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969年,誰拍攝了這張盲眼的博爾赫斯肖像?

◥ 先問個問題:大家知道這張博爾赫斯的照片是由哪位攝影師拍攝的?作家:泛指能以寫作為業的人,也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成就的人。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家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1969),提到所有的作家都是作者,但並非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攝影師:攝影師泛指所有從事相機攝影以及視頻紀錄工作的人。以全職、兼職者牟取報酬有別於業餘玩家,純為興趣者則稱呼為攝影玩家。--來源:維基百科那麼當用圖像表現個人對世界認識的攝影師把鏡頭對準用文字描寫世界的作家時會產生怎樣的火花?一起看看這些攝影師拍的作家肖像|攝影家|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法國著名攝影家,被譽為「當代世界攝影十傑之一」「人類喜劇的報道者」。|他的作家|

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牛津 1947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押沙龍,押沙龍!》。

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1971美國詩人和文學評論家,意象派詩歌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在地鐵站內》。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巴黎 1947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代表作《第二性》。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47法國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主要作品有:劇本《誤會》《卡利古拉》,小說《局外人》《鼠疫》,哲學論文集《西西弗神話》等。

杜魯門·卡波特(Truman Capote)1947曾三獲歐·亨利短篇小說獎的美國著名作家,代表作《冷血》。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72美國文學家、藝術評論家。代表作《恩人》《火山情人》《反對闡釋》《激進意志的風格》《論攝影》。(當然,拍攝桑塔格照片最著名的攝影師,應該是大家熟悉的安妮·萊博維茨,今天咱們就不多介紹了)

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1946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心是孤獨的獵手》《黃金眼睛的映象》。|攝影家|

菲利普·哈爾斯曼(Philippe Halsman,1906-1979)出生在拉脫維亞,攝影史上最傑出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大師之一。|他的作家|

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蒙特勒 1966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身份享譽文壇,著有《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紐約 1958英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長篇小說《美麗新世界》是二十世紀最經典的反烏托邦小說之一,與喬治·奧威爾的《1984》、扎米亞金的《我們》並稱為「反烏托邦三部曲」。在美國蘭登書屋評選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當中,《美麗新世界》排名第五。|攝影家|

赫伯特·李斯特(Herbert List)的作品中都像是隱藏著一個迷思(Myth),將超自然及超現實主義的畫作和德國浪漫主義緊密結合在了一起。|他的作家|

西多妮·科萊特(Colette)巴黎 1949法國國寶級女作家。同時是記者、演員、劇作家和戲劇評論家的她,創作了五十部反映法國社會生活的文學作品,今天依然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其小說代表作主要有《克羅蒂娜在學校》《克羅蒂娜在婚後》等「克羅蒂娜」系列。一九五四年八月三日,科萊特在巴黎去世,法國政府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英格褒·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羅馬 1954奧地利女作家。1953年詩集《被緩期的日子》問世,巴赫曼一舉成名。代表作有詩集《大熊星的召喚》(1956)、廣播劇《曼哈頓的好上帝》(1958)。|攝影家|

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是上世紀最著名的時尚攝影家,《紐約客》史上第一位簽約攝影師。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Richard Avedon的風格,那大概只能是:直接。直接得近乎殘忍。|他的作家|

艾倫·金斯貝格爾(Allen-Ginsberg)紐約 1963美國詩人,他在《嚎叫及其它詩》(1956年)中的標題詩確立了其在垮掉的一代中的領袖詩人地位,堪稱美國當代詩壇和整個文學運動中的一位「怪傑「。|攝影家|

費迪南多·希安納(Ferdinando Scianna),馬格南圖片社記者。20世紀80年代下旬進入時尚攝影領域。他發表有回顧性的《Le Forme del Caos (1989)》。|他的作家|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984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代表作有《小徑分岔的花園》等。|攝影家|

細江英公,日本乃至世界攝影界鬼才,是戰後日本的第一代現代攝影教父大師,和暗黑舞踏宗師的大野一雄,波普教母草間彌生並稱為日本國寶級人物,是目前日本最有名望的在世攝影大師森山大道的老師。|他的作家|

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1961日本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和電影演員。他曾兩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名單,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語版本最多的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金閣寺》《鹿鳴館》《豐饒之海》等。|攝影家|

阿巴斯(Abbas),現居住在巴黎的伊朗攝影家。1981年起加入瑪格南圖片社。|他的作家|

阿多尼斯(Adunis)巴黎 1991詩人、思想家、文學理論家,是當代最傑出的阿拉伯詩人,在世界詩壇享有盛譽。代表作有《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攝影家|

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Sebasti?o Salgado)是馬格南圖片社歷史上最著名的攝影師之一,也是當代最著名的報道攝影師之一。他致力於記載勞苦大眾的生活,主要攝影專題有:《帕拉達山區露天金礦》《衣索比亞饑荒》《科威特的恐怖》等。|他的作家|

若澤·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蘭薩羅特島,1996葡萄牙文壇巨匠,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獲獎作品:《失明症漫記》。獲獎理由:「由於他那極富想像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的作品,我們得以反覆重溫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攝影家|

丹尼爾·莫里申斯基,阿根廷和法國雙國籍攝影師,在過去的40年中一直致力於拍攝拉丁美洲的著名作家。他拍攝過博爾赫斯、科塔薩爾等許多大家。|他的作家|

加西亞·馬爾克斯(García Márquez)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攝影家|

荒木經惟,日本著名攝影師、藝術家。頗受爭議的攝影家:「攝影奇才」「怪獸攝影師」「街頭攝影之父」「情色攝影」「視覺強姦」…眾說紛紜,褒貶兩極,毀譽不一。|他的作家|

村上春樹《紐約時報》 2011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代表作有《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舞舞舞》《1Q84》《奇鳥行狀錄》等。|攝影家|

讓-巴蒂斯特·蒙迪諾(Jean-Baptiste Mondino)被譽為狂想派攝影師。他對於時尚,人像攝影的理解非常獨特,是炙手可熱的商業藝術攝影家。|他的作家|

阿梅麗·諾冬(Amélie Nothomb)比利時小說家,目前最暢銷的法語文學作家之一,曾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法國書商獎、阿蘭·富尼埃獎等文學獎。代表作有《殺手保健》《愛情與破壞》《聞所未聞》《獨斷》等。|攝影家|

沙飛,中國戰地攝影第一人。|他的作家|

魯迅《魯迅與青年木刻家》組照之一中國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代表作《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中國小說史略》等。|攝影家|

肖全,曾任深圳《街道》雜誌攝影記者,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他的作家|

三毛《天堂之鳥》三毛攝影集 1991中國現代作家,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代表作《夢裡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等。|攝影家|

約瑟夫·卡什(Yousuf Karsh),加拿大具有國際聲譽的肖像攝影大師,創作風格獨特。除了丘吉爾,他還為海明威,蕭伯納,愛因斯坦等人拍過肖像。無論拍誰,卡什都要讓攝影室里的人物恢復他們在生活中的樣子。|他的作家|

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20世紀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小說《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伊甸之東》《煩惱的冬天》等。|攝影家|

貝倫尼斯·阿博特(Berenice Abbott),美國攝影師,20世紀30年代用黑白攝影表現紐約街頭和建築物而為人所知。同時也為1920年代巴黎和1930至1960年代的紐約同志社群留下了不朽的影像。|她的作家|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928愛爾蘭作家、詩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世界文壇影響巨大。代表作《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靈夜》。好啦,現在揭曉第一張圖的謎底1969年,在紐約中央公園拍攝了那張博爾赫斯肖像照的攝影家就是

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美國攝影家,她那些有關侏儒、變性人和畸形人的令人震驚的圖像重新定義了正常與非正常,而且成為阿勃絲在1971年自殺那個年代的示意插圖。(完)聲明本文為原創,感謝實習生文婧、何晶瑋所作的圖片搜集、文案整理、編輯工作。轉載先請私信聯繫。
推薦閱讀:

精美的寫實素描肖像作品【26P】
【人物肖像】細膩的肖像攝影欣賞
給爺爺拍的肖像有那些不足和改進的地方,還有後期的思路該怎麼處理?
毛焰:我只是借用「肖像」來表達 它不是唯一的主題
Hendrik Kerstens | 融合現代元素的古典肖像

TAG:拍攝 | 肖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