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研究】田文林:俄羅斯在敘利亞「功成身退」
作者單位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內容提要
12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敘利亞,並在赫梅明空軍基地宣布,俄將開始從敘利亞撤軍。此舉標誌著俄羅斯在敘利亞兩年多的軍事行動正式告一段落。出兵敘利亞是俄羅斯冷戰後首次在原蘇聯領土外展開重大軍事行動.總體看,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此時撤軍可謂是「見好就收」。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有多番考量。首先是維護巴沙爾政府安全。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為數不多的忠實盟友,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在海外唯一軍港。如果巴沙爾政權垮台,俄羅斯在中東將失去重要立足點,同時敘利亞將成為極端恐怖勢力的天堂,並直接威脅俄羅斯南翼的安全。俄羅斯出兵前巴沙爾政府已岌岌可危。2015年7月28日,巴沙爾公開承認,因陣亡、變節和逃避服兵役等情況,擁有近30萬軍隊的敘政府軍規模減少近半。兵員緊張導致政府軍只能不斷收縮戰線,並在戰場上連吃敗仗。政府軍死守的「大馬士革-霍姆斯-沿海地區」戰略核心區受到嚴重威脅。如果沒有外力強援,巴沙爾政府倒台只是個時間問題。而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為巴沙爾政府續存注入一劑強心針,極大改變了多年來美歐及土耳其、沙特等「群毆巴沙爾」的一邊倒狀況。在俄羅斯持續空襲的鼓舞下,敘利亞政府2015年10月中旬宣布組建人數超過四萬的第四軍團,利用俄羅斯空襲,乘勢發動地面進攻,最終轉守為攻,巴沙爾政權生存狀況大為改觀。
其次是剿滅肆虐中東的「伊斯蘭國」。「伊斯蘭國」打著宗教旗號到處擴張,不僅威脅中東穩定,還危及俄羅斯的安全。俄境內約有2000多萬穆斯林,佔總人口19%,且絕大部分穆斯林生活在北高加索地區。歷史上,該地區屢屢出現反俄伊斯蘭主義,車臣戰爭是最明顯的例證。與車臣毗鄰的韃靼斯坦同樣是個火藥桶,其境內部分聖戰分子自稱是高加索的「哈里發」.2014年6月「伊斯蘭國」興起後,其不僅在敘利亞和伊拉克肆虐,還不斷向外擴張。該組織曾揚言要打到俄羅斯,解放車臣和整個高加索地區,還出資7000萬美元在中亞開闢新戰場。俄境內不少穆斯林對「伊斯蘭國」相當同情,約有5000名-7000名來自俄羅斯和中亞鄰國的極端分子加入「伊斯蘭國」。因此,俄羅斯在敘利亞動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這股勢力「反過來威脅我們」。從效果看,自2015年9月底開戰以來,俄羅斯對「伊斯蘭國」的指揮所、軍工廠、後勤倉庫等要害部位持續打擊,摧毀了數千處恐怖設施,使「伊斯蘭國」由盛轉衰,最終在2017年11月被徹底剿滅。
第三是增強俄羅斯的地區主導權。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就長期主導中東事務,尤其壟斷了使用武力的「專利」。近年來,美國在中東軟硬實力受損,主導中東能力下降,但美國仍寄望低成本維繫主導權。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並與埃及、伊拉克、敘利亞乃至沙特、以色列等國加強關係,極大增強了俄羅斯在中東的地區影響力,打破了美國長期主導的反恐話語權。在此期間,敘利亞民間掀起「捧俄」熱潮,市場上帶有俄羅斯元素的商品成為熱銷品,社交網路上關於普京的漫畫受到網友點贊和轉發。
俄羅斯軍事介入,還使敘利亞內戰朝著有利於敘利亞政府軍的方向發展,這一趨勢有助於中東格局恢復力量平衡,避免中東地緣格局塌方式崩潰。我們知道,中東本來存在溫和(親美)與激進(反美)兩大力量。2011年中東劇變以來,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力干預下,中東日趨成為親美勢力大本營,地區格局因力量失衡而動蕩加劇。而俄羅斯強力介入敘利亞事務,並且與敘利亞、伊朗、伊拉克組成四國情報中心,極大增強了中東什葉派陣營的力量和士氣,避免了中東地緣秩序繼續崩塌和局勢持續惡化。
必須指出的是,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具有很強的冒險成分。俄羅斯在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正值經濟加劇惡化之際。受油價下跌、歐美製裁等因素影響,當前俄羅斯經濟非常不景氣。而現代戰爭消耗巨大,在某種意義上,打仗就等於「燒錢」。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估算,俄空襲行動每天大約花費400萬美元。據俄羅斯一媒體計算,俄軍在敘利亞軍事行動每日至少耗資250萬美元。沉重的經濟負擔,決定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只能是速決戰,而不是持久戰。正因為如此,隨著「伊斯蘭國」覆滅,俄羅斯「見好就收」。從中不難看出,普京作為「戰術大師」,其把握火候的能力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20171213;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微信公眾號平台編輯首發
推薦閱讀:
※普京:俄羅斯與美國有協議,土耳其仍擊落俄方戰機
※中美爆發大戰:俄羅斯肯定不會幫助中國!
※七國:不去索契開G8 俄羅斯:那就這樣吧
※美國在中東接連出現致命失誤,地緣政治將重組,俄羅斯成大贏家!
※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