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拒看的不是國產片而是國產爛片

正在上映的國產片《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都面臨巨大的輿論風波。雖然這些影片確實在藝術質量上尚存缺陷,但個別大V、公號為博眼球發布不負責任的言論。在這些低評分的引導下,不少觀眾對國產片大失所望,拒看國產片。(人民日報)

首先,觀眾不是傻子,像《湄公河》、《大聖歸來》、《百鳥朝鳳》……大家不是都在可勁兒誇嗎?像《湄公河》幾乎全民熱捧。所以觀眾拒看的不是國產片,是國產中的爛片。群眾不是傻子,不會無端浪費票錢給爛片捧場。

其次必須說,花錢買票看電影就應該允許評論,有人說好有人說壞都是正常的。難道以後在餐廳里點菜吃飯,花錢買單了也只能點贊?說菜不好吃的人,只有等著廚師拎著菜刀衝出來?如果遇上這樣的廚師,我只能說以後這家餐廳我再也不會來了。

用數據說話,國產電影的票房的確是在下滑。據統計今年國慶節前三天累計票房為7.74億元,比去年國慶節同期的8.6億元下滑10%。是近五年國內電影市場在國慶檔首次出現逆增長。而今年暑期檔總票房國產片票房更是縮水近四成,相比去年同期的79億元縮水約32億元!這對於習慣於中國電影票房井噴式增長的人來說,有點猝不及防。而觀眾給的答案是:「沒什麼好電影」。

為什麼爛片越來越多?早就有業內人士指出國產電影面臨的危機:重導演、寵明星、輕編劇。這樣的狀況實際上體現出國內電影產業發展並不成熟的現狀。誠如微博上熱心網友米卡西3的留言:「說實話,國產片製作成本都花在明星出場費裡面去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多花一點錢在編劇裡面。一部好戲的知名度,難道還頂不過明星出場費嗎?……不要為了賺錢而賺錢,玷污了影視違背了群眾原則。」

寵明星,然而現在的年輕演員不知怎麼了,一個個都沒了往昔明星的神采。如今的女星們的美流於表面,卻毫無靈魂,沒有那種看一眼就驚艷不忘的氣場。而男星們只知扮帥耍酷,要麼是白嫩的「小鮮肉」,要麼是身材極佳的型男,可是站在屏幕里也不過如此,照片再英俊,一動起來如殭屍般僵硬,也難讓人喜歡。是什麼造成了演員可以如此地不上進?

國產電影市場基本上也是依賴大導演、大明星的號召力,正是如此,明星片酬飛漲導致電影製作大部分資金用在了支付明星的高額片酬上。一些製片方對影片質量不高給予的借口即是:資金在付給了明星之後,用在電影製作上的很少。然而僅靠明星撐起一部缺乏基本故事邏輯的影片畢竟不是贏得觀眾、獲得口碑的關鍵。 

經濟學裡有個理論叫劣幣驅逐良幣,在中國電影市場里,那就是好口碑的電影缺乏排片,而口碑差的商業片卻依靠著所謂的明星效應牢牢佔據大量的影院資源。於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爛片上天堂,好片沒票房」。特別是中秋檔,票房冠軍竟然是《大話西遊3》(3.46億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七月與安生》,該片是整個中秋檔口碑最好的電影,甚至在豆瓣的評分高達7.7分,但票房卻不到《大話西遊3》的一半。侯孝賢導演十年磨一劍的作品《刺客聶隱娘》最終票房也只有6000萬左右,柏林金熊獎得主《白日焰火》票房勉強破億。

從中國電影目前的狀況來看,一部電影從開機到殺青,一般拍攝期都在3個月到半年,如果前期籌備不需要搭景的話,從拿到劇本到立項一般也就幾個月的時間,而導演製作後期、廣電總局進行審查,一般也都在半年左右都可以完成。電影上映之後,幾乎在一個月內都會下線,所以,一部電影的投資方最多兩年就可以把資金回籠。從這個時間表來看,留給創作者的時間很少,能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來一部精品,幾乎不太可能。

但對於這種「短平快」撈錢的方式,諸多民營資本也顯得振振有詞:我們本來就來投資的,投資自然是要看回報的。電影精品那是藝術家的事情,口碑好不好,那也是導演的事情,商人能賺到錢就足夠了。但是你再看看,王家衛拍《一代宗師》從籌備到開拍花卻十年光景;俞飛鴻的導演處女作《愛有來生》,從劇本到拍攝完成也是用了十年的時間;法國導演讓阿諾拍攝《狼圖騰》,養狼就耗費三年,歷經七年才將電影拍攝完成!

而國內的電影投資公司只關心電影回報率,電影要想賣錢,大牌導演,大牌明星,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宣傳,就三樣就夠了。電影故事什麼的都不重要,觀眾滿不滿意也不要緊,能賺錢就好。從電影投資公司到電影製作單位,都是抱持這種想法,能出好電影才見鬼了。

如果了解一點編劇這個行業,就知道,沒名氣的人,沒熟人的人,你劇本寫的再好,也沒人要。你要想過得下去,只好給別人捉捉刀,代代筆,做個影子寫手。就算有人看中你的劇本,他拿去改幾個字,然後署上自己的名,這劇本就跟你沒關係了,你說打官司?國內的知識產權現狀你又不是不了解,況且人家專業剽竊的,有專業律師團隊,法庭上也熟人多,而且對各種法律空子門清,你覺得打官司勝算幾何。電視劇因為產量高,可能編劇還有些出路。電影編劇行業簡直就是個悲劇。這樣的行業現狀,能出什麼好劇本?

除了在電影節目製作上心思浮躁外,在票房上也有十分惡俗的行為。現在的電影商人想的更多的不是如何製作出一部精彩的電影,而是如何算計用電影謀求更大的利益,他們開始用偷票房、幽靈場等方式不斷刷新電影票房成績,藉以換得商業上的虛榮和利益。涉嫌「幽靈場」的影片一般選擇影院非營業的清晨或午夜,幾十分鐘安排一場假放映,將其在「賬面」上變為「爆滿場」,或者片方和發行方在黃金時間自掏腰包製造上座率高的假象,目的只有一個,在短時間內沖高票房,刺激跟風觀眾,製造火爆、大賣的假象,以提高首映周及後續的排片率,也以這種不正規的手段變相擠壓了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

當然,業內有導演抱怨,電影主管部門對於題材的限制阻礙了好劇本的出現,為此導演陸川曾在電影節上為電影《王的盛宴》被推遲上映哭起來。確實,國產電影存在因題材問題無法公映的情況,然而有著「禁片導演」身份的張元卻表示:「一味抱怨題材受限制,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伊朗電影《一次別離》的成功讓中國導演反思,伊朗電影創作處於嚴苛的審查環節下,但影片卻利用精巧構思和創作去表達社會批評,並未和審查制度正面交鋒,而且投資成本不高卻收回最大口碑和盈利。

現在都說「匠人」精神,其實在任何一個行當里,都需要這樣一種精神,一種敢於對自己工作較真的精神和態度。可在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這樣的有「匠人」精神的導演太少了。我們看到的常常是這樣一種搭配和狀態,不知名的導演加上幾個知名的演員,然後是到處充滿漏洞,台詞弱智到不行的劇本,靠著演員之間的緋聞炒作,簡單經過幾個月的拍攝,於是一部電影就這麼誕生了。在這樣的電影製作環境里,中國電影不悲劇才是奇怪。

雞湯的泛濫,青春片的泛濫,很大程度上說明,真正認真創作者少,貪婪敷衍的人多。現在這個時代是中國電影市場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現在的中國電影觀眾或許是最堅強的觀眾,也是最容忍的觀眾,他們經受過爛片的衝擊和洗禮,也見證了好的國產電影在一部部變得多樣。他們或許還是會為了自己的明星和偶像去選擇一部電影,但他們同樣會用手中的電影票做出選擇,讓那些圈錢的爛片再無立錐之地。

所以,與其批評豆瓣或某引起大V對國產電影「搗亂」,還不如拿出質量過硬的好電影。好電影,國產的觀眾也一樣會去捧場,甚至更熱烈!

推薦閱讀:

觀眾
受到觀眾怒贊,卻早早「死」於宣發與排片的《綉春刀》
觀眾早已不想聽你們繼續撕X,乾脆向你們丟出了成噸的吐槽…
創新:與觀眾碰撞的結果(爭鳴)
孫濤:喜劇,離觀眾近些更好

TAG:國產片 | 國產 | 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