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網友聊聊那些影響他們的家規家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治國從治家開始,家規嚴則家風正,家風正則民風淳。家規是治家教子、立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家風能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心靈,促進家庭和睦,推進社會和諧。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規、家教、家風的養成和傳承,傳統家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雖歷經歲月洗禮,但其本質內涵在當今社會愈顯珍貴,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2015年5月2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截至目前已發布一百餘期,已精選50期編輯出版了《中國家規》一書,以家訓警言傳遞思想之美。今天,一起聽網友聊聊那些影響他們的家規家訓。
堅守家規家訓,延續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命脈
網友「堅定的永修」: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由一個個家規、一封封家書、一本本家訓構建而成的,這些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的精神食糧。陸九淵說:「家之興替,在於禮義而不在於富貴貧賤。」這個家訓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哪怕遭遇再大的天災人禍,只要禮義在、文化在,我們的民族精神就能永世流傳,生生不息。
網友「南昌堅寧」:好家訓、好家規值得傳承千年,永不褪色。我們的家族、社會和國家,需要一種價值體系來維繫和支撐,而形成這種價值體系的源頭就是良好家風。培育弘揚好家風,堅持歷史傳承,在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一定能煥發出嶄新的生機。
網友「信陽清氣揚」:家風是長期形成並影響每個家庭成員精神、品行的「靈魂」, 從「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蘊含家道久遠的內涵,到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孔融讓梨成為千古美談;從「子孫雖愚,詩書須讀」「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耕半讀,但以箕裘承祖澤」「可儉而不可吝」「有學問曰富,有廉恥曰貴」等家規家訓中可以窺見中華民族獨特的歷史底蘊與精神風貌。
品味家規家訓,感受真摯濃厚的家國情懷
網友「古月欣」:「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後方可以用大事。」梁啟超的家規家訓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梁啟超畢生愛國,他的愛國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自己的子女,在他九個子女中,有七個曾到國外留學,都義無反顧地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國內,體現了愛國家風的良好傳承。我認為這對我教育子女很有啟發。要教育子女從小就培養愛國主義思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驕傲、自豪,志願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
網友「風清月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名家大儒留下一篇篇家風家訓,一篇篇家風家訓又造就了一代代傑出人才。喜歡傳統家規的第九十七期:山東臨沂琅琊王氏。從西漢至隋唐年間,有600餘人名垂青史,92人擔任過相當於後世宰相的官職。琅琊王氏家訓中提倡的「信、德、孝、悌、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獨有的「家國」情懷。後世子孫有良好家風遺訓指引,更需要身體力行、自覺砥礪。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哪個家族的家風家訓,都是中華文明的結晶,只要能夠做到嚴格自律,奉而行之,都能成為照亮我們前路的明燈。
網友「鄱湖胡堅堅」:「我覺得這種家風,對胡氏的後裔,甚至對我們整個家鄉的人影響都是很深遠的」,看了「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三十六,我的感想和上面是一樣的,家風是隱藏在家族發展與文脈傳統中的文化基因,就像是精神臍帶一樣,為後世提供著營養。《胡氏家訓》中「為官心存君國」「為官當以家國為重,以忠孝仁義為上」的理念,讓我學到了敢於擔當、許身報國,為國盡忠、為民造福的精神。
學習家規家訓,滋養守正規直的精神世界
網友「魚米都昌」:一部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讓我們對紀曉嵐的印象是:風趣幽默,聰敏機智,特別是在劇中與貪官和珅鬥智斗勇的許多畫面讓大家拍手稱快,刻畫出的大清第一才子形象早已深入我心。看過中國家規第十五期紀曉嵐專題才明白,原本我們只知道他的鐵齒銅牙,卻不知他將「守正規直」刻在心間;知道他嗜煙如命,卻未知他留下「貧莫斷書香、貴莫貪賄臟」的訓誡;知他是風流才子,卻未知他以「修身、勤學、清廉、勸善」的家訓。他留下的不僅僅是妙對典故,更多的是守正規直、書香傳家、廉潔自律的家風。
網友「江潯秋荻」:曾國藩的家規讓我印象深刻。曾國藩的治家思想體現在他寫的千餘封家書中,在家長里短中道出了為人為官處事的道理。曾國藩雖位居高位但在家書中直言,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在曾國藩看來,人最緊要的是要謹記進德修身。不在科名之有無,第一則孝悌為端,其次則文章不朽。先教做人,再教讀書。這與我們現在的培養人才、教育子女的理念是相通的。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人生的「風向標、方向盤」,德行好的人行得正、立得端,能把才能發揮到正道上,為群眾謀福利。為人之要,貴在有德;育德之要,貴在有恆。「政德」教育應該作為學習教育的重點內容,以更加豐富、直接、便捷的方式宣傳、教育,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豐厚養分,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
網友「石鍾湖口」: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家教、家風,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湖南湘陰左宗棠的「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等家規家訓發人深醒,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要學習先賢的崇高品質、浩然正氣、為民情懷,從自己做起,從細微著手,時刻自醒、自警、自勵,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傳承者,讓好家風家教家規得到光大。
致敬家規家訓,尊崇勤儉孝義的治家之道
網友「梟陽小城」:看到鄭義門孝義九百年、江南第一家的家風故事,頗有感觸。我家住在鄱陽湖邊的一個小村。爹娘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幾十年里,卻身體力行著「勤儉孝義」的治家精神,維護著四代同堂十九人的大家庭生活,大家孝悌忠信,其樂融融。今年還被鄉親們評為全鄉唯一的「和諧十星戶」。面對著這個「全鄉第一家」的光榮稱號,爹娘的自豪之情難以言表。
網友「清風婺源」: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第十一期江蘇崑山朱柏廬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讓人印象深刻。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深知田間勞作的辛苦,村民賺錢的不易,在教育晚輩的時候一直都將「勤儉節約」放在首位,即使家裡不愁吃不愁穿,也不得鋪張、不得浪費。江蘇崑山朱柏廬的這一期節目,既讓我對「勤儉節約」有了新的更高認識,也成為我教育孩子的生動教材。
網友「美麗中館」: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的第六十期《司馬光》最打動我,特別是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告誡兒子「儉能立名、奢必自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更是傳統家規中的經典。我的兒子5歲了,我準備利用暑假時間帶他一起學習司馬光的家規家訓,從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講到《訓儉示康》再到《溫公家范》,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尚儉戒奢的好習慣。
領悟家規家訓,傳承勤勉厚德的處世之法
網友「九江漢清」:「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讓我想起了老屋門匾上祖父親筆隸書的「芝蘭之室」,祖父的諄諄教誨猶在耳邊。祖父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終老農村。但祖父從不意志消沉,他注重耕讀傳家,睦親友鄰,經常教導我們,要將誠實、踏實、老實、務實作為安身立命的人生信條。
網友「爆發的永修」:「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詳細介紹了「樣式雷」的家規家訓,雷家不僅以精湛的建築工藝名垂青史,更以勤業、誠信、厚德的家風令人稱頌。我和家人來到了「樣式雷」故居,從家族流傳下來的物件和故事,更深切體會了樣式雷家族誠信做人、勤勉治業、忠厚傳家、以技報國的匠人追求。
網友「鶴舞人生」:黃庭堅在《家戒》中,總結了家族興衰原因,告誡子孫「無以小財為爭,無以小事為仇」「無以猜忌為心,無以有無為懷」。要相互謙讓、相互照顧、和睦相處,齊心協力維護好家族的傳承發展,好的家規是延續家庭興旺的保障,延續好家風好家規,自覺維護社會公序良俗是對法律規定的補充,也是文化傳承的根脈。
謹記家規家訓,保持清正廉潔的為官之道
網友「湖口清風」:說起包拯,就會想到他的清正廉潔和鐵面無私,「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簡短的37個字,告誡子孫,做官不能貪贓枉法,違者永遠不準回包家。字字鏗鏘、擲地有聲,也讓我們警醒為官必須清正廉潔。
網友「雨露江灣」:楊震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呂祖謙的「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在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時,我將古代廉吏的清廉故事、廉潔格言熟記於心,時刻提醒自己慎始、慎終、慎獨、慎微,做到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網友「都昌廉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三十:范仲淹」,讓我印象最為深刻。范仲淹出身貧苦,當了官從未想過給自己和親人補償,一心只為國家和百姓著想,鞠躬盡瘁,不計較個人得失。他一生清正廉潔,同時也用自己為官的標準教育後人,在範式家訓中,他叮囑後人志存高遠、勤儉節約、遵規守矩、和氣做人、清白為官。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范仲淹的事迹和家風是我們黨員幹部學習的典範,黨員幹部要帶頭成為愛國榜樣,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自己的家人,樹立愛國、廉潔、勤儉的家風。
踐行家規家訓,黨員幹部應當率先垂範
網友「日照都昌」:歷代賢臣廉吏立家規、樹家風,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代黨員幹部同樣要成為道德榜樣和良好家風的倡導者、建立者、守護者。堅持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正好家風、管好家人,讓家規家訓成為家人的內心遵守。
網友「洪都昌盛」:黨員幹部在學習傳統家規上要先學一步,做出表率。黨校可以將傳統家規列入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家規來正思想、正作風,切實強化黨員幹部帶頭樹立良好家風的自覺意識和責任意識。也可以通過主題黨課、專家學者講座、典型交流、現場教學、座談討論等,組織黨員幹部開展教育活動;把學習傳統家規活動納入黨員組織生活主題,指導督促各級黨組織精心設計豐富的活動;把歷史名人紀念館作為家規家訓的現場教學基地,組織黨員幹部接受現場教育;還可以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開展「曬家規家訓,講家風故事」活動。
弘揚家規家訓,創新豐富多樣的傳播形式
網友「汪墩清風」:做好家風家訓的傳承,就要想辦法創新傳播方式,化繁為簡,並用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廣為傳播,增加「土味」和「趣味」,讓人看得懂、聽得進,入心入腦。如開設家風課堂,邀請專家、道德模範、家風家規傳承人等,對優秀典型家風家規進行宣講;創新方式、文藝活動,將廉政文化融入民俗俚語,用群眾語言講好、演好身邊的好人好事。讓家規家訓從古籍中走出來,走進群眾的生活中,弘揚家風家訓正能量。
網友「惟德清風」:把家規中傳承的廉政文化轉為實際行動,還要豐富形式和內容,我建議組織發動各地從家譜村史、先祖遺言中尋找、挖掘、整理好家規家訓,打造地域家規家訓品牌。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良好家風,潛移默化地將勤、廉、德、美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進一步滋養好的黨風、政風和民風。(以上留言摘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留言板」|馬冬 整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