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
提倡「忠」,就是熱愛祖國,忠於職守。忠的本義,是指人在祭祀時要保持肅穆恭敬的態度。後來,引申為人要忠於君主及國家等多種含義,一般特指為「忠君愛國」,正如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方面,抗金名將岳飛被認為是「忠」的典範。現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為愛國,這是新時代的人最起碼的要求。忠於職守,就是忠於你的單位、忠於你從事的工作。至少,你不能當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鐘,不能占著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鄧小平說的有些人那樣,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賢。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與下一代人融為一體,兒子繼承老子,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稱之為「孝」者。「百善孝為先」,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在傳統文化佔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於天地之間。最典型的當屬「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人非常強調孝道,並且有絕對化的思想,如「父命難違」、「父叫子亡子必亡」等,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維繫社會的最小細胞家庭的基本紐帶,如果子孫不孝,這個家庭就將亂套,這個國家就將亂套。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尤其是對待父母,關鍵是要真心愛敬,缺乏愛敬,不贍養父母,就跟養個豬養個狗沒有什麼區別了。孝道的另一引申義,就是要尊老敬賢,一個社會只有這樣,老者有所養,賢者有所尊,這個社會就文明進步。一個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時,卻不能矇混一世一定會被社會拋棄的。
提倡「仁」,就是以人為本,富有愛心。孔子說,仁就是「愛人」。「仁」體現人的高尚情懷,是僅次於德的、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美好的情操。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為孜孜以求的目標。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為本,一切從關懷人、愛護人、發展人的目標出發,使這個國家民族達到和諧的最佳狀態,《禮記》說,「上下相親謂之仁」,能夠做到上下相親,這個社會一定是很和諧的。仁的思想,還體現在眾生平等的狀態,孔子的教育觀是「有教無類」,社會平等才能體現愛心,如果對待別人,不是出於一種平等的理念,那麼善良將成為憐憫,它就不是對人的一種終極關懷了。
提倡「義」,就是堅持正義,保持節操。義的本義是合乎道德的行為或道理,捨生取義表明為了重信義可以犧牲生命。古代講義氣的典型人物,當屬關羽第一。說到義字,就會想到朋友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其實這是小義。我們要講的是大義,一種高於自我的善,一種超越自我的善。任何人,在關鍵時候不能做出危害國家、民族的事情;在敵人、困難面前,不能變節投敵。在社會上要堅持正義,敢於與醜惡勢力做鬥爭,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當然,作為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對待朋友要講義氣,不能出賣朋友,不能損害朋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會上立足的基本素質。作為我們來說,就是積極維護公司的利益,不能陰奉陽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更不能做俗話說的吃裡扒外的事情。
提倡「禮」,就是注重禮儀,尊重他人。「禮」初始的意思是舉行儀禮,祭神求福。用珍貴的器物祭祀,表示對「天」的感謝和尊重。禮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說到「禮」,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為規範,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禮儀、禮節和禮貌。大到國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也要遵循它。講究禮儀、禮節和禮貌,既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標誌,也是個人素質的基本體現。禮的實際運用,也是人與動物區別的根本標誌。難怪不講「禮」的人,人們會鄙夷說他是個「動物」。
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質,服務社會。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知」的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脫口而出。因此,我們把通曉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為智者。可見,這個「智」的要求,是「大聰明」,不許耍「小聰明」;小聰明的人,不是「智者」。「智」首先體現的就是個人的能力。這個社會需要德才兼備的人,如果都是無才無德的人,這個社會是不會發展的,甚至會陷入民族危機。作為每個人來說,首先要養家糊口,如果沒有一技之長,那麼不要談服務社會,恐怕家庭都很難穩定。現在,競爭的形勢非常激烈,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體現在個人能力上,讀了大學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因此,只有強化自身的能力,才能談得上為社會為家庭做貢獻。
提倡「信」,就是誠信守法,一諾千金。信,心裡有什麼話就直說,古人說,言為心聲,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真實的、不虛偽的。一個說話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孔子還把「信」上升到國家政權的高度,治國「三要」,即「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就是說,國家的根本,要讓人民安居樂業,要有強大的國防力量來保護勝利果實,國家要用信用來維繫整個統治體系。「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對於一個人來說,更得信守承諾,講究信用。一個沒有信用的國家,一定沒有前途,一定會滅亡的;同樣,一個不講信用的人,在社會上是混不下去的,最終被社會拋棄。
當今時下,提倡「忠孝仁義禮智信」,我認為不會過時。如果一個社會,是非混淆美醜顛倒,撒謊騙人不再丟人;盜版書籍層出不窮,山寨產品即為褒義;假唱替身成為家常便飯,走私販毒受人景仰尊敬;公平正義受到抑制,社會信用付諸流水。那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將是沒有前途的。
推薦閱讀:
※[轉載]亞里士多德:「中道」的美德與幸福快樂
※人生美德
※人生的必修一課 做一個有美德的人
※富蘭克林的「十三項美德」
※福,培福和惜福,兼論節儉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