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婚姻「七年之癢」:渴望新鮮刺激|七年之癢|婚姻危機

導語:1955年瑪麗蓮·夢露拍攝的電影《七年之癢》講述了一個婚姻危機的故事,從那以後「七年之癢」成了世界流行語,也成為婚姻乏味、男人外遇的代名詞。

電影《七年之癢》海報

一個結婚七年的小男人湯姆·尤厄爾,在妻兒離家到鄉間度假時,對剛搬入樓上的漂亮女租客,想入非非,並且對其產生了各種性幻想,因而他人格中的超我與本我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關鍵時刻他拒絕了誘惑,立刻趕去妻兒所在的度假地……電影《七年之癢》講述了一個婚姻危機的故事。也使得「七年之癢」成了世界流行語,也成為婚姻外遇、尤其是男人外遇的代名詞。

那麼,「癢」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多伴侶的結婚七年——

第一年:幸福。

第二年:鬧出「人命」。還做愛。

第三年:忙亂。還做愛。

第四年:忙亂。還做愛。

第五年:忙亂。還做愛。

第六年:忙亂。不做愛。

第七年:相看兩相厭……

事實上,今天,什麼都在與時俱進,很多伴侶三年就癢了。不過,在使用上,「七年之癢」仍然很強大,坊間也流傳著很多「七年之癢」的說法,常見的幾種解釋都挺有意思——

細胞更新說:人體的細胞始終在新陳代謝當中,七年就是完成這一更新過程所需的時間。七年後,新的細胞中沒有了當初的愛的記憶,故才稱七年之癢。

愛情周期說:許多事情發展到第七年就會不以人的意志出現一些問題,愛情也不例外。此時通過考驗,感情便能朝向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反之,則二人分道揚鑣,最終導致感情解體。

感受遞減說:一個刺激長期以大致一樣的強度、方式有規律地存在時,我們對這個刺激的感受性會逐漸降低,開始適應該刺激,即這個刺激所引發的張力越來越小,最終趨向零。

本能說:全球自然科學權威雜誌《自然》刊登了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的新發現:在對紅原雞交配行為的研究中,發現新伴侶能夠激起雄性紅原雞的性慾,使其體內的精子量增加。而雄性如果始終與同一隻雌性交配,排精量幾乎是逐次遞減的。在與同一隻雌雞交配大約20次後,雄雞便性慾全無且不再排精。可是如果一隻陌生的雌雞出現,雄雞的性慾又會油然而生。顯然,這項研究顯示,更換新配偶似乎是生物的一種本能。

神經生理學說: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會分泌婚姻激素和愛情激素,而且還會相互補充,但它們也不會一直保持,每當人的大腦倦怠時它們即會減少或消失,這段時間大約是七年左右,之後人可能會對這段愛情產生否定,尋找新的「刺激」,即產生「七年之癢」。

專家解讀:癢其實是一種渴望

以上各種說法中,細胞更新說和愛情周期說最為離譜,原因非常簡單,如果愛因為細胞的更新而消失,那麼恨也應該如此,可惜不存在七年不記恨這樣說法。

愛情周期的說法,則是把七年之癢當做一種自然現象,認為但凡婚姻必遭遇。

本能說其實就是強調了刺激與感受的關係,但重點在強調男人的性喚醒需要新的性刺激。不過這一規律同樣也適用於女性。

感受遞減和神經生理從心理學和現代科學的角度比較恰當地說明了為什麼我們的婚姻會「癢一癢」以及為什麼喜歡發生在第七年的時候。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七年之癢」這個說法並非源自中國的傳統與習俗。它是外來辭彙,「the seven year itch」的直譯。英文解釋為:「the desire for new sexual experience that is thought to be felt after about seven years of marriage」大意是:大概在婚後七年左右,人們需要新的刺激體驗。「itch」除了有「癢、使之發癢」的意思之外,還有「渴望、使之惱怒」的意涵。由此可見,「the seven year itch」比較準確的意思應該是:隨第七個年頭而來的渴望。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七年之癢」,其實與外遇無關,它言說的不是男人蠢蠢欲動,也不是隱射男人們喜新厭舊,它要告訴我們如何經營自己的婚姻。所以,我認為,「七年之癢」是對一成不變的反抗,是對變化的嚮往和追求。這是由人的動物屬性與社會屬性所決定。

7年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後,歲月退卻了激情,時間碾碎了幻想,日子經過死寂、沉悶和了無生趣的沉澱之後,夫妻兩人在婚姻中看到的是一個如親人般的彼此。


推薦閱讀:

「一時刺激,不是愛,是偷」
聽覺刺激潛意識
1000塊一節的訓練課,是用什麼秘訣把背部全面刺激?
看著就腿軟的極限運動,到蹦極發源地去玩最刺激的

TAG:婚姻 | 危機 | 解讀 | 七年之癢 | 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