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萬民傳福音

蕭文科

經文:馬大福音九章32-38節;馬可福音十六章15節

當主耶穌升天時,有一件重要事吩咐我們做,就是馬可福音十六章15節說的:「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此重要的命令發出,距今已一千九百多年,全世界已設立了很多教會。主在世時,親自做傳福音的工作,為的是給我們留下榜樣。當主醫好啞吧,眾人希奇說:在以色烈中,從來未見過這樣的事。因他們不曉得耶穌究竟是誰。今日我們已認識耶穌是為世人捨命的救主,理應負起傳福音之責。可惜,教會一年過一年,一代過一代,由一國至另一國,對遵守主的言語教訓離譜變質,並非教會不同,而是教會的基督徒表現不同。傳福音乃每一信徒的責任,是主重要的命令,故不可以馬馬虎虎,摸稜兩可的去做。當主走遍四方宣傳福和醫治病人時,有三個原則值得我們效法的。

一、看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6)故傳福音之第一原則,是要用眼看,才能生出憐憫之心;有了憐憫之心,才能好好思想,致使深受感動,不以傳福音為擔重擔,就能毫無勉強地歡歡喜喜的盡力工作。我曾到高棉去,在其首都金邊僅有二間禮拜堂,每間只有三十多人,他們說我是戰後第三位從香港去傳道的牧師。我走遍那裡,就覺得非常需要傳道人到那裡去作救靈工作。弟兄姐妹!我們有沒有舉目周圍觀看?不單高棉、寮國、越南,就香港九龍的四百多萬人,有多少間教堂呢?假如有四百間,則每間應有一萬會友,我們如今相差太遠了。主在地上時,走到那裡看到那裡,就生出憐憫之心來。他快要離世前,從橄欖山遠望耶路撒冷,聖經記載:「耶穌哭了。」為何他流眼淚?因為那裡雖然有金銀所蓋的華麗聖殿,人民生活甚好,但卻奢華宴樂,醉生夢死。主耶穌看出聖殿將來之結果,苦難將要臨到選民。香港雖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們不知道再過幾十年後會變成怎樣,這個世界是暫時的,一代接一代,人們都是兩手空空的離開塵世。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能看並生出憐憫之心,去關心別人的靈魂。

二、禱告

做神的工作,要倒空自己,懇切的祈禱。如憑著自己的聰明智慧,名譽地位,血氣之勇做事一定會像建巴別塔那樣,失敗無疑。越祈禱會越謙卑,越能得著從上頭來的奇妙能力。聖經說: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基督徒要對祈禱下工夫,使心靈和生活與神有更密切的關係。祈禱最重要是信心與恆心,誠誠實實的全部交託主仰望主,切忌公式化和機械化,同時冗長累贅,口齒伶俐若非真心誠意的祈禱也不能蒙神之喜悅。司布真二十多歲就在倫敦一問大教會做牧師,有人問為何他傳道的效果如此良好,他回答道:「你們要知道教會的原動力嗎?這完全得力於許多人為教會為我的懇切禱告。」由此可知我們應該時時為教會,傳道人,未信主的人和自己祈禱。

三、收莊稼

耶穌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許多人雖然會祈禱,卻不肯帶人來聽道。他們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傳道只是站在臺上的牧師的責任。其實,人人要傳福音,基督徒美好的生活見證更是傳福音的最好方法。一個生活敗壞的信徒向未信主的傳福音一定失敗,因為未信主的認為他們的生活和信主的沒有多大分別,甚且還要好些,有人藉口無口才就不去傳福音。有一位啞吧在一條淺河中義務背人過河,同時發給他們單張,由此拯救了二十多人的靈魂。切勿忘記,當主來時我們要向他交帳。無論是五千的、二千的或一千的都要負起應盡之責。若不傳福音,主來時不會對我們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故保羅說:「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求主幫助,使我們有傳福音的熱情,不停的為主作見證,帶領更多人來信奉主。(龔詩誠錄)

耶穌對眾人的憐憫心 謝鴻範

經文:馬大福音九章34-38節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要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耶穌道成肉身降生世界的目的,就是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所以他在世時對於救人的工作,非常認真。他曾「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傳揚他肉身靈魂兼顧的福音。

從以上所引的經文,使我們可以知道耶穌對於世人罪人的態度。

耶穌看見許多的人

世人的心思意念,時刻在思念著這個世界,所以他們的眼睛,也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名利富貴高官厚祿。惟獨耶穌基督卻不關心「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雖然撒但看為寶貴,但耶穌卻看為糞土,毫無貪戀之心。堅拒了撒但的試探。

使徒馬太作見證說:當耶穌在各城各鄉,宣傳天國的福音時,「他看見許多的人」。是許多有罪的人,是許多需要拯救的人,是許多耶穌所尋找的物件。是許多耶穌朝夕思念的人,是許多耶穌急欲施行拯救的人。

耶穌並沒有看那些帝王的宮殿,華麗的樓廊,威赫的高官,和富裕的商賈。竟是些困苦流離,如羊無牧人的群眾。親愛的讀者,請問你所看見的是什麼?

耶穌就憐憫他們

當耶穌「看見那許多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以色列王亞哈因貪財作惡,使百姓困苦流離,神的忠僕米該亞說:「我看見以色列眾民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王上廿二17)

耶和華曾借著以西結譴責以色列的牧者說:「因無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獸的食物。」(結卅四5)

耶和華曾藉先知撒迦利亞警告他的選民,敬拜偶像只有痛苦而毫無幫助說:「他們白白的安慰人,所以眾人如羊流離,因無牧人就受苦。」(亞十2)

當時選民在羅馬的統治之下,失去了自由,受盡了各種壓迫,耶穌看見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憐憫」在原文中有「共同忍受」和「共同負擔」的意思。是的,耶穌基督對群眾的憐憫,並不是僅給與同情,乃是共同忍受了群眾的痛苦,共同負擔了群眾的重擔。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苦。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賽五十三4-6)

親愛的讀者,你對於那些困苦流離的群眾,是否也動了憐憫的心?

耶穌的心裡焦急

耶穌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只是「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他的心裡是何等的焦急。

莊稼熟了,就應當立刻收割,以免延誤收成,致使莊稼遭受損失。耶穌用田裡的「莊稼」,來比喻那些渴慕神的福音而尚未得救的群眾。當我們發現世人渴慕真理,追求救恩的時候,就不能坐失傳福音的機會,因為若是延誤時日,這慕道的群眾,可能被撒但擄去。「因為我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當耶穌先後兩次看見聖殿裡,有賣牛羊鴿子時,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並倒出銀錢,推翻桌子,叫人拿出鴿子。說:「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他為神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耶穌看見世人陷在罪裡,心裡(殿中)充滿了罪惡,和世人渴慕真理,而無人傳福音,是同樣的焦急萬分。

親愛的讀者,請看遍地都是熟了的莊稼,你的心是否與主同樣的為他們焦急?

耶穌差遣了工人

耶穌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37-38)

「莊稼的主」雖然系指著神,但同時也是指耶穌而言。如在馬太福音十章1節:「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又如馬太福音十章5節:「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16節:「我(耶穌)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再如路加福音十章1節:「這事以後,主又設立七十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在他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豈不都清楚的告訴我們,是耶穌自己差遺門徒出去,收他的莊稼麼!

耶穌不但差遣了十二個使徒,以後又差遺了七十個門徒出去收他的莊稼。耶穌差遺他們的時候,同時賜給了他們權柄,能奉他的名趕鬼治病(太十1:可十六15-17;路十17)。並從上面的能力(路廿四49;徒一8)。更應許和他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未了。

親愛的讀者,你願否也被主耶穌所差遺?

未了的話

耶穌在世上時,他的眼睛常常的注視著那廣大的群眾,並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群之沒有牧人一般。他為莊稼多工人少而焦急,並差遺了工人出去收割他的莊稼。

現在讓我們舉目觀看,在這世界的大農場裡,莊稼已經熟了,急待更多的工人出去,收取他的莊稼。應當「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約九4)

親愛的讀者們,神在向你發出了呼召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巴不得你我同聲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賽六8 )

信徒傳遍福音

經文:馬太福音九章35節

「信徒傳遍福音」,是臺灣浸信會各會所,今年事奉工作的目標。「遍傳福音」不是什麼新的口號,新的名詞,乃是:

一、主耶穌親身的榜樣

主耶穌在世給信徒留下榜樣,要信徒照他的樣子去作,跟他的腳蹤去行(約十三15;彼前二21)。主耶穌為宣講天國的福音,走遍各城各鄉,僕僕風塵,有時連吃飯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可三20),他為福音的託付是何等迫切!「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四34)他眼望著一片成熟的禾田——人心,要求門徒能體會父神的心意,一同獻身天國的偉大事業,出去收割那成熟的莊稼(太九37-38;約四35)。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聽見主的呼召能無動於衷嗎?我們一共為傳福音走了多少地方?主耶穌走遍各城各鄉,每位中國基督徒,若能走遍自己所住的一鄰一裡,「遍傳福音」「探訪傳道」,臺灣的教會,必能大得復興。

二、主耶穌親口的命令

「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在復活主的大使命中,每次記載都包括了「遺傳」的意義,「萬民,普天下,萬邦,地極……」所以福音不是少數民族專利品,乃是關乎普世萬民的,而且這大使命不是只給十二使徒,乃是給歷代信徒的。有雲:主耶穌復活升夭,天使問他,此後傳福音工作如何?耶穌回答,我已吩咐了我的門徒。天使說:萬一門徒不聽你的吩咐怎辦?主說:我也沒有辦法。因為福音的工作,必需是藉門徒去傳的。是的,我們不能等外邦人去傳福音,必需信徒一齊起來傳福音。關於遍傳福音我們不必再找什麼理由,來支持這項工作,只有主親口的「大使命」就夠了。在羅馬軍中有句成語,「去是必需的,活不是必需的。」兵士服從一位屬世的元帥尚且如此,何況基督的精兵,豈不更當服從萬軍之元帥的命令嗎?

三、使徒教會的樣式

「他們就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徒二4;八4)主耶穌升天之後,一百廿位門徒,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等候主的應許,五旬節到了,他們就被聖靈充滿,開口見證主的道,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十一位門徒,乃是一百廿人都開口見證主道,他們遵從主的命令——你們就是我的見證。教會在耶路撒冷大遭逼迫,門徒四散逃難,但他們沒有因懼怕而隱藏,反倒散到各處去傳道,何等奇妙!

教會因受了歷史傳統的影響,以為傳福音乃是少數傳道之事,信徒只是每週作作禮拜,按時奉獻點金錢就夠了,這是完全錯誤的思想,主耶穌的榜樣與使命,初代教會的樣式乃是「人人傳道。」故此初代教會,雖然處在一個不信的時代,異教徒的社會中,而且遭受逼迫阻礙,然而他們卻能很快的把福音傳開了。

四、今日教會的需要

臺灣光復廿年,前十年是教會的發展時期,光景很好,後十年教會不但陷入停頓狀態,而有走向下坡之勢,佈道會再不像從前之熱烈,決志的人數越來越少,受浸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少。這不能說不是今日臺灣教會的危機。所以必需改進傳道的方式,當由教會佈道改為家庭佈道,進而為「探訪傳道」,教會中現有之信徒當普遍接受談道訓練,然後動員起來,全面參加「遞傳福音運動」領人歸主,才能完成今日教會的使命,達成遍傳福音的目標。

五、使信徒靈命長進

「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信徒靈命之長進,在乎生命聖靈的源流,有流進,有流出才能成為加利利海,活水泉;否則就要變成死海,苦水井了。傳福音,作見證,就是生命的流露。越流越多,越傳越有,生命也就越長進。耶穌說:「凡屬我結果子的枝子,我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

六、促進教會之合一

教會合一是主的心意(約十七20-23),更是教會的需要,但不是組織上的合一,也不是教條上的合一,乃是「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弗四13)不管是一個教派,或眾教會,亦要討論群組織、教條。必有許多不同的意見,結果不歡而散。惟有傳福音才能帶來教會與教會之間的合一,才能使全世界的基督徒團結,才能吸引萬人來歸主,才能滿足父神的心意(提前二4;彼後三9)。

七、催請基督再臨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甘四14)沒有一個時代比現在更方便傳福音,也沒有一個時代,比現在更迫切需要福音,正如主耶穌說:「看哪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今天交通與大眾傳播事業之發達,已到了登峰造極的時代,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廣播、電視、通訊、衛星、文字、印刷,樣樣齊備,都是傳福音的工具。世界人口急增,每卅五年增加一倍,都是傳福音的對象。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當恆切禱告,依靠聖靈的能力,把握主耶穌同在,同工的應許,參加「信徒遍傳福音運動」,以迎接主耶穌之再臨。

領人歸主的秘訣

經文:馬太福音九章35節

當主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世人中間的時候,他作兩件特殊工作。聖經告訴我們:「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九35)。神借著他的獨生子耶穌,將他愛世人,要拯救人類,叫他們作他兒女的好消息,由雙重的方式傳達給我們。所以主耶穌於當時不但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人各樣的病症,來證明他的救恩是出於神。

耶穌在世的生活雖然非常的忙碌,但是他卻以大半時間從事於宣講天國的福音和醫治病人的事工。他無論在猶太國境內加利利海邊,或在北方的撒瑪利亞,甚至到外邦的敘利亞,那些長大痲瘋的、瘸腿的、瞎眼的、被鬼附身的,或其餘各種患病的人都擁擠在他身邊。聖經說:「他就醫治了他們」。因此耶穌愛罪人又作他們的朋友,憐憫醫治所有病人的事,就隨時傳開,在當時的巴勒斯坦一帶的各城鎮鄉村和大街小巷裡,成為眾人所談論和讚美。

主耶穌當時差遺十二個門徒出去,就吩咐他們「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自白的捨去。」(太十7-8)現在主耶穌仍舊要重用他的眾兒女傳揚神國的福音,繼續他滿育慈愛的工作。因此他說:父怎樣差遺了我,我也照樣差遺你們。」(約甘21)在今天來說,這宣講福音和醫治病症的雙重責任,就交託給各地的教會來執行。神已經叫我們看見,醫治人類身體、精神的許多疾病和他靈性各種的需要得著滿足,均與教會的事工有密切的關係。這偉大的事實,尤其是在最近的基督教思想,不但要關心世人一切的需要,也要宣揚十字架救贖的福音事工,經常都有具體的表現。

主耶穌離開天上一切的榮華富貴,到世界乃是要尋找、拯救與神的愛和生命隔絕而失喪的我們。他在世界的生活與工作,又特別關心到那些肉體有疾病和心靈受苦楚的人。這也是今天全體的教會和信徒都應該關心而從事的神聖工作。因此主耶穌說:「神阿,我來了為要照稱的旨意行。」(來十7)

我們應該將這些話銘記在心裡,作我們日常生活行為的基礎。我門也當記得「因為他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約壹四17)「學生和先生一樣,僕人和主人一樣,也就罷了。」(太十25)

神的兒子為要救世人被釘在十字架上,由救主耶穌的手、腳和心臟所流出來的寶血,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惡和一污穢,正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知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二20)所以我們若要過著得勝而滿有結果子的基督徒生活,就必須將自己的一切都毫無保留的交託在神的手裡,完全信靠他,無條件的降服在主面前,他必以聖靈充滿我們,就在事奉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上多結果子,存到永遠榮耀。

我們應該將自己的意志、心願、計畫和其他一切所有的,都完全交託在主耶穌的手裡,因為這是基督徒的本分。聖經勉勵我們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我們當認定自己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因為主不但為人類釘死於十字架,也要求我們與他同釘十字架,來享受他在未創立世界以前,為我們信靠他的人所預備的一切福分。

基督是人子,是我們人類的代表,他如何被釘十字架,我們今天也當如此與他同釘十字架;當時荊棘的冠冕如何刺傷了主耶穌的頭,這就是今天我們應該戴的;兵丁以槍紮了耶穌的肋旁,這槍今天也要紮傷我們。所以我們的腳應該去行他為我們所揀選安排的道路;我們的手應該事奉他,榮耀主的聖名。並應該請他完全管理我們的心思和性格;我門的一切念頭,每日的行事為人都應該以他為首位,叫他在

一切的事上得榮耀!這是跟隨主的人所過的正常生活,因為我們時時與主同在同行就如在天上,生活也有意義。

溫柔、憐憫的心和不自私的態度關心別人,就是我們要領人歸主應有的條件。現代化生活的壓力,生活上的不正常和苦惱,對於將來的不安、絕望等,都叫現代人的精神驚慌、崩潰、不願活下去。因此我們作基督徒應該體貼、同情別人的遭遇,才能以基督的愛如那極寶貴哪噠的香膏倒出來施與別人,安慰扶持那些生活在黑暗,被重擔壓制而極其痛苦的人。

每個基督徒都是構成基督身體的各肢體,彼此都不可缺少;因此有一肢體過著榮耀,我們全體就得快樂;一個基督徒遭遇痛苦而憂傷,我們也當表現如一家人的悲哀和同情;別的弟兄姊妹軟弱或表現失常,我們就當以主的愛忍耐。「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林前十二12)所以我們應該叫基督的愛時刻充滿自己的心靈,才能關心、體貼、照顧同作肢體的弟兄姊妹,彼此愛護、尊重,並在事事看別人比自己強。是的,「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十二27)

人類都認定自己的身體時常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氣;照理,基督也渴望他在世界的身體享受健康,充分表現他的生命。因此,基督盼望你我「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5-16)

希臘第三世紀的教父紀瑣頓曾說:「當一根刺刺傷了腳跟的時候,全身就立即知道這疼痛,並關心那受傷的地方。所有的肢體都立刻合作,努力想辦法要解除這痛苦;身體就隨時曲身彎腰,大腿收縮,頭也低下,雙眼就注視受傷的地方,手也伸出來要拔出這根刺。」雖然只是腳跟受了一點小傷而已,但全身的各肢體都合作無間,想盡一切,努力要緩和、減輕這苦楚,或排除受傷的原因。

所以我們當時時都與主耶穌結連,同心合一如枝子在葡萄樹裡面,我們才能體貼,同情、憐憫別人的遭遇,事奉基督領人歸主。使徒保羅說:「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十二26)這真理也就是主耶穌所告訴我們:「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約十七21)願我們都享受這福分,領人歸主!

福音 恩民

經文:馬大福音九章35節

「福音」二字,乃基督教對新約聖經的通稱。新約記載耶穌及門徒的言行,於世道人心,有極大的啟示;要叫人悔改,出死入生。惟其這本書是人類的光,生命的糧,故稱為福音。

自主耶穌開始傳道,「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九35)起,這名詞已先出現於馬太福音中。後又擴大其義,稱為福音書,則包含著使徒行傳、使徒書信及啟示錄等,為新約聖經特有的代名詞。

福的字義,乃禍的反面;福的內涵,乃備的實態;備者百順之名,意謂百事鹹宜。古人對福的看法:

一、曰壽:希望在世長久,百年不老;活到耄耋期頤,精神矍鑠,鶴髮童顏。

二、曰富:庫府足、倉麇實、田疇交錯、華屋鱗次,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適。

三、曰康寧:耳聰目明、齒牙不動;五臟固、六腑平、飲食知味;四肢靈活、筋骨不酸不痛、未至麻木不仁,做個活死人。

四、曰修好德:能親親而仁民,守道不孤,體物不遺;能明是非,辨曲直,以義為利,不以利為義;做個正人君子,不是鄉願,乃是善人。

五、曰考終命:希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無有毀傷,做個孝子三百行無過,做個完人;兒女成群,延宗接代:死正首邱,含笑九泉。即是無憾,可以歸矣!

聖經告訴我們說:

一、「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十六31)「我兒,你要聽受我的言語,就必延年益壽。」(箴四10)

二、「你要紀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他給你的。」(申八18)「倚靠耶和華,必得豐裕。」(箴廿八25)

三、「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箴廿二4)「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箴十四30)「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箴三7-8)。

四、「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三27)「高舉智慧,他就便你高升;懷抱智慧,他就便你尊榮。」(箴四8)「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識。」(太十42)

五、「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行正直的路。你行走,腳步必不至狹窄;你奔跑,也不致跌倒。」(箴四11-12)「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神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我要使他足享長壽。」(詩九十一5-6,14,16)

聖經的訓示、昭告,都當視為福音;古人的思念、渴慕,亦是盼望福氣。言詞稍異,可觸類旁通;互相體會,則脈絡相連;非方圓心不可以相容,盾與矛格格不相入也。惟主耶穌親口的訓誨,都含蓄奧秘,帶著權柄、能力,成為生命源泉,生活法則。「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

由此觀之,這部聖經,關係萬民的存亡,國家的興廢;世界的和平與戰爭,這隨著聖經的引導,步步前進!

福音就是真道,為邦國的圭臬,群生的範疇,人無中外,事無大小,無不皆以此是依。今日群生能互相維繫,地方能獲得安寧,國政能綱舉目張,列強均惴惴戒懼;劍拔弩張,未敢輕舉:秣馬厲兵,未敢妄行;相忍共存,力圖苟安;千里謀和,閉關報聘。其如是者,求福避禍也。惟真種慈悲憐憫,只願人人悔改,寬以有待焉。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羅一1)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由神而人,再由人而神;被釘十字架,樹立救恩,由死而復活,顯明是神。他的話語,就是神的話語;他所說的,也的確是福音。「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十15)凡為真道受苦者,就有賞賜(提後四7-8 )。

福音既是真道,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前已言之:非高不可攀,遠不可及;乃是平易、顯露,俯仰皆是,吸息常存者。「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也不是離你遠的。不是在天上,使你說:『誰替我們上天取下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說:『誰替我們過海取了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裡,使你可以遵行。」(申卅11-14)是以我們要將主耶穌的訓誨,浸潤心中,萌芽生長;身體力行,茹苦如飴。「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我必快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啟三10-11)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羅一16)我們亦當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啊(腓一27)!


推薦閱讀:

約翰福音(一)
【填空與提示】智慧篇19章瑪竇福音1章
聖經禁止的20種話:福音講章
忌邪的神|基督教講道講章|主日講章|禱告|大全|新聞|福音網站
如何傳福音

TAG: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