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台灣、加拿大、上海教育,這位媽媽堅決選擇留在上海 | 講述

「講述」是「爸爸真棒」的一個新欄目。在這裡,我們想說說那些國際化教育中的人的故事。

選擇走國際教育這條路的家長和孩子,如今大多數還都是摸索著前行。我們經常不得不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教育是不是真正做到國際化了?國際化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這時候,來自國際化教育典型案例的經驗之談就顯得非常需要了。這些「過來人」通過自身的國際化教育經歷,反觀當下的教育壞境,每個人的故事和觀點都很特別。有人看重多元化的教育環境,有人看重國際化精英教育。今天故事的主人公Lynn出生在台灣,在小學二年級前接受的是台灣的體制內教育,隨後和父母一起去溫哥華並在加拿大上學直到大學畢業。非常有趣的是,Lynn的老公是在中國大陸接受體制內教育後到美國讀了大學。目前Lynn一家在上海工作、生活,而他們的女兒也同樣面臨著在上海接受國際化教育的選擇。

初到加拿大,攻克語言關

相信很多孩子去國外上學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語言關,Lynn也不例外。

我是小學二年級從台灣去了溫哥華。原本應該是開學讀三年級,但是因為當時學校滿班了,再加上英文也不夠好(當時台灣小學還沒有英語課程),我媽媽就先把我送到一個類似教會託管班的地方先練習英文,差不多在裡面練習了半年時間的英文才轉到正規的學校裡面。那時候我媽早上起來還會放英文卡通給我看,爸媽也會配合講英文來讓我盡量練習。

說到提升英語,不得不提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外語)班,這也是不少國際學生和新移民都會選擇的課程。在Lynn讀四年級的時候,由於英文還是不夠好,於是讀了兩年的ESL課程來加強英語水平,不然上課真的會聽不懂的。

什麼是ESL課程?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外語)是針對母語非英語的並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語言學習者的專業英文課程。ESL課程分等級教學,一般有A~E級。其中A級為最低級,E級為最高級(一般大學申請需要C級及以上)。凡考試通過的學生都可獲得ESL相應的等級證書。而且該證書受到美國大學聯盟認可,可直接用於申請聯盟內院校,無需再提供托福、雅思等其他的語言成績。因此對於新移民和國際學生而言,生動有趣且接地氣的ESL課程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時我在正常上課的基礎上,每天有一個小時被抽出來上ESL課,那時候小學是一對一的老師幫助你加強英文,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是這個樣子。但我記得在初中高中的時候就會組一個ESL班級,班裡的同學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等都有,這樣的效果就差一些。因為除了上課之外,你還是會和扎堆的中國同學講中文。所以我也一直希望女兒在四五年級的時候能送到國外去,在小學階段開啟她的英文,至少我是這麼走過來的。

不過現在很多雙語學校畢業的孩子英語水平都很不錯,特別是口語方面。可能他們去美國上學,就算要去上ESL,也只需要很短的一段時間就可以適應美國當地課程學習了。

>>>在台灣,英語學習還是靠培訓班

我小的時候是初中才有英語課的,現在是小學開始學英文。但台灣體制內的學校一個禮拜也只有1-2節英文課,因此很多小孩會在外面補習英文。在台灣,「興趣班」的風氣也很濃,很多孩子四五歲就會送去上英語培訓班。

台灣很少有雙語學校的概念,有一些私立學校課程會比較多元化、資源比較多,學費也更高,但是體制內規定要教的東西還是會教。例如康橋在台灣是一個非常注重體育運動的學校。

>>>送孩子出去之前,還是有點中文底子比較好

雖然前面Lynn講了很多關於自己在加拿大適應英文學習的經歷,但她弟弟的中文學習血淚史也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

我的弟弟去加拿大的時候才3歲,雖然相比於我來說他能更快能適應英文語境,但卻幾乎放棄了中文。

在加拿大,華裔的孩子除了上英語培訓班之外,很多還會報中文培訓班。當時我們每周六會去上台灣人辦的中文班,差不多3個小時。但每個禮拜3個小時的量還是太少了,我弟弟在那裡學了兩年的時間還是學不好就放棄了。後來直到大學,他自己去修了中文課。很丟臉的是,那時候他的中文課成績比白人還差,修課程的時候還要讓我媽來輔導。這也是現在華人移民家庭小孩的一個普遍現象吧,很多孩子長著一張中國臉,卻完全不懂中文。

我在這個中文培訓學校從3年級一直讀到6年級,再加上本身就有一些漢語基礎,也有一定的中文閱讀興趣,所以會好一些。那時候每年暑假回台灣,我媽還會送我去國語日報組織的專門針對小孩子寫作的夏令營,還可以發表文章在報紙上。因為不斷的練習寫作和閱讀,我得中文才得以保留。

包括我和我弟剛回來上海工作,雖然他可以講中文,但他所有的工作郵件都需要我幫忙翻譯成英文才能看懂。但翻譯本身就植入了他人的看法,可能你看到的不是最直接的東西了。而且假如當時他和別人面對面談事情的時候需要看文件,那還蠻尷尬的。

所以我現在還蠻擔心這些去國際學校,特別是太小出國的孩子,他們會覺得英文很簡單,中文很難,於是就把中文放棄掉了。包括我現在雖然日常的交流沒有問題但是遇到比較深的辭彙,或者寫很正式的文件時也會犯怵的。

我的文化融入觀

在溫哥華讀完大學,Lynn就選擇了來上海工作,到現在已經是第14個年頭了。在生活環境和身份的變化中,Lynn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語言技巧,更是文化融入的問題。那麼她和她身邊的華人朋友是如何融入西方文化的呢?我讀的小學中國人非常少,所以我必須要跟外國孩子一起玩。他們中有比較好相處的,很包容你和你的經歷,同時也是有排擠你的。但是到了初中的時候就很明顯了。雖然我還是有外國人的朋友,但如果你跟純老外他們玩,那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交女朋友、抽大麻、喝酒,我很難去做這些事情,我的家庭也根本不允許我這麼做,其實還是蠻難進入他們的主流圈子的。

包括現在不少大陸的家庭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到美國、加拿大等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的地方。我在加拿大生活的區學區比較好,因此也有不少移民家庭。但很多孩子也是一樣,只是融入了當地的華人移民圈,卻沒有融入當地圈子。而且狂熱的移民把房價炒的很高,迫使很多當地人只能去郊區買房子,因此當地居民也不是特別歡迎吧。

從加拿大回到上海,我又一次遇到了文化融入的問題。 在溫哥華的時候,人們做事情很單純,可能說有些呆板,如果讓他們跳出方框做事的話,就完全不知如何應對。但中國人就很靈活,甚至有點沒有原則。

剛回來的時候,跟人家談事情,我總是會覺得對方和我不是在一個頻道上,沒有理解到我的意思,但是後來發現,中國人兜了一大圈子之後,可以達到原本我要的結果。外國人的思維就比較直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中國的人際關係太複雜了。

但說到底,談文化融入這個問題,我覺得語言只是一個工具,關鍵還是看個人。但不管是講性格培養、文化融入,或者說我們今天所談論的國際教育,其實最終還是回歸到家庭教育。因為我從小被呵護著長大,所以即使我的英文水平還蠻好的,我在文化融入上還是一個傳統和小心的人。

既然談到文化融入,Lynn也非常慷慨的舉了3個身邊的例子,一個是她的老公(加拿大留學經歷),兩個是家族的孩子(二代移民)。其中有適應的很好的,也有適應過了頭的。

  • 老公(加拿大留學生):個性獨立又會玩,和老外特別好相處

  • 我一直覺得我老公在外國文化融入上做的特別好,雖然他是在中國讀完本科才去的加拿大。當時的情況也是中國人扎堆在一起,甚至一撮上海人、一撮北京人。有句話蠻有意思的,就是說所謂留學就是換個地方在一起。但Lynn的老公在國外就是堅決不和中國人在一起,而且是即使英文再爛也不開口講中文(逼自己使用英文和融入多元文化)。至少出去了總是要把語言練好吧!

    包括我們走在路上,他(老公)看到別人在踢球就會直接跑上去和外國人說,我可以加入你們么?老外就非常歡迎。所以在國外,獨立性強又會玩的性格還是比較能融入西方文化的。

  • 家族孩子A(移二代):徹底美國環境下,養成一個羨煞旁人的美高拉拉隊長

  • 另外在文化融入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所處的環境。在這一點上非常值得一說的是我的侄女,表姐的女兒,她也是家族在北美孩子中「混」的最好的一個。我表姐移民到美國後,一直生活在密蘇里州(位於美國中部),那裡幾乎沒有華人移民,因此侄女從小到大的朋友都是美國當地人。而且她在高中還是啦啦隊隊長(在美國啦啦隊的女生非常popular)。後來她也順利進入了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新聞系。當然侄女在美國「混」的很好的背後,離不開媽媽的付出,對一個成年人來講,適應全新的截然不同的環境所面臨的語言困境和文化孤島,非常痛苦。

  • 家族孩子B(移二代):在美國出生,卻有些不適應中國文化

  • 下面講的這個情況也很普遍,就是非常融入美國文化但無法融入中國社會的移二代。我舅舅一家都非常優秀,舅舅當時拿到美國東部某大學獎學金去讀研究生,最後進入當地的半導體公司,舅媽是P&G的高管。孩子也很優秀,是我們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哥哥去了斯坦福、妹妹去了康奈爾。但就是沒辦法融入中國文化,不能理解中國人的禮節與傳統。

    現在有很多「香蕉人」移二代,外表是中國人、但底子里卻是西式文化習慣與行為方式。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移二代們還是要有「中國魂」呢?

    首先,美國目前還是一個以白人文化為主流的社會,主流圈層還是比較難接納華人。可能美國人會很和善的和你打招呼,但要交往很深的話,還是會考量你的文化背景。其次,假如你回來中國發展,一張不懂得人情世故中國臉也蠻不容易混出個名堂的。

    所以說我們追求國際化的教育,事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成為世界公民,培養的是快速適應多元文化的性格和能力,他們可以在巴黎、可以在香港、也可以在上海,都會很有競爭力。

    未來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刷題與不刷題,在於你設定的目標

    在讀書的時候,我是勤奮型的學生。即使在加拿大,我也上過補習班。

    但加拿大本土的學生是不刷題,低年級的時候連課外作業都沒有。我記得小學3年級下學期,我還問老師為什麼沒有功課?因為台灣的功課是很多的,我小學二年級就要做2-3個小時。老師說,我要教你的東西,如果你在課堂上好好的聽,你就會了,而且所有的習題只要在課堂上做完了就夠了。

    在台灣,我刷了兩年的數學題。直到6年級,我的數學成績一直是班級里的第一名。但是我初中以後,數學更加概念化,我就不太能夠理解了,所以成績也越來越差。一方面可能我的數學天賦確實比較差,另一方面當你只會刷題而不會思考的時候,題目遇到了變化,你也就沒有辦法了。

    但刷與不刷也要看你的目的,假如你面臨的是一場兩個禮拜之後的SAT考試,那你還是要刷一下,但假如說你面臨的是某個課題研究,那刷再多的題目也沒有用。

    >>>中國學霸留學潮讓當地學生學習、申請的壓力倍增

    我記得我高中的時候,雖然理科比較弱,但是七八十分也可以排在班級靠前。這時候中國學霸們來留學了,他們的理科都可以考一百分,於是我的排名就一下子降低到中間水準了。

    升學也是一樣,可能之前成績在80%的學生就可以申請到一個蠻好的大學,但近些年可能需要達到90%以上才可以進了。

    加拿大是這樣,可能美國會更加競爭激烈。

    除了加拿大的教育,Lynn也聊了很多關於台灣教育、中國教育以及未來國際化教育發展的思考。

    >>>是什麼毀了台灣教育?

    有很多朋友問我會不會把孩子送回台灣讀書,我說不可能。

    如今,台灣很多精英家庭都在大陸或海外發展,他們的孩子會先上國際學校,再送去北美或歐洲念大學。而留下來的主要是工薪階層,他們大多會接受體制內傳統教育,沒有國際學校,台灣學生出國的比例也很少。台灣目前的教育現狀是非常不樂觀的,主要是精英階層的流失太嚴重了。比如台灣總人口約2300萬,實際上在台灣島工作、生活的大概只有1000多萬,其他的都在世界各地,北美、歐洲、澳洲等等,光是在大陸就有兩三百萬吧!

    在精英階層流失的大背景下,台灣的基礎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弊端非常嚴重。

    先是基礎教育的失敗。台灣只要輪換政黨,就會把前面的教育推倒重來。比如說數學,這是馬英九的時候的政策,然後這是陳水扁的時候的政策,現在蔡英文上台再出政策,政府不指定學校教哪種方式,但是考試的話都有可能會考到。因此孩子只能學校學一種,到外面補習兩種,這不僅僅提高了教育成本,還大大降低了教育效率!

    另外我們也看到上海有很多來自台灣的民辦學校、國際學校,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優秀的教育從業者,也可以說是台灣教育的流失。

    其次是高等教育的泛濫。台灣的大學數量很多,但是人口在不斷外流,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學招生困難。「只要你在大學聯考的卷子上面填上你的名字,都會有大學收你。」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會不會有些誇張,但是台灣大學招生門檻確實越來越低了。學生入口質量低,教師學術水平不見漲,台灣的高等教育陷入了惡性循環。

    台灣教育改革失敗的背後是優秀年輕師資的缺乏、學生入口質量降低;也是體制的隱患、經濟的矛盾,但歸根結底是台灣精英人口的流失。

    >>>在大陸,教育理應多元化

    目前上海教育的多元化是一件好事情,既保留中國傳統文化,也接受西式教育思潮。孩子可以選擇西式教育,也可以選擇傳統教育。

    在講國際化教育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只要美國歐洲,把傳統文化全部拋棄。我們還是應該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一點上可能台灣做的好一些。而且中國文化的傳承很多時候是「家學」,例如我有同學的國文基礎特別好,他可以傳給下一代,但假如我們自己身上都斷掉了,如何傳給我們的孩子呢?

    選國際學校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國際學校中文英文有一個比較好的協調,我是比較建議孩子去讀這樣的學校。

    就說我的一個表弟,他很喜歡中國文化,但他不會中文,因此只能去買翻譯成英文的中國書籍。但你要知道,翻譯中已經加上了許多譯者的理解,已經和一手材料不一樣了。這也就是鼓勵孩子去學習雙語的出發點。我也希望我的女兒能這樣,至少把中文和英文學習好。首先要掌握語言工具,具體你將來能走多遠,還是看你自己的興趣。

    所以國際化教育就是求同存異,保留我自己本來的,接受你跟我不一樣的東西,而彼此去包容和接受。

    >>>工業化教育的背景下,如何留存人的獨特性

    打個比方說,如果我一路走體制內教育,也是可以到最頂尖的學校並獲得頂尖資源與人脈,你的圈子就是這些刷題刷上去的。但我走國際教育,我面臨的會是一個多元化的視野和更加開放的心態,可能我和我的圈子會更豐富,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我們現在的教育其實還都是工業化的產物,工業化的要求是標準的,最高效的。學校就是一個批量生產人才的地方,各科能夠考高分。但未來可能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可能很多職業會被機器人取代。包括我的醫生朋友,他們都會焦慮說,現在機器已經可以挖脂肪瘤了。這些你學習和積累了很久的專業知識,可能會瞬間被人工智慧取代。

    那麼你再回過頭來看我們現在的教育,我們培養人才的途徑,還是在工業化的教育水準,如何突出人性化的東西?

    「移二代」會選擇回來嗎

    相比於大陸,台灣的留學移民潮開始的更早一些,差不多五六十年代,也就是Lynn父母的那個時代,而Lynn就是台灣留學移民潮的深刻經歷者。如今這些「留二代」和「移二代」也都到了三十來歲的年齡,他們長成了什麼樣的人?他們會選擇的是「回來」還是「留下」呢?

    我在加拿大的同學們,當年只要是中國背景的幾乎都回來亞洲了,包括香港、台灣。唯一一個沒有回來的同學,他是在加拿大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後來在多倫多做金融行業。

    這倒不是因為在國外找不到工作。你可以對比一下,我們這些回國發展的人,普遍事業心比較強;而留在那裡的同學就比較安逸,喜歡朝九晚五。他們不一定要成為公司高管,而是生活質量。下班之後要陪伴家庭、陪伴孩子。

    但也不是說所有準備留在那邊的移民就沒法成為高管了,目前往上發展的最佳途徑就是進一個很好的大學,或者是拼爹。好的大學不用多說,你的簡歷和校友資源已經在閃閃發光了,所謂拼爹拼的是你的家庭背景。現在中美業務往來越來越多,假如你在國內的父母是公司高層的話,你的工作offer可能會更容易拿。

    而選擇回國發展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造就了太多機會。前幾天還有朋友和我講,在美國很多人讀了好的大學,然後一畢業就找了8-10萬美金工作。當下非常開心,但可能他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是在中國你可能一開始起點很低,但只要你腦子靈光,懂得堅持,機會就很容易落到你的頭上,一夜暴富在中國一直都不是傳說。

    另外還有一點很吸引我,就是中國正越來越國際化,特別是上海。在上海,我可以看Lady Gaga的演唱會,也可以逛來自歐洲的藝術展。在紐約可以體驗到的生活方式上海都能體驗到,甚至更好。

    我堅信未來還是屬於中國的,至少在我們能看到的時間內。這裡的人這麼焦慮、煩躁、野心勃勃。雖然接下來中國可能會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階段,包括教育、環境、房價等處處在逼人逃離,但我還是相信最終的前途是好的。

    清華爸+復旦媽打造的原創教育平台

    聚焦國際化教育和學習力研究

    點擊菜單欄,閱讀我們為您精選的專欄文章;

    或回復以下關鍵詞找到您需要的:

    國際教育|學習力|在美國 |他山石 |爸爸說

    優學習 | 好習慣 | 特會玩|心成長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上海市復旦附中高二女生跳樓事件?
    進才啊進才,想說愛你不容易
    怎麼考上上戲表演系?上戲喜歡什麼類型,側重考察什麼點?
    孩子在學校受傷,如何確定責任?
    如何在科興與同達中做出選擇?

    TAG:教育 | 台灣 | 上海 | 媽媽 | 選擇 | 加拿大 | 上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