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反感「原生家庭」假說?
文/丹頂鶴的日記本鑒於讀者時間寶貴,在此註明:
- 這篇文章不是讀書筆記,不是書評,不針對任何一本書。
- 我非常尊重武志紅老師,也閱讀了他的多本心理學書籍。我沒有企圖說,他的著作沒有意義和啟發性,再次聲明這篇文章不是讀書筆記。
《清醒思考的藝術》里提到一種邏輯偏誤:「自利偏誤」,即好事都是因為自己,壞事都是因為別人。我成功是因為我的能力,別人成功是因為別人的運氣。「原生家庭」說之所以流行,在我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符合了人們的自利心理。這種假說將我們的很多心理疾病和性格缺陷,歸因於原生家庭,而不是我們自己。
《巨嬰國》一本書引發的原生家庭假說高潮
去年年底,中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武志紅教授,發表了一本暢銷書《巨嬰國》。這本書在中國心理學愛好者當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我應該是最早一批讀者,當它還在「得到」平台上預售的時候,就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據介紹,它是武志紅老師的集大成著作,試圖用精神分析來解釋中國人的一些民族劣根性。簡單的說,《巨嬰國》是武志紅老師對《醜陋的中國人》的精神分析。
整本書讀下來,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憤怒。我和我身邊的幾個小夥伴一致認為,讀這本書的時候,打心眼裡有一種對中國人的厭惡,和對自己父母的嫌棄。雖然,我相信武志紅老師的本意絕對不是這個。不過,和我有同感的讀者也一定不止我和我的小夥伴。怨氣,就是原生家庭假說給很多人帶來的負面影響。
原生家庭說,是解釋心理疾病的一個系統理論,卻不是治療心理疾病的一枚靈藥
如果一個人感冒了,思考自己是被同事傳染的,還是前幾天降溫凍著了,病就會好么?感冒期間,多喝水,吃幾片葯,早點休息...病才會更快好對吧。
同理。
假設,你自卑,你抑鬱,你缺乏勇氣,這些性格和心理缺陷都是來自於你不幸的家庭,或者你沒有受過心理學啟蒙的父母。
這些分析都對,那又怎樣?難道知道了原因,病就好了?對於不願意為自己負責的人來說,可能是的。他們可以一直沉溺於自怨自艾之中,不必行動,這可能會讓他們感覺好一點。
但是別指望上一輩人,為了子女的心理健康,去學習精神分析,然後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的疾病找誰去呢,找爺爺奶奶?
人類本來就是一代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步的,認知總和本來就是在增加而不是在減少的。如果說原生家庭說可以解釋人的不幸,那它更應該用來解釋人的幸福和智慧。但是為什麼閱讀原生家庭說的人,很少有這種感恩的心理呢。
從泛濫的原生家庭文章中,我看到的就是滿滿的怨氣,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他們的一樣。如果原生家庭說的擁簇者都是這樣的氣質,那我覺得這不僅不是良藥,還是毒藥。對於一些人來說,頂多不治病,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加重病情。
精神分析並沒有被心理學百分百接納
我不是試圖去否定「原生家庭」說,雖然我反感它,但是不代表它是錯的。當然,也沒人能證明它是對的。事實上,精神分析最吊軌的地方就是,和臨床心理學這樣的可以用實驗證明真偽的科學研究相比,精神分析僅僅是自成體系的一套歪歪。我個人是持有懷疑態度的。
和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兩個心理學巨擘:阿德勒和埃利斯,都曾經深入研究精神分析,又背叛精神分析,自成一家。這兩個人都認為,找到心理疾病的原因,不足以解決問題。更何況,那個原因也不一定是對的。
既然精神分析都不被心理學百分百接納,更何況原生家庭假說呢?(為了不被誤解,我再次聲明,這不代表創立精神分析的弗洛伊德不偉大,提出原生家庭理論的醫生不偉大。)
我反感「原生家庭」說,更確切的說,我反感一切沒有解決方案,或者將改變自身處境的主要力量賦予別人的說法。對於這個假說的正確性,我沒有能力也沒有動力去質疑。我只是想要提醒自己和他人,無論工作中,還是家庭中,不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去追究責任,應該去尋找改善處境的方案。即便都是別人的錯,讓自己好一點的人,也只能是自己。
推薦閱讀:
※再見,媽媽
※單親是種怎樣的體驗?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多大不同?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容易產生抑鬱
※父母以在網上搜我為樂,怎麼讓他們理解這個行為我極其反感?
※越沒本事的男人,越會犯的5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