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63年海河洪水如何從一場人禍「變成」天災

揭秘1963年海河洪水如何從一場人禍「變成」天災

2012年12月05日 15:51來源:鳳凰網歷史 作者:朱幼棣

分享到: 更多
4人參與 0條評論

核心提示:災大躍進中修建的河岸堤防和土石壩質量,很難令人樂觀,有的水庫邊設計邊土法上馬,並無專業人員,有的像東川口水庫一樣,連溢洪道都沒有。我們現在偶爾能在報紙刊物上見到的記述,都把24小時最大降雨量多少放在前面,作為水庫垮壩的「定語」,這就是學問。這些說法無非是要使人們相信,水庫的潰壩是天災而不是人禍。

本文摘自《悵望山河》,作者: 朱幼棣,出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歷史發展到農耕社會後,一直就有水旱災害。

雨季和莊稼生長需水期,不可能完全相一致。北方春季易旱,而夏秋雨多則易澇。

6月、7月、8月三個月是北方雨季,幾乎年年都有強降雨出現。但平心而論,全流域洪災並不多,即使有洪澇災害,其直接原因,也多由於戰亂年代堤防不修或者潰敗。

海河發源於太行山與燕山。抗戰時期風靡全國的歌曲《太行山上》有「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想來幾百年間太行山的植被不斷遭到破壞,但20世紀三四十年代,密林——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應該還有不少。50年代,太行山上還有老虎出沒,國家還獎勵過「打虎英雄」。

今天需要認真分析研究的是,大雨重災,局部暴雨造成全流域大災的問題主要出在哪裡?

過去把「大躍進」決策上的失誤完全說成自然災害。而現在,事實真相已經清楚,有的用「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來分析,這大抵是合適的。這麼大的國家,哪年都有遭災的地方。而本來,抗災自救,各方支援,以豐補歉,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在這場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暴雨引發的洪水中,面對水庫與千里河堤的潰決,家園被淹,人們是怎樣驚恐無助地奔逃。有專家談到1963年海河流域的水災,仍說什麼完全是「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造成,是不可抗拒的,並把它作為海河需要從「根上」整治的依據,這就無法擔當歷史科學的重任。

——半個世紀的光陰,許多真實的事已經被歲月淹沒了,但現在仍然可以找到足夠的證據,表明大災與我們沒有善待海河有關。

首先是「大躍進」年代,太行山森林植被被剃頭式砍伐,成了荒山禿嶺,「山是和尚頭,坡是光屁股」,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大鍊鋼鐵,鋼產量指標翻番的計劃,最初是冶金部長王鶴壽和河北省委書記林鐵在1958年6月6日首先向毛主席提出的。王鶴壽的報告說:他與林鐵(華北協作區主任)商量的結果是,認為華北地區鋼的生產能力,1959年底達到800萬噸是可能的。毛主席將這個報告批給鄧小平時寫道:「1962年,可產鋼6000萬噸。」(《毛澤東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要知道,1956年全國鋼產量才530萬噸。而一二年後,僅華北鋼產量就要超過全國。主席的批示,猶如發令槍響,河北「大鍊鋼鐵」又衝到了前頭,搶得了頭功。

當時全國大鍊鋼鐵中,一顆最大的「衛星」,就在太行山上「放出」。

現在看來十分荒唐,山西在太行山裡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爐」——把一個百米高的峽谷兩頭堵上,整個峽谷成了爐體,一層木頭一層礦石,一直堆到山頂。一點火整個峽谷山頭火光衝天,晝夜不熄。燒出來的廢渣爛鐵使山頭變黑,十多年後還寸草不生。

到1958年下半年,全國已有6000多萬人上山鍊鋼鐵,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薄一波:《若干重大問題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 2

[責任編輯:馬鍾鴒] 標籤:海河 天災 人禍

分享到: 更多
4人參與0條主評論 0條評論0條總評論
列印轉發

相關新聞:

·蹊蹺洪水,天災還是人禍?·洪水沖毀百畝土豆:天災還是人禍?·揭秘岡村寧次如何從文藝青年變成軍國戰犯·70年前的一場蝗災人禍·2011年天災致全球逾千萬人流離失所 多遭遇洪水
推薦閱讀:

TAG:洪水 | 海河 | 人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