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崔廣博:情衷太極 志滿傳承

崔廣博似乎生來就與武術就有著難分難解的「緣」:

出生在武術之家,自幼隨祖父習練陳式太極忽雷架、王堡槍術等;

少年時期,竟與陳正雷同上一所學校,隨其學習了陳式太極拳套路、器械等;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競技賽場,在各種武術大賽上分獲太極拳套路第一名,槍術第一名等;

人至中年,他開始奔波全國各地,承擔起傳承弘揚陳式太極拳之重任……

幾十餘載習武路,使崔廣博具備了深厚的武術功底,拳技、拳理、太極拳教學諸方面頗有造詣,長於太極拳忽雷架、陳式太極拳老架、新架和太極刀、槍、劍、推手、擒拿等,成為河南省一級拳師,國家武術二級裁判,國家武術六段,並拜師陳正雷大師門下,成為入室弟子。

●●●幸遇名師得奇技

崔廣博,1950年生於河省博愛縣孝敬鄉西內都村。博愛縣的「王堡桿」當時非常有名,所以,轄區的內都村自古就有習武風尚。受崇武之風的熏陶,崔廣博自幼就喜歡武術,從小跟著爺爺習練忽雷架太極拳,從爺爺那裡,他知道太極拳的發源地就在溫縣陳家溝。

大概上世紀60年代中期,崔廣博通過同班同學冉光耀的引見,認識了當時在博愛上學的陳正雷。當時的陳正雷雖然只有十多歲,但太極拳打得非常精湛,經常教同學們練拳。近水樓台先得月,崔廣博也因此有幸及早接觸到原汁原味的陳式太極拳。

崔廣博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拳機會,練拳異常刻苦。但沒過多久,陳正雷就回到了溫縣。為了能夠繼續在太極拳的世界中求索,崔廣博只要一有時間,就會騎著自行車去溫縣陳家溝陳正雷家裡學藝。

當時沒有電話,沒有辦法預約,而且橫隔溫縣和博愛的一條沁河上也沒有橋,只有小木船定點擺渡,去一趟陳家溝真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兒。但崔廣博依然雷打不動,只要抽出空來就去溫縣學拳。有時候到了陳家溝,陳正雷沒有在家,崔廣博就去拜訪陳小旺、陳世通、朱天才、陳照森等其他太極拳名家,跟其習練走架,聽他們釋疑解惑。有時候因為沉湎於拳中,回家晚了,錯過了最後一班船,他就把褲腿一擼,背著自行車趟過沁河。

1973年春節,溫縣組織文藝匯演,陳家溝的節目是「耍老虎」,主角不僅要武藝出眾,而且需要鑽過卷得細細的領席筒。在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賽上,只有陳正雷從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扮演打虎英雄的機會。陳正雷環環相扣、激情而趣味的表演真是一鳴驚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震撼了整個縣城,連同相鄰的博愛縣群眾都知道了溫縣的陳正雷。當地許多武術愛好者輾轉得知崔廣博和陳正雷交往甚密後,紛紛想通過他見到陳正雷。看著自己的太極拳老師蜚聲拳壇,崔廣博也由衷高興,更是慶幸自己能得遇名師,因此,更加珍惜和老師在一起的學拳時光。

●●●德藝雙馨廣傳技

付出總有回報,寒暑不輟的求索,讓崔廣博拳技日臻精湛。村莊附近的武術愛好者慕名而來,要求跟崔廣博學習太極拳。崔廣博從來都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願意學,他就樂意義務傳播。1994年起,崔廣博應邀各地授拳,走上了專業傳播太極拳之路,先後在溫縣鄭國瑞老師的太極拳武校、長恆武校、南京、西安、南陽、廣州等地傳播太極拳。

和陳正雷大師多年交往,不僅老師的拳技,其高尚的武德,也讓崔廣博深受熏陶,潛移默化中養成了謙虛低調、自信豁達的性格。在教拳中細心從容,在交流中不卑不亢,在處事上熱情大方,在切磋中柔中帶剛。他精湛的拳技和大氣的性格深受學員喜歡,在武術界極有口碑。

2004年,在一個廣州學員的介紹下,崔廣博應邀到廣州海珠區傳拳。講課的第一天,一個曾經習練散打和硬氣功的學員對崔廣博說:「我聽說過一個精瘦的白鬍子老頭,一個健碩的武士抓住他的手,他還能自如走過,我想他一定有深厚的內功,可我沒有真正見過內功,對這樣的說法還是有些似信非信。」對方的話說得頗為婉轉,崔廣博一聽就明白了對方的意圖。見崔廣博笑而不語,對方不依不饒:「我覺得自己的力氣挺大的,和你試手,未必會輸。」說著,他主動伸出了手,只見崔廣博坐而不動,只是一個輕微的反轉,對方就倒在地上。看著對方詫異的樣子,崔廣博解釋道:「這樣的招式不叫功力,也不是什麼神力,而只是力學原理的合力與分力。」對方依然迷惑不解:「這怎麼講?」崔廣博說:「比如,你推一個椅子,往下推,不管你怎麼用力,它都不會動,但如果你往上推,只需要輕輕一動,它就會移動。」

崔廣博通俗而明了的講解讓對方豁然開朗,嘖嘖稱讚道:「崔老師,你不僅拳技好,講拳也好懂,跟你學太極拳,我有信心學好!」

●●●致力探索研拳理

在多年的傳拳過程中。崔廣博發現,古典的太極拳理論中雖然有很多令人嘆服的經典,但學員在吸收的過程中,更喜歡一種直白而幽默的教學法。為此,他在理論研究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既重視古典拳論,又學習現代理念,在講拳授拳時將二者融於一體,力圖用運動學等現代科學來闡明拳理,在手把手的講授中分析問題,把高深的太極拳內涵變成淺顯易通的白話文。比如闡釋「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這句話時,崔廣博會用推手來一邊演繹,一邊解釋。對方仰來則高以引隨,肩臂放鬆做到高舉,做到彼高我還高,使對方無從下手失去重心。而對方俯來則愈向下引,坐勢下塌,身勢放低,使對方覺得如臨深淵,而心慌意亂。崔廣博聲情並茂的解釋方法,很受學員的歡迎。

陳正雷大師在傳承方面與時俱進,賦予了太極拳全新的理念,把一招一式提高到另一種極高的層次,對人的身體、性情、性格、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個全新的提高。在陳大師的影響下,崔廣博認識到太極拳文化不僅僅是修養、健身,而是一種大智慧。在練拳之外,他勤於筆耕,著有《太極拳散手步法》、《太極拳推手與比賽》有20多篇論文發表在《少林與太極》、《武林》等雜誌,曾協助陳正雷老師完成《陳氏太極拳械匯宗》、《陳氏太極拳術》等武術專著150餘萬字,先後接待外籍團隊數十批次,受教學生甚眾,頗受好評,稱其為「太極明師」、「技精理明」;曾舉辦過十數期理論講座,反響很大,尤其是《倡導現代科學、擯棄神秘玄虛》系列中《如何練好太極拳》尤受拳友好評。其傳承太極拳的事迹,多次在各地電視台播放,習武經歷曾入錄《當代教育名人辭典》、《陳氏太極拳志》等典書。

廣學博識育桃李,太極拳壇顯才幹。與太極拳結緣半個世紀,崔廣博在不輟弘揚中,培養了一大批弘揚太極拳的骨幹力量,並在不斷研修中為太極拳愛好者留下了很多珍貴的理論資料。而今,老驥伏櫪的他依然活躍在太極拳壇,為太極拳發展傾盡綿薄之力!

推薦閱讀:

張晉僖:練太極拳應該注意什麼 ?
太極拳教學應融理施教
讀許禹生《太極拳》緒言的二點感言
太極推手之跌字決
楊振鐸楊式太極拳之【一----六】

TAG:傳承 | 太極 |