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雅地表達自己的憤怒?

文/貝加

現在有一個詞,叫「路怒症患者」,就是指那些一開車上路就罵罵咧咧的人。看到前面的車開的慢,他們會憤怒,「會不會開車啊,蝸牛啊,乾脆你步行得了」;看到前面的車開得快,他們還是會憤怒,「開那麼快,你有沒有安全意識啊」;看到他人開車併線,也會憤怒,「能不能好好開車啊」……

被問及為什麼憤怒的時候,他們往往可以列舉一堆不同的理由:

他開那麼慢擋著路了,我還著急上班呢——我生氣是因為他擋我的道了

他開那麼快,萬一撞著別人了怎麼辦?——我生氣是因為他沒有安全意識

他來回併線太不守規矩了——我生氣是因為他不遵守交通規則

他們會對別的司機充滿了憤怒,但是又苦於無法教訓那些司機,所以會做出爆粗口、摁喇叭等強烈的不滿行為。

對的,我生氣是因為他……

「我生氣是因為……」,這句話是我們憤怒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所以,我們的不良情緒是因為他人,我們的心情最終也取決於他人。當我們產生不好的感受的時候,我們會想當然認為這個感受的來源就是由他人引起的。

這聽起來似乎也沒有問題,是啊,誰平白無故地憤怒,憤怒肯定有原因的。

那麼,我們再細想一下,自己到底為什麼憤怒。

如果換一個場景:你前面的車開得很快,甚至超速。但是今天你有急事,這個超速的司機正好給你了一個機會可以開快車,快速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你還會對前面的司機憤怒嗎?你是不是甚至有那麼一點感激?(別說我臉皮厚沒規矩,因為我此刻有急事)。

為什麼同樣的事,你的感受卻不同?你的憤怒源(他人開快車)並沒有變,那是什麼導致了你的情緒變化呢?

重點來了:之前開快車不滿足你的需要(因為你有自己對規矩的認知,你需要大家按照這個規矩行事),而後者開快車滿足了你的需要(你著急到達目的地)。

由此可見,我們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決定了我們對外界的反應。

再舉一個例子。

你女朋友遲到了,你在樓下乾巴巴等了30分鐘,你會不會很憤怒?

你女朋友遲到了,但是正好這段時間你接了重要的工作電話。談完事掛電話,你女朋友來了,你對她的憤怒有沒有減少或者消失?

如果你發現確實減少了,那麼,想一想,同樣的事實,即「女朋友遲到」,為什麼你的情緒會有差異?

歸根結底,不是遲到的事實變了,也不是時間變了,而是你的需要變了。

在乾巴巴等女友的時候,你的需要就是遵守約定,結果你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你生氣;第二種情況下,你當下的需要變成了談工作,結果你的需要得到了滿足,所以你不會生氣。

當我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憤怒情緒。不僅會對外界產生憤怒,有時候也會對自己產生憤怒,其根源都是沒有滿足自己的需要。

正如心理學家所言,憤怒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才是憤怒的真正來源。

當我們自己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需要的時候,我們會表現為歸責自己。歸責自己導致了自責,陷入自我懲罰。當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的時候,我們會表現為歸責他人。歸責他人導致不滿、懲罰,陷入對他人的敵對。

每個人的需要不同,所以,面對遲到,每個人的感受和情緒也不同。有的人極其憤怒,有的人只是煩躁,有的人還會擔心對方……這些反應正是基於需要的不同。

對,還有一種人,懂得及時轉換及滿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到咖啡廳喝杯咖啡,快樂地享受著等待的時間…..

所以,面對憤怒情緒的來臨,我們應該先了解「憤怒到底從何而來,是誰造就了我的憤怒」。

如果我們一直認為是他人造就了憤怒,結果只能是:不能懲罰他人,所以壓抑自己的情緒;或者通過指責甚至暴力懲罰他人。但是,如果我們意識到他人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尚未滿足的需要,那麼,專註於自己的需要,多問問「在這個事情中,我的需要是什麼」。表達自己的需要比評判他人,更有利於解決問題以及釋放憤怒。

既然憤怒來源於自己的需要,那麼,我們就要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那些尚未滿足的需要。

良好的溝通可以通過表達需要來實現。學習表達需要之前,要明白自己為自己的需要負責。避免一些錯誤的表達需要的言語,比如,表達自己需要的時候,傳達出「滿足我的需要是他人的義務」,或者言語中把自己的需要歸咎於他人,當作他人理所當然應該做的事,這依然是一種指責。

思考一下這些話的區別:

你怎麼遲到了!or你好慢啊,or你怎麼才來啊,or等的煩死了….以此類推(指責)

表達的是:你的行為讓我很不舒服

你遲到了,我好著急,因為我本來想早點見你多聊一會天,or因為我想早點吃上冰激凌……以此類推(感受+表達需要)

表達的是:我著急於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

雖然都是自己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前者卻是指責他人,後者才是表達需要。

同理,比如,孩子不收拾書桌:

1 你怎麼不收拾書桌(指責)

2 你沒有收拾書桌,我有點失望,因為媽媽特別需要有一個整齊的環境(失望的感受+未被滿足的需要)

這樣就傳達出一種信號,我需要你幫助我滿足我的需要,而不是我指責你沒有滿足我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如果希望孩子及時做出調整,就可以加上自己委婉的請求。那麼,你的需要被滿足的機會要遠遠大於指責孩子。

指責他人的時候,連自己的面孔都是猙獰的。

優雅地表達憤怒,從學習表達自己的需要開始。

人人都有滿足他人、特別是自己愛的人的願望,但是人人都不願意被指責和指使。表達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示弱的力量。

作者:貝加
推薦閱讀:

怎樣行孝才能將孝心表達得更充分?
父親節來臨之際,愛該如何表達
五種無聲語 表達你的愛
陳獨秀:我們如何表達
關於心情的特寫,埋在心底不敢表達的話

TAG:憤怒 | 表達 | 優雅 | 自己 | 表達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