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葯三分毒,認識中藥的副作用
「是葯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服用不當也會損害身體。
《黃帝內經·素問》中把中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四類,並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的原則。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不僅認識到中藥存在毒副作用,而且還懂得把握用之,即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藥治病時用,患者病情好轉到一定程度就要停用。毒副作用越大的中藥越不宜久用,病好即停。
《諸病源候論》是中國最早論述以內科為主各科病病因和證候的專著。該書對天南星、硃砂、木通、半夏、瓜蒂、洋金花、藜蘆、草烏、火麻仁、白果等百餘種常見的有毒性的中藥進行闡述,提出「凡藥物雲有毒,及大毒者,皆能變亂,於人為害,亦能殺人」的觀點。
《神農本草經》是東漢時期中醫理論著作,該書收錄了365種藥物,並按藥物毒副作用大小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三大類。下品有125種,均屬不可久服、多服的有毒藥物。
對中藥毒副作用的認知,古人受條件限制,基本上是在臨床實踐中觀察掌握的,很難深入而全面地掌握中藥的毒副作用,隱患頗多。比如,對於服後不久就出現中毒反應的中藥,會知道該葯有毒性,而對於反應緩慢,服用半月甚至數月才呈現中毒反應的中藥,就難以把握其毒性了。如:黃葯子,自從《開寶本草》記載其「苦、平,無毒,主治惡腫瘡瘺、喉痹、蛇犬咬毒」以來,均未有任何醫書記載該葯有毒性,但在近代醫療實踐中,發現該葯在臨床上連續服用一個月後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某些天然中藥不僅有毒副作用,而且有誘發腫瘤的風險。比如檳榔內含檳榔次鹼,款冬花含有雙稠吡咯啶類生物鹼,白屈菜中含苯駢菲啶類生物鹼,茴香、肉豆蔻、胡椒、細辛等中草藥揮髮油中的黃樟醚、異黃樟醚和二氫黃樟醚均為苯丙烯類衍生物,都可能誘發某些癌症。木通、千年健、土貝母、斑蝥等中藥,服用不當可能出現尿量減少、尿閉或尿頻量多,甚至可能引發尿毒症、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多種中藥產生相同或類似的不良反應,如:穿心蓮、天花粉、大黃、黃柏等均可發生濕疹皮炎樣葯疹,板藍根、金銀花、當歸等均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此外,很多種藥物用對了有功效,用錯了則會產生毒副作用,比如甘草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和藥性,用之不當有助濕雍氣、中滿不適的副作用,長期服用可出現浮腫、血壓升高、血鉀降低、鈉瀦留等不良反應。鹿茸的功能是補精填髓,過量服用或長期服用,往往會發生吐血、衄血、尿血、中風昏厥等癥狀。
中藥一般分為四級,第一級是由醫生診斷處方,第二級由醫生指示處方,第三級是醫生或藥師指示使用,第四級才是一般成方。但即使常用的中藥也有禁忌,如果沒有經過正規處理,也可能產生很嚴重的副作用。如常用的中藥附子、烏頭、天雄都很講究炮製,如果不經過炮製而服用就會中毒而死。因此要轉變「中藥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的錯誤觀念,合理用藥,辨證施治,化弊為利。
中藥講究「中病即止」,也就是藥物一旦起效,疾病痊癒,就要停葯,不然就可能出現副作用。如果不恰當的中藥長期服用,其副作用得到累加,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因此,服用中藥一定要遵循醫囑,痊癒了便不再吃藥。如果吃完葯後還需繼續治療,要請中醫師重新調方,才能有效避免副作用。
有些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藥,經過合理的煎煮處理,是可以消除或減少毒性的。比如生附子需要先煎,煮較長的時間,才能減少其溫毒之性。因此,中藥在煎煮時一定不能馬虎,要謹遵醫囑,認真處理。
總之,如古文所說:「葯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不論西藥還是中藥,這種「毒」性正是它的治療原理所在,運用得當,便能治病;運用不當,其「毒」性便成了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中藥時,一定要在正規醫院中醫師的指導下,嚴格遵循醫囑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中藥的治療效果,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療。(本文摘自道醫網)
推薦閱讀:
※牛皮癬其實並不可怕,一副中藥輕鬆治癒 [一點資訊]
※【教學視頻】中藥視頻【大全】
※【中華中醫中藥貼臍療法】精選(29)——小便失禁
※用到中藥白檀的方劑
※治療瘡癬驗方-偏方驗方-中藥秘方園:瘡癬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