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義142課

下面我們繼續學習《入菩薩行論》。

對於低者換修嫉妒這個科判,前面我們講了於世間法嫉妒的內容,下面我們開始學習第二個科判於功德法嫉妒。一個是世間法,一個是功德法,功德法當然也包含出世間的一些修法、境界、智慧等等。

卯二、於功德法嫉妒:

世間盛讚彼,吾之身名裂,

無才何所為?才學眾悉有,

彼較某人劣,吾亦勝某人。

「世間盛讚彼」:整個世間的人都在讚歎這位修行者、菩薩的功德廣大,按照頌詞或本論的直接意義就是讚歎原來的我,他是一個大菩薩,功德很圓滿,名聲很廣大,悲心很強烈等等。

「吾之身名裂」:現在的我是被觀想成功德法方面非常差、非常低劣的身份,可以說我是身敗名裂,戒律也不清凈,功德也非常低劣,不但沒有人讚歎,還經常受到別人的辱罵等等。

「無才何所為」:這句話是緊跟「吾之身名裂」的。如果我在世間上身敗名裂,無才無德,那麼我還能夠做什麼呢?這是很無奈的一種心情。

「才學眾悉有」,新的我或者卑微者,內心當中就產生了其他的想法——其實,我也不是一無是處,所謂的才學眾人都有,我再差還是有一定的學識。「眾悉有」根據其他注釋可以解釋成:即使我再差,相續當中也有如來藏,也有佛性。只不過在世間人面前表現的時候,我沒有別人看重的那些智慧、悲心、名聲等等。所以轉念一想,其實自己也不是什麼都沒有,最差也有如來藏,或者有一些卑微的功德。

「彼較某人劣」:此處的「彼」就是原來的我。此時現在的我開始生起嫉妒了——雖然他有一定的才學和功德,但是他相比某些人(比如佛菩薩)也不算什麼,他的功德、名聲也很下劣。「吾亦勝某人」:我雖然很下劣,但也超勝比我更低劣的人。這就是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對於嫉妒的對象,他會想:「你雖然了不起,但是還有比你更厲害的。」此時他的嫉妒心就暴露無疑了。對於自己,他會認為:「我雖然不行,也會勝過其他人。」這是一種嫉妒,也是一種自我安慰。一般來講身處卑位的人,比較容易產生如是的心態。

我們有時候也會身處卑位,嫉妒別人,通過這個頌詞可以看出內心的狀態,除了產生普通的嫉妒心之外,還會想:「憑什麼他就比我強;憑什麼他在世間當中身份地位很高、名聲顯赫;憑什麼他就能很容易地賺到錢;憑什麼大家都在恭維他,而不是我;為什麼別人這麼好,而我這麼差?……」其實我們觀察這種心態的產生會發現,出現這個想法的人,除了沒有智慧和福報之外,其實也表現出因果不虛的道理。

產生嫉妒的時候我們會想:「為什麼會產生嫉妒心?為什麼會有很多抱怨?」其實,抱怨的人肯定沒有了知因果規律的智慧。有時候我們看一些報道,或者觀察身邊的人事物以及社會現象,會發現有些人擁有非常好的房子、長相也很端嚴,不但有很多錢,在社會上的地位也非同一般;有些人舉辦一場婚禮就要花幾百萬,或者擁有好幾輛豪車,幾十套房子……我們會想:這個人有這麼多錢,是怎麼得來的?是不是他的錢來路有問題?一般人會有一種仇富心理,其實這也是一種嫉妒。世間上有些人的錢多得不知道該怎麼花,去買私人飛機,變著花樣去花錢;另一些人連養家糊口、自己的小孩上學都很困難,連學費都交不起,差別非常大。我們除了對可憐的人生起悲憫心之外,還應該懂得其中因果不虛的道理。

為什麼有些人錢財來得如此容易,可以享受這樣的福報?任何事情不會無因無緣地發生,所以如果他前世修持了善法、積累了福報,今世就應該獲得這些功德,否則因果不虛的道理就無法安立了。另一個人很可憐,當然值得悲憫,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就是因為他在前世沒有造作善因,反而造下了惡業的緣故。比如說,在生活、修行的過程當中,看不起別人、經常造惡業,或者自己心術不正、心腸歹毒,經常咒罵別人,喜歡看別人遭殃……如果現在具足了這種因,那麼後世肯定是很悲慘,其中體現出了因果不虛的道理。

有的時候我們越觀察就越對因果不虛產生強烈的感受,的確世間中人與人的差別很大,有的人很容易抱怨社會資源分配不公。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善惡因果之間的差別。福報的大小,快樂或是痛苦,背後都存在著因緣的力量。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富裕的時候想:這個人的錢肯定來路不正,應該把他抓起來……這種心態就是損傷福報的因,對自己沒有任何利益,是一種仇富、嫉妒的心態。此時我們應該思維:這就是因果不虛,他前世肯定修善積福,今生才顯現如此的富裕。看到貧窮的人時也同樣如理思維。

當然,如果我們對一個貧窮的人說:因為你前世沒有修善,造了惡業,這輩子才感得惡報,對於世間上不學佛法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接受不了,所以這樣講是沒必要的,應當在內心中對其產生悲憫心。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思維因果不虛的道理,再反觀自己的行為、發心、意樂該如何行持?同時儘可能勸別人發善心、修善法。因此,我們應當在這個過程當中體會因果不虛,並且進一步讓自他斷惡行善。

有的時候我們會抱怨自己的生活諸多不順,其實這說明我們的心量狹小。如果經常觀修卑下者的生活,體驗他們的內心,觀察社會底層的人的狀態,就比較容易對我們當前的生活感到知足,也能常樂。所以,我們不要蔑視卑下者,如果自己處於卑下的位置時也不要嫉妒別人,因為那是沒用的。雖然,作為菩薩的一種修法,我們要換修卑下者的嫉妒,但是嫉妒本身是一種煩惱,我們是不隨喜的。我們應該利用一切人和事來增長內心當中善的意樂,這是很重要的。頌詞就傳遞了這個道理,表現卑下者內心的狀態和煩惱的痛苦。

下面繼續通過一個頌詞來說明這個問題:

戒見衰退等,因惑而非我,

故應悲濟我,困則自取受。

意思是說:我的戒律、見解等衰退,是因為煩惱而不是因為我願意這樣做。產生煩惱之後,我控制不住自己,因此而退失,這並不是我真實的願望。因此,你作為有功德的人,應該悲濟我、幫助我。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困難險阻,我甘願承受。頌詞表達了在出世間法方面功德比較卑下的人的痛苦和困惑,以及內心的呼喊。

在修學佛法方面,新的我(觀修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因為遇到對境或者內心的煩惱沒有調伏,戒律不清凈,經常產生邪見,懷疑因果是否正確,對空性或者其他見解產生退失心等。這時卑劣者心想:「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我,既然踏上了修行的道路,我也是願意向善的,但是受制於煩惱的緣故,無法控制自己而失毀戒律、退失見解。「故應悲濟我」是在呼喊原來的我(有功德的人)應該對我產生悲心。你看我在修行佛法上已經這麼悲慘了,應該儘力地幫助我,如果有困難我甘願承受它。

尤其是退失戒律,而見解還沒有完全衰退的人,他的內心當中會這樣呼喚。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見解完全衰退了,產生了邪見,就不會有讓具功德者以悲心幫助自己的想法,因為他不認為有什麼過患。如果有些人戒律不清凈,但是還剩下一部分見解,就會產生這種想法,內心也很痛苦,很希望有人去照顧他、在乎他,聽他的傾訴並且幫助他。

通過這段頌詞容易體會到這樣一種心態:比如,有的人以前是出家人,後來還俗了或者破戒了,或者有些居士破了戒,倘若我們自己戒律清凈,或者仍然保持出家人的身份時,很容易對還俗的人或者破戒者產生一種強烈的蔑視心,甚至超過了對世間造惡者的輕視,認為這個破戒者已經無可救藥了。但不管怎樣,他的內心當中對佛法可能還有信心,也知道自己不對。相反世間的造惡者根本沒有因果觀念,覺得殺生、偷盜、邪淫是應該做的,這更值得蔑視。對於還是道友身份的這些人,只不過戒律退失了,對他們生起強烈的蔑視心是不應理的。當然對於嚴重違背戒律的人,在身體上應該稍微遠離,但如果不是失毀密乘戒等很嚴格的戒律,比如某些小乘戒律等,我們沒有必要不和他們接近,不幫助他們。因為,慈悲心是不可缺少的,明知他退失了戒律,見解也衰退了,這是很可憐的,應該產生一種悲憫心,為他發願迴向,依靠自他相換的修法,代受他的痛苦、內心的絕望以及惡果,如果能讓他從痛苦中脫離出來該有多好啊!

假如我們自己的戒律和見解衰退了,如果有人依靠他的能力幫助我們恢復戒見,重新振作成為一個自信的修行者,我們應該是非常高興的。這種快樂誰不願意擁有呢?在修自他相換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發自內心地觀修,對於一切戒見衰退的失敗修行者,願他們內心當中的痛苦、煩惱、惡業,完全因為我的代受而消失,從而恢復自信,安住在清凈的修行狀態中。這樣觀修對我們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令我們的菩提心得以增長。以後再遇到這樣的眾生,也不會產生不正確的蔑視心態,而是產生悲憫心去幫助他。

有些人犯了戒律之後,精神就垮了,感到非常沮喪,其他人也不願意接觸他。如果這時有人願意安慰他,鼓勵他修持懺悔,或許他還是願意做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輕視他、遠離他,可能這個人的修行慧命就徹底失毀了,完全喪失了修行的機會。上師在處理此類事情的時候,也是鼓勵他們不管怎麼樣不要退失正見。上師引用了《中觀四百論》的教證:「寧毀犯屍羅,不毀壞正見,屍羅生善趣,正見得涅槃。」就是說破戒和破見二者比較起來,破見的過患遠遠超過破戒。如果破戒了,但見解還沒有毀壞,那麼還有懺悔並重新受戒的動力。如果見解毀壞了,就不會再懺悔了。因此,倘若只是破了戒律,正見還在,對佛法還有信心,也願意懺悔,我們就應該鼓勵他,去重新樹立信心。

在佛教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破了戒律,但是通過猛厲的懺悔,清凈了罪業甚至獲得了證悟。所以,對於修行處於低位的人,我們應該去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並且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代受他們相續當中的痛苦。

然吾未蒙濟,竟然反遭輕,

彼雖具功德,於我有何益?

如前面的頌詞所說,雖然我已經祈禱了,並且承諾遇到困難甘願承受,但是這位所謂的有功德的菩薩,對於應該救度的對境——我,不但不幫助反而很輕視。那麼,他雖然表面上有功德,但對於我們這些卑微者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作為一個有悲心、有功德的人,大家都稱之為菩薩,就應該幫助那些可憐的人。我的修行有點失敗,你應該幫助我、提攜我,給我建議、給我鼓勵。但是,你不但沒有救濟我,反而輕視我們這種人。雖然別人都說你具有功德,但是如果不幫助可憐人,你的功德有什麼用?頌詞繼續講卑微者沒有得到幫助時,所發泄的內心不滿和怨氣。

一般人也好,修行人也好,對於強者的聲音和弱者的聲音,反應是不一樣的。通常我們足夠重視強者的聲音,比如,上級領導所說的話,我們就很重視,立即去執行。現在有一種明星效應,對於公眾人物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情,大家都願意聽,願意跟風。比如某明星在坐飛機的時候遇到了麻煩,航空公司馬上就出來道歉。如果是一個老百姓、一個弱者發出來的聲音,基本上沒有人聽,這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因此,有些弱者為了讓別人重視,會做些極端的事情,比如自殺,或者挑起事端,把事情鬧大從而得到大家的重視,就有解決問題的機會。有時候修行者也是一樣,對於佛陀、上師的教言,我們自然願意重視,願意聽;如果是一個卑微的人,一個和自己沒關係的普通老百姓的呼喚,我們就很難以重視。這是不對的!

對於佛陀、上師的教言,我們要重視,因為這對我們的修行是不可或缺的助緣。但是對於弱者的聲音也需要足夠重視,尤其對於大乘行者更應如此。在學習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時,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注釋當中曾經提到,在自己積累資糧方面,供養的對境功德越圓滿,所獲得的福德就越大;但在大乘當中,生悲心的對境越低劣,幫助他的功德就越大。

小乘修行人主要關注自己的修行,所以比較重視供養。供養一百個普通人,不如供養一個五戒的居士;供養一百個五戒居士,不如供養一個沙彌;供養一百個沙彌,不如供養一個比丘;供養一百個比丘,不如供養一個初果聖者;供養一百個初果聖者,不如供養一個阿羅漢……供養的對境功德越大,所得的福德就越大。

但是大乘修行人是從悲心出發,以利眾為主,所以對境越悲慘、越可憐,幫助他的功德就越大。作為大乘的修行人,為什麼要重視弱者的聲音?當然對於強者——佛陀、上師們的教言,我們一定要重視。同時,對於弱者的聲音,他們想要得到幫助的需求和祈禱,我們也要認真對待,也要去重視關心。只有關注了他們的聲音,我們才會願意去幫助他們。如果對他們從來都不予理會,當他不存在,我們怎麼會知道他們需要哪方面的幫助?怎麼以實際行動利益他們呢?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如果我們習慣性地忽略弱者的聲音,那麼整個社會就會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弱者發出來的聲音就更小,一般人不願意聽,他們就會更加悲慘。作為菩薩則不能這樣做。

另一方面,弱者所講的也是對的。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菩薩,但是頌詞中「新的我」對「原來的我」是這樣講的:你是菩薩就應該關心弱者,如果你對卑微者不關心,那麼你的功德、名聲這麼大,有什麼用?你所謂的慈悲心是對誰發的?對於佛菩薩不用發慈悲心,慈悲就是用來對待弱者的,但是現在卑微者需要你幫助,你不做,那麼慈悲心有什麼用呢?他的聲音對我們來講,是一種提醒。

我們自詡為修持大乘道的菩薩,但是頂著菩薩的名頭,有沒有真正地關注眾生的需求,聽取他們的聲音?地獄眾生、餓鬼眾生、旁生眾生正在受苦,還有人道的很多眾生也在感受痛苦,不管自己能否幫助他們,至少內心當中的悲心要向他們轉移,而不是只對自己喜歡的幾個眾生生悲心,對其他眾生根本不聞不問,這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要經常這樣觀想,關注卑微者,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悲心轉移到他們身上。通過觀修換修嫉妒的方式,了解弱者內心當中的想法,有了切身體會和深刻認知之後,我們再回到原來的位置時,更能了知弱者渴望得到幫助的心態,他們內心的煩惱和嫉妒,我們就會對他們產生悲憫心。而不是越學習大乘佛法,就越覺得自己高高在上,脫離了苦難的眾生。俗話說:做幹部脫離基層,就不知道基層的疾苦,也沒辦法給他們辦事。

我們覺得自己發了菩提心,成了菩薩,和一般的世俗眾生劃清了界線。甚至認為自己進了密乘,得了大灌頂,就更加高高在上。遇到不學佛的人和感受痛苦的有情,好像完全和自己不相干。自己成了神仙一樣,別人是凡間人,從今之後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當中了。這是不行的!如果是這樣,怎麼修持菩薩道?根本不可能。我們發了菩提心,更應該去了解眾生的需求,去體會低者內心的嫉妒、煩惱和痛苦,他們感受了什麼樣的惡業。了知得越清楚,才能越直接有效地發慈悲心,做自他相換,利益他眾。

不愍愚眾生,危陷惡趣門,

向外誇己德,欲勝諸智者。

心懷嫉妒的人說:愚痴造罪的眾生,即將趨入惡趣的痛苦中,他們已經很危險了,你不但不悲憫他們,反而還在向外炫耀自己是有功德的菩薩,甚至想進一步超勝佛、菩薩等有智慧的聖者,這樣是不合理的。所以,「原來的我」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很多過失。

心懷嫉妒者的嫉妒心進一步體現出來:你作為有功德的人,應該悲憫眾生,我破了戒馬上就要墮惡趣,如此的危險,你不救度我,反而還在向外誇耀自己具有菩提心、是有功德的人,還想要超勝其他的智者,這是不合理的。

我們要深刻地體會、觀修這個修法。學習了自他相換的法相之後,要真實地觀修自他相換。觀修的過程當中,要深入地思維,最好把內心當中嫉妒的想法修到極致,真正產生嫉妒心,之後再換回來就可以深切地體會到弱者的嫉妒心是什麼樣的。尤其是頌詞所描述的重點,比如戒律、見解衰損者是怎樣的心態,世間沒有財富、名聲的人是怎樣的心態,仔細思維就會有很深切的體會。

這個頌詞可以從嫉妒者和傲慢者兩方面去分析。因為此處包含兩類人:一個是新我,代表卑微的人群,產生嫉妒;另一個是原來的我,處於高位,容易產生傲慢。所以,先從卑微者角度分析,再從傲慢者的角度分析。

愚痴可以分三類:第一類是卑微者的愚痴,第二類是中等者的愚痴,第三類是傲慢者、高等者的愚痴。卑微者產生嫉妒是一種愚痴心;平等者產生競爭心也是一種愚痴;有錢有勢、高層次的人產生傲慢,也是一種愚痴。

卑微者產生嫉妒,發泄相續當中的不滿,是由煩惱引發的。其中夾雜了很多憤恨,是一種卑微者式的愚痴。這種嫉妒心我們是不鼓勵的。雖然他有煩惱很可憐,但是我們在觀修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能陷入煩惱當中。有時因為自己也處在卑下者的位置,比如很多有錢有勢的人出行很招搖,我們也很看不慣,從而很容易站到卑微者的隊伍中去。認為:說得對,他們就是這樣的,他們就是不管我們,看不起老百姓。這些所謂的菩薩高高在上,就是看不起我們這些剛開始修學的人。我們自然而然就覺得自己和卑微者是一隊的,應該可以產生嫉妒心。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絕對不鼓勵嫉妒,這種帶有憤恨的嫉妒心就是煩惱,就是惡業。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地位比自己高,認為別人沒有幫助自己,產生忿恨、嫉妒是合理的,就可以發火,甚至咒罵別人。對於富裕的人、領導,或者好的修行者、菩薩,認為罵他們也沒有過失,嫉妒他們也是正確的,這是絕對不行的。

處在卑位者的我們要反觀,為什麼自己會處於卑微的位置,就是因為以前自己沒有種善因,在業果方面吃了虧。不是富裕者或是社會讓你感受痛苦,完全是自己以前沒有攝集善法,造了惡業,今天才處在卑微的位置。如果此時還不反觀,反而認為仇視富裕的人、抱怨別人是對的,生嫉妒、憎恨是應該的,就完全錯了。這就是卑微式的愚痴。我們自己可能屬於這種人,對別人而言,這種心態也是不鼓勵的。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覺得產生嫉妒、抱怨是正確的,這樣是不行的。

從傲慢者的角度來講,卑微者也是對的。傲慢者就是現在的我,卑微者有煩惱,傲慢者也有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講,卑微者所說的那種情況,他對我的指責是對的。我認為自己是菩薩,就應該對卑微者、對痛苦的有情產生悲心。但是我每天從早到晚對這些可憐的眾生生了多少悲心?我有沒有關心過眾生的苦樂?實際上我們每天只關心自己的名聲有沒有受到污染,自己的錢財有沒有受到損失,自己的修行有沒有退轉,自己的快樂有沒有受到別人的傷害等等。其實我們關心自己的名聲福報遠遠多於關心眾生的疾苦。

我們說我們是菩薩,我們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我們在修行菩薩道,對別人宣傳我是菩薩,但有時對於其他的菩薩還要去競爭,覺得佛和上師的功德沒有我大,如果這樣的確是徒有其名。古話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一個人名聲很大,但名聲和真實情況是脫節的,這種情況很多。所以,我們自己不要成為那種盛名者。因此,反觀卑微者對我們的抱怨是有道理的。

一方面我們要體驗卑微者的嫉妒和煩惱,惡業和痛苦;另一方面我們返回高位時,應該反觀自己有沒有真正關心過眾生,關心過修行、財富、名聲都不如自己的人。

一般人在沒有調伏內心的煩惱之前,處在高位自然而然就會傲慢,處在低位自然而然就會嫉妒,處在中間位置自然而然就會競爭,沒有智慧的教言去護持相續。所以,我們應當安住在菩薩的思維當中,對於低下者產生悲憫心;對於中等者,願他們方方面面超勝自己,願他們獲得圓滿安樂;對於比我們好的人,願他們功德繼續增長,這才是菩薩應該有的心態。我們既然想要修菩薩行,對於《入行論》當中所講的頌詞,表達的含義應該認真體會、觀修,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心調整到比較符合菩提心的境界中。

今天學習到這裡。


推薦閱讀:

法界衛星採訪老法師 2013/11/9
凈空法師講《佛說十善業道經》45_我們如何對待別人,一定感得別人怎樣對待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話是深明因果報應,我自己不願意接受的,我決定不能加諸別人。
這才是《觀經》【密意】【真實義】 |慧本法師
凈空法師講《佛說十善業道經》80_我們今天修行障礙有多少!障礙從哪裡來的?從我們不善心所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心不善;看這個人,看得順眼起貪愛,看不順眼起嗔恚,這是不善的心。
海濤法師 《心主宰一切》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