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尹鋒:「測不準定律」 與東方的「陰陽」之「 道」

「測不準定律」與東方的「陰陽」之「道」

尹鋒

量子力學關於物理量測量的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它反映了微觀客體的特徵。該原理是德國物理學家沃納·卡爾·海森堡於1927年通過對理想實驗的分析提出來的,不久就被證明可以從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及其相應的數學形式中把它推導出來。根據這個原理,微觀客體的任何一對互為共軛的物理量,如坐標和動量,都不可能同時具有確定值,即不可能對它們的測量結果同時作出準確預言。1972年10月2日諾貝爾獎獲得者,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他說:「牛頓力學已必量子力學代替了,在量子力學中有條很基本很重要的定律『測不準定律』。這條定律說明我們永遠測不準一切,任何物體假如我們能完全測定它在任何一刻時間的位置,那在同一時間,它的動量(即質量乘速度)就無法固定。對普通一般物體來說,動量不固定,就是速度不固定;既然速度不能固定,那也就無法完全預定這物體將來的路線了。從哲學上講,『測不準定律』和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頗有符合之處,所以近代物理學有些看法,與中國太極和陰陽二元學說有相似的地方。」楊振寧在西南聯大讀過《易經》,對於世界萬物互相聯繫變化的觀點、陰陽互變的原理、陰陽互根等問題,在他的腦海中比較透徹分明,六十四卦的變化(否極泰來)啟發他後來與李政道一起打破了宇稱(宇稱是指一種空間的左右對稱)守恆定律,而發明了弱相互作用條件下的宇稱不守恆定律,亦即對稱性反映不同物質形態在運動中的共性,而對稱性的破壞才使它們顯示出各自的特性。

《易經》中的陰陽觀念,囊括宇宙萬象與世道人生,並以此探討天、地、人之間的相互相感。「生生之謂易」,「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僅是世界萬物發生、變化、發展的基本形式,也是其基本所在,就是說,陰陽跟老子所謂的「道」以及「太極」和「陰陽」存在相交相合的一面。中國古代先哲在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人體自身的觀察過程中認識到,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都是不停地運動變化著的,如日月星辰的運行,四時寒暑的更替,風雷雲雨的布施,以及植物的生長化收藏、動物的生長壯老已的規律性變化,都屬於陰陽二氣的有序的消長運動;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生長壯老已的變化,也是機體內陰陽兩種勢力相互作用而出現的有序消長變化的表達。因此,不論是自然界的還是人體內的陰陽雙方,都處於不斷的消長變化之中。如《國語·越語》說:"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易傳·豐》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蝕),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楊振寧從《易經》的陰陽消長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如1953年愛因斯坦在致斯威澤(I.E.Switer)信中所言:「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希臘哲學家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發明了形式邏輯體系,以及在文藝復興時期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我看來,人們不必對中國聖賢沒能做出這些進步感到驚訝,這些發現竟然被做出來了才是令人驚訝的。」


推薦閱讀:

一九零零年陰陽曆
沈氏玄空學——陰陽二宅錄驗·陰宅秘斷計五十四條·17.經姓祖墓 巳山亥向 三運扦
(687)天地人三元先天陰陽變化交媾(入首龍配出水口)
民間陰陽看風水連載之十四——立向用法
陰陽漫談 --- 論陰陽術的種種

TAG:陰陽 | 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