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諾貝爾文學獎漫話(17)拓展自由主義的空間

耶勒魯普的獲獎評語是「他那多樣而豐富的蘊含了高超理想的作品」。

拓展自由主義的空間

譯 名: 卡爾·阿道爾夫·吉勒魯普

生卒年月:1857、6——1919、10

國 籍:丹麥

代表作品:《明娜》

獲獎評語:他那多樣而豐富的詩作,蘊含了高超的思想。

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硝煙瀰漫之時,丹麥作家吉勒魯普摘取了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那年由於戰事正酣,未舉行頒獎儀式,豐碩的獎金只是悄悄地通過郵路寄給了獲獎者。

這是一種遺憾。

無論怎麼說,是戰爭的邪惡導致了欠缺圓滿的結果,不過此時的吉勒魯普已經到了「油燈將盡」之時,對於發生的一切似乎並不在意。

吉勒魯普於1857年降生在丹麥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3歲喪父,是她母親的堂兄把他撫養成人。在這個家庭中,他受到了文學和藝術的熏陶,並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的創作經曆始於1878年,那年他21歲。當這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伙扛著他的長篇處女作《一個理想主義者》到出版社去展示自己的理想時,編輯們對這位年輕人的這部沉沉的作品驚嘆不已,他們彷彿看到了一個偉大作家的誕生。正是從這時起,他的創作激情如狂潮般洶湧,直到1917年他的最後一部作品《黃金的樹葉》問世。這40年間,他共創作詩歌、小說、戲劇等30多部。

最有影響的作品有:《一個理想主義者》、《紅山楂》、《日耳曼人的門徒》、《漫遊的歲月》、《布倫希爾德》、《明娜》、《犧牲之火》等。這些作品就像一桿桿獵獵生風的旗幟,標誌著吉勒魯普思想發展的歷程。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思想基礎源於丹麥現實主義文學開拓者勃蘭兌斯的《十九世紀文學主流》,作者通過一個理想主義者表明了他自由主義的立場.而這個立場在他的詩集《紅山楂》中,更明確地標識出來。 《紅山楂》是吉勒魯普詩歌創作中的精品,是海涅、雪萊、拜倫浪漫主義基礎之上的自由發揮。

十九世紀末期,當神學耀武揚威地在歐洲大地上日夜巡邏的時候,人們的精神被牢牢地禁錮在教堂之中,思想僵化成為文藝復興以來的一次社會大冰凍。

毫無疑問,自由主義的出現為打破這種僵局,解放思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吉勒魯普的作品在當時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他主張,文學應該發揮個人的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形成有生氣的討論問題的文學景觀,凝聚突破文學桎梏的力量。他的觀點得到了很多思想家、文學家的熱烈響應,一時形成了一場強大的文學運動。

有意思的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毛澤東同志借用了這個詞,並賦予了它新的內容,從而,自由主義在中國臭名昭著。記得毛澤東在他的《反對自由主義》一文中,用這樣的口吻批評黨內的一些同志:「開會不說,會後亂說,當面不說,背後亂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等等。

中國的情況終究與西方世界不同,吉勒魯普也不是毛澤東所批評的那種人,他在運用自由主義文學與基督教的鬥爭中,顯得光明磊落,而且他的態度也十分堅決。這體現在他的長篇小說《日耳曼人的門徒》中,該作品通過青年牧師約特從信奉宗教到背叛教義的描寫,反映了丹麥人衝破宗教束縛,崇尚奮鬥精神的進取精神。這是吉勒魯普接受達爾文主義的重要體現。

從這裡可以看出,吉勒魯普不僅是思想上的自由主義者,也是創作上的自由主義者,他兼收並蓄,唯我所用,使當時許多光輝的思想從他的筆下走向了讀者。

他的代表作《明娜》是他的思想和才華的集大成者。這部作品描述了發生在家庭女教師明娜和兩個青年之間的一段純真而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由於抉擇失誤,明娜婚後飽嘗痛苦,最後慘死於精神病院。這部作品與其說是一個愛情故事,不如說是對一段情感履歷的探索和剖析,反映了人們在抉擇面前的無奈和盲目。

正如叔本華所言,抉擇就是一種痛苦,一個人所感受的痛苦與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強,人就越痛苦;而擺脫痛苦的途徑只有一條,就是拋棄慾望,否定生存意志。他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藝術創造和欣賞藝術作品來暫時解脫痛苦,但根本的解脫辦法是進入佛教的「空」或「無」境界。依據叔本華的哲學觀點和東方佛教學說,吉勒魯普還創作了《犧牲之火》等一系列出世作品。

從前期的自由主義到後期的東方神秘主義,吉勒魯普這種飄忽不定的思想轉變,是好是壞難以評說,但作為一個文學家對各種思想的融會貫通是必要的。抱殘守缺、頑固不化只能導致文學上的停滯不前。

瑞典文學院這樣評價吉勒魯普:「他是一個詩人,採擷了全部鮮花;他是一個精靈,孜孜不倦的尋覓,直至到達印度神秘世界的真正領地。在這一過程中,他的深邃思想,他廓清真理和生活迷霧的富有理想的努力,與他藝術家的本能達到了水乳交融……正是這充滿激情的思想,對於人類心靈的豐富知識,對於美的執著追求,以及獨特的詩歌技巧,才使他創造出的作品具有不朽的價值。」

1917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終於帶到了吉勒魯普的頭上,理由是: 「他那多樣而豐富的蘊涵了高超理想的作品。」

吉勒魯普部分作品年表

1878年 發表處女作《一個理想主義者》

1881年 出版詩集《紅山楂》

1881年 發表論文《遺傳與道德》

1882年 出版小說《日耳曼人的門徒》

1884年 發表詩體悲劇《布倫希爾德》

1886年 發表五幕歷史劇《聖茹斯特》

1887年 發表戲劇詩《塔米里斯》

1889年 出版代表作《明娜》

1910年 出版作品《漫遊的歲月》

1917年 出版《黃金的樹葉》


推薦閱讀:

恥感的心理機制與公共管理倫理建構-高猛的學術空間-搜狐博客
空間心情說說:太斤斤計較的人,不適合戀愛,適合買菜
股權質押有驚無險 股東「自救」仍有空間
超牛的空間說說:畢竟他曾是我最深愛的人。
掌握配色原則豐富空間的表情

TAG:文學 | 自由 | 自由主義 | 空間 | 諾貝爾文學獎 | 主義 | 諾貝爾 | 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