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性病菌步步升級 需合理選擇使用抗菌葯

抗藥性病菌步步升級 需合理選擇使用抗菌葯2011年06月02日08:52環球網方舟子  最近,「超級病菌」MRSA的新變體在美國蔓延,目前已有數千名健康人被感染,其中不少是男同性戀者。有報道說,「超級病菌」MRSA是一種可以抵抗所有抗生素和藥物的病菌,能夠感染傷口和褥瘡,令免疫力低下的人死亡,比如老人和艾滋病人。其實,MRSA這種「超級病菌」並不像描述的那麼可怕。

  MRSA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非常常見的病菌,據調查,大約25%—30%的人鼻腔中都生長著這種病菌,在健康人的皮膚上也經常發現。有時候它會進入人體體內而引起感染。這種感染輕微的會在皮膚上長瘡和丘疹,嚴重的則可引起肺炎或血液感染。對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通常用青黴素類的抗生素甲氧西林治療,在大部分情況下非常有效。但是有些葡萄球菌菌株對甲氧西林形成了抗藥性,MRSA就是一例。

  MRSA,1961年在英國被首次發現,之後以驚人的速度在世界範圍內蔓延,據估計,每年大約有10萬人因感染MRSA而住院治療。MRSA毒性並不比普通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更強,只不過由於它抗甲氧西林,使得治療更為困難而已。最近流行的這種MRSA變體是於1997年在紐約被首先發現的,它由於攜帶一種被稱為PVL的基因編碼毒性較強的毒素,因此後果會更嚴重。

  MRSA通過皮膚接觸傳染,但可以殺滅MRSA以前主要感染住院病人,幾乎都是通過身體接觸傳播的,通常感染那些年紀較大、病情較嚴重、皮膚有傷口(例如褥瘡)或有管子通到體內(如導尿管)的人,健康人很少會被感染。但是它的變體似乎能夠感染健康人,在醫院之外開始傳播,在擁擠的監獄中也頗為流行。最近幾個月在美國各地的城鎮社區(包括洛杉磯、舊金山、紐約、波士頓、邁阿密等大城市)也出現了多次小規模爆發。多數感染者是男同性戀者,但它可能並非性傳染病,而是在皮膚接觸中傳染的。此外,那些從事身體接觸的體育項目的運動員、小學生、新生兒也是高危人群。據洛杉磯衛生部門發布的消息說,在該市監獄中有近千名犯人被感染,其中有66人需要住院治療。在洛杉磯市發現數十名男同性戀者被感染,另有35名小學生入院治療。該病菌可能已跨過大西洋,在歐洲已檢測到類似的病菌。

  這種抗藥性病菌絕對不是可以抵抗所有的抗生素和藥物。事實上,幾種常見的抗生素都可以殺死它,通常用萬古黴素治療。對只是皮膚感染的患者,大多數用不著使用抗生素,簡單地排膿、包紮傷口就足以對付。只是攜帶了病菌而未引起感染的人通常無需治療。為避免病菌的傳播,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對MRSA病人隔離治療,探視病人後要洗手,如果有可能接觸到病人的體液,則要戴上一次性手套。為防止被感染上MRSA,平時應做好個人衛生:用肥皂洗手保持手的清潔;清理、包紮創傷直到癒合;避免接觸他人的傷口或傷口流出物。

  抗藥性病菌為何越來越多

  MRSA並不可怕,但從長遠來看,更讓人擔心的是超級病菌將會在全世界流行,並對越來越多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抗藥性病菌的產生是使用抗菌藥物無法避免的結果。每一種抗菌藥物進入臨床使用後,伴隨而來的是出現抗藥性病菌。有人可能會問:是因為抗菌藥物的刺激使得細菌產生突變,從而具有了抗藥性呢,還是細菌本來就存在著少數具有抗藥能力的突變株,抗菌藥物對細菌作了篩選,使得有抗藥能力的突變株佔了優勢?也就是說,抗藥性的產生,是因為用進廢退,還是因為自然選擇?

  早在上世紀40年代,微生物學家已經用一些巧妙的實驗證明了細菌在接觸抗菌藥物之前,就已存在具有抗藥能力的突變株。我們實際上是用抗菌藥物對細菌進行了一次自然選擇,在絕大多數普通細菌被殺死後,原先並不佔優勢的、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存留下來開始大量繁衍。

  分子生物學產生後,對細菌抗藥性的機理有了透徹的了解。至今已發現細菌可通過5種方式抵抗藥物作用:產生酶(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質),使藥物結構發生改變或失去活性;改變與藥物結合的部分,使之不

  與藥物結合;改變細菌細胞壁的通透性,使藥物不能進入細菌;把藥物排出細菌;形成一層特殊的膜把細菌包圍、保護起來。例如,甲氧西林之所以能殺死病菌,是由於它能夠和細菌中一種被稱為青黴素結合蛋白的酶結合,使這種酶失去活性。這種酶參與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一旦失去活性,細菌無法形成細胞壁,就被殺死了。但是MRSA可產生一種特殊的青黴素結合蛋白變體,在細菌中的其他青黴素結合蛋白都因為與甲氧西林結合而失去活性後,這種蛋白變體可替代它們完成細胞壁合成的功能,從而產生抗藥性。萬古黴素是一種糖肽類抗菌藥物,它和細菌中的另一種分子(細胞壁肽聚糖前體五肽)結合而抑制細菌細胞壁蛋白合成,因此使用萬古黴素仍然可以殺死MRSA。但是濫用萬古黴素則會產生別的抗藥病菌,最常見的是耐萬古黴素腸球菌。

  開發新的抗菌藥物可以防治已有的抗藥病菌,但是遲早又會產生新的抗藥病菌。細菌的抗藥性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並不是不可控制的。導致「超級病菌」流行的重要原因是濫用抗菌藥物。現在不僅醫院、農場、養殖場不必要地大量使用抗菌藥物,甚至日常生活中,也頻繁使用抗菌藥物,無意之中時時刻刻隨時隨地在對細菌進行篩選,使耐葯細菌有更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導致「超級病菌」越來越流行。因此要減少細菌抗藥性,最重要的措施是合理選擇、使用抗菌藥物。

(《環球時報》)

推薦閱讀:

C919 首飛背後,中美歐大國博弈進一步升級
不斷升級你的目標
卡巴斯基2010病毒庫:卡巴斯基2010升級包
不要文斗要武鬥!美國「內戰」升級為哪般
2013出版閱讀升級隱忍突圍 柴靜"看見"狂銷300萬冊

TAG:選擇 | 合理 | 病菌 | 升級 | 抗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