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宇宙與愛

宇宙與愛(3)

劉華躍專欄 2009.06.28

聯絡方式:liuhuayue@yahoo.cn 訪問793 支持1山風論壇試運行http://sea3000.net/bbs

關於萬有引力

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的規律,這一規律認為,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其引力大小與每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同時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兩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越校

接下來,我們用「宇宙萬物在不斷融合生長」來解釋萬有引力的形成原因(以下簡稱為「引力子流理論」):

天體間萬有引力產生的原因是:天體不斷吸納周邊的比組成天體的基本粒子更低一個量級的粒子(下面簡稱引力子),造成一個相對的引力子虛空,宇宙間無所不在的引力子必然向這一相對虛空補充,從而在天體周圍必然形成一個向著天體中心的引力子流,引力子流就是引力產生的原因。(*注1)

天體不斷吸納周邊引力子的過程:組成天體的基本粒子不斷俘獲周邊的引力子,相當於一台台引力子壓縮機,把低濃度的引力子不斷「壓縮」成基本粒子的組成部分,從而會形成周邊的引力子虛空。類似於房間中的空氣壓縮機把房間里的空氣壓縮了,必然使房間外面的空氣流進來。——這一過程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的不斷生長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因為在宇宙的生長過程中,低量級的粒子躍級時總是被壓縮了。

*注1:由於萬有引力是引力子流的產物,所以它是有一定傳播速度的,萬有引力具有傳播速度這一結論也許是——為什麼利用現有的萬有引力定律計算的星體運動和宇宙飛行器運行軌道和觀測到的實際運行軌道存在一些出入——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萬有引力的大小不僅和物體質量有關,還和組成物體的基本粒子吸納引力子的能力以及引力子對天體的穿透力等有小量相關。

*注2:不要直觀的判斷地球吸納引力子產生的引力不可能「有這麼大」——在實際上,地球本身的半徑約6400公里,地球的質量約為60萬億億噸,它的引力作用隨著離地距離增大而迅速減小,到離地700公里左右,即離地到地球半徑不到1/9的位置,人造衛星甚至已經不用擔心地球引力會把它吸到地面,而自由懸在太空作繞地飛行。所以相對於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地球吸納引力子引起的「這麼大」的引力是很小的,也是不難理解的。另外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據當代不少專家學者研究,地球一直處在不斷膨脹中,在侏羅紀,地球的半徑為現在半徑的80%左右,並且據此解開了許多傳統地質理論不能解決的地質和古生物之迷。如果這一結論推理過程的科學性得到進一步證實,那將是地球在不斷生長的一個很好的直接證據。

另有科學家發現:不同結構的物質具有稍微不同的重力加速度,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各物質在真空中的重力加速度逐漸遞減。即輕核原子構成的物質,其重力加速度較大,重核原子構成的物質,其重力加速度較校——用引力由引力子流產生這一理論可解釋為:由於輕核原子的結構和序列沒重核原子緊密,所以,同等質量的輕核原子吸納引力子的能力要大於同等質量的重核原子,故其重力加速度較大。

根據「引力子流理論」還可解釋黑洞引力場(有待證實):我認為黑洞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的引力流——第一種是「球心引力流」:黑洞和其它天體一樣會由於不斷吸納引力子而產生一個向著黑洞中心的引力場(圖示中發射狀線條表示的部分)。第二種是「旋渦引力流」:由於黑洞的物質結構緻密,甚至連引力子都難以穿透,所以在黑洞運動過程中,引力子要繞過黑洞的一面,抵達另一面,從而形成一個「旋渦引力流」。 具體情況見圖示。

根據上面的解釋可以得出黑洞引力場的幾個特徵:1、在漩渦引力流的作用範圍內,黑洞表現出它巨大的吸引力;而在旋渦引力流範圍之外,它的引力會突然變得小很多。所以牛頓的引力公式無法應用於黑洞。

2、黑洞的旋渦引力流不是向著黑洞球心,所以在其旋渦引力場內,它吸引周邊天體時不是直線吸引,而是沿一定的弧線;

3、黑洞位於圖示中球面A的部分存在一個「斥力潮,而位於球面B的部分則存在 一個強「引力潮。可解釋黑洞為什麼會拋出它在位於球面B時吸引的天體的大部分物質。

如果黑洞的存在得到證實,那麼黑洞就是比組成天體的電子、質子等基本粒子更高一個量級的粒子。

從理論上講地球也會存在旋渦引力流,但由於組成地球的基本粒子結構遠遠不如黑洞緻密,所以決大多數引力子如果不被吸納就可以透過地球球體,同時由於地球的相對於空間中引力子場的運動方式是複式的(即它繞著太陽公轉,同時太陽系又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銀河系本身也在朝一定方向運動),而黑洞一般是星系的中心,它的運動方向一般是單式的,所以地球的旋渦引力場基本上可以忽略。

萬有引力之迷至此已經揭開,宇宙間所有的力都是由引力子流產生。和黑洞的引力場類似,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等應該也可以用引力子流理論解釋。

宇宙萬物在愛的意志下演繹

宇宙從無窮小的粒子在無窮久遠的時間中,在無限大的空間里生長而來。在這一過程中,「融合——突破——再融合」是宇宙創生的法則。因而,這一法則是宇宙存在的根本,也是宇宙萬物自覺或不自覺地一直都在遵循的宇宙法則。

我們在《意識從哪裡來》一文中論述過人的意識與宇宙萬物沒有任何區分,因此,從精神到肉身,人類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宇宙這一法則的作用之下。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不斷相互融合,人類社會才不斷進步發展。

對人類來說,「融合——突破——再融合」就是愛,愛的不自覺表現是建立在自己利益基礎上的與他人與社會合作,對自然不斷了解和學習。愛的自覺表現包括——不純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的對家庭的愛,對社會的愛。愛的更高層次是不斷超越自我——「融我為人人,融人人為我;融我為萬物,融萬物為我」,以人人之樂為我之樂,以宇宙、自然之存在為我的存在,超脫一切痛苦和死亡的恐懼。

如果承認有上帝,我想說:宇宙並非上帝所創造,上帝只是和宇宙同在而已,上帝是宇宙這個實體的最高法則,或者說靈神——上帝就是愛。

——愛就是宇宙間的上帝,它充坼於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它從來不曾思考,從來不曾改變,它不曾也永遠不會聽任何信徒的禱告;它恆久存在,人類的思維必將融入它的靈,最終在愛這一靈神的指引下擺脫一切痛苦和恐懼。

意識與物質

物質是宇宙間唯一的本有之物。如果一定要劃分——

物質這一宇宙本有之物可分為兩部分——物質的量與物質的性質。

「物質的量」是可以用從無窮小到無窮大之間的任意數字表達的一種客觀存在;「物質的性質」是不能用無窮小到無窮大中任意數字表示的另一種客觀存在。 量是可轉移和轉化的(從一實體到另一實體),而性質則不然,它只能變化。

質量、速度、能量等可以相互轉移和轉化,屬於「物質的量」。

實體的顏色、硬度、運動方向等,以及由它們組合流程表示的人的意識、慾望是「物質的性質」。

所謂意識,是物質性質組合的流程表示,屬於「物質的性質」。

意識與物質的關係,就是物質的性質與物質的關係。

快樂和痛苦從哪裡來

當某一事件使我們的眼耳鼻口,心肺腸胃,肌,膚等一處或多處器官處於相對興奮的並且和諧活動的狀態時,我們就會感覺快樂。例如性愛的快感,視覺、味覺快感,成就的快感等。

當某一事件使我們這些器官處於相對興奮的不和諧狀態,我們就會感覺痛苦。

例如我們對一件事有「做」與「不做」兩種相互矛盾的想法時,我們的心肌及肢體肌肉會在這兩種矛盾狀態下,同時接受經由神經中樞傳來的兩種不同電信號的指令,產生兩種不同的運動趨勢,從而導致痛苦。又如我們如果對某件事的成功有很大期望和信心,但結果卻出乎意料時,我們的眼耳、心肺、飢膚等器官往往會在結果與期望兩種不同信號的刺激下表現得有些難受。

——可見決定快樂與痛苦的關鍵在和諧。美是一種和諧,因而美感可以帶來快樂——更多的快樂來自我們自身慾望的和諧,來自我們與他人與周邊事物與自然萬物的和諧——所以把自己和他人和周邊事物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是快樂幸福的根本。——「融我為人人,融人人為我;融我為萬物,融萬物為我」是快樂的根本。

慾望——

引起快感的行為或事件會促使感受器官產生密度較大的生物電信號流刺激腦皮質,從而使這些事件在皮質層由數萬樹突、軸突等組成的信息軌道相對於非快感事件格外通暢、清晰。所以當快感事件一旦被某一信號觸發,我們往往就會產生非常強烈地再一次完成或者想各種辦法去完成這一事件的慾望和肌肉動作。例如性的慾望,煙民吸煙的慾望,毒民吸毒的慾望,取勝的慾望、審美的慾望、吃的慾望等,以及由這些慾望延伸的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等。

協調控制這些慾望,其本質就是協調萬物。我們都知道,協調社會的矛盾需要原則或規定,而協調萬物則需要一種信仰,這種信仰就是萬物都在遵守的法則——這樣的法則在宇宙間只存在一個——愛。

快樂很重要

沒有快樂就很難有持久的做事情的效率與質量。

有快樂才會有真的信心,現在的快樂體驗是對未來生活激情的保障,是對希望的保障。

快是速度的標誌,快樂是我們朝信仰與理想順利前進的標誌——快樂意味著前進很順利。

速度是一種能量,所以前一刻的速度能傳遞給後一刻。快樂也是一種能量,因為快樂給我們信心,使我們能迅速突破生活道路上的障礙。

也許現實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並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那麼好,但老天註定每一件事都會進步,所以我們無須為它們煩惱。

姓名(*) Email(*)


推薦閱讀:

望遠鏡能看到星球的地表形態嗎?
【宇宙真相】學:拿掉大腦中的限制
如何看待霍金聯手俄羅斯億萬富翁尋找外星人(曾警告不要跟外星人接觸)?
多重宇宙之謎
一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宇宙觀的小發現

TAG: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