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管理者為什麼累,而且累而無功

眾所周知,在企業特別是製造型企業管理實踐中,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訂單交不了貨,喪失銷售機會;品質問題頻發,失敗成本高企;現場管理混亂,有損企業形象;效率提升緩慢,盈利越來越難;還有材料損耗、工裝夾具損耗、水電氣浪費、工傷事故、員工不滿、部門爭執、人浮於事......等等,而且感覺這些問題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由於職業的緣故,筆者認識許多敬業勤勉的老闆和管理者,面對這樣的管理現實,他們幾乎沒有「生活和休息」地天天泡在工廠,親力親為解決各種問題,為的是讓企業能夠正常運轉。可是,不管老闆和管理者們怎麼盡心儘力,但總是覺得力不從心,甚至身心疲憊。為此,他們共同的抱怨是,做製造實在太累了!

果真如此嗎?回答是否定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哪一行都不容易,都需要企業經營管理者付出智慧和努力。他們之所以感覺做製造累,而且累而無功,主要在於企業里解決問題的效率極其低下,同樣的問題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筆者的經驗,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企業絕大多數問題是事後解決。在企業里,防患未然的思想大多隻停留在口頭上,在實踐中本著預防為主、未雨綢繆的思維,從源頭開始解決問題的行動少之又少,更談不上更高水平的系統分析問題和協同解決問題了。事後型解決問題,不但使解決問題的難度加大,還需要耗費更多的經營管理資源。

其次,企業員工缺少解決問題的訓練。正因為此,解決問題成了只有少數人會做的高難度動作。絕大多數員工只能在不斷犯錯中學習,被動解決問題,不僅「學費」(失敗成本)高昂,而且解決問題的經驗不能沉澱,無法擴散和傳承。事實上,解決問題是一門管理技術,它有科學的邏輯和方法。只要對員工進行解決問題的訓練,並輔之以諸如5S、IE、6-Sigma、TPM等各種解決問題思想和方法的培訓,解決問題的過程就可以變得簡單,可複製。

第三,企業缺少一整套解決問題機制。一般情況下,面對企業出現的問題,只有老闆以及少數管理者關注,並即興式地參與問題的解決。某日,老闆在現場發現了一個問題,把當事人批評或訓斥一通,問題解決了;三天之後,再到現場,又發現了三個同樣或類似的問題,這回批評或訓斥了三個人,三個問題解決了;幾天之後,又到現場,可能會發現了更多同樣或類似的問題......這樣的重複次數多了之後,再敬業勤勉的老闆和管理者也會遲疑和妥協,慢慢地還會放棄進一步的努力,甚至還會為自己的妥協或無能為力找到很好的理由:員工素養不高,團隊執行力低下等等。

推薦閱讀:

沒有創意不是因為你笨,而是需要整理思維
[銷售管理]項目型—意向用戶如何跟進?上篇
管理文摘-27
「水滴石穿」根本就沒有那麼慢!
人資管理和開發第三章

TAG:管理 | 原創 | 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