉他們了。老祖宗都沒有人祭奠了,他們這些後輩兒孫是孝嗎?這是最大的不孝。因此我們要生孩子以傳宗接代,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 關於政治治理: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翻譯過來,是說:「百姓最為重要,土谷之神為次,國君為輕。所以,得著百姓的歡心便做天子,得著天子的歡心便做諸侯,得著諸侯的歡心便做大夫」。其中「民為貴」,是說人民的地位與權力,是至高無上,不可動搖的。一切政治權力與政治制度,從根本來說,都是來自人民、治於人民、為了人民;「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穀神,山川大地,五穀物產,乃是養育人民,建立國家的物質基礎,當然十分重要。後來社稷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所以也可以說「社稷」就是國家。作為一個國家,當然要有制度,要有憲法。但制度也好、憲法也好,終究還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於人民;「君為輕」,是說相對於民與社稷來說,君的地位並不那麼重要。君的地位與權力是民賦予的,沒有民就沒有君,君怎麼可以與民相提並論呢?社稷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基礎,很難設想一個國家可以既沒有山川大地,又沒有五穀物產,也沒有憲法制度。一個國家死掉個把國君,仍然不失為一個國家;若是沒有了社稷,國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國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並論。 可見,孟子的政治思想是民政思想。這種思想是「君本位」而不是「民本位」。他和我們現在的民主思想差得遠了。他完全是為了要做天子,才做民為貴,而不是真正以民為貴。 (二)老莊道家哲學道家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1.老子的學說由老子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老子的著作只有一本,就是《道德經》。《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以人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講述了明暗變幻的微紗;《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視之道。其主要思想就是:小國寡民,出世無為。我們一般人只是看「有」,看不到「無」。老子看到了「無」,我覺得這是老子高明之處。無為不是無動,不動是逆自然的。老子的無為是不強為,無為是放低自己,順應自然而動。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老子的無為。通常我們認為剛強戰勝柔弱。老子則比喻說,無論是草木也好、人也好活的時候很柔軟,死了以後則很堅硬。你說是堅強得好,還是柔弱得好呢?這就是老子無為的策略。2.莊子的思想 莊子三十三篇,以內篇居首,內七篇又以逍遙遊居首。逍遙遊此篇實為莊子思想之代表,同時也是莊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最足以表現其態度和為人風格。在莊子逍遙遊篇中的許多寓言故事,不直接以明確的文字闡述理由,而藉由外物故事來間接表達其寄託的深遠意涵,這也是莊子為文的重要特色。下面,我們共享莊子幾則意味深長的寓言。 莊周夢蝶。這個典故大家都知道,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是僵卧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別,這就是所說的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 濠梁之辯。莊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橋樑上散步。 莊子看著水裡的蒼條魚說:「蒼條魚在水裡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魚,無疑也沒法兒知道魚是不是快樂。」 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問『你怎麼知道魚快樂』這句話,這就表明你已經肯定了我知道魚的快樂了。 你這時問我,你怎麼知道的?我在橋上知道的啊。 大家看看,有人說我們中國人缺乏幽默,我看莊子這個人就比較的幽默。 鼓盆而歌。在這則寓言中,敘述了莊子的生死觀與人生觀。大意是說莊子的妻子死了,來弔喪的人看見莊子蓬頭赤足坐在棺材上敲著一隻破瓦盆,一邊敲打還一邊唱著歌。莊子說:"人本來就沒有生命,混雜在混沌迷茫之中,慢慢產生了氣,氣又聚成了人形,人形又變成了生命。現在人死了,只不過是恢復了原來的樣子罷了,這就同春夏秋冬循環是一樣的。現在我妻子不過是安寢於天地之間,我要是在旁邊嚎啕大哭,那就是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了,所以我才不哭"。 這就是莊子的人生態度。 (三)商鞅、韓非法家思想 在先秦諸子學中,針對社會問題,儒家提倡「仁愛」;墨家主張「兼愛」;道家則認為,仁愛和兼愛都不能救世,於是提出了「無為」的思想。三家激烈爭論,但他們都主張回到過去。此時,主張面對未來的法家橫空出世。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戰國時期的商鞅和韓非。商鞅變法是要追求國家變得強大起來的目標。商鞅認為搞政治要講名分,名分定了社會就太平了。儒家講大家都愛,我愛你,你愛我,這個社會就太平了。 1.商鞅:商鞅是最早提出「法制」觀念的思想家。奴隸社會雖然進行法制,但從來不向人民解釋為什麼要法制。商鞅的出現,向人們闡述了法家為什麼要提倡法制。當時商鞅在衛國並不得志,因此,他最終離開了衛國而到秦國,在一些機遇中,他接近了秦穆公,並向秦穆公闡述了他的思想,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 商鞅執行法家思想的最大特點是用簡單的事例向人們灌輸他的思想,並逐漸健全了秦國的行政管理體制和軍隊管理體制,其保甲制使秦國達到了全民皆兵境界,即秦國的農民平時作農業,戰時則成為士兵,實際就是現在的義務兵役制。所以,秦國得到了強大的機會,最後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比如,商鞅最初「城門賞金」的事例就相當簡單。當時為了顯示秦國國君和他的誠信,他在城門立了一木,任誰只要移卻了此木到另一城門,就賞千金,終於有人嘗試,他就真賞了千金,從此,商鞅的法制觀念深入人心,贏得了秦國人的尊重。秦孝公死後,商鞅受到秦貴族誣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車裂而死。其在秦執政二十餘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並使秦國長期凌駕于山東六國之上,但最後還是死於自己的法。 2.韓非: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和商鞅的不同之處在於,商鞅是個政治實踐家,韓非是個政治理論家。韓非更進一步發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法家作為先秦諸子中頗具影響的一個學派,對義利關係持有獨特的觀點。法家義利觀以人性好利、自私為立論基礎,主張利以生義、以利為義、以法制利,以法為社會生活的最高準則。作為法家的指導思想,法家義利觀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仍能為現代社會提供某種參照。就是說,如果你把對於人有利作為你行事的出發點,那麼就是關係很疏遠也能夠和諧相處;如果以害心為之,即便是父子也不行。 |
推薦閱讀:
※先秦諸子百家之學與中國文化述論
※諸子百家 | 冬川豆
※春秋時代的諸子百家
※諸子名言
TAG: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